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养了近50年中蜂和意蜂.所见、所闻、所阅中蜂雄蜂的体色都是黑色的.龙眼花期我们发现了一群奇异突变中蜂,它的雄蜂体色有约50%个体显正常所见的黑色,但奇特的是有约50%个体雄蜂显从未见过的黄色(见照片).黄色雄蜂体形与正常中蜂雄蜂一样大小,没有意蜂雄蜂那样大,为什么会有此奇异中蜂群,我们推想有3个原因.  相似文献   

2.
谢清培 《蜜蜂杂志》2007,27(8):24-24
蜂群"秋衰"是自然规律.影响"秋衰"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如下:1)蜂王到秋季产卵自然减少,特别是老、劣蜂王;2)幼虫蜂螨的寄生率提高;3)8月15日后我地基本上没有蜜粉源.在以上三种因素的影响下,蜂群"秋衰"很快,有的蜂群甚至难以越冬.  相似文献   

3.
2006年"小暑"后12天,我检查蜂群时发现2群中蜂失王,其中一群4框另一群5框.此时,正是缺蜜粉源的度夏期.考虑到介绍蜂王的难度大,后备王又只有2只,我用可以调距的王笼把蜂王捉人后用二层草纸封住口,再用小铁丝扎紧.2天后检查2只蜂王都介绍成功.  相似文献   

4.
<正>郑国庆今年78岁,业余养中蜂四十多年,最近遇到一些困惑不解的反常事,现整理出来,供大家欣赏、探讨。2019年6月4日,1只去年油菜花期交配成功的蜂王,6脾蜂分成2群,王台群3脾蜂留在桃花源旅游风景区桃花村洪源家,老王群带蜂3脾搬到15 km外桃源县城自家楼梯过道上。属异地分蜂。因蜜不足喂白糖1 kg,6月17日检查发现3脾的子脾有异常情况,仔细一看,工蜂房除正常封盖子脾外,还有未  相似文献   

5.
<正>蛋群指分蜂季节由原群分出来的弱小群或飞逃群。蜂量一般不足1脾或只有半脾蜂,群势极弱。江西上饶农村也称鸡蛋群。这种蜂群的特点是饥饿、老蜂多,子脾中断,给管理上带来诸多困难。对蛋群的管理,应采取如下措施:1.慎重选择放蜂地点:中蜂畏光爱静,且怕外来干  相似文献   

6.
翻开所有的养蜂科技书刊,几乎都强调强群分蜂、强群取蜜、强群越冬、长年饲养强群、及时合并弱群等饲养管理技术.笔者在养蜂实践中观察,强群并不是十全十美,在某些时候对养蜂生产是不利的,主要归纳有以下2点.1 强群在流蜜期常有分蜂情绪,导致蜂蜜减产从理论上来讲,群势越强,产量越高,可我在实践中发现并非如此.有些强群按产量来计不比中等群高,甚至不如中等群.其主要原因就是强群产生分蜂热,导致产量锐减.笔者蜂场在2010年曾做一试验:按照某养蜂书介绍采用主副群饲养法,到了山乌桕流蜜初期,将主群两旁的副群移走,使主群成为一个采蜜强群.该群群势有中标框11框,巢门外到了夜晚形成一块蜂帘,蜜蜂扇风之声昼夜不息.不到3天,该群出现分蜂,但并未结团,在蜂场周围飞行一段时间后,又陆续回到箱中.我提脾检查,没有发现王台.后来,我查阅了龚凫羌、宁守容二位先生合著的《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 (第2版)才知,这就是假分蜂.其实,该群蜂王是当年新王,为了降温通风,还把活动巢门全部打开,箱盖留缝,可是还是产生了分蜂情绪,过了几天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最终还是分蜂了(取蜜之后发生的),分蜂团也不知去向.  相似文献   

7.
中蜂嗅觉灵敏,“群界”明显而强烈,这不仅给平时人工饲养条件下蜂群的合并、调整带来麻烦,而且也给采蜜期调整群势、组织强群带来困难。这是中蜂在长期自然选择中形成的短期内所无法改变的特性。但是在大流蜜期,这种特性却有被减弱、被短时抑制的现象。例如:桶养中蜂较多又比较集中的地方,同时有数群分蜂时,往往2~3群飞集一团。尤其是久雨乍睛,分蜂意念强  相似文献   

8.
<正>中蜂群有时自然出现"母女同巢"现象。在蜂王严重衰老或产卵机能严重退化,难以维系蜂群时,蜂群筑造交替王台,而老王暂未被淘汰,出现老王(母)与新王(女)能够自由自在共同相处一段时间的现象,称为"母女同巢",不包括采用隔王板或中隔板分隔两王的双王群。自然形成的"母女同巢"群,因老王严重衰老或产卵功能严重退化,易被蜂  相似文献   

9.
杨岳明 《蜜蜂杂志》2007,27(7):29-29
本人自小酷爱中蜂.在过去的岁月里,曾较长时间用郎式平箱养中蜂,常用糖浆奖饲、救助中蜂.由于所给糖浆量多、浓度高,加上饲喂的随意性,结果蜂群逃的逃、盗的盗,异常情况常有发生.甚至本人尚未"披挂整齐",就出现蜂群飞逃,真是"天上蜂子飞,地上'疯子'追",其狼狈样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相似文献   

