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发的真菌性病害,严重威胁我国小麦的安全生产和粮食安全。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高效且相对安全的防治措施,契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研究旨在从小麦内生菌中筛选出小麦赤霉病拮抗菌,为植物生防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平板对峙法从小麦根、茎、叶、穗中筛选对小麦赤霉菌具有高效拮抗作用的内生菌株。共得到7株小麦赤霉菌拮抗菌,其中从小麦叶部分离到的WY-3表现最强的拮抗能力,抑菌圈直径达到26.3 mm。通过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WY-3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WY-3对火龙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棉花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kikuchiana)也表现较好的拮抗活性。WY-3可被酪素、淀粉以及明胶所水解液化,表明其可降解。WY-3对氯霉素和氨苄西林钠均表现极强的耐药性。研究结果表明WY-3对小麦赤霉菌拮抗效果好且对环境友好,是开展生物防治的理想菌株。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小麦内生菌中鉴定得到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rum)拮抗菌,并对其生长条件进行优化.【方法】试验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小麦根、茎、叶中对小麦赤霉菌具有高效抗性的内生菌株.【结果】得到7株小麦赤霉菌拮抗菌株,其中拮抗能力最优的是菌株XG-7,抑菌圈宽度达32.5 mm.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并结合生物学特性,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XG-7对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kikuchiana) 4种常见病原菌,表现为广谱拮抗活性;XG-7对氯霉素和氨苄西林钠表现出强的耐药性;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生长pH为8,在接种到NA培养液后的24 h内为对数期,24~60 h为稳定期,60 h后进入衰退期.【结论】小麦内生细菌XG-7对赤霉菌表现出良好的抑菌作用,且抑菌谱广,易培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大麦品种赤霉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霉病是一种重要的流行性麦类作物病害,主要是由玉蜀黍赤霉[Gibberrella zeae (Schw) Petch]引起.大麦在整个生长阶段都可受到侵染,导致苗腐、穗腐、茎基腐、秆腐,以穗腐的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4.
对分离于叶片表面能较强抑制番茄灰霉病菌生长的拮抗细菌B21菌株进行了鉴定。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观察,利用PCR技术对菌株B2116SrDNA序列作全序列分析,序列结果在GeneBank中进行Blast同源序列检索,再用DNAStar软件与Bacillus属的其它种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B21与已报道的B.subtilis16SrDNA序列(登陆号AY172513)有99.93%的相似性,且两者在系统发育树中处于同一个分支。确定B21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的一个菌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对黄瓜疫病有较好稳定防治能力的生防菌。[方法]采用系列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对黄瓜疫病菌拮抗细菌进行初步分离,进一步通过平板对峙法对其进行筛选,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拮抗效果较好的细菌进行了鉴定。[结果]共分离到黄瓜疫病病原菌的拮抗细菌56株,有4株细菌对黄瓜疫病病原菌显示出较强的拮抗效果,其中LY-38菌株对黄瓜疫病病原菌拮抗带宽为6.5 mm,抑菌率高达81.2%,通过鉴定可以确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结论]为黄瓜疫病的田间生物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小麦叶片和穗部分离、筛选出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有很强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菌株B4、B6,经室内离体叶、穗防效测定和田间小区防效试验,二菌株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防效,与清水对照相比,相对防效达684%、689%,接近多菌灵的防效(704%)。对B4、B6菌株进行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分类鉴定,二菌株均为枯草芽孢菌(Bacilussubtilis)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小麦根际土壤中分离对禾谷镰刀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为防控小麦赤霉病及其毒素污染提供菌株资源。【方法】以小麦根际土壤为材料,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抑制禾谷镰刀菌生长的菌株;根据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对拮抗菌进行种类鉴定;通过PCR扩增抗菌脂肽基因、发酵条件试验、抑菌物质的抑菌特性分析探究拮抗菌的拮抗特性;通过接种小麦穗和小麦籽粒试验验证拮抗菌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稀醇(Deoxynivalenol,DON)的抑制作用。