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猪源大肠杆菌中Ⅰ型整合子的流行情况,探讨Ⅰ型整合子与大肠杆菌耐药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19株猪源大肠杆菌对8类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采用PCR法检测猪源大肠杆菌Ⅰ型整合酶基因(int I1)并扩增其可变区,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分析,测序分析整合子可变区携带的耐药基因盒。结果 119株大肠杆菌耐药现象十分严重,对四环素、磺胺异恶唑、新诺明全部耐药,所有菌株均呈多重耐药。119株猪源大肠杆菌中有92株含Ⅰ型整合子,检出率77.31%。扩增出7类大小不同的基因盒插入区片段,范围为1008bp~3149bp。7类Ⅰ型整合子在119株猪源大肠杆菌中存在13种流行组合。78.15%大肠杆菌菌株的Ⅰ型整合子携带2种或2种以上的基因盒,其中以携带编码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aadA1、aadA2、aadA5、aadA22、aadB)最多,其次为编码磺胺类药物耐药基因(dfrA1、dfrA12、dfrA17、dfrA27),此外还携带编码利福平、林可霉素和氯霉素的基因lnuF、cmlA6、aar-3、orf。结论Ⅰ型整合子普遍存在于大肠杆菌中,且呈流行上升趋势;Ⅰ型整合子参与耐药及多重耐药,但单株细菌携带的耐药基因盒与其耐药表型无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整合子与耐药表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自乳房炎奶牛分离的大肠杆菌整合子携带情况与其耐药表型之间的相关性,在获得菌株对20种抗菌药物耐药谱的基础上,设计Ⅰ、Ⅱ、Ⅲ类整合子简并引物扩增菌株的整合酶基因,并结合内切酶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调查菌株携带的各类整合子,然后进一步扩增菌株整合子的基因盒插入区,测序分析其携带的基因盒。结果发现,80株自奶牛乳房炎病例分离的大肠杆菌中有37株检出Ⅰ类整合子(检出率46.25%),未检出Ⅱ类和Ⅲ类整合子。Ⅰ类整合子阳性菌中31株扩增出3种不同大小的基因盒插入区片段,插入基因盒主要是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dfr)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aadA),最主要的基因盒排列为dfrA17-aadA5。分析表明,Ⅰ类整合子集中分布在耐受7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菌株中,与菌株的多重耐药性高度相关,而菌株Ⅰ类整合子携带的耐药基因盒与其耐药谱缺乏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胶东地区119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中,共92株菌有I型整合子整合酶基因,检出率达77.31%。92株I型整合子携带大肠杆菌共扩增出7类不同大小的基因盒插入区片段,大小分别为1008bp、1318bp、1586bp、1663bp、1913bp、1945bp、3149bp,其中以大小为1008bp的插入区片段的检出率最高,为31.67%。而检出率最低的为长度为1318bp的基因盒插入区。将基因盒插入区扩增片段的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中的相关序列进行比对,得出Ⅰ型整合子携带的耐药基因盒种类分别为aadA1、aadA2、aadA5、aadA22、aadB、dfrA1、dfrA12、dfrA17、dfrA27、lnuF、cmLA6、aar-3、orfF分别编码对相应药物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7,(3):438-442
为了了解宁夏地区牛源大肠杆菌中Ⅰ型整合子-基因盒携带情况及其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在获得245株大肠杆菌对16种抗菌药耐药情况的基础上,采用PCR技术对菌株的Ⅰ型整合子-基因盒进行扩增,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Ⅰ型整合子检出率为14.29%;35株Ⅰ型整合子阳性菌株中32株菌扩增出7种类型的基因盒插入区片段,以介导甲氧苄啶和氨基糖苷类耐药的dfrA和aadA为主,基因盒排列dfrA17-aadA5和dfrA7较为流行,并且dfrA7为国内首次从牛源性大肠杆菌中发现。分析表明宁夏地区牛源大肠杆菌中Ⅰ型整合子目前还不是很流行,菌株的多重耐药表型与Ⅰ型整合子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与I型整合子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猪源大肠杆菌中I型整合子的流行情况,探讨I型整合子与大肠杆菌耐药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19株猪源大肠杆菌对8类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采用PCR法检测猪源大肠杆菌I型整合酶基因(int11)并扩增其可变区,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分析,测序分析整合子可变区携带的耐药基因盒。