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断奶仔猪胃肠道中IgA和IgG分泌细胞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旨在探讨IgA和IgG分泌细胞在断奶仔猪胃肠道不同部位的分布特点和规律。选取8头断奶24 d的仔猪,采集胃底部、胃体部、胃幽门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组织样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肠道中IgA和IgG分泌细胞的变化。结果显示:IgA和IgG分泌细胞在胃肠道中具有类似的分布特点和规律,即2种分泌细胞主要分布在黏膜固有层中,其数量沿着胃肠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IgA和IgG分泌细胞在胃幽门部和小肠分布最多。结果表明仔猪的胃幽门部和小肠前段可能是发挥黏膜免疫反应和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位点。  相似文献   

2.
猪呼吸道IgA和IgG分泌细胞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猪呼吸道IgA和IgG分泌细胞的分布。取健康50日龄猪的软腭扁桃体、咽扁桃体、气管和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猪呼吸道中IgA和IgG分泌细胞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软腭扁桃体中,IgA和IgG分泌细胞主要分布在隐窝上皮下;在咽扁桃体中,IgA和IgG分泌细胞主要集中分布在黏膜上皮下;在气管中,IgA和IgG分泌细胞主要分布在黏膜上皮下固有层和气管腺周围,在气管上皮之间也有少量IgA分泌细胞分布;肺中的IgA和IgG分泌细胞主要集中分布在肺泡隔和各级支气管的黏膜上皮下。另外,我们观察到肺中的2种分泌细胞着色明显比气管中淡。对2种分泌细胞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IgA分泌细胞在气管中分布最多,其次是咽扁桃体、软腭扁桃体,肺中最少;而IgG分泌细胞则在咽扁桃体中最多,其次是气管、肺,软腭扁桃体中最少。结果表明,猪呼吸道含有较多的抗体分泌细胞,但不同部位不同的抗体分泌细胞分布不尽相同,该结果可为猪呼吸道黏膜免疫及相关疫病发生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许玮  杨倩 《中国兽医学报》2012,32(4):552-555,569
通过禽流感灭活抗原配合黏膜免疫佐剂鼻腔免疫乳鸽,研究鸽呼吸道各段抗体分泌细胞的分布和数量。结果显示,首免后第3、5周,应用CpG免疫后肺IgG分泌细胞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首免后第5,7周,应用CpG免疫后肺IgA分泌细胞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首免后第3、5、7周,应用灭活禽流感抗原免疫后,鸽呼吸道各部位IgG分泌细胞和IgA分泌细胞面积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应用禽流感抗原配合CpG和胆酸钠免疫后鸽呼吸道各部位单位面积中IgA分泌细胞和IgG分泌细胞面积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果表明,灭活禽流感抗原配合黏膜免疫佐剂通过鼻腔免疫能够提高呼吸道中IgA分泌细胞和IgG分泌细胞的面积,增强局部呼吸道体液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研究寡果糖对人源菌群仔猪肠道中IgA和IgG分泌细胞的影响。通过无菌剖腹产获取15头无特定病原菌(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仔猪,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为SPF组,经口灌服磷酸钠缓冲液(内含10%甘油)以示对照;第二组为人源菌群(human flora-associated,HFA)组,经口服途径接种人源菌群;第三组为寡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组,口服途径接种人源菌群且灌喂寡果糖。仔猪饲养于屏障系统内,无菌条件下人工哺育45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所有仔猪小肠和结肠的固有层中均分布有IgA和IgG分泌细胞。(2)IgA和IgG分泌细胞在十二指肠中分布最多,随着肠段的向后推移IgA和IgG分泌细胞数量有逐渐下降趋势。(3)HFA组和FOS组IgA分泌细胞数量在回肠显著高于SPF组(P<0.01);十二指肠中HFA组IgG分泌细胞数量显著高于SPF组(P<0.01)。(4)FOS组IgA分泌细胞数量在空肠显著高于HFA组外(P<0.05),其他肠段总体上低于HFA组,但差异不显著。本结果提示给新生仔猪接种人源菌群能促进仔猪肠道中IgA和IgG分泌细胞的发育,而寡果糖使肠道IgA和IgG分泌细胞数量呈现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分泌IgA和IgG的浆细胞是黏膜免疫系统中两种重要的效应细胞。本研究旨在探究分泌IgA和IgG的浆细胞在家兔鼻腔中的分布特征。以20只健康成年家兔为研究对象,根据硬腭褶皱和牙齿特征,依次将家兔鼻腔分为Ⅰ、Ⅱ、Ⅲ、Ⅳ、Ⅴ 5段,运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及统计学方法,对分泌IgA和IgG的浆细胞在家兔鼻腔中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分泌IgA和IgG的浆细胞在家兔鼻腔每段都有分布,主要弥散分布于鼻黏膜固有层中;其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核一般位于细胞一侧,胞质丰富呈阳性反应。统计结果显示:分泌IgA和IgG的浆细胞在鼻腔不同段的分布密度由高到低依次是:鼻腔第Ⅳ段、第Ⅴ段、第Ⅲ段、第Ⅱ段、第Ⅰ段。其中分泌IgA的浆细胞在鼻腔Ⅲ、Ⅳ、Ⅴ段的分布密度显著高于鼻腔Ⅰ、Ⅱ段(P<0.05),在上颌鼻甲、鼻中隔和筛鼻甲的分布密度显著高于上鼻甲(P<0.05);与分泌IgA的浆细胞相比,分泌IgG的浆细胞除鼻腔第Ⅳ段的分布密度显著高于鼻腔Ⅲ、Ⅴ段(P<0.05)外,其分布变化趋势基本与分泌IgA的浆细胞类似。结果证明,分泌IgA和IgG的浆细胞弥散分布于家兔每段鼻腔的鼻黏膜固有层中,有利于SIgA和IgG分子在整个鼻黏膜形成完整的保护屏障;分泌IgA和IgG的浆细胞主要分布在家兔鼻腔Ⅲ、Ⅳ、Ⅴ段及上颌鼻甲、筛鼻甲和鼻中隔,提示这些区域是家兔鼻腔免疫的重要效应部位。本研究为家兔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及进一步探讨家兔鼻腔免疫应答的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几种黏膜免疫佐剂对鸡小肠IgA分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分别在新城疫Ⅳ系弱毒苗中添加黏膜免疫佐剂乳酸杆菌、CpG DNA、重组IL-2、氟化钠和大豆黄酮,经口免疫鸡后,研究十二指肠、空肠、Peyer’s斑单位面积IgA分泌细胞的变化。首先提纯鸡IgA和制备兔抗鸡IgA血清,然后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显示鸡小肠IgA分泌细胞。结果表明,在免疫后第3周、第5周乳酸杆菌组比新城疫组(ND)极显著增加各段小肠IgA分泌细胞的数量(P〈0.01);CpGDNA、重组IL-2和大豆黄酮在整个免疫期内均明显增加鸡小肠黏膜局部IgA分泌细胞数量;NaF对鸡体黏膜局部IgA分泌细胞数量无明显增加。结果表明乳酸杆菌、CpGDNA、重组IL-2和大豆黄酮是有效的口服黏膜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7.
