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以灵芝真菌为试材,研究了10L发酵罐发酵培养好氧型灵芝真菌条件下,溶氧控制条件对生产灵芝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氧对灵芝真菌发酵生产灵芝酸的影响较大,高通气量有利于缩短发酵时间,适宜的通气量为0.4L·L-1·min-1,此条件下,菌体和灵芝酸的最大产量分别为8.27g/L和171.26mg/L;相对初始发酵条件,菌体和灵芝酸最大产量分别提高13.13%和13.28%;相对于低通气量,菌体和灵芝酸达到最大产量的时间缩短12h;表明0.4L·L-1·min-1的通气量较适宜于10L发酵罐发酵生产灵芝酸。  相似文献   

2.
原木灵芝孢子粉和浸膏粉中的牛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水提取-磺基水杨酸沉淀法进行样品的前处理,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供试样品的牛磺酸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原木灵芝孢子粉和破壁孢子粉中牛磺酸含量分别为8.44mg/100g-9.23mg/100g和7.34mg/100g-7.89mg/100g,而灵芝浸膏粉中牛磺酸含量高达140.82mg/100g-157.38mg/100g.  相似文献   

3.
赤芝、紫芝和鹿角灵芝是三种常见的灵芝。对这三种灵芝的乙醇提取物所作的抗氧化活性比较结果,鹿角灵芝提取物中多酚含量最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在提取液0.5~2.0 mg/mL的浓度范围内,赤芝、紫芝和鹿角灵芝的醇提物显示出一定的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且未显现浓度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八种灵芝菌株的比较及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8个灵芝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菌丝体生物量及多糖含量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沂山灵芝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9.91mm/d;经150r/min、25℃液体摇床培养10d后,安丘大灵芝菌株获得的菌丝体生物量最高,为1.22g/100mL;济宁圆芝菌丝体中的多糖含量最高,为117.59μg/mg。经过综合分析比较,初步认为沂山灵芝为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5.
针对38株灵芝子实体样品,开展醇提物抑制He La、SK-OV-3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和三萜含量测定研究,对其抗肿瘤质量进行评价,筛选具有开发抗肿瘤产品潜力的优质菌株。实验结果表明,33号、34号2株灵芝对He La细胞和SK-OV-3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对2株细胞增殖抑制IC50分别为16.55μg·m L-1、10.2μg·m L-1和31.9μg·m L-1、30.64μg·m L-1,可作为优质资源进行进一步开发。各菌株灵芝子实体的三萜含量在1.372 mg·g-1~6.184 mg·g-1之间,不同菌株子实体间三萜含量差异较大,细胞增殖抑制活性与三萜含量间不具有相关性,提示灵芝抗肿瘤原料质量评价宜考虑补充生物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贝尔格莱德灵芝人工驯化栽培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栎属原木为材料,对来自贝尔格莱德的9个灵芝菌株进行短段木栽培试验,结果发现,GA.2和GA.9两个菌株尚具一定栽培价值,单产分别为8.8kg/m^3和8.3kg/m^3,平均单朵重分别为12.38g和12.16g,GA.2和GA.9两个菌株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基本一致。测试结果表明,驯化栽培的灵芝子实体,其水分、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多糖及灰分含量分别为11.3%~12.7%,11.6%~12.8%,28.7%~30.8%,4.8%~5.6%,0.90%~1.02%和1.4%~1.7%;其脂肪酸构成主要以油酸(c18:l,59.6%)和亚油酸(C18:2,19.2%)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9.611%,其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含量总量的50.6%(E/T=0.506)。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法提取灵芝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通过单因素考察及正交实验优化了用超声波法提取灵芝多糖的实验条件 ,并与酸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灵芝干粉中加入 6 2 5倍体积的水 ,在pH2 0的条件下用超声波提取 4 5min得到的灵芝多糖的量最多。与酸提取法相比 ,超声波法的粗提物提取率稍高(分别为 11 0 5 %和 13 85 % ,P >0 0 5 ) ;但提出物中的糖含量明显增加 (分别为 2 2 4 1%和 34 6 0 % ,P <0 0 1) ,大分子杂质明显减少 (分别为 1 4 5 %和 0 6 8% ,P <0 0 1)。  相似文献   

8.
灵芝发酵菌丝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了灵芝发酵菌丝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以齐墩果酸作为标准品.用香草醛一高氯酸发色体系进行比色.确定灵芝发酵菌丝三萜含量测定的实验条件.结果三萜类在20—140ug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y=0.005x-0.019r=0.998。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灵芝发酵菌丝三萜类含量的检测.以鉴定灵芝的品质及其产品的三萜含量。  相似文献   

9.
以灵芝菌发酵液和纯牛奶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感官评定的方法,确定出灵芝乳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灵芝菌汁10%,牛奶30%,砂糖8%,檬酸0.3%,复合稳定剂(黄原胶/CMC)为0.10/0.30%。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稀土元素镧(La)对灵芝菌丝体富集有机硒的影响。结果表明,镧能有效促进灵芝菌丝富集有机硒,当发酵培养基中镧的添加浓度为100mg/L时,菌丝产量和硒转化率最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中对灵芝菌丝体富硒影响最大的是镧浓度,其次是硒浓度、培养时间和pH值,最佳发酵条件是镧浓度100mg/L,硒浓度100mg/L,pH值4.5,培养时间7d,在此条件下菌丝体产量47.3g/L,硒转化率88.1%。  相似文献   