结果119株大肠杆菌耐药现象十分严重,对四环素、磺胺异恶唑、新诺明全部耐药,所有菌株均呈多重耐药。119株猪源大肠杆菌中有92株含I型整合子,检出率77.31%。扩增出7类大小不同的基因盒插入区片段,范围为1008bp-3149bp。7类I型整合子在119株猪源大肠杆菌中存在13种流行组合。78.15%大肠杆菌菌株的I型整合子携带2种或2种以上的基因盒,其中以携带编码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aadA1、aadA2、aadA5、aadA22、aadB)最多,其次为编码磺胺类药物耐药基因(dfrA1、dfrA12、dfrA17、dfrA27),此外还携带编码利福平、林可霉素和氯霉素的基因1nuF、cm1A6、aar-3、off.结论I型整合子普遍存在于大肠杆菌中,且呈流行上升趋势;I型整合子参与耐药及多重耐药,但单株细菌携带的耐药基因盒与其耐药表型无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宠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与整合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宠物源(犬、猫)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其与细菌携带的整合子的关系,采用CLSI (2010)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菌对15种抗生素的体外敏感性,以确定菌株的耐药性特点;采用PCR方法检测分离菌中Ⅰ、Ⅱ、Ⅲ型整合酶基因,用HinfⅠ核酸内切酶酶切和DNA序列分析技术确定整合子阳性菌株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盒类型;采用SPSS软件分析整合子基因盒系统与菌株多重耐药的相关性.结果显示82株临床分离宠物源大肠杆菌耐药现象严重,对氨苄西林、链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超过了65%.82株菌中有60株含Ⅰ类整合子,阳性率73.17%,其中有57株(95%)整合酶阳性菌株扩增出可变区,共检测出5种耐药基因盒组合形式:dfrA15、aadA22、dfrA16+aadA2、dfrA17+aadA5、dfrA12+orfF+aadA2,未检出Ⅱ、Ⅲ型整合子.通过SPSS软件分析,Ⅰ型整合子阳性菌株的多重耐药率比阴性菌株的多重耐药率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整合子与细菌多重耐药的发生有相关性.本试验证明Ⅰ型整合子普遍存在于宠物源大肠杆菌临床菌株中,1型整合子与宠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密切相关,在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耐药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猪源多重耐药大肠杆菌中整合子的流行状况和分子特性,分析整合子在细菌多重耐药中的作用,采用PCR方法检测75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中整合酶基因和整合子基因盒。结果显示,猪源大肠杆菌Ⅰ型整合子流行普遍,75株猪源大肠杆菌中检出Ⅰ类整合子56株,检出率为74.7%;检出Ⅱ类整合子4株,检出率5.3%;未检出Ⅲ类整合子。共检出5种Ⅰ型整合子,各种Ⅰ型整合子整合不同种类、不同数目的耐药基因盒。这表明Ⅰ型整合子对细菌多重抗药性的产生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整合子是介导细菌多重耐药性的重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胶东地区119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中,共92株菌有I型整合子整合酶基因,检出率达77.31%。92株I型整合子携带大肠杆菌共扩增出7类不同大小的基因盒插入区片段,大小分别为1008bp、1318bp、1586bp、1663bp、1913bp、1945bp、3149bp,其中以大小为1008bp的插入区片段的检出率最高,为31.67%。而检出率最低的为长度为1318bp的基因盒插入区。将基因盒插入区扩增片段的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中的相关序列进行比对,得出I型整合子携带的耐药基因盒种类分别为aadA1、aadA2、aadA5、aadA22、aadB、dfrA1、dfrA12、dfrA17、dfrA27、1nuF、cmLA6、aar-3、orff分别编码对相应药物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48株猪源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B阳性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中Ⅰ类整合子的流行情况和分子特性,作者采用PCR和DNA序列测定方法对48株猪源rmtB阳性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携带的Ⅰ类整合子进行分析,用微量稀释法测定rmtB阳性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分析比较基因盒阳性菌和阴性菌的耐药率。