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脱毒甘薯的利用及防止种薯再侵染技术邢继英,杨永嘉(江苏省徐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21121)病毒病是甘薯的重要病害,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栽培品种普遍感染病毒,是造成甘薯产量低、质量差的重要原因。甘薯病毒病种类较多(目前世界上已报道的近20种),传毒方式复杂……  相似文献   

2.
甘薯脱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生  马晓玉 《种子》2005,24(10):51-53
本文论述了甘薯病毒病的发现及危害,阐明了甘薯脱毒的生物学原理,探讨了甘薯茎尖组织培养、病毒检测及脱毒试管苗的快繁技术,分析了脱毒甘薯四级生产程序及增产性能,提出了脱毒甘薯存在的问题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脱毒甘薯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体内极易感染和积累病毒,致使品种生产性能退化,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实践证明,因甘薯病毒病影响,可减产25%左右,有的品种减产超过50%。目前,尚无特效药剂防治甘薯病毒病,而通过甘薯茎尖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则是防治甘薯病毒病的有效途径。招远市1996年开展脱毒甘薯推广工作,累计推广0.67万hm2,增收2000多万元。同时把覆膜栽培应用于脱毒甘薯生产,在辛庄镇寺口村开展的脱毒甘薯覆膜栽培高产示范田,经山东省市专家实地验收,产量达到77325kg/hm2,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脱毒甘薯的增产因素1.1改善了营养生长状况甘薯脱毒苗栽插后,地上部表现生长势强,出苗早,缓苗快……  相似文献   

4.
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体内病毒的积累可使品种种性退化,品质和产量降低,对甘薯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据调查,病毒病在我国每年造成的鲜薯产量损失在200亿千克以上。此外,病毒病还导致甘薯商品率和出干率明显降低。鉴于国内外迄今未育出高抗病毒病的实用甘薯品种,也无防治病毒病的高效农药,因此,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育脱毒甘薯是目前防治甘薯病毒、提高甘薯产量和质量的唯一有效方法。为使这一技术尽快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完善甘薯繁种程序,加快脱毒甘薯的推广普及是关键所在。根据病毒发病情况和品种退化原因分析,脱毒甘薯的繁种程序应包括选用…  相似文献   

5.
甘薯属无性繁殖作物,在大田生长期间很容易被病毒侵染。一旦感染上病毒,病毒就会在薯苗或薯块内不断增殖积累,并代代相传,致使甘薯产量下降,品质变差。据报道,能够侵染甘薯的病毒有10余种,而在我国普遍发生的有3种,即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MV)、甘薯潜稳病毒(SPLV)和甘薯褪绿斑病毒(SPCFV)。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育出高抗病毒病的实用甘薯品种,也无防治甘薯病毒病的高效农药。因此,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甘薯已成为防治甘薯病毒病,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河南省甘薯常年种植面积在70万hm^2左右,目前脱毒甘薯的种植面积已达20余万hm^2,增产幅度达22.3%-93.6%。随着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脱毒种薯(苗)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脱毒甘薯的推广过程中,由于不同级别种薯(苗)的增产效果不同,各地的名称也不统一,有的称茎尖苗、原种、生产种,有的称R0代苗、R1代苗……这就给种薯的生产和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制定和统一各级种薯(苗)的名称和质量标准,规范种薯(苗)生产程序,实现脱毒种薯(苗)生产的标准化,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根据几年来在脱毒甘薯试验、示范、推广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结合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模式和脱毒甘薯种薯分级标极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模式和脱毒甘薯种薯分级标准,总结出了脱毒甘薯的四级种薯生产程序,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利用基因工程改良甘薯的研究进展,包括甘薯的再生系统,外源基因转化方法,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提高甘薯块根蛋白质含量、改善氨基酸组成,改善淀粉组成和含量,提高甘薯抗病、抗虫与抗病毒能力所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的潜力等。  相似文献   

7.
刘庆昌 《作物杂志》1999,15(3):36-37
生物工程对甘薯的改良,一是甘薯脱毒苗的生产;二是扩大和创造遗传变异,解决常规育种方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同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建立甘薯高效育种程序。1采用脱毒技术防止品种退化70年代末的研究表明,在美洲和非洲地区由病毒病造成的甘薯减产达20%~57%...  相似文献   

8.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饲料作物.然而由于受到病毒的感染,造成了生产上多年使用的品种发生了大幅度的退化减产,品质下降.我国现在已发现的主要的病毒有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潜隐病毒(SPLV)和甘薯褪绿斑病毒(SPCFV),病株症状表现为皱缩花叶型,并为高温隐症现象.调查表明,大多数甘薯田块植株的病毒感染率达到60%~70%,有的甚至达到90%,感病的品种减产幅度达30%~50%,甘薯病毒病已成为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制约因素.在目前植物病毒病仍无特效药防治的情况下,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苗是防治甘薯病毒病的有效途径.为了使甘薯脱毒技术在生产中得以更为广泛的普及,现对甘薯脱毒薯的整个生产技术体系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甘薯脱毒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甘薯常年种植面积17.3万/hm^2,鲜产26.85t/hm^2,由于甘薯病毒病的普遍发生,每年造成经济损失约3亿元。1996年起开始重点推广甘薯脱毒新,至1998年全省甘薯单产、总产双超历史,其中脱毒甘薯推广4.5万/hm^@,并建立完美了一套脱毒甘薯应用推广体系,科学地提出了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0.
甘薯茎线虫病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薯茎线虫病的危害与防治措施徐德坤,王琪,张玉东,李敬瑞,段希运(山东省临沂市农业局276001)(沂水县农业局)甘薯茎线虫病是危及甘薯生产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近年来在我市危害十分严重,已成为发展甘薯生产的主要障碍,影响甘薯的产量和...  相似文献   

