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促生细菌诱导水稻对白叶枯病抗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白叶枯病是使水稻遭受重大损失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水稻抗白叶枯病的机制及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基因工程育种等。  相似文献   

3.
水稻品种苗期阶段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稻品种各叶期对白叶枯病的抗性表现和强弱程度可分为四类:(1)全期抗病型;(2)全期中抗型;(3)苗感成株抗病型;和(4)全期感病型。可以看出,水稻品种除少数苗感成抗型外,其余三种抗性类型苗期与成株期的抗性反应是一致的。由于中抗、成抗和感病品种各叶期的抗性有随着叶位的升高而抗性增强的趋势,不同抗性品种在苗期阶段抗感对比均较成株期明显。因此,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鉴定采用苗期鉴定方法是可行的。影响水稻品种苗期抗性的因素是:苗龄(叶期)、观察时期、品种与菌株的组合等。  相似文献   

4.
 1983年,Doke首次提出植物组织对病原物的敏感性反应与超氧阴离子(O2·-)产生有关,并将之与过敏性反应(HR)相联系。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野生稻中蕴藏着对稻病高抗广谱的抗源。在20种野生稻的62个系中,Oryza latifolia W14,O.minuta W17和W44,O.offcinalis W46,O.punctata W50对我国白叶枯病的6个菌株均表现高抗;O.nivara W19,O.rufipogon W30和O.sativa f.spontanea W39对白叶枯病强毒株Xo-ha和Xo-57严重感病;这几种野生稻的一些杂种后代对上述2个菌株也高度感病。本文还讨论了对稻瘟病和纹枯病的兼抗性。这些对我国重要稻病的主要菌系具有多抗性的野生稻,是培育水稻多抗新品种的重要抗源。  相似文献   

6.
 在杂交稻幼苗二叶期用水稻白叶枯病弱毒菌株75-1进行诱导处理,至三叶期接种水稻白叶枯病强毒菌株76-25。结果表明:杂交稻感染白叶枯病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X)活性升高;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并且经诱导处理的变化幅度大于未经诱导处理的,抗病组合威优6号的变幅又大于感病组合汕优63。说明杂交稻抗白叶枯病及其诱导抗性与活性氧伤害及细胞内防御酶系有关。  相似文献   

7.
 在1983-84两年中,用赣W-2和赣S-3两白叶枯病菌株分别接种8个杂交水稻组合的亲本、F1、F2和F3代的结果表明,各抗病亲本所具有的抗W-2菌株的基因数目和作用方式均与其抗S-3菌株的基因数目和作用方式相同。就对W-2或S-3菌株的单一抗性来说,早36具有2对显性抗病基因;VT34-1具有2对互补的显性抗病基因;IR26和3624-33都具有3对互补的显性抗病基因。
在VT34-1中,有1对基因既控制对W-2菌株的抗性又控制对S-3菌株的抗性,另外2对基因则分别控制对这两菌株之一的抗性。在早36中,抗W-2菌株的2个独立基因分别与抗S-3菌株的2个独立基因连锁,其配子重组值为13.3%,基因重组值为6.887%。在IR26和3624-33中,抗W-2的菌株的3个独立基因均与抗S-3菌株的3个独立基因连锁,但它们的配子重组值和基因重组值均无法估计。预料同时选择对W-2和S-3菌株的抗性非常容易。  相似文献   

8.
Xa21转基因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及其遗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包括与Xa21基因相对应的白叶枯病鉴别小种P6在内的12个国际鉴别小种和我国7个病原型,对通过农杆菌介导的8个不同遗传背景的Xa21转基因品系,及其不同世代的植株,进行接种和抗性分析。结果表明:Xa21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呈现显性,并且在转基因后代中可以稳定遗传,且保留其广谱抗性。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Xa21的抗性表达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水稻对白叶枯病强毒菌系Ⅴ型菌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作者报道了水稻对广东白叶枯病强毒菌系Ⅴ型菌抗性研究与抗源筛选评价结果。从1076份国内外水稻种质资源中筛选出29份抗病材料,占2.70%。其中IRBB7等5份具有广谱、高抗兼较好农艺性状。由日本和国际水稻所鉴定的14个抗性基因中Xa-3、xa-5、Xa-7、xa-13等抗Ⅴ型菌。抗Ⅴ型菌材料多数兼抗其它菌型,但亦有一些不抗Ⅳ型菌,表明菌型与品种间有强烈互作效应。水稻对Ⅴ型菌抗性与其类型有关,梗稻与籼稻、糯稻与粘稻、国外稻与国内稻比较,抗病率均以前者为高。  相似文献   