运用牛磺脱氧胆酸钠和CpG DNA配合鸭源禽流感H9N2灭活病毒滴鼻免疫雏鸭,通过检测鸭呼吸道各组织中IgA和IgG抗体分泌细胞面积的变化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应用牛磺脱氧胆酸钠和CpG DNA配合H9N2灭活病毒鼻腔免疫后3、5和7周,鼻腔、气管和气管叉组织中的IgA和IgG分泌细胞面积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高于单独H9N2灭活病毒免疫后的水平;应用CpG DNA配合H9N2灭活病毒鼻腔免疫后鼻腔和气管组织中IgA和IgG分泌细胞的面积有部分提高(P<0.05);而单独运用H9N2灭活病毒鼻腔免疫后IgA和IgG分泌细胞面积同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在牛磺脱氧胆酸钠和CpG DNA的配合下,禽流感H9N2灭活病毒鼻腔免疫能够提高雏鸭呼吸道组织中IgA分泌细胞和IgG分泌细胞的面积,有效地增强呼吸道局部的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8.
拟研究左旋咪唑、聚乙烯亚胺和聚肌胞分别配合灭活H5N1禽流感病毒口服免疫雏鸡,空肠、回肠中IgA和IgG抗体分泌细胞数量和分布的变化。应用左旋咪唑、聚乙烯亚胺和聚肌胞分别配合灭活H5N1禽流感病毒经口免疫雏鸡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空肠、回肠IgA和IgG分泌细胞。聚乙烯亚胺配合灭活禽流感病毒口服免疫后,空肠、回肠IgA和IgG分泌细胞的数量均显著(P0.05)高于单独口服灭活禽流感病毒免疫后的数量;左旋咪唑和聚肌胞分别配合灭活禽流感病毒口服免疫后,空肠、回肠IgA分泌细胞数量显著(P0.05)增加,IgG分泌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研究表明,左旋咪唑、聚肌胞和聚乙烯亚胺分别配合灭活禽流感病毒口服免疫雏鸡,均能提高肠道局部体液免疫水平,聚乙烯亚胺的效果最好,价格更便宜。  相似文献   

9.
用Lasota系ND疫苗分别于10、20日龄进行点眼免疫后采用SLAB免疫组织化学对鸡哈氏腺在新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疫苗点眼免疫后IgA、IgM、IgG型浆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Lasota系ND疫苗点眼免疫后鸡哈氏腺中(Harderian Gland,HG)中IgA、IgM、IgG型浆细胞的出现较对照组早,并于48日龄达到峰值,一免及二免后三种类型的浆细胞数量均极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IgA浆细胞的数量最多,IgM型浆细胞次之,IgG型浆细胞的数量最少。IgA、IgM、IgG三种浆细胞均散在分布于哈氏腺的间质中,且主要围绕各级管腔上皮及腺上皮分布,其中成熟的浆细胞紧贴腺上皮及管腔上皮分布。表明Lasonta系ND疫苗点眼免疫后可促进哈氏腺中的IgA、IgM、IgG型浆细胞的分化、成熟,这些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成分可通过上皮而被分泌到管腔中去,最后到达泪液中,在眼区及上呼吸道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鸡脾脏中B淋巴细胞的发育及其定位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IgM、IgG和IgA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IgM+、IgG+和IgA+B淋巴细胞在鸡脾脏中的出现、迁移、数量变化规律等一系列的发育过程以及组织定位分布特点。结果显示,IgM+和IgA+细胞在胚胎15日龄时开始出现,IgG+细胞在胚胎18日龄时出现,21日龄雏鸡脾脏的红髓和生发中心中出现以IgG型为主的浆细胞。各日龄IgM+、IgG+和IgA+细胞主要分布在脾脏的特征性组织结构—椭球周围淋巴鞘和生发中心中,这些结构也随着B淋巴细胞的增多而不断发育成熟。B淋巴细胞的数量随着日龄增长持续增加,直至21日龄时趋于稳定,各日龄B淋巴细胞数量始终以IgG+细胞最多,IgM+细胞次之,IgA+细胞最少。结果表明,鸡出壳初期,脾脏的体液免疫功能逐渐增强,并在21日龄时达到成熟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