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马可·波罗盘羊MHC-DRB3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确定其等位基因数及核苷酸、氨基酸多态位点,以及与家养绵羊的遗传进化关系。【方法】 采用PCR-SSCP方法对39只马可·波罗盘羊、159只塔什库尔干羊、72只藏绵羊、76只宁夏滩羊、36只柯尔克孜羊和26只多浪羊MHC-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对不同绵羊品种产生的差异等位基因进行克隆及测序,并对等位基因单倍型序列进行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分析马可·波罗盘羊MHC-DRB3基因第2外显子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和功能。【结果】 试验共获得66个MHC-DRB3等位基因,马可·波罗盘羊、塔什库尔干羊、藏绵羊、宁夏滩羊、柯尔克孜羊和多浪羊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3、14、12、12、4和1个。马可·波罗盘羊、塔什库尔干羊、藏绵羊、宁夏滩羊和柯尔克孜羊MHC-DRB3基因第2外显子等位基因序列中的核苷酸多态位点分别为74、76、45、49和25个,表明相较于藏绵羊、宁夏滩羊和柯尔克孜羊,马可·波罗盘羊和塔什库尔干羊的多态性更高。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马可·波罗盘羊和塔什库尔干羊MHC-DRB3基因均呈两支分化;马可·波罗盘羊、塔什库尔干羊和藏绵羊MHC-DRB3基因单倍型的相似性较高。马可·波罗盘羊MHC-DRB3基因第2外显子编码产物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其生物学作用主要在细胞质中体现。【结论】 本试验确定了马可·波罗盘羊和5种家养绵羊MHC-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等位基因数及核苷酸、氨基酸多态位点,为进一步探究绵羊MHC-DRB3基因的调控机理及进化意义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2.
以6月龄的合作猪、大白猪猪头为试验材料,运用大体解剖学的方法对猪头进行处理,测定了6月龄合作猪和大白猪头骨相关的基本量度指标、较大头骨的面积及牙齿齿式。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猪头骨大部分基本量度指标及较大头骨面积指标均极显著小于大白猪,合作猪切齿及犬齿的生长稍早于大白猪。  相似文献   

3.
 以7个绵羊群体(内蒙古苏尼特羊、内蒙古乌冉克羊、滩羊、大尾寒羊、小尾寒羊、同羊、湖羊)的体尺、形态及生态特征指标为研究对象,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确定主成分,得到主成分值, 再以主成分值进行样品系统聚类,探讨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结果表明: 选取累计贡献率达到85%时的3个特征值作为主成分,将7个绵羊群体按其生存环境的降水量分为两大类,内蒙古苏尼特羊、内蒙古乌冉克羊和滩羊生活在较干旱地区,大尾寒羊、小尾寒羊、同羊以及湖羊生活在较湿润地区。因此,在畜禽品种区域分类上,生态因子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绵羊是较早驯化的家畜之一,可为人类提供肉、毛、奶等产品,因而在我国畜牧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和社会需要的不同,经长期的选择形成了数百个外表特征和生理习性各具特色的绵羊品种.羊角作为绵羊品种的特征性表型,承担着双重功能,发达的羊角不仅有利于公羊个体提高其在种群内的地位,拥有优先交配权,还可以有效抵御...  相似文献   

5.
球虫病是羊重要寄生虫病之一,对羊只危害十分严重。经过对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的绵羊和山羊感染的球虫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绵羊感染球虫5种,山羊3种,分别为阿撒他艾美耳球虫(Eimefia ahsata)、浮氏艾美耳球虫(E.faurei)、巴库艾美耳球虫(E.bakuensis)、小型艾美耳球虫(E.parva)、颗粒艾美耳球虫(E.granulosa,)、艾氏艾美耳球虫(E.alijevi)、山羊艾美耳球虫(E.caprina)和阿氏艾美耳球虫(E.arloingi)。对所感染的球虫卵囊的形态、大小和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6.
从广东、广西和云南采集了共32群东方蜜蜂,其中广东、广西各采集了9群,云南采集了14群,每群采集15只工蜂.对每只工蜂进行形态特征分析测定,共分析测定了38个指标.将测定得到的形态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将广东、广西与云南的形态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的东方蜜蜂在体型上比广东和广西的大.另外,这3个地区的东方蜜蜂分成了2个地理类群,云南的为一个地理类群,广东和广西为另一个地理类群.  相似文献   