11.
Y. Okada    M. Nishiguchi    A. Saito    T. Kimura    M. Mori    K. Hanada    J. Sakai    Y. Matsuda  T. Murata 《Plant Breeding》2002,121(3):249-253
Viral diseases of sweet potato are very prevalent and often seriously damaging to the plants. In particular, the severe strain of the 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 (SPFMV‐S) causes ‘obizyo‐sohi’ disease in Japan. In order to confer viral resistance against SPFMV using current biotechnology, a transgenic sweet potato has been produced, introducing hygromycin‐resistant (hpt) and SPFMV‐S coat protein (CP) genes, which have shown a significant resistance to SPFMV‐S. In the breeding programme, it is important to confirm that the viral resistance conferred in T0 plants can be inherited by their progeny. In the present study, progeny were obtained from crosses between the transgenic T0 and a non‐transgenic variety of sweet potat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P gene was inherited by the next generation and that the stability of viral resistance was also confirmed. Thus, this production system for the virus‐resistant transgenic sweet potato is useful in practical breeding.  相似文献   

12.
文章考证了甘薯传入我国的时间及路线,根据甘薯耐旱、耐瘠薄以及高产稳产的生物学特性,分析了甘薯传播、推广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探讨了甘薯引种传播对农业生产带来的重要影响。指出:甘薯的广泛传播是清代民国时期人口快速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以甘薯为原料进行酿酒,以及开发发酵甘薯饮料、甘薯茎叶保健饮料、甘薯叶保健茶、甘薯全质液态制品和甘薯酸奶制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甘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营养丰富,具有抗癌、抗氧化及增强免疫等功能,在国内外均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明星食物"之一。随着对甘薯的深入研究和人们对甘薯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甘薯加工制品。对甘薯营养保健及我国甘薯食品的加工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广东省甘薯根结线虫病害发生情况,用常规分离法进行解剖分离,并对分离线虫进行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从广东省粤东的陆丰、海丰和粤西的遂溪、吴川、廉江、雷州等地甘薯薯块带有明显根结的薯块进行分离,观察所分离根结线虫的2龄幼虫、雌成虫、会阴花纹特征,并通过根结线虫鉴定引物扩增条带约750 bp,结果表明引起广东省甘薯薯块危害的是象耳豆根结线虫。该病害逐年扩大危害对甘薯产业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6.
甘薯全粉是新兴的甘薯加工产品,它保留了甘薯原有的生物活性物质与全部营养成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家,甘薯全粉适合在我国进行规模生产。分析了甘薯全粉的概念及特性,介绍了甘薯全粉的加工前景,研究了甘薯全粉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研究了紫薯糊的制作工艺,对紫薯糊的制作原理进行探讨,并对操作要点进行了论述。主要研究了在制作紫薯糊的过程中紫薯用量、面粉用量、生粉用量、黄油用量对制糊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制糊配方:紫薯75 g,生粉115 g,黄油8 g,蛋液25 g,面粉75 g。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陕西省甘薯病毒病害发生范围及严重程度等,以陕西省西安、咸阳、渭南、榆林、商洛、安康和宝鸡等7市采集到的98个疑似甘薯病毒病害样品,用多重RT-PCR检测方法对甘薯病毒病害(Sweet potato virus disease, SPVD)进行快速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病毒总检出率为52.04%,38个样品检测到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占38.78%;25个样品检测到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占25.52%;检测到病毒的51个样品中,有38个样品为单一病毒侵染,13个样品为两种病毒复合侵染,即SPVD检出率为13.27%;除咸阳市没有检出SPFMVCH2株系外,其余6个地市均检测到SPCSV及SPFMV-CH和CH2株系。46个育种材料中,2个材料检测到SPCSV,检出率为4.35%。说明SPVD已在陕西省普遍发生,且发病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甘薯系列产品的加工技术,如甘薯全粉、甘薯膳食纤维奶粉、脱水甘薯的产品特性及工艺条件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栽培因子调控马铃薯、甘薯等作物花青素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色马铃薯、紫色甘薯等紫色作物富含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花青素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推动紫色马铃薯、紫色甘薯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收集了部分有关马铃薯、甘薯等作物花青素合成和积累的研究报道和数据,对施肥(氮肥、磷肥、钾肥、硒肥、有机肥、复合肥)、种植技术(密度、收获期、覆盖方式、遮荫、海拔高度)、外源物质(糖类、激素类、生根粉)等栽培因子调控马铃薯、甘薯等作物地下部块茎、块根中花青素合成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研究方向,为紫色马铃薯、紫色甘薯花青色合成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