【结果】从小麦根际土壤中分离出5株对禾谷镰刀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其中菌株XW-10的拮抗效果最好,经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其具有合成伊枯草菌素、表面活性素和丰原素等抗菌脂肽的基因。菌株XW-10生长的最适条件为CM培养基中培养10~48 h,抑菌物质主要存在于发酵上清液中,使禾谷镰刀菌的菌丝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使孢子萌发率下降,也使菌丝形态畸变;发酵无菌上清液在低于90℃下可保持高抗菌活性,中性pH时抑菌效果最好。菌株XW-10发酵无菌上清液中的有效成分为粗蛋白,但对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的作用不敏感。应用试验表明菌株XW-10发酵无菌上清液可促进小麦幼苗生长、通过抑制禾谷镰刀菌的生长降低小麦基质中DON毒素的含量和小麦穗赤霉病的发生率。【结论】筛选获得的菌株XW-10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作为小麦赤霉病生防菌的潜质。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杜仲内生细菌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活性,利用稀释涂布法对杜仲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并以小麦赤霉病菌为指示菌,对杜仲内生细菌进行了对峙培养和盆栽防效等研究;通过分子鉴定确定拮抗菌株的分类地位,深入探讨拮抗菌株的抑菌机制。结果显示:杜仲中共分离获得104株内生细菌,其中内生细菌DZSG09、DZSJ16、DZSG23对小麦赤霉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DZSG23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达到69.04%;小麦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ZSG23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接种小麦赤霉病菌第10天,DZSG23处理组的防治效果达到40.89%;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DZSG23为芽孢杆菌属微生物,显微观察发现其可引起小麦赤霉病菌菌丝膨大、畸形;且DZSG23菌株的菌悬液、次级代谢产物对小麦赤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较低,但致畸作用较明显,DZSG23菌悬液(1×106 CFU·mL-1)和次级代谢产物(10 mg·mL-1)处理36 h,小麦赤霉病菌分生孢子的畸形率分别达到57.70%和36.67%,均能造成小麦赤霉病菌分生孢子膨大、畸形,导致芽管肿胀、扭曲。本研究结果为拮抗菌株DZSG23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切穗鉴定法”分别对大麦1668个品种(二棱大麦435个品种、六棱大麦1233个品种)、413个品种和346个品种进行了大麦抗赤霉病鉴定,结果表明:二棱大麦的赤霉病抗性比六棱大麦强;来自温带湿润地区(日本、中国、朝鲜等国)的大麦品种比来自干旱地区(土耳其、非洲等地)的大麦品种赤霉病抗性强;用方差分析法估算的大麦赤霉病抗性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59和0.52。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麦种质资源对赤霉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进美国的985份品种(品系)进行赤霉病抗性的鉴定,并研究其与部分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品系)间对赤霉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从中筛选出10份高抗大麦赤霉病的品系,包括2ND27705、CHEVRON、ID:LA-6、ID:LA-4、ID:LA-7、2ND27732、2ND28086、ID:LA-35、ID:LA-1、2ND29870;棱型、单穗穗粒数与大麦赤霉病抗性呈显著负相关,二棱大麦对赤霉病的抗性明显强于六棱大麦;抽穗期、株高、穗长与赤霉病抗性的相关性均显著。筛选出高抗和高感赤霉病品系,为其遗传群体的构建及赤霉病分子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从江苏昆山、吉林图门等地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1株对番茄叶霉病菌有强烈抑制作用的BPS2菌株。研究其拮抗性表明,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以及多种病原真菌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等方面的多项分类研究,确定其属于链霉菌属,并被命名为Streptomyces tumenensis BPS2。该菌株在大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基内菌丝无横隔,不断裂,气生菌丝体形成孢子丝,孢子丝呈波曲或直形。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和鉴定草莓根际土壤中对草莓根腐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有拮抗作用的细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对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草莓种植基地土样中分离到的306株菌株进行初筛,复筛后获得了1株拮抗效果好且具有较好稳定性的菌株GF-98,其抑菌带宽度为9.3 mm。此外,菌株GF-98的抑菌谱较广,对草莓根腐尖孢镰刀病菌、草莓灰霉病菌、草莓根腐石楠拟盘多毛孢病菌等9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菌株GF-98的代谢产物对草莓根腐病菌有致畸作用,包括菌丝缩短、粗细不均、分枝增多扭曲、细胞原生质浓缩等现象。16S rDNA基因分析以及生理生化鉴定等方法表明,菌株GF-98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eanibacillus ploymyxa)。  相似文献   

13.
