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黑柿1号’是从太行山野生柿种质资源中选育出的黑色、早熟、优质柿新品种。果实长圆形,果蒂下有肉座状环形缢痕,果皮细致光滑、无纵沟,颜色乌黑而有光泽,上被白色果粉。果肉橙黄色,肉质细腻,味浓甜。果实中等大小,平均单果质量126.56 g,最大果质量232.38 g,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43%,维生素C含量406.0 mg/kg,总糖19.46%,还原糖16.33%,总酸0.08%,髓小,成熟后实心,无种子,耐贮运,容易脱涩,品质上等。该品种树势强健,萌芽力强,树冠呈圆头形。在郑州地区3月下旬萌芽,5月上旬开花,9月中旬起果实由黄逐渐转黑色,果实发育期130~140 d,9月下旬成熟,采收期可延长到10月中下旬。该品种单性结实,结果早,丰产性强。嫁接苗定植第2年即可开花见果,第5年进入丰产期。坐果后和膨大期生理落果少,大小年不明显。‘黑柿1号’抗逆性强,病虫害相对较少,特抗炭疽和角斑病等病害。该品种果皮较厚,上被果粉,耐贮藏,采后常温下可存放30 d以上,冷藏条件下可贮藏3~4个月。该品种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抗寒、抗旱,耐瘠薄;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湖北、江苏、浙江等柿子适生区的平地、丘陵山地均可栽培。  相似文献   

2.
'冀番137和冀番138'是分别由自交系'GBS103F2-4-2-2-M'与'R148F2-3-1-2-M'、'KYLF2-2-1-1-M'与'LDF2-3-1-4-M'配置而成的无限生长类型番茄杂交种.'冀番137'中早熟,硬粉果、果实正圆形,果实较硬(硬度13.28 N),果皮较厚,单果质量250 g左右,冬春温室栽培5穗果平均产量为192150 kg/hm2.'冀番138'中熟,硬红果,果实较硬(硬度16.56 N),耐热、耐裂,商品性好,坐果率高,单果质量250 g左右,冬春温室栽培5穗果平均产量为210450 kg/hm2.  相似文献   

3.
<正> 一、品种与耐藏性 柿子品种很多,果实的耐藏性差异较大,一般认为晚熟品种较耐贮藏。优质且耐贮藏的大部分品种为涩柿,需要脱涩后方可食用。 二、柿果的贮藏 柿果适宜的贮藏温度为-1-0℃,相对湿度85%-90%。柿能忍受较高的二氧化碳,适合气调贮藏,氧2%-5%,二氧化碳3%-8%的气体配比比较适合。以软柿供食的柿果除了可在上述条件下贮藏外,还可在0℃以下低温冻藏,或在-20℃下人工速  相似文献   

4.
一、不同柿果品种的耐藏性 柿果各品种间的耐藏性差异较大,一般表现为: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贮藏;含水量低的品种比含水量高的品种耐贮藏;同一品种,采收晚的比采收早的耐贮藏.  相似文献   

5.
一、不同柿果品种的耐藏性柿果各品种间的耐藏性差异较大,一般表现为: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贮藏;含水量低的品种比含水量高的品种耐贮藏;同一品种,采收晚的比采收早  相似文献   

6.
一、采收1.采收适期:柿果的采收期依气候和品种以及吃法而不同。鲜食的柿果有两种吃法:一种是吃脆的。宜在果实已达应有的大小,果皮转黄色时采收,一般在9月下旬至11月。若采收过早,皮色尚绿,脱涩后制成软柿则水分多、甜味少,质粗而品质不良。另一种是吃软的。应待果实在树上黄色减褪,充分转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贵州柿地方品种果实和品质生长发育动态,鉴选优良柿地方品种。【方法】以惠水盘柿等9个贵州地方柿品种为材料,分析其果实外观(单果质量、可食率、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实形状、果皮颜色)和内在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维生素C、总单宁、缩合单宁和可溶性单宁含量),参照《柿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利用"合理满意度"方法,对贵州柿地方品种进行优选与评价;并以惠水盘柿为例,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各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1)贵州柿地方品种外观类型多样,单果质量较大,水城牛心柿、水城磨盘柿、兴义磨盘柿和关岭盘柿单果质量都在200g以上,达到特级果标准;惠水盘柿为一级果。(2)贵州柿地方品种内在品质优良,岑巩糯柿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分别为23.54%和11.51%,适合用作加工柿饼。脱涩后,各柿果的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单宁、可溶性单宁含量均下降,可溶性总糖、缩合单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上升。(3)惠水盘柿、兴义磨盘柿、岑巩糯柿、水城牛心柿和关岭盘柿的"合理满意度"均高于0.56,属于表现优异的类型。(4)惠水盘柿的果实纵径、果实横径与单果质量生长发育动态呈"双S"曲线,具有同步增长的趋势;维生素C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总糖含量随果实的生长而增加;总单宁含量呈不断下降趋势;缩合单宁含量则不断上升。【结论】惠水盘柿、兴义磨盘柿、岑巩糯柿、水城牛心柿和关岭盘柿为贵州优良地方柿品种;惠水盘柿的果实发育呈现双"S"型曲线,其最佳采收期为花谢后140d。  相似文献   

