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食品安全和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快速、准确、高效的人兽共患病病原活菌检测技术非常必要。目前已有多种针对活菌的检测方法。本文比较分析了目前正在使用或开发的人兽共患病病原活菌检测技术。同时,利用PMA-q PCR检测技术,进行了副溶血性弧菌检测效果验证,认为该检测技术兼具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成本低等优点,作为一种新型的活菌快速检测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一种新型的铂化合物检测技术也被证明可用于活菌检测。  相似文献   

2.
随着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人兽共患病危害的了解,目前已知全世界约有人兽共患病250多种,经调查我国共有人兽共患病120多种。人兽共患病主要是动物源性疾病,特别是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产品肉、奶等需求量的增加,其传染主要是经动物性食品(肉奶等),患病动物的粪、  相似文献   

3.
基因芯片方法检测6种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病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可同时检测H5亚型禽流感病毒、狂犬病病毒、猪链球菌2型、炭疽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本实验根据GenBank中上述6种病原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采用点样法制备杂交芯片,将上述病原扩增产物混合后与芯片杂交.杂交结果显示,针对本试验中6种人兽共患传染病所设计的寡核苷酸探针可特异性识别靶基因,与其他常见病原体之间没有交叉反应.检测的灵敏度在1.38×10-5pg/μL~151 pg/μL之间.将建立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荧光PCR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脑膜炎据世界卫生组织穴WHO雪报告,非洲布基纳法索、尼日利亚暴发流行性脑膜炎。截至3月21日,布基纳法索卫生部共报告2783例病人,其中527例死亡穴病死率18.9%雪;尼日利亚卫生部共报告327例病人,其中46例死亡穴病死率14.1%雪。“准艾滋病”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专家内森·乌尔夫是知名的传染病专家,他带领一个医疗小组在中非喀麦隆进行艾滋病调查。在对当地9个独立村庄1000多名居民进行抽血检查时,医疗小组发现1%体检者身上都有猴泡沫病毒的抗体,和“准艾滋病”有关,有三人明确患有″准艾滋病″。血性登革热3月15日熏台湾暴…  相似文献   

5.
6.
人兽共患疾病是指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在已知的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100多种寄生虫病中,约有160多种可以传染给人类。这类疾病不仅给畜禽业造成较大的损失,而且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应重视这类疾病。1人兽共患病的分类从流行病学角度,按病原体生活史可分为4种。(1)直接传播的人兽共患病。其指病原体的脊椎动物和人类之间通过直接接触,媒介动物或污染物而传播的疾病。如狂犬病、口蹄疫、流感、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炭疽、沙门氏菌病、鼻疽、类丹毒和钩端螺旋体病等。(2)循环传播性人兽共患病。其指病原体未完成其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人兽共患病的概念、构成要素、分类、危害、流行特征及诊断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对人兽共患病要及时进行诊断,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迅速扑灭疫情,保证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饲养宠物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同时人畜共患病、SARS等给我们带来的恐慌以及宠物粪便污染等社会问题也不容忽视.从公共卫生的观点看,人畜共患病大多数由动物传染给人类[1].所以由宠物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应该引起人们高度的警惕.为此,我们调查了目前太原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宠物饲养数量、种类及其人畜共患病的发病情况并加以分析,为城市宠物饲养管理与宠物主人及其周围人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非典型肺炎 中国内地5月10日10点至5月11日10点,全国内地无新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报告。在北京市地坛医院住院治疗的6名确诊病例中,北京报告的首例非典患者的父亲李某和母亲藤某于今天上午治愈出院;张某因原有基础疾病较多,目前病情危重,但已改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其他患者病情均继续好转。北京市全部747名密切接触者均未出现异常情况,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曾留守工作的28人还在进行医学  相似文献   

10.
人才在人兽共患病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人才队伍建设角度,描述了人兽共患病疫情防控人才队伍现状.当前,人兽共患病防控人才队伍面临着固有的人兽共患病理论亟需更新,培训有待加强,对全社会的科普水平有待提升等挑战.要建设和落实人兽共患病专业化队伍建设理念,提升专业人才价值,提高专业才人队伍管理水平,促进防控事业可持续...  相似文献   

11.
雄性不育是医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其病因多种多样,其中精子质量和无精子症基因(DAZ)是2个重要因素。后者即DAZ基因家族,包括DAZ、DAZL和BOULE基因,是精子生成的重要调控因子。DAZ基因家族成员只在生殖细胞中表达,并且它们的蛋白产物均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RNA结合序列。DAZ基因家族的无义突变影响雄性或雌性的生殖,DAZ和DAZL基因在生殖细胞的整个生命过程中都有表达,是原始生殖细胞发育以及生殖细胞分化、成熟所必需的;BOULE基因仅在减数分裂期表达,具有特定的生物学功能。DAZ蛋白在体内和体外都可与RNA结合,并有可能参与了mRNA转录后的表达调控,文章仅就近年来DAZ基因家族生物学功能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从炭疽杆菌基因组组成、炭疽杆菌基因组的特征及其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几方面阐述了炭疽杆菌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分别位于pXO1和pXO2质粒上的主要致病毒素编码基因pagA、lef、cya和参与荚膜合成的主要蛋白编码基因capA、capB和capC的作用,认为这些炭疽杆菌特异基因序列是建立基因检测体系的可靠基础,其标志性序列有早期发现的序列指纹图谱、高度保守基因序列和最新发现的高度特异基因序列,基因检测方法从早期的RFLP、VNTR、单重PCR、多重PCR发展到最新的实时定量PCR,随着标志性序列特异性的增加和检测方法的改进,炭疽杆菌的诊断工作变得更加准确和快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纳米金-核酸适配体可视化检测畜产品中恩诺沙星的方法。方法 首先利用还原法合成纳米金(gold nanoparticles, AuNPs)颗粒,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实验原理进行验证,优化了实验条件,建立了恩诺沙星浓度和特定波长下吸光度值之间的关系式。同时也验证了该方法的特异性。结果 所得线性回归方程在低浓度时为y=0.6377x+0.89495,R2=0.99026,方法检出限为0.018 CFU/mL;所得线性回归方程在高浓度时为y=0.04288x+0.95578,R2=0.99812,方法检出限为0.265 CFU/mL。方法除可用来检测恩诺沙星外,还可用于检测盐酸恩诺沙星,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对恩诺沙星实际样品测定的回收率为95.5%~97.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结论 方法操作方便简便,成本低,检测时间短,可用于畜产品中恩诺沙星快速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4.
禽大肠杆菌病防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 ( E.coli )引起的禽类不同类型疾病的总称。包括急性败血症、肉芽肿、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眼炎、关节炎、脐炎以及肺炎等 ,最常见的是急性败血症和卵黄性腹膜炎。引起不同禽类发病的大肠杆菌主要的血清群  相似文献   