结果:48株猪源rmtB阳性大肠杆菌中,5′-保守端的检出率为100%,3′-保守端检出率为77.1%,基因盒的检出率为58.3%;45株接合子中,5′-保守端的检出率为84.4%,3′-保守端检出率为62.2%,基因盒检出率为42.2%。与原菌株比较,接合子携带的耐药基因盒发生了丢失、获得以及置换等变化。比较基因盒阳性和阴性大肠杆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除对大观霉素、安普霉素差异显著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系统在rmtB阳性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中广泛存在,其5′-保守端、3′-保守端以及耐药基因盒的检出率存在差异,在质粒接合传递过程中,Ⅰ类整合子出现了基因盒的捕获或重组,基因盒携带率与rmtB阳性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的多重耐药性无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貉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Ⅰ型整合子的携带情况,试验采用药敏试验对150株貉源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性检测,采用PCR方法对其进行Ⅰ型整合酶intⅠ1、intⅠ2和intⅠ3和Ⅰ型整合子的检测。结果表明:150株貉源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AMP)、阿莫西林(AML)、头孢噻吩(KF)和四环素(TE)的耐药率均达到了80%以上;对亚胺培南(IPM)、庆大霉素(CN)、阿米卡星(AK)、诺氟沙星(NOR)、环丙沙星(CIP)、氧氟沙星(OFX)和多黏菌素B(PB)的敏感率均达到了70%以上;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种数为1~19种,多重耐药情况达到92.67%(139/150),其中,6重耐药菌株的比例最大,为12.00%(18/150)。整合酶基因intⅠ1的阳性样本数量为108株,检出率为72.00%(108/150);整合酶基因intⅠ2的阳性样本数量为14株,检出率为9.33%(14/150);均未检出整合酶基因intⅠ3。Ⅰ型整合子的阳性菌株数量为51株,检出率为34.00%(51/150),且存在1个菌株中含有最多3个基因盒的情况。Ⅰ型整合子基因盒包括aadA2、dfrA5、d...  相似文献   

11.
猪场大肠杆菌Ⅰ型整合子及其基因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某猪场大肠杆菌Ⅰ型整合子及其基因盒的分子流行病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场大肠杆菌Ⅰ型整合子流行普遍,192株分离菌中105株携带Ⅰ型整合子,检出率达54.7%。共检出6种Ⅰ型整合子,它们以8种组合形式在猪场大肠杆菌中流行。猪群、饲养员及饲养环境分离菌株Ⅰ型整合子检出种类、检出率相近,但同耐药谱菌株Ⅰ型整合子携带无一致性。各种Ⅰ型整合子整合不同种类、不同数目的耐药基因盒,其中100%整合有氨基糖腺苷转移酶基因(aadA),77%整合有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dhfr),仅少数整合有链丝菌素乙酰转移酶基因(sat)、β-内酰胺酶基因(bla)及红霉素酯酶基因(ereA)。Ⅰ型整合子携带菌株均表现多重耐药,其中100%耐受复方新诺明,90%耐受链霉素,75%耐受大观霉素。该猪场长期使用磺胺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尤其是将它们用作抗菌促长剂,造成了携带dhfr及aadA两种基因盒的Ⅰ型整合子在猪场大肠杆菌中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分离自四川省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菌株整合子-基因盒分布及分子特征,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327株多重耐药菌株中I、Ⅱ、Ⅲ型整合酶基因,用PCR-测序法对整合子阳性菌进行基因盒序列分析.结果表明327株Escherichia coli中294株(89.91%)检出有I型整合子,未检出Ⅱ、Ⅲ型整合子.在随机选取的81株l型整合子阳性菌中,67株(82.72%)能扩增出800~3000 bp的耐药基因盒插入区.基因盒以编码对甲氧磺胺嘧啶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的dfrA、dhfrI和aadA基因家族为主,尤其以dfrA17+aadA5为优势基因盒.分别在2株菌中检出aacA4+catB3+dfrA1和aadA22基因盒.aadA22是四川分离菌株中首次报道,介导氨基糖苷类耐药.结果表明I型整合子普遍存在于大肠杆菌临床菌株中.尽管菌株携带的整合子-基因盒与其多重耐药谱间不存在对应关系,但不同来源菌株中检测出相同的耐药基因盒片段,说明了通过整合机制耐药基因可在不同菌株问水平传递.  相似文献   

13.