8.
大李特早红是从早熟李芽变中选育出的一个色、香、味俱佳,露地、保护地栽培均宜的特早熟优质李新品种. 该品种果实椭圆形,果顶稍尖.果个较大,平均单果重96克,最大单果重150克.果皮底色浅绿黄,光滑油亮,全面着鲜红色,十分艳丽.果实有采后着色的特点,即采摘着色不全的果实,采后2~3天就能达到全面着色,而且十分艳丽,果皮中等厚,果粉少.果肉淡黄色,半溶质,肉质细腻,清香浓甜,品质极佳.核小,可食率95%以上.在长江流域5月下旬前后成熟,是目前国内外所有李子品种中最早熟的,市场售价每公斤10~15元.保护地栽培4月下旬成熟.果实耐贮存,常温下可存放5~8天,冷藏可贮藏一个月以上. 大李特早红生长势强,生长量大,树冠成形快.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成花容易,坐果率高,抗寒、抗病性强,耐旱、耐瘠薄.(本刊读者服务部可供大李特早红种苗,苗价7元/株,10株起邮;50株以上,6.8元/株;100株以上,6.5元/株.)  相似文献   

9.
热处理减轻柿果冷害与内源多胺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热处理后柿果冷藏及成熟期间果实冷害指数、果皮细胞膜透性和 4种内源多胺 :腐胺 (cadaver ine,Cad)、精胺 (spermine ,Spm)、亚精胺 (spermidine ,Spd)、尸胺 (putrescine ,Put)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热处理可减轻柿果的冷害 ,降低果皮电子渗透率 ,增加Spm、Spd和Put含量 ,对Cad含量则无明显影响。热处理减轻柿果冷害与果实内源多胺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一、采收 1.采收适期:柿果的采收期依气候和品种以及吃法而不同。鲜食的柿果有两种吃法:一种是吃脆的。宜在果实已达应有的大小,果皮转黄色时采收,一般在9月下旬至11月。若采收过早,皮色尚绿,脱涩后制成软柿则水分多、甜味少,质粗而品质不良。另一种是吃软的。应待果实在树上黄色减褪,充分转为红色,即完熟后采收。若采收过早,果皮变黄色即采下,所制烘柿色劣味淡,品质较差。供制柿饼用的应以果皮黄色减褪,稍呈红色时为采收适期;未熟或完熟的柿果都不适宜,因未熟果肉质粗而甘味少;完熟果在干燥过程中易软化,表面生皱,所得干柿率低,且制柿时除皮困难。甜柿在树上已脱涩,采收后即可食,一般都作鲜果食用,最适采收期是在果皮完全转黄并开始转红色,肉质尚未软化时采收,此时品质最佳。甜柿过熟而肉质已软化者品质低下.风味不佳,而甘味减少。  相似文献   