10.
<正>张涌泉蜂友退休前是某中学的生物老师,2004年退休后不在繁华的城市享清福,偏偏要回到距县城30 km的乡下老家学养蜂。  相似文献   

11.
邢汉卿 《蜜蜂杂志》2009,29(8):26-26
张蜂友养中蜂已有十多年.8年前,他发现野外一些树洞、石洞和土洞里的野生中蜂群势很强,病虫害也少.受到启发的张蜂友仿效这种环境在土坎上挖洞,再用砂、石、水泥浇注蜂箱养蜂.8年来,张蜂友觉得这种蜂箱养蜂效果很好.因为这种蜂箱有几分像龙门石窟,也像壁柜,因此张蜂友将其命名为石窟蜂箱.  相似文献   

12.
笔者现将根据蜂群“自然交替”的生物特性,人工组织维持中蜂强群的实验简介如下:一、选择种群就地挑选各种性能较好的蜂群做种群。春繁后,在保温、饲喂、病虫害的防治等各方面为蜂群创造良好的繁殖条件,以保证种群的正常繁殖,为人工育王打好基础。二、人工育王及选用种群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繁育,在一般情况下,当地自然分蜂期到来前30~40天时,群势都能达到人工育王的要求程度,即可进行人工育王。在复式移虫王台封盖后约150小时,为防止先出房的处女王毁坏其余王台,因检查给种群的  相似文献   

13.
一怪:2019年2月15日当地中蜂还处在越冬后期,笔者饲养的5群蜂中有1群竟然分蜂了,这比正常年份分蜂提前了1个半月。由于连日阴天气温低分蜂前无任何将要分蜂的迹象。我是在听到嗡嗡声后出屋才发现的,分出的蜂团已在箱的上空盘旋并缓慢移动,箱门口周围爬满了工蜂但始终未飞。分蜂后开箱检查看到有4个王台其中3个已正常出王,但因蜂多天又冷没有仔细找王。  相似文献   

14.
李在兴 《蜜蜂杂志》2007,27(4):16-16
近些年来,随着浆型蜂王的推广利用,蜂王浆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这是一件大好事,但也给育王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侏儒蜂王的产生和蜂王蛹的死亡,给养蜂生产带来了不少麻烦和损失.许多蜂友因育王成功率低,错过一年中最佳育王时间,大量利用老蜂王,给养蜂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是有悠久传统养蜂历史的国家,随着近代养蜂技术的革新,尤其是意蜂意标活框技术的传入,让很多地方的中蜂也进入了活框养殖模式。随着中蜂活框技术的普及,人们发现了新的问题,例如蜂病比以前多了,蜂群群势严重下降。现笔者专就群势问题讨论一下:据很多老一辈养中蜂人的回忆,在清末民初期,或者新中国成立初期,土生土长的中蜂群势是现在无法比拟的,往往一次性割取蜂蜜50 kg以上,传说中甚至有一次取100 kg以上的。从各种口述或者是  相似文献   

16.
培育中蜂强群是获得蜂产品高产的前提,也是每个养蜂者的共同心愿。中蜂科学饲养后,虽然在维持强群的性状方面得到了一些改变,但仍然具有易分蜂、难维持强群的弱点。为了提高蜂群的单产,笔者在中蜂科学饲养的过程中摸索总结出中蜂强群的培育与利用的方法和措施。一、培育优质蜂王蜂群优良经济性状的遗传与父母群有密切的关系,群势的强弱又与蜂王的生理状况息息相关。中蜂强群的标准是:①八框足蜂不发生分蜂热;②蜂王日产卵量在1000粒以  相似文献   

17.
张大利 《蜜蜂杂志》2020,40(6):25-26
<正>中华蜜蜂是我国地方的优良品种,具有许多西方蜜蜂无法比拟的特性,对维护我国的生态系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受中华蜜蜂的个体及饲养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其生产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加之西方蜜蜂的大量饲养和普及,致使中华蜜蜂的饲养空间越来越小,部分地区的亚种处于濒危状态。因此,2006年国家将中华蜜蜂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农业部第662号公告),加以保护,并相继建立了中蜂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对遏制中蜂品种灭绝和中蜂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魏福伦 《蜜蜂杂志》2007,27(9):9-10
在中蜂的饲养管理中,蜂群失王且工蜂产卵后,一般处理方法都是并入它群;实验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将3群失王且工蜂产卵超过23 d的中蜂群合并的同时,介绍蜂王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沈育初 《蜜蜂杂志》2009,29(10):26-26
陈卓儿老师退休多年,已放弃饲养意蜂,他是我在知识青年下乡上山时村里的老朋友,2009年4月下旬他打电话给我,询问如何治疗中囊病.2009年5月14日我们见了面,两人谈蜂2个多小时,使我收益匪浅.  相似文献   

20.
中蜂新王群与老王群之差别1.繁殖时期的差别通过半年或一年的产卵中蜂王的退化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培育大流蜜期采集蜂的关键时期,大部分老王群产卵处于低潮,到了大流蜜时群势反而不如当初,而换上新王的群总是生气勃勃,蜂数直线上升。2.在造脾上的差别油菜花期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