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江源草地载畜压力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三江源地区1988~2005年草地载畜压力变化的时空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8年来该地区草地平均超载1.5倍,其中冬春草场超载2倍以上.另一方面,草地载畜压力具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以冬春场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表明三江源地区草地利用逐年向合理的方向发展.研究认为,该地区近几十年来的连续过度放牧是造成草地退化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建议该地区草地恢复和治理工作的重点应该继续放在减畜减压上,在维持三江源草地畜牧业适度规模的同时,根据该区在国家主体功能区中的功能定位,促进其他重要生态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全县天然草地载畜量的调查,美姑县天然草地严重超载,造成草地退化,发展畜牧业必须与天然草地保护和建设相结合,通过人工种草、天然草地改良,改良草食畜品种,实行以草定畜,达到草地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提出了衡量草地载畜量的方法和草地载畜标准;然后着重介绍了分季载畜量和全年载畜量的计算方法,对全年理论载畜量的计算和全年实有载畜量的折算,按各地区生产情况分别进行讨论,提出了不同地区的计算,折算公式;并对分季载畜量平衡和全年载畜量平衡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相互统一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例举了衡量草地载畜量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全县天然草地载畜量的调查,美姑县天然草地严重超载,造成草地退化,发展畜牧业必须与天然草地保护和建设相结合,通过人工种草、天然草地改良,改良草食畜品种,实行以草定畜,达到草地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5.
玉树州中部天然草地载畜量调查与草食畜发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宏义 《青海草业》2005,14(2):48-50
通过对玉树州中部12个乡天然草地载畜量的调查,发现牲畜超载,草地退化严重。建议通过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天然草地改良,家畜品种改良,人工种草,实现草畜平衡,使退化草地得到休养生息,恢复草地自然调节功能,从而达到草地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两种方法估算草地载畜量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用草地产草量和家畜日食量法及草地营养供给和家畜营养需要法分别估算了短花针茅草原放牧场的载畜量,分别用产量载畜量、TDN载畜量、DE(消化能)载畜量和DCP(可消化粗蛋白质)载畜量表示,并与试验监测法确定的载畜量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在牧草营养供应不足的暖季牧场可以用产草量估算载畜量,而不能而TDN、DE和DCP做估算的指标,在冷季牧场可以用产草量,TDN和DE估算,而不能用DCP估算,各具体放牧季  相似文献   

7.
 根据生长季末草地产量,利用草地利用率等校正系数校正,除以家畜牧草需求量,是草地载畜量最基本的计算方法。但在草地产量及其测定时间跨度、草地利用率和家畜折算系数等参数的确定上存在争议。基于放牧压力或家畜采食量需求的家畜单位用于不同畜种的折算,牛单位和羊单位是常采用的家畜单位,但家畜单位主要依据家畜活体重量确定,对家畜代谢体重,以及混群放牧中因家畜食性差异造成的采食重叠考虑不足;草地利用率是放牧管理的重要参数,主要根据放牧经验和试验方法确定,实际应用中通常遵循“采食一半、保留一半”的经验法则,但在不同草地类型、地形差异、水源距离等因素影响下,草地利用率并不确定,其估计和测定方法也存在争议。此外,不同草地利用率下的草地载畜量差异很大。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了草地载畜量估算中草地产量、草地利用率、家畜单位等参数的概念、确定方法和应用上的争议,总结草地载畜量的计算方法及校正因子,以期为草地放牧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重点牧区草地资源及畜草平衡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传统畜牧业基地的11个重点牧区的草地资源及畜草矛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从1949-1988年的39年中,牲畜数量的202.8%的高增长率,造成目前的58.09%的超载率,导致了41.87%的草地退化,牛羊胴体重量每10年下降8.8%。  相似文献   

9.
放牧草地载畜量与放牧率是草地生态系统的研究重点。近年来研究人员针对放牧草地载畜量与放牧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章分析了目前有关放牧草地载畜量和放牧率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科尔沁草地的畜草平衡与草业发展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乌力吉 《草业科学》1996,13(4):40-43
根据实地调查和历年的统计资料,系统分析研究了科尔沁草地多年来草业发展速度落后于牲畜增长速度、畜草供需严重失衡的现状。结果表明,草地退化45.9%,超载率达36.1%。该地区发展草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但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才能达到畜草平衡的目的:加强合理利用和改良天然草地;发展人工饲草料基地,迅速增加种植畜牧业比例;大力发展秸秆及农副产品饲草料加工业  相似文献   

