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磷酸甘油酰基转移酶5(AGPAT5)基因与德系西门塔尔牛肉质性状的相关性,试验采用PCR-RFLP方法对AGPAT5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利用SPSS软件对所检测到的多态性位点与德系西门塔尔牛的肉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GPAT5基因第3内含子上存在G→C突变;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位点的多态性与德系西门塔尔牛的出栏重、宰前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呈显著相关(P<0.05),而对其他性状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5,(4):649-654
线粒体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mitochondrial 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GPAM)基因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催化三酰基甘油和磷脂生物合成过程,从而促进动物机体甘油三酯(TAG)的生成,并通过中心和外周调节作用,对哺乳动物脂肪沉积,能量消耗,胴体质量以及整体的代谢进行调控。为揭示GPAM基因外显子多态性与西门塔尔牛胴体组成和肉质性状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DNA池测序及PCR-RFLP的方法检测了131头34月龄中国西门塔牛群体该基因外显子中SNP位点的多态性,并与西门塔尔牛胴体组成、肉质性状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GPAM基因外显子区第20外显子2 823bp处检测到1个突变位点CT,该SNP与中国西门塔牛的胴体组成性状(毛质量、胴体质量、净肉率、后部排酸后酸度、胴体长、胴体深、胴体胸深、牛鞭质量、头质量、前蹄质量、心脏质量)显著相关(P0.05),与脂肪酸组成性状(花生酸、二十碳一烯酸)显著相关(P0.05),但对肌间脂肪沉积无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西门塔尔牛分子选育、进一步提高肉用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PCR-RFLP和DNA测序等技术检测牛生长激素基因P3位点(growth hormone,GH-P3)在中国西门塔尔牛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对该位点与牛经济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BB基因型个体胴体重和净肉重极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个体(P<0.01),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P<0.05),AA基因型背膘厚极显著低于AB、BB基因型(P<0.01)。本研究结果显示,GH-P3位点对中国西门塔尔牛个体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及背膘厚等经济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为中国西门塔尔牛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及品系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门塔尔牛CAPN1基因SNPs及其与经济性状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旨在分析CAPN1基因部分SNPs与中国西门塔尔牛经济性状的关联性.试验选取同龄、同场的135头中国西门塔尔牛为材料,利用PCR-RFLP方法检测CAPN1 316和CAPN1 4751 2个SNPs位点的多态性,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CAPN1 316 SNP位点与大理石花纹显著相关(P<0.05),杂合子AB基因型个体的大理石纹评分显著高于AA和BB基因型个体(P<0.05);CAPN1 4751位点与大理石花纹和剪切力显著相关(P<0.05),大理石花纹性状中杂合子AB基因型个体评分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剪切力性状中BB基因型个体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结果表明,CAPN1 316和CAPN1 4751位点适合用于中国西门塔尔牛眼肌、肌肉大理石花纹的分子标记选择.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8个中国牛群SCD1基因多态性与屠宰和肉质性状的相关性,选取中国西门塔尔牛、雷琼牛、云南高峰牛、BMY牛、闽南黄牛、鲁西黄牛、渤海黑牛和中国南方荷斯坦牛等8个群体共682头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法分析SCD1基因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在878bp处发现1个碱基C→T的突变(C878T),导致蛋白质肽链中丙氨酸(alanine)突变为缬氨酸(valine)。C878T位点在所研究群体中表现为CC、CT和TT3种基因型,其中,中国西门塔尔牛中TT基因型频率较高(0.114),鲁西黄牛和渤海黑牛中较低(0.050/0.063),4个热带群体中未发现TT基因型。采用GLM对SCD1基因C878T位点与132头中国西门塔尔屠宰牛的部分脂肪相关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CC基因型个体肌间脂肪含量和肠系膜油质量显著高于TT型个体(P<0.05),背膘厚极显著低于TT型个体(P<0.01),其他性状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SCD1基因C878T位点突变对中国西门塔尔牛脂肪相关性状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用于其部分屠宰与肉质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6.
西门塔尔牛是世界著名的乳肉兼用型品种,探究牛肉脂肪代谢相关基因与乳成分之间的关系,对该品种的双向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以213头西门塔尔牛为研究对象,选择7个与牛肉脂肪代谢相关的基因SREBP1、FABP3、FABP4、MC1R、LXR-α、FASN和GH,对已报道的因果突变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与乳成分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群体遗传分析结果表明:FABP3、FASN和GH基因处于中度多态性(0.25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PCR-RFLP和DNA测序等技术检测牛生长激素基因P3位点(growth hormone,GH-P3)在中国西门塔尔牛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对该位点与牛经济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BB基因型个体胴体重和净肉重极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个体(P<0.01),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P<0.05),AA基因型背膘厚极显著低于AB、BB基因型(P<0.01)。本研究结果显示,GH-P3位点对中国西门塔尔牛个体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及背膘厚等经济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为中国西门塔尔牛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及品系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基因对高寒草原饲养西门塔尔牛血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其今后繁育中优良遗传基因的保留提供基础数据.试验使用血液样品来自高寒草原饲养的30头18月龄澳洲进口纯种西门塔尔公牛.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液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血液SREBP?1基...  相似文献   

9.
利用PCR-RFLP技术对549只西农萨能奶山羊和关中奶山羊的AGPAT6基因多态性与产乳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GPAT6基因在P1、P2、P4与P10位点发现4个SNPs:5'UTR(g.152GC)、内含子2(g.8124GA)、外显子4(g.9263CG)和3'UTR(g.16436GA)。在P4位点,西农萨能羊GG基因型个体其产奶量显著高于CC型个体(P0.05),在两个奶山羊品种的奶成分性状中,GG基因型个体的乳脂率显著高于CC型个体(P0.05),GG型个体的乳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CC型个体(P0.01),表明AGPAT6基因第4外显子不同基因型与山羊奶中的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显著相关。因此,AGPAT6基因可以用于奶山羊产奶性状选育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0.
旨在探索低密度芯片标记的筛选方法并评估不同低密度芯片的准确性。本研究采用BovineHD高密度芯片,检测西门塔尔牛基因组的SNP位点及其与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关联性,根据P值或效应值筛选标记构成低密度芯片,使用IBS聚类分组和随机分组进行交叉验证,估计基因组育种值并评估其准确性。结果表明,在14号染色体的MYC基因附近有5个位点与饱和脂肪酸性状显著相关,可考虑作为西门塔尔牛脂肪酸含量的候选基因进行后续研究。根据P值筛选标记并使用IBS聚类分组进行交叉验证时,估计基因组育种值准确性最高,芯片密度达到7K时准确性趋于稳定。因此,本研究发现的标记位点可能对西门塔尔牛的脂肪酸含量存在一定影响,并且为低密度芯片标记位点的筛选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