15.
核酸适配体与单克隆抗体相比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识别配体间一个基团的细微差别,且所需的结合活性位点更小。本试验通过SELEX技术,体外经过12轮筛选获得了能够与F48E9株新城疫病毒特异性结合的3个RNA适配体,命名为FHN12-45-3、FHN12-36-6和FHN12-19-9。RNA适配体的二级机构预测结果显示,所筛选获得的RNA适配体空间结构以外环、内环、发夹环及突起结构为主。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适配体FHN12-45-3经ELISA和Dot-blot试验证实能够区分不同株的新城疫病毒。生物学活性试验结果显示,适配体FHN12-45-3能够减少4个单位的F48E9株病毒血凝效价,初步表明适配体与F48E9株病毒可能的活性作用位点在血凝素蛋白上,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体系中适配体FHN12-45-3能够减少84.62%的F48E9株病毒蚀斑,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适配体FHN12-45-3能够减少培养体系中77.73%病毒载量,表明筛选的RNA适配体在细胞水平能够有效的抑制F48E9株新城疫病毒的复制。  相似文献   

16.
猪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炜  付永胜  李小华 《养猪》2006,(2):44-46
目前国内猪场排放的大量废水大多没有经过有效的回收利用或处理即直接排放,对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此文介绍了猪场废水的特征及危害,结合目前国内外猪场废水处理研究动态,系统地分析了猪场废水处理技术。控制猪场废水污染最有效的方法应以厌氧 好氧生物处理为主,辅助物化法、自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kanamycin was prepared, and competitive direct ELISA and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 were developed using the antibody to detect kanamycin in animal plasma and milk. The monoclonal antibody produced was identified to be IgG1, which has a kappa light chain. No cross-reactivity of the antibody was detected with other aminoglycosides, indicating that the monoclonal antibody was highly specific for kanamycin. Based on competitive direct ELISA, the detection limits of kanamycin were determined to be 1.1 ng/ml in PBS, 1.4 ng/ml in plasma, and 1.0 ng/ml in milk. The concentration of intramuscularly injected kanamycin was successfully monitored in rabbit plasma with competitive direct ELISA. Based on the colloidal gold-based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 the detection limits of kanamycin were estimated to be about 6-8 ng/ml in PBS, plasma, and milk. The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 would be suitable for rapid and simple screening of kanamycin residues in veterinary medicine. Screened positives can be confirmed using a more sensitive laboratory method such as competitive direct ELISA. Therefore, the assay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could be used to complement each other as well as other laboratory findings. Moreover, instead of slaughtering the animals to obtain test samples, these methods could be applied to determine kanamycin concentration in the plasma of live animals.  相似文献   

18.
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在禽类病原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兽医学报》2019,(1):188-192
基因芯片是继PCR后发展起来的一项快速、特异性好、敏感性强及高通量等优点的自动化基因检测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药物筛选、基因研究和疾病诊断检测等方面。随着病原不断发生基因重组,变异等现象,禽类病毒不断逃避免疫保护导致了强毒株的出现。传统的芯片检测方法虽然能够实现病毒的检测,然而昂贵的仪器设备和较长的检测时间严重阻碍了芯片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一种低成本、时间短、快速有效的新的基因芯片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解决当前禽业产业发展的必要手段。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方法的改良及应用已成为目前疾病诊断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主要综述了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在禽类疾病检测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对今后该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新生仔猪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菌毛的结构、分子生物学特性、基因检测技术、菌毛抗原受体的生化特性以及菌毛载体系统的优点;另外,从分子结构与功能、作用机理、基因检测三方面叙述了新生仔猪ETEC不耐热肠毒素和耐热肠毒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化学和生物发光的原理及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内,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在对生物分子的快速敏感检测和对功能活性分子以及细胞的活动规律进行原位跟踪观察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是指在生物体外的化学反应体系内,通过特定基团或成分的转化(如氧化还原反应等)使化学能量以光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再经特殊的检测系统将反应过程记录下来。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是指生物发光器在细胞或生物体内发生光能释放反应的过程。实际上,很多生物发光反应就是在细胞或生物体内的化学发光反应。在这些反应中,光能的产生方式主要有2种:一种是被激发后产生的光能信号,另一种是发生化学或生物学反应后产生的光能信号。近年来,随着光能检测仪器的不断进步,尤其是仪器灵敏度的提高,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系统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不断扩大,在病原或病原成分的检测、分子与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以及病原或细胞在机体内的动态分布规律的观察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化学发光的原理及其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1.1化学发光及其原理在医学和生物检测过程中,应用最多的化学发光体系主要有3类:增强鲁米诺发光体系、吖啶类化合物发光体系[1]和碱性磷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