10.
 热激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响应多种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前期研究结果显示,在水稻中超量表达小热激蛋白OsHsp18.0-CI基因,能通过增强水稻的基础防卫反应提高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本研究发现,OsHsp18.0-CI基因也能够受到白叶枯病菌的诱导表达,超量表达OsHsp18.0-CI的转基因水稻也增强了对多个白叶枯病致病菌株的抗性。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OsHsp18.0-CI基因介导的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病信号途径有部分类似于其介导的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路径,同时也有大量新的未知功能基因的参与。以上结果表明,OsHsp18.0-CI基因受到病原菌的侵染时,也能通过增强水稻的基础防卫反应来提高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1.
白叶枯病是我省水稻重要病害之一,生产实践证明,不同品种的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耐病性差异很大。因此,选育高产抗病品种是防治此病的一项有效措施。赣化二号是我校育种组化学杀雄中、筛选出的高产杂交种,为了鉴定其抗病性,我们对赣化二号等10个品种在校内用盆栽进行了早、晚两季抗白叶枯病鉴定,并在晚稻田中进行田间接种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78-1981年用12个品种(系)、共30个组合,其中包括国际公认的抗性品种IR26、IR36,观察这些代表品种杂交后代对白叶枯病抗性的遗传力和配合力。结果指出:(1)抗性的广义遗传力较高,相对遗传进度进展较快,表明抗性可早代选择;(2)抗性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准,且GCA:SCA的比值较高,显示加性基因占优势;(3)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方向明显。抗性亲本为负值,感病亲本为正值;(4)特殊配合力效应有正有负,方向性不明显;(5)抗性亲本一般配合力方差较大,特殊配合力方差较小,证明抗性亲本品种有较稳定的遗传效应。以上结果对抗病育种正确选配亲本将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Harpin xoo在水稻中表达提高对白叶枯病不同小种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剪叶接种法测定10个转hrf1基因水稻株系对15个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的抗性.所有的转基因系对JxOV和PXO79小种的抗性与受体对照相比显著提高,RT-PCR结果显示,在转化hrf1基因的抗病水稻中,信号传导基因npr1表达明显增强,表明转hrf1基因水稻可能通过激发水稻中信号传导基因的表达,提高对白叶枯病菌不同小种的抗性.  相似文献   

14.
鉴定结果表明:野稻不同种对白叶枯病抗性的差异明显不同。同一个种不同植株编号对同一菌株,甚至同一植株编号对同属于致病型Ⅳ的不同菌株抗性的差异也不同。在供试样本较多的野稻中,长药野稻、药用野稻、小粒野稻和短叶舌野稻抗性强的编号所占比例较大,斑点野稻、紧穗野稻、尼瓦拉野稻和澳洲野稻次之,重颖野稻和高秆野稻抗性强的编号则尚未发现。本鉴定共计筛选出高抗和抗的植株编号35个,其中含供试植株仅唯一样本的疣粒野稻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水稻区试品种(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 1996~2000年213份江苏省水稻区试品种(系)对水稻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抗性较好的品种有94-44、96218、镇稻272、汕优抗63、汕优084、金优63、109、701、7057、9510、9619、5-172、92-133、扬粳7057、泗稻98-3789、新108、镇稻 99、44/157、9522等品种 ,其中 9510、9522等在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试验表明 ,江苏省区试品种 (系 )中常规中籼、杂交籼稻和杂交中粳稻对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较差 ,全抗率分别为36.4 %、27.3%和43.3% ,而中粳稻、单季晚粳和杂交晚粳稻对水稻白叶枯病的全抗率为67.2%、71.4%和72.2% ,抗性相对较好。根据白叶枯病菌不同致病型菌株对参试品种致病率的分布情况分析 ,浙173菌株 (致病型Ⅳ)对杂交中籼、常规中粳稻和杂交中粳稻的致病率较高。这种情况和Ⅳ型菌为江苏省白叶枯病主要致病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木霉对植物的促生及诱导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蕾  滕安娜 《植物保护》2010,36(3):43-46
木霉不仅能够直接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生长,还可通过定殖于植物的根部引起植物新陈代谢的改变。本文综述了木霉在植物根部定殖后,通过产生植物生长调节剂、抑制或降解根际有害物质、增加养分利用率以促进植物生长以及通过产生激发子诱导植物形成胞壁沉积物、合成抗菌物质以诱导植物局部或系统抗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扩大木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杂种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双列式杂交方法,观察了以IR26、IR36等为代表的抗性品种的杂交优势。结果表明:杂交组合F1代在分蘖末期抗性无优势,穗期抗性优势明显;F2代两期鉴定正负向均有优势;F1和F2代均表现出正负向完全显性,部份显性,少数组合无显性。其中大都属于部份显性。优势指数分析也证明,对抗性亲本,优势指数d ≥ 1;对感病亲本,优势指数d<1。抗感品种杂交,其子代的抗性一般界于双亲值之间。这种优势可依亲本的抗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8.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和内生细菌的诱导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9,自引:0,他引:79  
 农作物由于各种病害而造成的产量损失可达其总产量的30%~40%[1]。化学农药虽能快速有效地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但同时带来了残留、污染、抗药性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但影响了人类健康,而且威胁着整个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对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稳定的水稻品种和材料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稳定的水稻品种和材料初步筛选杨定斌,钱汉良(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武汉430064)蔡福民(武汉市东西湖农科所)种植抗病品种在病害综合防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绝大部分抗病品种都存在抗性逐渐丧失的问题。近几年来持久抗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  相似文献   

20.
水稻不同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病性不同。用人工接种的方法测定1209个品种,未发现有完全不发生白叶枯病的品种,但是发病较轻可列为抗病的,约占23%左右。高度抗病的品种26个,占2.15%。(禾山)稻和粳稻品种都有发病很重的,但是,粳稻抗病品种比(禾山)稻多。晚稻此早稻和中稻多。抗病品种叶片的有机物成分和含量与感病品种不同,抗病品种的多元酚和糖的含量高于感病的品种,游离氨基酸中的谷氨酸和门参氨酸的含量低于感病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