11.
侧耳属3种食用菌解剖学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DA培养基和棉籽壳为培养料,培养了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均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柄都侧生,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内含油滴,孢子印皆为白色。姬菇和鲍鱼菇菌盖颜色为灰黑色,榆黄蘑为黄色,姬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快,姬菇菌丝浓密,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稀疏,鲍鱼菇菌丝能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姬菇和榆黄蘑子实体小而多,出菇早、产量高,鲍鱼菇子实体较大内部组织紧密,担子、担孢子梗粗壮,孢子饱满油滴大。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大速生菜为试材,以腐熟与未腐熟玉米秸秆替代草炭作为莴苣无土栽培基质中的主要材料,研究其对莴苣产量、叶面积、干物质量、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腐熟玉米秸秆∶蛭石=3∶1)基质配方最有利莴苣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鸡腿蘑菌丝体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8种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鸡腿蘑菌丝体,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谱差异明显,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采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保定市市售的3种类型共16种蔬菜中的Ca、Cu、Zn、Fe、Mn 5种矿质元素,为指导人们日常饮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蔬菜中矿质元素含量不同,叶菜类蔬菜中的(Ca、Cu、Zn、Fe、Mn含量高于果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而不同品种的蔬菜其矿质元素的含量也存在很大差异,油菜中的Ca和Mn含量最高,分别为7.6 g/100g和8.98 mg/100g;Zn含量最高的为香麦16.72 mg/100g,其次为菠菜12.63 mg/100g,洋白菜的Zn含量最低仅为0.73 mg/100g;菠菜中Fe含量最高138.43 mg/100g,其次为香麦111.11 mg/100g.综合分析结果,香麦、菠菜、油菜的Ca、Cu、Zn、Fe、Mn含量要高于其它种类的蔬菜.  相似文献   

15.
采用香菇菌株Cr-02为实验材料。简易开放式生料栽培为栽培方法,观察到了香菇子实体形态发育的全过程。初步将之分为纽结期、褐变期、成型期和成熟期四个时期,确定了子实体形态分化的关键时期是褐变期。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 ,来研究白蚁蚁巢的热水浸提物对鸡菌丝生长的影响 ,探索鸡菌丝的营养特征。研究发现蚁巢热水浸提物对黄褐纹鸡菌丝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而蚁巢热水浸提物的量的多少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莲瓣兰原生地萌发胚培养真菌污染控制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莲瓣兰杂交种子原生地共生萌发突破种皮的胚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次氯酸钠浓度、灭菌时间、灭菌次数及超声波处理时间对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真菌污染控制及胚培养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以次氯酸钠浓度∶灭菌时间∶灭菌次数∶超声波处理时间(4%∶15 min∶1次∶6 min)的配比胚被真菌污染的污染率最低为16.0%,但是胚成活率较低仅为14.3%,不宜作为莲瓣兰胚培养的灭菌条件;经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胚成活率作用大小为次氯酸钠浓度超声波处理时间灭菌时间灭菌次数,以次氯酸钠浓度∶灭菌时间∶灭菌次数∶超声波处理时间(1%∶20 min∶2次∶3 min)的配比胚成活率高达93.3%,同时胚被真菌污染率仅为19.00%,可以作为莲瓣兰(Cymbidium torliseplum)杂交种子原生地共生萌发突破种皮的胚培养灭菌条件,在此条件下胚能够从培养基中吸收营养物质,经过培养胚生长发育成根状茎。  相似文献   

18.
蔺红苹  李培 《北方园艺》2010,(3):138-140
以1/2MS为基础培养基,以添加2.5%、5%、10%、15%的椰乳为生长调节剂,研究大花蕙兰组织培养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1/2MS为基础培养基添加10%的椰乳增殖效果最好;对受到污染的原球茎进行消毒,发现5%的次氯酸钠25 min消毒效果最好;对不同大小的原球茎进行增殖,发现较小的原球茎产生的新原球茎覆盖率较高,2~3 mm的原球茎较为适合快繁;在增殖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泥土或木屑进行生根培养,效果较好;对根长达到3 cm以上的试管苗进行练苗及移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张梅  刘旭  周惠龙  李振宇  于胜祥 《园艺学报》2018,45(6):1147-1152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绣球属(Hydrangea)29种植物种子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发现其种子形状分为椭球形和长柱形;种子表面纹饰为网脊形或网状多边形,网脊的形态为波状、深波状或近平直;网脊间常具皱褶状纹饰或近光滑。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分类中绣球属的离瓣组(sect.Petalanthae)的种子为椭球形,网脊为波状或深波状;脊间多数为不规则纹饰,少数为规则或孔穴纹饰;绣球组(sect.Hydrangea)的种子均为椭球形,网脊近平直,脊间较光滑;星毛组(sect.Cornidia)和挂苦子组(sect.Heteromallae)的种子均为长柱形,大部分具近平直状的脊,脊间较光滑;冠盖组(sect.Calyptranthe)的种子为长柱形或椭球形,表面具网状多边形纹饰,网眼内具洼点。绣球属种子形态及种皮微形态特征除了在组水平上表现出较强的特异性,在组内种水平上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分类学价值,在某些组水平上种子微形态性状还具有系统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不同类型魔芋脱毒种芋的萌芽出苗特性、田间长势、分苗数、田间发病情况、产量、球茎膨大倍数、繁殖系数、生长周期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级包衣种、二级种、三级种比原原种提前8~18天出苗;一级包衣种、二级种的分苗数较多;一级包衣种、二级种、三级种的田间发病率低于原原种,其中一级包衣种发病率最低,仅为7.4%。二级种、三级种综合性状较好,生产力水平高,膨大倍数高,可通过规模化生产得到大量种芋,解决生产中种芋缺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