宁夏地区鸡源耐药性大肠杆菌Ⅰ类整合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Ⅰ类整合子在宁夏地区鸡源大肠杆菌中的分布流行情况,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宁夏地区临床分离的30株鸡源大肠杆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整合酶基因,降落聚合酶链反应法对其阳性菌株可变区进行扩增,并对其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30株大肠杆菌中,Ⅰ类整合酶检出率为66.7%,Ⅰ类整合子中基因盒的检出率为75%。检出整合子中基因盒类型为dfr17+aad A5和dhfr+aad A2。表明Ⅰ类整合子在鸡源大肠杆菌中广泛流行,是导致多重耐药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455株大肠杆菌对2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多重PCR检测菌株Ⅰ、Ⅱ、Ⅲ型整合酶基因;采用PCR-RFLP和PCR-测序法对整合子-基因盒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55株菌除对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噻呋和阿米卡星耐药率低于40%外,对其余药物表现出高耐药率,99.23%菌株呈多重耐药性;455株菌Ⅰ型整合子阳性率87.69%,Ⅱ型整合子1.98%,未检出Ⅲ型整合子;随机选取的204株整合子阳性菌中174株(85.29%)扩增出了基因盒可变区。基因盒主要以编码氨基糖苷腺苷基转移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的aadA、dfrA基因为主,耐药基因排列成Ⅰ型整合子8种基因盒,Ⅱ型整合子3种基因盒。Ⅰ型整合子以dfrA1-aadA1(32.76%)基因盒为主,其次是aadA22(24.14%)和dfrA17-aadA5(24.14%)。Ⅱ型整合子以dfrA1-sat2-aadA1(66.67%)为主,Ⅱ型整合子阳性菌含有Ⅰ型整合子-基因盒;菌株含整合子-基因盒越复杂,其多重耐药性越严重。结果表明,本次分离的健康动物肠道大肠杆菌耐药非常严重,整合子-基因盒分布广泛,已成为耐药基因储库,对耐药基因扩散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东北三省(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不同养殖场分离的鹿源大肠杆菌菌株的耐药性及Ⅰ型整合子在流行株中的携带情况,试验在检测耐药性的基础上,采用PCR方法对流行株中Ⅰ型整合子进行检测和测序,并对检测结果和耐药基因盒与GenBank数据库的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菌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达50%以上。Ⅰ型整合子和Ⅱ型整合子的检出率分别为51.18%和4.12%,Ⅲ型整合子未检出。基因盒的检出率为56.32%,序列分析得出共包含6种携带不同基因盒的整合子,分别编码对甲氧苄啶耐药的二氢叶酸还原酶(dfrA1、dfrA15、dfrA12和dfrA17)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的乙酰转移酶(aadA1、aadA2和aadA5)。基因盒阵列aadA1-aadA2-dfrA1-dfrA12在这些大肠杆菌中最为普遍。说明Ⅰ型整合子在细菌耐药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在河南地区的流行及耐药性,本试验于2016—2018年从河南省61家猪场送检的发病猪中,采集肺脏等病料,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并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的耐药性,采取PCR法检测分离菌株中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Ⅰ类整合酶基因的携带情况,通过Ⅰ类整合子基因盒可变区序列的BLAST比对,分析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结果显示,经细菌分离共获得17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检出率为27.86%(17/61);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磺胺甲噁唑、四环素、氟苯尼考和氯霉素等药物耐药率为100%,对多黏菌素耐药率为41.18%,分离菌株均呈多重耐药;在分离菌株中,floR、Ⅰ类整合子携带率均为100%,Ⅰ类整合子基因盒主要携带dfrA17-aadA5、aadA22-aadA23-aadA25、dfrA12、dfrA12-aadA2和floR等类型耐药基因谱。本试验结果表明河南地区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流行性,且耐药问题十分严重,极易导致临床上治疗失败,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了解山东地区乳房炎牛奶中大肠杆菌的污染状况及耐药情况。