11.
‘夏日红’是2006年从自然杂交实生后代中选育而成的早熟型欧李新品种。果实扁圆形,果皮红色,果肉黄色,味酸甜;平均单果质量6.74 g,半离核。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0.9%,总糖含量8.20%,总酸含量1.81%,糖酸比4.53,可食率94.51%。果肉含钙219.7 mg/kg,铁4.4 mg/kg,锌1.09 mg/kg,维生素C 182 mg/kg。果实发育期96~101 d,北京地区7月下旬成熟;货架期3~5 d,冷藏20 d左右,冷冻可达1a,果实不失味。适合北京地区栽培,第二年开花结果,丰产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夏黑葡萄为试材,对其进行见花花穗整形,分别留花穗穗尖3、4、5、6、7、8、9 cm,以花穗不修剪作为对照,研究不同花穗留穗尖长度对其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果实外观品质、果实内在品质和果实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花穗留穗尖长度对叶绿素含量、果形指数均无显著影响,但留花穗穗尖6、7 cm可在保证果穗重量的同时,叶面积、纵径、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留穗尖6、7 cm时果实色泽好,穗形美观,果实综合品质优良。综合对比各项指标,6~7 cm为夏黑葡萄适宜整形长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选育桃新品种,丰富平谷地区桃栽培种类。【方法】该品种为自然条件下芽变选育,进行多点区域试验,与亲本进行性状比较。【结果】选育的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顶平圆,微凹,果形整齐;平均果重250g,大果重400g。果肉乳白色,近核处白色,肉质硬,离核;风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3.8%。自然坐果率高,丰产,平谷地区7月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92d左右。【结论】‘谷丰’是‘大久保’的早熟芽变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以15年生‘红贵妃’果树为试验材料,采前喷洒不同浓度(0,0.3,0.5,1.0,2.0,3.0 g·L~(-1))的赤霉素(gibberellin,GA_3),测定8成熟(80%)果实色泽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不同浓度GA_3处理的芒果果实其色泽a*值、类胡萝卜素含量、花青苷含量不断上升,叶绿素含量逐步下降;叶绿素酶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与查尔酮异构酶活性逐渐上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皮从深绿色到浅绿色再向红黄色转变。与CK相比,0.3,0.5,1.0 g·L~(-1)GA_3处理可以抑制果皮色泽的转变,而2.0,3.0 g·L~(-1)GA_3处理的抑制效果虽显著,但影响后熟芒果的外观品质和风味。综合保鲜效果和外观品质,以1 g·L~(-1)的GA_3溶液处理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紫叶加拿大紫荆试管苗生根难题,提高其生根率和生根质量,以紫叶加拿大紫荆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两步生根法,研究了诱导时间、IBA和NAA质量浓度、苗高及继代周期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继代周期为30 d、长度超过4 cm的试管苗,在附加IBA 5 mg/L和NAA0.5 mg/L的1/2MS培养基上,黑暗诱导11 d后转入空白培养基进行光照培养30 d,生根率最高可达95.4%,生根数为7.71条,根长达到3.56 cm。  相似文献   

16.
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4.3%的灵武长枣为试材,研究了冷藏过程中果实品质变化及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保鲜剂浸果极显著降低了霉烂果率,显著减缓了贮藏中后期果肉硬度下降和维生素C氧化分解,明显抑制了果肉蔗糖水解,显著提高了贮藏中后期脆好果率。但保鲜剂浸果对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糖和果胶含量没有明显影响。脆好果率与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含量和蔗糖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拟合曲线为二次多项式,相关系数分别为0.9266、0.9937和0.9971。果肉抗坏血酸含量和果肉硬度均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4和0.9343。  相似文献   

17.
以粤油551-116为对照品种,对泉花551的生育特性、光合特性、开花结荚习性等进行研究,探讨其高产特性,结果表明:泉花551开花量适中且集中在前期,有效花率和成针率高;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叶面积指数大,净同化率高,尤其在中后期仍保持较高的经济系数。  相似文献   

18.
以核桃‘川早1号’‘川早2号’‘双早’‘早丰’和‘蜀玲’为父本,‘双早’核桃为授粉母树,采用人工控制授粉法,授粉组合分别记为SZC1、SZC2、SZZH、SZZF、SZSL,以自然授粉(SZZR)为对照,研究5种早实核桃花粉对‘双早’核桃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坐果率较高的授粉组合有SZZH、SZC1和SZSL,坐果率分别为47.73%、43.07%和42.27%;外观品质比较好的授粉组合有SZC1、SZC2、SZZH、SZZF;脂肪含量表现为SZC1、SZZH、SZC2、SZZR、SZZF、SZSL依次递减,SZC1脂肪含量高达71.26%;各授粉组合蛋白质含量表现为SZZH、SZZF、SZSL、SZC2、SZC1、SZZR依次递减;从产量方面考虑,‘双早’核桃较适宜的授粉树为‘川早1号’、‘蜀玲’和‘双早’(自花授粉);从外观和品质方面考虑,‘双早’核桃较适宜的授粉树为‘川早1号’‘川早2号’;从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方面考虑,‘双早’核桃较适宜的授粉树为‘川早1号’。综合产量、外观及营养品质,‘川早1号’为‘双早’核桃较适宜的授粉树。  相似文献   

19.
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单果套袋和整穗套袋对鸡嘴荔果实若干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果套袋在改善鸡嘴荔果皮色泽,促进提前转色,增加单果重和果个大小方面均优于整穗套袋和不套袋,而在果实内在品质方面,除显著性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外,单果套袋却增加了采收期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但与其他处理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豫棉50’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早熟棉花新品种,2016年7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16002)。为了充分了解转基因杂交棉‘豫棉50’棉花新品种的品种特性及配套简化栽培技术要点,加快其在棉花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本研究详细介绍了‘豫棉50’的选育过程,对2012~2014年河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3年26点次试验数据进行汇总。结果表明‘豫棉50’在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是集高产、优质、抗病虫于一体的转基因杂交棉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