7.
室内人工饲养蜜蜂幼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蜜蜂幼虫的生长发育、营养、病理、药理及生态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中,已成为蜜蜂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技术。为了探讨室内人工饲养培育的蜜蜂能否提供正常的实验样本,本文对室内人工饲养与自然羽化的成蜂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人工饲养幼虫技术培育的西方蜜蜂羽化率为67.57%;两种培育方式所得成蜂的羽化重无显著性差异;通过区辨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得出人工培育的西方蜜蜂与自然羽化的西方蜜蜂其形态特征无显著区别。本研究表明室内人工饲养培育的蜜蜂与蜂群中自然羽化的蜜蜂在个体大小和形态特征方面相类似,可以满足科学研究取样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于2007-2009年分别在每年的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对MT 1象草新品系(Pennisetum purpureum cv.MT 1)和Mott象草(P.purpureum cv.Mott)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对MT 1象草新品系和Mott象草的各构件生物量、株丛产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MT 1株高和丛径极显著高于Mott(P<0.01);Mott分蘖数高于MT 1;MT 1叶生物量(营养生长期)、枯叶生物量、茎秆生物量、花序生物量和单株生物量均极显著高于Mott;Mott叶茎比极显著高于MT 1。MT 1株丛产量高于Mott,在营养生长期,MT 1株丛产量是Mott的1.42~1.84倍;在生殖生长期,MT 1株丛产量是Mott的1.07~1.87倍。MT 1和Mott象草的年生物产量分别为31 246.50~48 838.60和18 201.70~36 306.60 kg·hm-2。  相似文献   

9.
根据野外实地考察,绘制帕米尔高原马可波罗盘羊的分布图。我国马可波罗盘羊主要分布在塔什库尔干自然保护区和萨雷阔勒岭。采用截线取样法对马可波罗盘羊种群数量进行研究,截至2001年,盘羊种群数量为1 650~2 150只;近年我国马可波罗盘羊种群数量超过3 000只。对37群949只盘羊的数据进行分析,盘羊的性比为♂:♀=1:3,群体大小平均为26.4只,最大雌性群为156只。由于山体庞大、地势开阔、冬季无人,在帕米尔高原,盘羊经常结成大群。40~50只以上的大群占所有观察个体数的50.3%,大群除了混合群外,还有雄性群和雌性群。在确定年龄的基础上,对177只雄性盘羊的年龄分布进行分析,成体雄性盘羊占所有识别年龄雄性盘羊的61.0%,8龄及以上年龄级的动物,占雄性个体的20.9%。  相似文献   

10.
吕文坤  曹致中 《草业科学》2009,26(12):50-55
通过田间试验及纤维含量测定,研究苜蓿Medicago sativa主茎长、节间数、节间长等形态学性状与其纤维含量的关系,为在田间选择低纤维苜蓿单株提供有效地优势性状。试验结果表明:苜蓿品种(系)间,各形态学性状、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性状变异系数依次为节间长(29.91%)>主枝侧枝数(22.45%)>主枝茎粗(20.82%)>分枝数(19.76%)>节间数(12.57%)>主茎长(8.87%)>ADF(4.18%)>NDF(3.24%),各形态学性状与NDF和ADF相关性分析表明,主茎长与NDF和ADF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主枝侧枝数与ADF也呈显著正相关。其余形态学性状与NDF和ADF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试验对白萨福克羊(White Suffolk)和特克塞尔羊(Texel)两个肉羊品种的羔羊在6月龄以前的生长发育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白萨福克羔羊和特克塞尔羔羊初生重大,除白萨福克母羔外,其余羔羊初生重都在5 kg以上,其中白萨福克公羔的初生重最大;4月龄时,白萨福克公羔体重达到32.88 kg,显著高于特克塞尔公羔(P<0.05),极显著地高于特克塞尔母羔(P<0.01);6月龄时白萨福克公羔体重达到42.60 kg。白萨福克羔羊2月龄时的绝对生长速度最大,公羔日增重达到256.15 g,母羔达到236.67 g;特克塞尔羊从出生到1月龄,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比白萨福克羊要高一些,但是白萨福克羊保持快速生长发育的持续期较特克塞尔羊相对较长。白萨福克羔羊从母乳到饲草饲料过渡较好,断奶后适应性要好于特克塞尔羔羊,从4月龄到6月龄的体重、体尺高于特克塞尔羔羊。在整个测定阶段,白萨福克公羔和母羔的体躯均比特克塞尔公羔和母羔的体躯长,白萨福克公羔体高比特克塞尔公羔的体高要高。  相似文献   

