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山东地区鸡源大肠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磷霉素耐药基因的流行性,测定了336株鸡源大肠杆菌(蛋鸡源153株,肉鸡源183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检测了菌株中的ESBLs和磷霉素耐药基因。结果显示,336株菌对四环素类药物耐药率高于78.6%;对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和磷霉素的耐药率分别达38.4%~44.9%,26.8%~50.0%和28.7%。336株菌中,123株携带CTX-M型ESBLs,携带率最高的为bla_(CTX-M-9G )(24.1%),其次为bla_(CTX-M-1G)(15.5%),其中3.3%菌株同时携带bla_(CTX-M-9G)和bla_(CTX-M-1G);fosA3检出率为21.7%,未检出其他磷霉素耐药基因和ESBLs基因。此外,肉鸡源大肠杆菌中fosA3与ESBLs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蛋鸡源大肠杆菌(P0.01),且fosA3与ESBLs密切相关。本研究为山东地区鸡大肠杆菌病治疗的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广东地区鹅场动物和环境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CTX-M的流行与传播特征,本研究从广东省江门及阳江市共10处鹅场采集鹅及环境样品199份,采用MALDI-TOF-MS法分离鉴定大肠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对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采用PCR法检测头孢噻肟耐药菌中bla_(CTX-M)基因及其基因环境,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接合转移和质粒复制子分型等方法探究bla_(CTX-M)基因的传播特征。结果显示,共获得196株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链霉素耐药率均超过50%,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10%~25%,其中头孢噻肟耐药菌有49株(24.6%)。阳江地区大肠杆菌对受试药物的耐药率高于江门,且动物源高于环境源,尤其是头孢噻肟和头孢噻呋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头孢噻肟耐药菌中共检出19株携带bla_(CTX-M)基因,包括bla_(CTX-M-55)(n=17)、bla_(CTX-M-27)(n=1)和bla_(CTX-M-65)(n=1),且bla_(CTX-M)基因阳性菌均可对5~11种药物耐药,呈现多重耐药的表型。bla_(CTX-M-55)基因环境均为ISEcp1-bla_(CTX-M-55)-orf477,且在ISEcp1与bla_(CTX-M)基因之间有3种长度的间隔序列;而bla_(CTX-M-27)和bla_(CTX-M-65)的基因环境均为ISEcp1-bla_(CTX-M-27/65)-IS903。19株bla_(CTX-M)基因阳性菌呈现10种PFGE谱型,存在一种主要流行的谱型(47.4%),其包括多种来源菌株,暗示存在克隆传播现象。12株(63.2%)bla_(CTX-M)基因阳性大肠杆菌中bla_(CTX-M)基因转移成功,bla_(CTX-M)基因阳性接合子携带的复制子型为IncFⅡ(n=10)和IncHⅠ2(n=2),且存在多西环素和氟苯尼考耐药表型与bla_(CTX-M)基因共转移现象。研究发现,阳江鹅场大肠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bla_(CTX-M)基因存在一定的流行性且以bla_(CTX-M-55)亚型为主,bla_(CTX-M)基因阳性菌的克隆传播和质粒及插入序列ISEcp1介导的水平传播是导致该基因在鹅场大肠杆菌中扩散的主要原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青岛地区鸡源大肠杆菌中碳青霉烯耐药基因bla_(NDM)与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流行情况。2018-2019年从青岛地区共采集195份鸡直肠拭子和盲肠内容物,通过选择性培养基筛选目的菌株和16S rRNA菌属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10种常见重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通过PCR检测bla_(NDM)与mcr耐药基因并测序。结果共计分离到186株大肠杆菌,其中鸡泄殖腔源98株,鸡盲肠源88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四环素、头孢氨苄耐药率均高于90%;多黏菌素81.2%、庆大霉素88.7%、氧氟沙星86.6%和头孢噻肟87.1%,呈现较高的耐药率;对替加环素(4.8%)则表现低水平耐药率。进一步分析发现,62.9%的测试菌株对8种以上药物耐药,表现多重耐药。耐药基因检测揭示了31.2%(n=58)大肠杆菌携带mcr-1基因,7.5%(n=14)携带bla_(NDM),包括1株bla_(NDM-1)、1株bla_(NDM-9)、12株bla_(NDM-5)。其中6株大肠杆菌株同时携带了bla_(NDM)和mcr-1,包括5株bla_(NDM-5)+mcr-1和1株bla_(NDM-9)+mcr-1。表明山东青岛地区鸡源大肠杆菌耐药菌检出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且bla_(NDM)和mcr-1存在共同传播。  相似文献   

4.
