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聚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以此带动学校整体发展,是农业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理性选择。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农业高校的学科水平显著提升,一批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一批学科领域已接近世界一流水平,若干高校及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为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农业高校应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双一流”的大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应以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为首要任务,通过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优化教师队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完善教师队伍服务保障机制等,解决制约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的系列问题,提升地方农业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地方农业高校的学科建设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优势;文章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围绕国家和广东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需求,结合"双一流"建设的评价体系和任务导向,初步分析了一流学科的遴选思路和建设领域,凝练了学科优势领域,探讨了学科发展规划的编制路径。  相似文献   

4.
培养造就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与应用型专门人才,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国家公派留学研究生项目是地方高校推进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对2014—2017年派出研究生进行调研分析,找出地方院校研究生参与公派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农业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则是农业高校冲击"双一流"的重要引擎和必然选择。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一些农业高校已经形成了一批优势学科,但也存在着数量不足、竞争力不强、覆盖面偏窄、应用学科为主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农业高校应及时改造提升传统学科,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提升学科知识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6.
"双一流"建设推动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促进高校合理定位,优化布局,提高办学效益,给地方院校带来了发展机遇。然而,受地位、区位、文化等影响,地方高校"双一流"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文章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论述了其建设"双一流"的思路,主要有:科学制定规划,加强顶层设计,深化内部改革,深入推进学科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文章指出,建设真正的"双一流",地方高校要从科学定位、办学特色、深化改革入手,培育学科高峰,加强人才团队建设,夯实平台建设基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凝练培育重大创新成果,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中的创新动力引擎作用。  相似文献   

7.
"双一流"建设给地方高校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地方高校要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实现在"双一流"建设中有所作为,就要从特色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经费筹备、社会服务能力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智力服务乡村振兴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本质要求和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高校智力服务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是指高校智力服务乡村振兴的动力来源和作用方式,高校外部层面的政策驱动、评价驱动和高校内部层面的心理驱动、利益驱动共同构成高校智力服务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智力服务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存在利益调节不够到位导致利益驱动不足、精神文化建设不够到位导致心理驱动不足、服务评价不够到位导致评价驱动不足、治理变革不够到位导致政策驱动不足等四个问题。“双一流”背景下,应从优化资源配置和权益激励以强化利益驱动,注重精神文化建设以强化心理驱动,开展差异性动态绩效评价以强化评价驱动,促进内部治理变革以强化政策驱动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高校智力服务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
当前,学科建设水平已经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双一流"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地方高校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一次重大的挑战,在短期内无法进入"双一流"高校行列的前提和背景下,地方财经类院校应将重心放在学科品牌建设上,努力以学科品牌建设来带动学校学科整体发展,不断提升地方财经类院校整体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总结部分“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现状,提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系统建设,促进学科服务的内容扩大,推动学科服务向纵深发展。[方法/过程]依托网站调查、微信公众号、部门走访、院系调研、读者调查等方式获取数据信息,分析影响学科服务建设效果的各方因素,探讨“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系统的建设措施。[结果/结论]为构建学科服务系统,促进高校图书馆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学科建设、科研项目、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互动,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高效、科学、深入的学科服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高校"双一流"建设以追求"一流"为最终目标,突出了学科建设的战略意义。以优势特色学科如何评价为切入点,对比分析高校类型、学科属性、被调查者群体的不同,对比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评价认知上的共性与差异,进而明确高校"双一流"差异化发展思路。在推进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其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要重视优势特色学科分类评价与内涵发展,关注国家和社会需求,完善学科绩效评价机制,用世界一流水平检验学科发展状况,坚持走开放融合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科研绩效和学科评价日益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高校利用已有的数据库资源,定位学校优势学科和潜力学科,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服务。[方法/过程]本文基于InCites和ESI数据库提出一种高校科研绩效与学科发展潜力评价的方法。首先从科研影响力、国际合作能力、学科产出力三维视角构建评价体系;其次根据数据结果从发文量、论文被引、引文影响力、国际合作、ESI学科等二级指标全面剖析科研产出和潜力学科;最后形成一套较为全面的评价指标。为了更好的使用该方法,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进行数据呈现。[结果/结论]运用本方法可较为客观和全面的评价高校科研绩效与潜力学科,为学校的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创新高校科技评估的理念,提高高校科技评估水平是建设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有力保障。文章主要从高校科技发展指数的概念和特征、指数构建的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和指数评价模型的构建等方面对中国高校科技发展指数进行了阐述,为中国高校科技发展指数的全面实施打下基础。与以往高校科技评估方式相比,高校科技发展指数具有动态性、国际标准性和客观可行性等特点,满足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科技评估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双一流”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高校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为了合理规划“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校区布局,本研究利用GIS空间统计和分析工具,应用地理探测器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两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校区呈现集聚型分布,且在新三大地带和省际之间分布不均衡,形成了五个高密度核心区和两个微型核心区;2)校区数量的增加可以降低集聚程度,而一流学科数量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分布中心产生更大影响;3)人口密度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是影响“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密度的主要驱动因素;4)地理探测器的结果显示,人口密度对于“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空间差异具有显著影响,并且解释能力较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是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对于优化“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校区布局、提升建设策略以及其他高校申请下一轮“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中国农业与生态环境政策的发展现状,基于当前农业政策对生态环境的负效应以及现有生态环境政策在农村适用的局限,从整体性的视角来看待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这一关系,建构农业与生态环境政策一体化.主要从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秉承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引导性”与“自主性”相结合的政策导向3个途径来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政策一体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农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双一流"建设的高水平农业院校肩负着我国农业重大科技创新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大使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维结构学科体系"。高水平农业院校作为行业特色型代表性高校,其学科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推进高水平农业院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努力突破农业学科的"四方城"封闭环境,需要从制度、文化和特色三个维度,形成学科建设的制度保障、传承创新学科文化以及特色定位与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是国家为了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核心是培养各类创新人才。地方农林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为地方农林领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制定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探索和思考。以福建农林大学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为例,针对目前此类研究生培养存在的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及培养质量评价等主要问题提出当前形势下培养模式改善途径,旨在为地方和区域培养优秀农业工程领域专业人才以及促进福建省农业工程学科长足发展提供思路,同时也为全国地方农林高校农业工程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一流学科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了解其现状有重要意义。结果显示:一流学科研究的论文数受国家政策影响;核心作者及发文量较少,影响力有限;国家应继续加大对一流学科研究的资助力度;世界一流学科是目标,学科建设是关键,研究型大学是阵地,一流大学是归宿,学科评价和重点学科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是党和国家高屋建瓴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催化剂”和强大的“发动机”。建设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需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设置一流的办学目标,遵循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原则、世界性原则、中国特色性原则、借鉴性原则及辩证性原则,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打造高品质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流的人才,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精准扶贫背景下,探讨“双一流”高校智库建设的策略,为其他高校智库的建设提供借鉴,使高校智库能更好地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调研国内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下的111家重点智库的建设现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双一流”高校智库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作用,引领未来的发展。[结果/结论]精准扶贫背景下,“双一流”高校智库的建设要明确发展定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注重拓宽研究成果的传播渠道,提高高校智库的影响力,要优化高校智库服务模式,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要重视网站建设,促进高校智库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