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前言     
《云南农业》2008,(12):I0001-I0001
1978~2007年,普洱市农业农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解放思想,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普洱市农业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增加农民收入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围绕这一中心任务,今年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和农村产业结卡勾调整为主线,以加快推广农业科技为支撑,继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搞活农产品流通,广开增收门路,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以独立商品生产者参与市场竞争。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决定了必须对农民的物质利益加以保护,才能促进公平竞争和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此,必须建立保护农民物质利益的机制,才能既治标又治本,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道路确定后,中国农业教育如何高质量发展以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之需,必然为一个时代命题。必须在农业现代化要求和教育现代化双重驱动下,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加快构建中国式农业教育现代化理论体系。创建符合中国实际的农业大学形态,建立产教融合、大学与教学实验农(林)场匹配、基础与专业并重的学科专业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为支撑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建立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中国范型。  相似文献   

5.
《油气储运》2009,(1):22-2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聊城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发展为目标,以经济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积极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完善农业经营机制,强化农业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农村家庭经营制度,推进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创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我站在县农业局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县情,积极组织指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议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难点在农村,焦点在农村,重点也在农村。因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必须紧紧围绕当前农牧业增效、农村牧区稳定、农牧民增收的中心任务,以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科技进步为重点,调整和改革农牧业财政政策,不断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强化农业各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功能,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已处于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阶段,是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在我国仍然是农业大国基本国情决定因素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依旧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在十九大提出的优先发展农村产业要求下,我国农村地区不仅要治理环境问题,结合当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也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推进新农村建设。而农村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的基础,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往往离不开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将农业的养殖、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结合  相似文献   

9.
试析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中国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关系,认为农业发展和积累是农村工业发展的基础;中国条件下大部分地区没有农村工业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而农村工业化并不能自然地带来农业现代化,两者必须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目标要求,今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的考虑是,要紧紧围绕结构调整这条主线,突出抓好农民增收这个目标,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把农村小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搞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突出抓好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效益,必须在坚持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坚持在稳定总量、保证供给的前提下,把搞好结构调整和粮食的长期安全结合起来。这是调整的基础。应当坚信,只要我们紧扣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必然成为历史的发展趋势。那么,在传统农业地区,农业还有没有出路?笔者认为,农产品是不可替代的战略物资,农村人口比例大,农村稳天下稳,农业兴国家兴,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农业大有可为。但农业和农村工作不能就农业而抓农业,就生产而抓生产,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在实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农业生产由解决温饱转向追求经济效益,由国家统购统销转向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像抓工业一样抓农业。在农业的产加销、农工…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我市农业信息化工作在省农牧厅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加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为目标,以健全组织机构,延伸服务体系,搭建信息平台,增强服务功能,夯实工作基础为着力点,科学指导,强化推动,顺利完成了年度工作计划,使全市农业信息服务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尤其是以“农民信息之家”为代表的信息服务模式的大力推广,初步实现了农村信息进万家,使其成为解决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3.
增加农民收入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围绕这一中心任务,今年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加快推广农业科技为支撑,继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搞活农产品流通,广开增收门路,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突出结构调整这根主线,从调整中增收今年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五加快”:一是加快农产品优质化。大力推广优质稻、优质抗虫棉、双低油菜等优良品种,力争农产品综合优质率达到 85%以上。二是加快发展有机农业和绿色食品。准确把握人们的消费心理,按…  相似文献   

14.
农业机械化解放了农村劳动生产力,繁荣了农村市场经济,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在构建文明和谐社会,走共同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发挥了主要作用。实践证明,农机化事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几十年来,在党和政府正确领导及社会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临洮县农业机械化事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当代农村》2004,(2):1-1
一季度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在党的十六大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鼓舞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紧紧围绕“以三百工程为载体,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的总体方针,进一步加大了政策力度、领导力度和工作力度,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  相似文献   

16.
郭洪生  郭跃军  李建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64-6865,6869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论述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有利于拓展农村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列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生活设施建设。提出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途径与方法,一要加大资金投入,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二要制定科学的村庄规划,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性;三要调动农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贵州农业科学》2008,36(1):19-19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07年12月22-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了过去5年的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研究了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安排部署了2008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渐融合于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本文分析了河南省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加速农业大数据发展2个主要维度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不行春风,难得秋雨’。2004年,全省农村能源环保工作。在农业部科教司的关心指导下,在农业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结合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围绕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实施项目带动.大力开展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环保建设,切实服务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取碍了显看成效。农村能源生态建设项目进展顺和,农业环境监测手段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