食品动物源产CTX-M-14大肠杆菌传播分子机制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保存的2002-2009年分离的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中,挑选16株blaCTX-M-14阳性菌,用PCR方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编码基因、PMQR耐药基因及其他重要抗生素耐药基因(rmtB和floR);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及种族进化关系分析16株细菌的亲缘关系;通过接合转移试验、复制子分型和blaCTX-M-14上下游插入元件的检测,分析产CTX-M-14大肠杆菌的传播分子机制。PCR检测结果表明,16株食品动物源产CTX-M-14大肠杆菌大多属于系统发育组A组,其次为B1和D组,没有B2组;PFGE分型结果表明,同一时间内不同动物间存在产CTX-M-14共生型大肠杆菌克隆的扩散传播,但养殖场内CTX-M-14主要是随质粒或其他元件进行水平传播;质粒复制子分型结果表明,携带blaCTX-M-14的质粒属于IncK(3/14)、 IncF(5/14)、 IncHI2(1/14)、IncFIB 和 IncF(1/14)、IncHI1和IncN(2/14)、 IncI1(2/14)等,且随着时间推移,复制子的种类呈增多趋势。2002-2007年的菌株blaCTX-M基因的上下游均检测到ISEcp1和IS903;但2009年菌株除了部分在上下游都可以检测到ISEcp1和IS903外,还有的只检测到上游的ISEcp1或下游的IS903;2002-2009年的菌均未检测到ISCR1。16株产CTX-M-14大肠杆菌除了携带其他ESBLs编码基因,如blaCTX-M79和blaTEM-135外,还携带其他重要抗生素耐药基因,如oqxA、floR、aac(6')-1b-cr及rmtB,而且2002-2009年大肠杆菌携带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多;接合转移试验发现,2002-2005年的菌株,blaCTX-M-14往往发生单独转移,而2009年分离菌blaCTX-M-14往往和floR或rmtB位于同一质粒上发生共同转移。这说明养殖场使用氨基糖苷类或氟苯尼考等任何一种抗生素,都可以筛选出产CTX-M-14大肠杆菌并促进其扩散,所以动物养殖过程中要慎用这些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20,(3):73-77
从信阳市部分规模化鸭场疑似大肠杆菌感染病料中,通过传统分离培养及phoA基因检测,分离得到19株大肠杆菌。对分离菌进行种系发育分群、动物致病性试验和毒力基因检测。系统发育分子分群结果显示,19株分离菌中10株(52.63%)属于B2群,7株(36.84%)属于D群,1株(5.26%)属于B1群,1株(5.26%)属于A群。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高致病性菌株9株(47.38%),中致病性菌株7株(36.84%),低致病性菌株3株(15.78%)。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ompT、iroN、hlyF、iutA和Iss五种毒力基因的检出率均为89.47%;fimC、marA和irp2基因检出率为63.16%;fyuA基因检出率为42.11%。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9,(9):1735-1743
对从山东某养鸡场分离的29株鸡源大肠杆菌和从广东某兽医站采集的182份死禽器官样品筛查bla_(NDM)阳性大肠杆菌,采用药敏试验检测产NDM(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大肠杆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方法检测菌株携带的其他耐药基因;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le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析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并进一步进行接合转移/转化试验、Southern blot杂交以及复制子分型分析bla_(NDM)质粒特征。结果显示:在29株山东鸡源大肠杆菌和182份广东病死禽样品中分别检测到9株和22株bla_(NDM)阳性大肠杆菌,bla_(NDM)基因亚型包括bla_(NDM-1、)bla_(NDM-5和)bla_(NDM-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bla_(NDM)阳性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普遍耐药,对其他多类抗生素耐药率也较高;PFGE分型表明,bla_(NDM)阳性大肠杆菌亲缘关系总体较远,在小范围内存在克隆现象;Southern blot和接合转移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菌株bla_(NDM)基因定位于质粒上,且大部分携带bla_(NDM)基因的质粒可进行接合转移,质粒为IncB/O、IncY、IncX3、IncHI2和IncI1-HI2型质粒。结果表明:bla_(NDM)阳性大肠杆菌在广东和山东某些地区流行较为严重,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bla_(NDM)基因主要通过接合转移方式进行水平传播,也存在小范围的克隆传播。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广西地区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检出情况,采用2倍微量稀释法对实验室分离鉴定后甘油保藏的113株大肠杆菌进行头孢曲松钠、氟苯尼考等13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筛选出42株对3种或3种以上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3 200μg/mL的大肠杆菌,扩增bla_(TEM)基因、bla_(CTX-M-9)基因、sul 2基因。