12.
结缕草属植物部分外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份外部性状存在差异的结缕草(‘J36’)和中华结缕草(Z039)相互杂交,获得正反交F1分离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F1群体的密度、草层高度、叶长、叶宽、叶长/叶宽、节间长度、节间直径和节间长度/节间直径进行遗传分析,以初步明确这些性状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1) 在调查的8个性状中,正反交杂交后代中每一个性状的变异范围均超出了双亲的变异范围,不同性状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密度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为节间长度/直径、节间长度、叶长/叶宽、草层高度、节间直径、叶长和叶宽。2) 草层高度、叶长、叶宽、叶长/叶宽、节间直径和节间长度/直径的正反交后代的表型值存在显著差异,可能有母体遗传效应,密度和节间长度正反交后代间无显著差异。3) 密度的最佳遗传模型正反交均为B-1模型,即2对主基因的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正交的主基因遗传率为93.67%,反交的主基因遗传率为63.22%。草层高度、叶长、叶宽、叶长/叶宽和节间长度正反交后代群体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A-0模型,即无主基因模型。节间直径的正交为1对主基因的遗传模型,反交为无主基因模型,节间长度的正交为无主基因模型,反交为1对主基因模型。  相似文献   

13.
The equine head is a complex structure prone to traumatic injuries. To determine the value and limitations of radiography and (CT) for the diagnosis of skull fractu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modalities were described. Two observers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radiographic and CT images of 18 horses with a skull fracture. To allow direct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modalities, a simplified fracture classification system was used. In 3/18 cases the evaluation of the radiographic examination concluded no injuries visible. In 2/15 cases soft tissue involvement was not detected and in 7/15 cases the extension of the fracture was underestimated with radiography. Radiography classified 4/10 multiple fractures incorrectly as single fracture and 5/15 comminuted fractures on CT were diagnosed as simple fracture with radiography. The number of fragments was underestimated with radiography in 14/15 cases. In conclusion, radiography is able to diagnose a skull fracture in most cases. Skull fractures however are not similarly classified after radiographic and CT evaluation, which causes a difference in interpretation and perception of the fractures. Therefore, CT should be the modality of choice for surgical planning and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4.
15.
假俭草杂交后代部分外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选用假俭草2份外部性状存在差异的种源材料E102和E092(1)进行杂交,获得F1分离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F1群体的叶片长度与宽度、节间长度与直径及草层高度等外部性状进行遗传分析,以初步明确假俭草上述性状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1)在调查的杂交后代5个外部性状中,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叶片长度(23.39%)>节间长度(21.89%)>草层高度(15.32%)>节间直径(7.41%)>叶片宽度(6.77%),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叶片长度,最小的为叶片宽度。2)叶片长度的最佳遗传模型为A-1模型,即1对主基因模型,该主基因表现为加性和部分显性或超显性, 主基因遗传率为68.98%;节间长度的最佳遗传模型为A-4模型,1对主基因模型,该主基因表现为负向完全显性,主基因遗传率为47.37%;草层高度的最佳遗传模型为B-6模型,即2对主基因模型,主基因表现为等显性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47.20%;叶片宽度和节间直径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A-0模型,即无主基因模型。  相似文献   

16.
17.
18.
部分禾本科植物Neotyphodium属真菌的分布和形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2006年3-7月从上海、江苏、安徽和山西等省(市),采集鹅观草Roegneria、早熟禾Poa、黑麦草Lolium、羊茅Festuca、雀麦Bromus和拂子茅Calamagrostis等冷季型禾本科植物共计1 487株。内生真菌的总检出率为54.3%,江苏省和山西省禾本科植物的检出率分别高达55.5%和69.0%。这些省市的许多禾本科植物都含有Neotyphodium属真菌,说明Neotyphodium属真菌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以分离自纤毛鹅观草R. ciliaris 12株Neotyphodium属真菌为材料,详细研究了我国干旱地区Neotyphodium属真菌的形态学特征:在PDA平板上生长很快,21 d生长12.5~37.2 mm;分生孢子梗长14.9~23.2 μm,基部宽1.9~3.1 μm,顶端小于1 μm,通常基部或近基部有隔膜;分生孢子无色透明,卵圆形或肾形,单个顶生,(4.6~5.9) μm×(2.1~3.4)μm,与其它已知Neotyphodium属真菌形态差异显著,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