为了调查大庆盐碱地的中度嗜盐菌资源,采集重度盐碱化的土壤样本进行嗜盐微生物的分离纯化,获得45株中度嗜盐细菌。形态学特征显示,40%菌落呈黄色,其余为乳白色;细胞为直线或弯曲的杆状,G+和G-细菌比例为19:26。进一步的生理生化特征分析筛选出8株进行16S rDNA基因序列的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分别属于Bacillus(3株),Halomonas(2株)和Alkalibacillus(3株)属的菌株。菌株15-2应为现有种Bacillus agaradhaerens,X10-1(或X10-7)可能为Bacillus属潜在的新种,15-7(或X10-2)可能为Halomonas潜在的新种,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研究虽然仅获得了有限的中度嗜盐菌资源,但却丰富了我们对大庆盐碱土中可培养中度嗜盐菌多样性的认识,为今后合理开发和利用大庆地区的嗜盐微生物资源提供了素材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长期受乙酰甲胺磷污染的老菜地土壤中,通过富集培养,分离筛选出 5株乙酰甲胺磷降解菌株.选取其中1株有较强降解能力的乙酰甲胺磷降解菌XP-3,提取该菌总DNA进行16S rDNA PCR扩增、测序.BLAST检索及序列分析表明,XP-3菌与金黄杆菌属的同源性为98%.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将其鉴定为Chryseobacterium sp.XP-3.通过进一步研究XP-3菌菌株对乙酰甲胺磷的耐药能力及降解效能表明,该菌具有较强的耐药能力,可以在1 500 mg/L浓度下生长繁殖.能以乙酰甲胺磷作为唯一的碳源和氮源生长.接种该菌悬液1mL于500 mg/L、800 mg/L的乙酰甲胺磷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28℃、120 r/min振荡培养24 h,对乙酰甲胺磷降解率分别可达87.76%和87.16%.  相似文献   

15.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构建16S rDNA文库法,对越冬家蝇体表携带的细菌数量和种类进行了分析。通过培养计数发现越冬家蝇(Musca domestica)体表携带细菌数量较少,每头越冬家蝇体表携带的细菌数量居于5×104~1.2×105之间。对随机挑选的987个16S rDNA文库克隆进行了测序,通过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发现:88.6%的测序克隆为细菌,共检测出32种细菌,其中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il)、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e),肠道沙门氏菌(Sal monellaenterica)4种人畜肠道菌分别占检出率的13.6%、1.9%、3.3%和1.5%,说明越冬家蝇体表携带细菌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同时还检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口腔纤毛菌(Leptotrichia buccalis)、支气管炎博德特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acnes)等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  相似文献   

16.
小麦赤霉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生物防治赤霉病的方法,本试验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对峙法从多种植物体内及其土壤中分离、筛选抗小麦赤霉病的拮抗菌,并在盆栽和大田条件下研究拮抗菌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分离获得了300株菌株,其中30株菌株对禾谷镰刀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菌株NS-QCT的抑菌活性最强。对NS-QCT菌株PCR扩增获得的16S rDNA基因进行测序、比对,发现NS-QCT菌株与Streptomyces malaysiensisMJM1968菌株相似性为99%,表明其应该是一株链霉菌(S.malaysiensis)。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NS-QCT菌株对小麦赤霉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株克服地黄连作障碍有益菌的鉴定及其LuxAB基因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对克服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连作障碍有益的43号菌的性质及其对地黄连作障碍的作用效果。[方法]利用细菌16S rDNA的保守序列进行比对,结合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和生理生化等特征对筛选得到的能够克服地黄连作障碍的43号菌进行鉴定;利用LuxAB发光酶基因对其进行标记,经抗性平板筛选,滴加葵醛在暗室进行检测,看是否得到了重组菌株;比较标记前后菌株对培养基中加入生地提取液的组培苗的作用效果。[结果]鉴定结果表明,43号菌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检测结果表明,得到重组菌株,命名为C-43。经过比较,标记前后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基本没有变化,确定C-43对克服地黄连作障碍仍然有益。[结论]经过标记后的恶臭假单胞菌C-43号菌可用于后续的大田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一种快速高效提取革兰氏阳性菌微杆菌基因组DNA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娟芳  杨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334-12336
[目的]探索可以快速从革兰氏阳性菌微杆菌中提取高质量基因组总DNA的新方法。[方法]采用3种不同方法提取微杆菌基因组DNA,并进行DNA纯度、完整度鉴定及16SrDNA扩增检测。[结果]紫外吸收结果表明,采用改良方法所获DNAA260/A280大于1.80,A260/A230为2.0,5ml过夜菌液可得6.5μg基因组总DNA。DNA凝胶电泳结果表明,DNA完整度高且无RNA污染。以此方法提取的基因组总DNA样品为模板,可灵敏有效地扩增16SrDNA基因。[结论]该方法用时短,操作简易,纯度好、产率高、成本低,适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各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从生态养猪模式的发酵床中分离纯化到14株优势好氧细菌,通过形态学、16SrDNA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鉴定均为芽孢杆菌属不同的种。发酵试验和饲养试验表明,这些菌株在猪粪和垫料组成的发酵床生长优势强,耐发酵高热,能够产生多种与猪粪降解相关的酶类,除臭效果明显;对某些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对猪安全并有促进生长的功能,随着在发酵床饲养时间的延长,从对应猪分离的大肠杆菌的抗药性逐渐降低。生态养猪模式是安全环保节约的饲养模式,可以降低大肠杆菌的抗药性,减少药残。  相似文献   

20.
珠芽蓼溶磷内生细菌Z14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株具有溶磷能力的珠芽蓼内生细菌Z14的16S rDNA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并与GenBank中相似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生理生化测定结果将Z14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通过定量测定Z14的溶磷量为902.14 m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