结果显示,细菌对头孢噻呋钠、氟苯尼考、磺胺间甲氧嘧啶、阿莫西林、环丙沙星、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左旋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9.1%、99.1%、93.5%、92.9%、91.1%、89.9%、73.4%、72.5%、69.4%;对头孢他啶、磷霉素、阿米卡星、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56.6%、50.5%、32.7%、3.5%。在42株菌中,bla_(TEM)基因、bla_(CTX-M-9)基因、sul 2基因阳性率为19.0%、38.1%、45.2%。表明广西地区大肠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趋于严重,耐药率呈升高趋势,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耐药基因及磺胺类sul 2耐药基因检出率偏高,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兽医临床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山西省范围内鸡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大肠杆菌分离株的基因型及其耐药现状,本试验从呈现典型鸡大肠杆菌病临床症状的病料中分离、鉴定出68株符合鸡源大肠杆菌生物特性的流行菌株,采用K-B法与双纸片确认法对分离的68株大肠杆菌分别进行药敏试验和ESBLs、AmpC酶耐药表型的筛选;采用PCR方法检测了分离株中质粒介导的ESBLs、AmpC酶的基因型。结果显示,分离到的68株菌对22种抗菌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耐药谱达7耐以上的有66,占总分离菌株数的97.06%;呈ESBLs、AmpC酶阳性和两者均阳性的菌株数分别为57(83.82%)、19(27.94%)和16(23.53%)株;检测出ESBLs阳性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型包括bla_(TEM)、bla_(OXA)和bla_(CTX-M-1/9),AmpC酶阳性菌株耐药基因型为bla_(FOX)型。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68株鸡源大肠杆菌已对绝大多数种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且产ESBLs和AmpC酶菌株已普遍流行。山西省鸡源大肠杆菌中流行的ESBLs基因型与国内其他地区相关报道大体一致,而检测到的bla_(FOX)型AmpC酶基因在国内报道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9.
鸡白痢沙门氏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亚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鸡白痢沙门氏菌的耐药表型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亚型,分别采用微量稀释法及PCR扩增、测序比对法对8株分离自河南的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耐药表型检测及ESBLs基因亚型分析.结果显示,8株鸡白痢沙门氏菌对氨苄西林、三代头孢、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耐药较为严重,仅对头孢噻呋/舒巴坦(2∶1)、头孢哌酮/他唑巴坦(4∶1)和头孢吡肟高度敏感.PCR检测表明8株受试菌共检出TEM-1(6株)、CTX-M-65(3株)、CTX-M-90(1株)、OXA-1(2株)和OXA-10(1株)5种基因亚型,其中CTX- M-90为国内外首次检出并命名.CTX-M-90的氨基酸序列与CTX-M-14和CTX-M-65相比均仅发生了1处氨基酸变异(80Ala→ Val或275Arg→Ser),故CTX-M-90亚型属于CTX-M-9亚群.结果提示8株鸡白痢沙门氏菌不仅多重耐药严重,而且携带的ESBL基因型复杂.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收集了2015—2017年分离自屠宰肉(鸡肉、猪肉和鸭肉)的110株沙门菌,采用MALDI-TOF/TOF质谱微生物鉴定系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菌株鉴定。采用二倍琼脂稀释法测定沙门菌对兽医临床常用17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玻片凝集法进行血清型鉴定;PCR及基因测序方法检测沙门菌CTX-M型ESBLs耐药基因的流行以及所携带的其他耐药基因。结果显示,110株沙门菌对一些常用药物,如四环素、萘啶酸以及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75%以上,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为20%~30%,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接近40%,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为5%。110株沙门菌共鉴定出15种血清型,以鼠伤寒(24%)和印第安纳型(23%)为主,其次为里森(16%)、德尔卑(8%)、肠炎(8%)以及一些不常见血清型。110株沙门菌中共检出19株CTX-M型阳性菌株,共有4种不同亚型,优势CTX-M亚型为bla_(CTX-M-55)共12株、4株bla_(CTX-M-27)、2株bla_(CTX-M-65)、1株bla_(CTX-M-64),12株产CTX-M-55的沙门菌中携带有至少1种以上的PMQR基因,且都发生gyrA:S83F D87G+parC:T57S S80R多靶位突变。产CTX-M-55沙门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表现出高水平耐药,且都携带有至少2种以上的PMQR基因,这种对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耐药的菌株随着食物链传播和扩散,对公共卫生和人类健康都存在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