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安吉共识”提出了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发展新农科。新农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有高度契合性。文章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系统阐述该校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坚持“大别山道路”办学特色,搭建“一站一盟一中心”大学农业推广服务平台、组建“1+5+N”专家团队、创新“四业融通”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五大计划”建设行动等服务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并就地方农林高校如何筑牢思想基础,如何赋能乡村产业、人才、生态振兴及创新机制助力乡村振兴等,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是符合中国实际国情和需要的重大战略。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进行乡村改造,而乡村教育的发展是农村社会一系列发展的关键抓手。农林高校集中了大量农业人才和学者,在深化服务乡村产业、人才的振兴与文化的振兴中,具有较大的优势,有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涉农高校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具有独特优势,且肩负着重要使命。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提出涉农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五结合”新型组织模式,即“线上+线下”“集中+分散”“学校+企业”“项目+成果”“工作站+产业学院”,可为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也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但当前乡村旅游人才缺乏的问题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农林高校作为培养涉农人才的重要力量,具有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优势。鉴于此,本文从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分析了农林高校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现状,剖析了人才培养缺乏特色、人才供需不匹配、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并从创新乡村旅游人才培养路径、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和塑造实践创新能力、主动对接人才市场需求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完善农林高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5.
胡豹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2):2478-2480
组织振兴是"五个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党的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政治保障。通过深入分析和全面阐述谢家路村以党建引领组织振兴的典型做法,总结了该村在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中形成的可复制推广的创新经验与模式。  相似文献   

6.
谢丽珍 《新农业》2022,(7):91-9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本文以宁化县为例,从村民自治、乡风文明、农村人居环境、农业生态环境等治理内容着手,剖析乡村治理模式,助力乡村实现振兴.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为新时期农业职业院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在服务乡村振兴理论研究、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文化繁荣、基层治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同类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李丽荣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4):210-210,218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的新成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是实现乡村现代化的战略决策。本文对邢台市乡村振兴模式进行调研,通过对沙河市金沙河企业发展现状与模式的梳理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新型职业农民+科研机构+基层党组织”七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立足于吉林省情与当下民办高校的社会职能定位,通过详尽的调研与分析指出当下民办高校服务吉林乡村振兴的若干优化路径,这些路径结合民办高校自身优势,以产教融合、定点帮扶为中心,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施政提供参考,未来民办高校与农村深入合作,共同实现"十四五"时期吉林乡村建设的飞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田妹华 《乡村科技》2023,(13):34-38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支撑。以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张家港市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其乡村人才培养的典型做法,即定向委培、分层分类、项目支撑、党建引领等,提炼出乡村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构成维度与构成要素框架。通过实地调研,总结苏州市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实践成效,并从地方政府、涉农职业院校2个角度出发,提出强化顶层设计、坚持党管人才、以系统视角升级培养目标、以系统思维夯实育人过程、以主体协同保障育人生态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结合三江侗族自治县基本情况及村落发展特性,探讨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乡村的工作模式,并提出三江侗族自治县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加强规划引领,绘制乡村振兴发展蓝图;加强文化塑造,打造乡村振兴发展引擎;加强产业支撑,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为其他乡村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赋予高等农业院校的历史使命。新型大学农业推广模式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我国的大学农业推广与美国、印度等国外的模式不同,但随着开展大学农业推广的国内高校越来越多,推广成效也越来越被社会认可。安徽农业大学立足安徽县域乡村振兴需求,构建"一站一盟一中心"大学农业推广服务模式,为地方高等农业院校更好地服务县域乡村振兴、推动校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武昌首义学院帮扶巴东县官渡口镇水洞溪村为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来对口帮扶农村建设,对民办高校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建议,从而促进民办高校服务地方贫困村实践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为发挥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的新发展,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宜宾市兴文县人才振兴的实践为例,剖析了兴文县人才振兴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研究发现,兴文县面临着乡村人口总量不足、人口质量不高、缺乏产业发展带头人、基层治理水平不高等方面的现实困境。因此提出吸纳人才返乡、培育乡村人才、建设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监督基层干部的人才振兴发展机制,从而构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乡村人口发展的理论化框架,形成可以推广借鉴的乡村人才振兴经验。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已取得工作成效、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科技特派员工作中存在的支持政策少、选派难,服务领域不够全面,缺乏规范的组织考核制度和财政经费保障,激励支持机制不健全,典型事迹宣传普及差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政策保障,以平台载体建设创造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条件,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工作机制,强化科技特派员激励措施,以技能培训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能力,加强典型培植、宣传引导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其实施过程中的资金来源问题举足轻重,而地方财政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以地方财政出资设立专业涉农融资租赁公司为例,探析个人直租、企业回租与厂商租赁3种基本融租模式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应用,并思考国有涉农融资租赁公司对于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优势和必要性,进而探寻一条地方财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型道路。  相似文献   

18.
组织动员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乡村工作的重要抓手。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源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级各类组织广泛协同,冲破“本位主义”的藩篱,实现参与主体的集聚、组织资源的整合和行动网络的协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部属高校,积极参与国家战略,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三团一队”校地合作模式。该模式探索的高校与地方政府协同动员的组织权责配置、跨界资源整合路径,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调和多元行动主体的利益分歧,增进组织化行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南京谷里街道为对象,通过对美丽乡村建设中具有代表性的4个农村社区进行SWOT分析,并从建设主体、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和运营管理模式三个视角对江宁区谷里街道美丽乡村建设模式进行归纳。探索谷里街道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思路,为中国乡村振兴、建立美丽乡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进行梳理,阐述了乡村人才振兴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主要措施。引入浙江省嘉兴市乡村人才八型模式案例,进一步解析了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总结了乡村人才振兴的经验,为我国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