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讨马立克氏病病毒强、弱毒株致癌基因Meq在感染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本研究用超强毒株RB1B与疫苗株CV1988分别感染次代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bryo fiber cell,CEF),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eq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疫苗株CV1988的Meq在感染细胞内持续上调,而超强毒株RB1B的Meq在感染细胞内72h前为逐渐上调,然后下调;动物感染试验结果发现,超强毒株RB1B的Meq在鸡胸腺和脾脏组织内均表现为感染d21出现一个表达高峰,而疫苗株CV1988的Meq在SPF鸡胸腺q-d14出现高峰,然后下降。有趣的是CV1988的Meq在脾脏组织中d14表达最低,然后持续升高。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Meq在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过程中的致瘤机理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
2019年5月份以来,山东省各地蛋鸡场送诊的疑似鸡马立克病(Marek's disease,MD)的临床病例明显增多,为明确诊断并探究其发病原因,本试验采用病理剖检、组织病理学观察、病毒分离鉴定等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综合诊断并对分离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剖检病死鸡的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表面均见灰白色肿瘤病灶,脾脏颜色变淡、显著肿大。镜检发现在各器官组织内浸润性生长的肿瘤组织为大小不等的淋巴样瘤细胞并多见核分裂象。分离到3株马立克病病毒(MDV),分别命名为SDHZ1、SDLC1、SDTA1,采用PCR方法扩增分离毒株的Meq、gE及gI基因,并与参考毒株相应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分离毒株的Meq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在77E、80Y、115A和176R位点均有相同的氨基酸突变,与中国的参考强毒株GX0101、Js201801相同,且Meq基因编码的氨基酸的176位氨基酸突变(P→R)改变了原有的Pro重复序列,这可能与vvMDV的毒力有关。分离毒株MDVs与已报道的中国毒株的gE和gI基因突变位置相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遗传特点。经过遗传进化分析,分离株MDVs与GX0101的同源性最高,属血清1型MDV且极有可能是超强毒株。但MDV分离株的致病性及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确诊思南县某养殖专业合作社饲养的肉鸡发病死亡原因,采集病鸡羽髓、血样及病死鸡肝脏、脾脏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相关病毒琼脂扩散试验和PCR检测。结果:肝脏组织中分离出沙门氏菌;羽髓琼脂扩散试验检测出马立克氏病抗原,血清琼脂扩散试验检测出马立克氏病抗体;肝脏、脾脏PCR检测出马立克氏病病毒核酸。结论:综合诊断为马立克氏病与沙门氏菌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
将秦皇岛某养鸡场疑似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死鸡进行剖检,为了对该疑似病例进行确诊,并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经对流免疫电泳,对采集的病料进行病毒的分离,阳性法氏囊病料进行病毒RNA的提取,采用套式RT-PCR对病毒的VP2高变区进行扩增,分析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被检毒株与GenBank报道的标准超强毒株OKYM、UK661、DV86同源性高达100%,与V3、V2亲缘关系较近。动物回归试验可使健康鸡100%发病,病死率80%。表该分离株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某地区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鸡群暴发马立克氏病(MD),为分离得到致病毒株,检测其致病性,采用琼脂扩散试验、细胞培养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等方法从发病鸡的血液及羽髓中分离到一株适应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生长的马立克氏病病毒。采用PCR方法扩增分离毒株的meq、pp38、132bp重复序列等病毒致病相关基因,所得序列用DNAStar软件与GenBank上登录的参考毒株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SDAU-1的pp38基因与标准强毒序列同源性为100%,132bp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及meq基因的变异均符合MDV强毒株的序列特征。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国内鸡群马立克病毒(MDV)流行毒株的分子特征,采用细胞培养法对马立克病疑似病鸡抗凝血进行MDV分离,间接荧光法鉴定MDV血清型,PCR扩增分离病毒的meq和pp38两个主要致病基因,所得序列与MDV参考毒株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共分离鉴定出2株MDV I型毒株,分别命名为JS0316和JS0424。meq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2个MDV分离株缺乏弱毒疫苗株的特征(A71S、P194-),具有MDV强毒分离株的分子特征(D80Y、V115A、T139A、P176R和P217A)。同时,JS0316 Meq蛋白出现Q93R和V123A突变,pp38蛋白出现L98I和F240S突变,而JS0424 Meq蛋白出现P217T突变,pp38蛋白出现W67G和V210A突变。因此,2株MDV均具有国内流行强毒株的分子特征,同时存在新的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7.
企业     
正大华农取得一项疫苗发明专利证书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8月2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一项发明专利证书,发明名称为"一株马立克氏病病毒疫苗株及其分离鉴定和应用"。大华农称,该发明在健康鸡场中分离到一株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命名为CVTR株。MDV CVTR株不会诱发鸡的肿瘤,对鸡群也没有免疫抑制作用。CVTR株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或鸡体内比目前广泛使用的CVI988/Rispens疫苗株增殖更迅速。将CVTR株用作马立克氏病活疫苗的生产毒株所制备的疫苗,预防超强毒MDV诱发的鸡马立克氏病,其保护力优于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应用  相似文献   

8.
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致病性一直在不断增强中,甚至已出现了能抵抗CV1988/Rispens疫苗的特超强株。本实验室用BAC克隆技术构建了MDV中国野毒株的Meq基因缺失株,显示出在抗马立克氏病方面具有与美国Meq基因缺失株同样有效的保护性免疫效果,而且其自身没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对美国和中国的两个MDV的Meg基因缺失株的优缺点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致病性一直在不断增强中,甚至已出现了能抵抗CV1988/Rispens疫苗的特超强株。本实验室用BAC克隆技术构建了MDV中国野毒株的Meq基因缺失株,显示出在抗马立克氏病方面具有与美国Meq基因缺失株同样有效的保护性免疫效果,而且其自身没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对美国和中国的两个MDV的Meg基因缺失株的优缺点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广西某养殖场130日龄父母代种鸡发生临床肿瘤样病变和死亡,对病鸡采用病理解剖、组织病理学观察、PCR检测、病毒分离以及分离株重要基因的序列测定和病原鉴定。结果显示:病鸡的心脏、肝脏、脾脏等部位表现有肿瘤样病变; PCR检测及病毒分离培养有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和马立克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的感染; ALV-J分离株env基因的序列与10株ALV-J参考株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7. 2%~97. 7%,与ALV A-E亚型参考株的相似性为53. 5%~54. 7%;与ALV-J英国原型株HPRS-103的env基因糖基化位点进行分析比较,部分糖基化位点发生了改变; MDV分离株meq基因序列与8株MDV参考株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8. 7%~99. 4%,分离株在第71~80位氨基酸发生突变,符合国内强毒分离株的特征。结果说明:该鸡群为ALV-J和MDV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