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夏伐桑园间作金丝瓜,新植桑园间作大蒜及地膜覆盖春花生的基础上,睢宁县又大力推广冬闲桑园间作莴苣,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现将冬闲桑园间作莴苣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桑园,建园后有效生长期可长达25~30年,这期间蚕茧价格难免有波动。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桑园单一的采叶养蚕经营,抵御不了茧丝行业大滑坡的影响,只有搞好桑园间作,走综合经营之路,才能稳定收入,迎接低潮后的茧丝行业再度兴旺。如何搞好桑园间作,提高综合经济效益,2004年以来,笔者通过大庙镇石兴村2社养蚕大户伍承兵家的实践进行了探讨,效果十分明显,现将情况总结如下。1实行桑园间作的可行性1.1桑园栽植模式及桑品种2000-2001年我县发展桑园6 851hm2,宽窄行栽植,即宽行266.6cm,窄行66.6cm,株距50cm,667m2栽桑可达800株。这种栽植模式,进可攻,退可守。当茧丝价格上扬时,主抓养蚕,兼顾间作蔬菜等;当茧丝价格大滑坡时,以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附带养蚕。这样,不至于出现毁桑、挖桑或桑园撂荒的现象,保住桑树资源。另外,选择枝条直立、萌发早、硬化迟、抗逆性强、产叶量高的湘7920、农桑、嘉陵20号等桑品种,为桑园间作蔬菜提供有利条件。1.2桑树剪伐形式为冬季重剪我县桑树剪伐形式采取冬季重剪,即春季桑树萌芽开叶后至休眠期前,中途不伐条。桑树从春季开叶到春桑叶大量收获时间为5...  相似文献   

3.
桑树定植前2—3年产叶量及产茧量低,单位桑园效益低,桑园合理间作,可挖掘和发挥桑园生产潜力,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的总体经济效益。通过对不同类型桑园间作早甘蓝的试验,可使每0.1hm^2桑园产值增加101%,说明菜桑间作,增加桑园复种指数,是提高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4.
冬闲桑园间作莴苣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栽桑养蚕和蔬菜种植作为睢宁县特色产业来抓,如何在栽桑养蚕和蔬菜种植之间找到平衡点,达到双赢的目的,是农业技术推广者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桑树冬季休眠期较长,如何充分挖掘这一时期桑园潜力,努力增加蚕桑综合穆益,是促进农民增收,保证栽桑养蚕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东台镇吕港村蚕农经过多年摸索,探索出了冬闲桑园套种草莓的好路子,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桑-芥菜(青菜头、菜头)-魔芋”间作模式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四川蚕业》2012,40(3):34-35
<正>广元市过去曾是四川优质茧出口产地,自然条件宜桑宜蚕,随着社会的发展,桑园仅仅单纯的栽桑养蚕已没有竟争力,必须进行综合开发,提高单位面积桑园综合效益,我市旺苍县汶水蚕桑生产示范园区开展桑园间作,摸索总结出了桑园间作芥菜(青菜头、菜头)-魔芋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 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得益,近几年来被我县新发展蚕桑生产的社队逐步地予以应用。实践证明:河滩地当年栽桑只要措施(以保树养型为主、养蚕为辅,及时地对桑园加强管理)得当,技术跟上(适宜采叶饲养秋蚕、合理进行间作套种),是完全可以做到既养好树势、又能当年收益。我县80—81二年中都出现几个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受益的单位、根据同年秋季桑园调查结果证实,这几个单位桑树都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8.
提高桑园产出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蚕茧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进而影响蚕桑生产的稳定性。由于桑地收入来源的单一性,在蚕茧价格低迷的年份, 容易产生毁桑弃桑的现象。我们希望通过桑园间作,多渠道桑园增收,提高桑园产出效益,顺应市场  相似文献   

9.
世界丝绸在中国,中国丝绸原料优势在四川,我省天府之国,栽桑养蚕,得天独厚。一是多属盆周山区,大部份是丘陵、半山区和山区,大量的梯形田土具有发展“四边桑”的巨大潜力,大量潮地具有发展大行桑的潜力大量的山地具有发展小桑园,间作桑园和成片桑园的潜力;二是四川的水、热、气、光的优势对栽桑养蚕相当适宜,特别是桑树生长周期长,决定了四季蚕基本均等的布局;三是农村经济落后,剩余劳力  相似文献   

