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于2012~2014年采用样带法对22条样带开展掌叶木资源调查。结果表明,茂兰保护区野生掌叶木现存量为37 809~66 917株之间的估计值,平均3.703 2株/hm2,最大胸径57 cm,最高16 m;分布海拔上限906 m;野生种群生长良好,受危害因子主要是村民生产活动带来的少量薪柴及家具用材;掌叶木为林区优势建群种,分布格局从次生林到原始森林均有分布,以次生林多见。另外,掌叶木野生种群幼苗严重不足,种群呈衰退趋势,并多处出现克隆繁殖现象。 相似文献
2.
黄平县地处我国三大生态脆弱区的西南岩溶地区的东南部,岩溶地区严重缺土、缺水,石漠化治理已迫在眉睫。该文论述了黄平县石漠化现状、形成原因,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石漠化生态治理措施,为保证岩溶地区植被顺向演替、生态逐步恢复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4.
5.
茂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景观独特,通过生态旅游既可以实现保护区的宣传教育功能,同时也可以解决社区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发展问题。在现有的茂兰保护区生态旅游中,通过培训后让社区群众参与旅游接待,实现当地社区成为最大受益者的生态旅游原则,社区收益占旅游总收入的48%以上,对茂兰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前景。但保护区基础条件较差,且发展不平衡,在同一旅游区内,社区的经济收入差异很大,应该加强调节,寻求公平受益。 相似文献
6.
7.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区内物种丰富,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8种,二级有100余种,茂兰特有种4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二级保护动物40余种,以茂兰为模式标本或新种有150种。生物多样性保护较好,但社区经济发展缓慢。为实现保护资源的同时发展社区经济,在分析现状的情况下,提出增加资金投入;发挥"科普基地"的作用;建立野生动植物繁殖基地;开发生态旅游,鼓励、扶持社区群众参与旅游接待;利用资源优势;发掘教育潜功能和优化管理模式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9.
阐述了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概况,从建章立制与稳步推进、加强领导与分工协作、强化督查与确保质量、加强管理与规范程序等方面介绍了石漠化治理的主要做法,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包括加强监督执法和减少招投标程序、加大宣传和投入力度、调整项目工程组织模式等内容,以期促进山区石漠化治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德保县由于石山面积大、岩石裸露面广、生态环境恶劣、人工造林难度大、封山育林成效慢、石漠化潜在等级高,从而严重制约了石山地区社会经济正常发展。本文通过对德保县石漠化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治理方法及对策,就如何做好石漠化工作进行探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解说系统是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茂兰自然保护区实地调查,发现茂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解说系统存在人员解说系统缺乏、非人员解说系统不完善、解说系统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功能体现不足、未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作用、缺少游客中心、景区外辅助解说系统薄弱、宣传信息偏失等问题,并据此提出把旅游解说系统的合理规划设计提上日程、导游服务活化解说、建立游客中心、科学设计牌示解说系统、加强科普知识和生态保护宣传教育、重视景区外辅助解说系统的建立等构建茂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解说系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茂兰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茂兰保护区属亚热带喀斯特原始森林,发现兰科植物44属131种,其中有30余种被广泛应用于医药,20余种被作为观赏花卉,10余种被药赏两用。由于长期的过度采集,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天麻(Castrodia elata)等种类已经处于濒危,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等种类资源也在锐减。白花兜兰(Paphiopedilum emersonii)等分布狭窄的种类已处于极危状态。兰科植物生境的改变使芋兰属(Nervilia)、白芨属(Bletilla)等种类资源量锐减。应在加强保护,严格执法的同时,规范兰科植物利用活动,加大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力度,发展人工种植以扩大资源量,寻求替代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减少野生资源消耗。 相似文献
17.
18.
总结了2001~2008年在茂兰保护区开展社区参与能源建设过程中,运用参与式理念,结合区内能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社区参与农村能源建设方式和组织措施及发展方向,实现了保护森林资源、减少薪材消耗量,促进养殖业的发展,改善村寨环境卫生、减少疾病发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等,最终取得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