11.
才红梅 《青海草业》2011,20(1):49-52
为了实现以草定畜、合理利用草地,走生态畜牧业之路,对八里河滩村天然草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村草地共有14个草地型,平均鲜草产量为2658.9kg/hm2,可食产量为2503.95kg/hm2.其中以芨芨草、盐爪爪型最高,红砂型最低.理论载畜量为12763羊单位,本年度超载7234羊单位,超载率为45.34%;按正常...  相似文献   

12.
青海可可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自然景观保存完好,是基本上未被人类干扰的自然生态区域。该区土地辽阔,总面积831.37万hm~2,其中草地面积349.26万hm~2,占总面积的42.01%;生境条件恶劣,牧草低矮而稀疏,垫状成分增多;牧草盖度小,产量低.但营养价值高;草地类型单调,多为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类,分布呈点、块、条状,不具连续性;草地平均鲜草产量784.2kg/hm~2,理论载畜量为80.33万只羊单位,可养74.21万只藏羚羊,或5.71万头野牦牛,或14.84万头藏野驴。  相似文献   

13.
李旭谦 《青海草业》2009,18(3):15-18
利用谢高地等人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方法,以草地类估算了青海省海南州各类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温性草原类为5270.68元/hm^2.a,温性荒漠草原类为2914.90元/hm^2.a,高寒草原类为5023.19.TL/hm^2.a,温性荒漠类为2666.70元L/hm^2.a,低地草句类12527.01元/hm^2.a,高寒草甸类8744.10元/hm^2.a,全州草地生态系统每年的服务功能价值为226.93×10^8元/a。  相似文献   

14.
辛玉春 《青海草业》2013,22(2):39-46
利用天然草地草群样本进行概略养分分析,对草地的能值、消化能和代谢能密度进行初步评价。认为青海天然草地草群总能值密度为16.99MJ/kgDM-18.25MJ/kgDM;消化能密度(放牧牛时)11431.74kj/kgDM-14684.64kj/kgDM和(放牧羊时)11535.76kj/kgDM~14743.75kj/kgDM;草群代谢能值密度(放牧牛时)9751.55kj/kgDM~12677.26kj/kgDM和(放牧羊时)10043.43kj/kgDM~12880.15kj/kgDM。天然草地草群消化能和代谢能密度基本均衡。  相似文献   

15.
青海草地资源生态功能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草地生态系统是青藏高原高寒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为防风固沙、水源涵养、调节气候等。天然草地是高寒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是青海大农业经济的支柱,是青海藏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赖以当存的基础。据草地资源调查,青海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总价值为4068.03×10^8元(人民币)/年,其中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3948.90×10^8元(人民币)/年,是全省草地经济服务价值的17.60倍。  相似文献   

16.
海晏牧场草地畜牧业最适载畜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根据青海省海晏牧场的草地资源,畜牧业生产特点,对草地畜牧业最适载畜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对夏秋草地和冬春草地地上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A、B两组生物量分别下降了25.66%,20.51%,而C、D、E组分别提高了26.39%,29.44%,33.84%,同时,放牧强度影响草地植被成分和牧草干物质的消化率,由此得出,在不影响草地和家畜生产的前提下,海晏牧场夏秋草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温性草原类草地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青海省境内广泛分布的温性草原类草地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该类草地区域分布规律及植被结构特点。认为温性草原类是青海省天然草地垂直带谱的基带草地,其分布范围东西跨越5个经度带,南北约跨越1个纬度带。分布地区海拔高度一般在1700~3500m,但在柴达木盆地及青南高原区海拔可上升至3900~4400m。草地植被组成每平方米牧草种类约为10~17种,以旱生丛生禾草西北针茅、疏花针茅、长芒草、芨芨草、青海固沙草等为优势种。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强,在利用上要做到保护和利用、建设和发展并举,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德尔菲法评价环湖北岸草原生态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尝试利用德尔菲法对青海湖北岸地区的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评价,评价标准引用了赵有益等人发表论文<草地生态系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中草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的分级及判别标准,德尔菲法最后评定结果为环湖北岸草原生态系统的植被覆盖度较高,生态环境较少受到干扰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尚完整,功能尚好,一般干扰下系统可恢复,生态问题不显著,生态...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三江源草地生态退化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并结合实地调研,主要对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的成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于该研究区域草地的退化都具有作用和效力,只是作用方向不同。然而,最终导致该地区草地急剧退化的主导因素为人为因素(人口增长、牲畜超载严重、经济活动等),尤其是超载过牧,迫使草地大面积退化、沙化、荒漠化,再加上鼠虫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则进一步加快草地退化的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