10.
<正> 栽桑养蚕,在中国已有五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栽桑模式、养蚕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七十年代主要是四边桑,以大队、生产队集体养蚕,量小面大。八十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四边桑逐步向小桑园、间作桑发展、分户养蚕。九十年代,开始出现亩栽3000株桑的速成密植桑园,仍分户养蚕,虽然养蚕量、产茧量有较大增加,但质量没有提高,蚕桑生产大起大落,为了稳定发展蚕桑生产,提高蚕茧生产质量和效益,笔者认为,集中发展,规模经营,是今后蚕桑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周吉才     
<正> 蓬溪县新会乡七村四组蚕农周吉才全家四口人,从1983年以来,依靠栽桑养蚕,勤劳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蚕桑重点户。为了脱贫致富,1983年他栽桑0.5亩,1984、1985两年又栽小桑园4亩。他家另有四边桑500—600株。1985年他家分别饲养普种2张,原种8张,共收入1000元。1986年养蚕收入及共育小蚕和穗条以及桑园间作等全年共收入2900元。1987年计划养蚕14.5张加上共育等力争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小规模植桑养蚕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蚕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桑桑间作和大棚养蚕则省工省力 ,效益高见效快 ,栽桑当年667 可产茧约100kg。1桑园建设新桑园建设采用“3 +1”模式 ,即2000 桑园加一个200 的养蚕大棚。应选择能浇能排、土质肥沃地块建园 ,要统一规划集中连片 ,统一标准统一建设。桑桑间作的栽桑 ,成品苗选栽育71—1、选792等优良品种。栽前开宽深各0.5m的植沟 ,667 施土杂肥5t和50kg磷肥 ,然后按行距1.3m ,株距0.33m栽桑。在行内间作沙2桑苗1行 ;或桑树袋接体2行 ;或…  相似文献   

13.
桑园间作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范国明 《中国蚕业》2006,27(1):38-40
我国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桑园间作至少已有 1400多年的历史,最早见于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公元6世纪)一书,书中谈及当时多为高干稀植桑,已在桑园间种黍、绿豆、黑豆、芝麻、芋和芜菁(饲料);宋代陈薯《农书》(公元12世纪)中提出在桑园间种苎麻;元代已经开始选择在桑园间种作物的种类。  相似文献   

14.
王汝学 《四川蚕业》2008,36(3):48-49
桑园间作蔬菜,不但能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而且当茧丝行业大滑坡时,可弥补养蚕减收部分和杜绝桑园撂荒或毁桑、挖桑现象出现,确保蚕桑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仕亚  赵义 《蚕桑通报》2003,34(4):50-51
随着机构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科技人员要面对分流“断奶”的挑战。为此,我县科技人员程怀武同志适应新形势,率先承包土地建立蚕桑园区,探索蚕桑规模经营的途径,经过几年的运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我县蚕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具有良好的导向和推动作用。1发展方式1.1桑园布局桑园四周栽桑,中间留出空地进行养蚕、栽培香菇、种植反季节蔬菜等。园区总体面积2hm2,养蚕操作面积0.216hm2,实际栽桑面积1.78hm2。同时,在操作区内建附房一间,长3m、宽1.5m、高0.8m消毒池一个,电动水井一个。1.2桑树栽培引进优良桑品种桑园栽培时,选择优…  相似文献   

16.
邱军  华序 《四川蚕业》2011,39(3):56-58
如何应对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原材料上升等不利因素,来提高蚕桑产业比较效益,丹棱县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搞好桑园的综合开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好途径。采用“栽桑养蚕、桑园种草、饲草养兔、兔粪肥园”桑园立体循环模式,冬季种植黑麦草、夏季种植红著,发展养兔,不仅大幅增加蚕农经济效益,还能够对桑园进行全年、全园覆盖,具有提高土壤有...  相似文献   

17.
<正> 蚕茧是江北县多经生产的支柱,全县共有密植桑园、间作桑园3万余亩,1.4亿株桑树、其中投产桑70%,全县有58%的农户养蚕,去年蚕农现金收入2000余万元,栽桑养蚕不仅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而且桑茧丝绸作为全县一大骨干产业,还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去年仅农林特产税和两个丝绸厂的税收就近150万元。  相似文献   

18.
提高桑园间作效益的组织与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海安县西场镇是全县蚕桑生产重点镇之一,全镇现有桑园面积14246亩,近1万农户栽桑养蚕,近年来全镇蚕茧收超4000万元,该项是全镇农业生产中的支柱产业。为进一步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发挥蚕桑产业优势,2002年至2006年,镇政府号召广大蚕农在秋末冬初于桑园内间作青豌豆、榨菜等蔬菜,4年累计推广面积45000亩,间作物总收益达3800多万元,年平均亩收入840元,约占蚕茧收益的25%,有效地提高了桑园单位土地面积的综合经济效益,促进了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桑园综合经济效益,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较多的养蚕户于秋末冬初在承包的桑园内间作常规蔬菜或其它作物,以利增加收益,值得提倡.但笔者发现,部分养蚕户对间作的蔬菜或其它作物,第二年春季迟迟不清理,任其生长,乃至收获种子,造成春叶严重减产,树势衰弱,桑树病虫害增多,养蚕量下降,反而降低了桑园经济效益.为此,笔者近年在曲塘镇对有关养蚕户在承包的桑园内间作蔬菜、蚕豆等作物后,进行了春季清洁桑园与否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低产桑园的面貌所谓低产桑园,是指单位面积产叶量低,叶质差的桑园。具体说,亩桑年有效条数少于6000根,枝条年生长量不到4尺,年产叶量不足1000公斤的桑园都叫低产桑园。我县栽桑养蚕始于1972年,到1982年累计栽桑300多万株,面积4584亩。1987年养蚕2545张种,以1张种吃叶750公斤计算,平均亩桑产量不到500公斤。低产桑园的面貌较为复杂,主要表现是:①桑园小老树多。桑树年龄不长,但养型不合理,产叶量不高,有的种植4—5年就形成小老树。②桑园缺株断行严重。桑树种植规划不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