选择山东省3个地区的规模化奶牛场共采集227份牛奶样品,采用细菌学方法对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分离菌对11种常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对常见的13种耐药基因、8种毒力基因和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227份牛奶样品中共分离出71株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对1种及1种以上抗菌药耐药的菌株达到77.5%,多重耐药率为15.5%,其中对多黏菌素耐药率为52.2%,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为39.4%,而所有菌株均对新霉素表现为敏感。PCR检测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和Ⅰ类整合子结果显示,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中blaTEM基因携带率为100%,其中全部为blaTEM-1基因,blaCTX-M基因携带率为32.4%,其中主要为blaCTX-M-15基因,没有检测到blaSHV、blaOXA基因;多黏菌素的耐药基因mcr-1携带率为29.6%;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中aac(6’)-Ⅰb-cr基因携带率为29.6%,qnrB基因携带率为20.8%,没有检测到qnrA和qnrC耐药基因;对8种毒力基因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仅Hly毒力基因没有被检出,Ecs3703、Irp2基因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0.1%和63.4%,71株大肠杆菌中共有11株携带Ⅰ类整合子,检出率为15.5%,11株大肠杆菌携带6种耐药基因盒结构,最主要的耐药基因盒排列为dfr17-aadA5。本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地区乳房炎牛奶中大肠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携带毒力基因Ecs3703、Irp2的大肠杆菌可能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Ⅰ类整合子的检测在细菌耐药性与基因携带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猪源多重耐药大肠杆菌中Ⅰ型整合子的流行情况,应用PCR方法检测其Ⅰ型整合酶基因(intⅠ)。结果表明:58.6%(34/58)猪源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菌株为Ⅰ型整合酶阳性,表明猪源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性与整合子携带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9.
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选用22种常用抗菌药物,对98株动物源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对磺胺类、四环素类药物及萘啶酸普遍耐药,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较低,对氟喹诺酮类药物高度敏感;菌株多重耐药率为67.35%(66/98).采用PCR方法检测菌株Ⅰ类整合子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携带的耐药基因盒.结果98株沙门菌中Ⅰ类整合子的检出率为50.0%(49/98),并且均携带耐药基因盒,基因盒以dfrA17-aadA5的组合形式最为常见;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的多重耐药率为95.92%(47/49),阴性菌株的多重耐药率为38.78%(19/49).上述结果表明Ⅰ类整合子普遍存在于兽医临床耐药沙门菌中,其流行与菌株多重耐药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兽医学报》2017,(3):479-484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整合酶基因intⅠ检测沙门菌中Ⅰ类整合子携带率及可变区耐药基因盒并从β-内酰胺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酰胺醇类等5类抗生素的15种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微量肉汤稀释法(MIC法)测定菌株对8类13种抗菌药的敏感程度。结果显示:肉鸡屠宰加工生产链中分离的沙门菌共检测12种耐药基因,未检测到β-内酰胺类的blaoxA-1group、blapse-1、四环素类的tetB和tet X基因。其中,以耐药基因catⅠ的检出率最高,87%(59/68);其次是tet G,检测率是85%(58/68);blatem耐药基因69%(47/68)。69%(47/68)的沙门菌检测出第Ⅰ类整合子。PCR扩增Ⅰ类整合子耐药基因盒,检测率为73%(35/47),扩增产物大小为1 009,1 664bp,携带aadA5、dfrl7和aadA2耐药基因,可分别介导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壮观霉素、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甲氧苄氨嘧啶的耐药。68株菌中对AM的耐药率最高,多重耐药(≥2)菌株高达85%。结果表明:肉鸡屠宰加工生产链中沙门菌检测到较高的耐药基因及整合子携带率,对常见抗生素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耐药基因在耐药药敏试验结果与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