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杉人工林抚育间伐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建湖县林场水杉人工林内设立标准地,进行定期生长量测定,对水杉人工林抚育间伐开始期、间伐强度、间隔期等主要技术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初植密度的从分,采用较小的强度pn=25%~33%进行间伐,与对照林分相比,其每公顷生长量平均提高7.95m3,约增加22.3%;若采用较大的强度pn=50%进行间伐,与对照林分相比,每公顷生长量平均下降7.5m3,约减少17.7%。(2)抚育间伐过的林分与对照林分相比,单位面积林分保留木生长率均有所提高,绝对生长率约增加2.4%,相对生长率约增加60.5%。  相似文献   

2.
在15a生水杉人工林内设立标准地,定量机械间伐,定期测定生长量,对抚育间伐7a后的效果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初植密度的林分采用较小的强度pn=25%,33%进行间伐,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生长量分别提高5.97,9.27m3,增加9.57%,14.87%;采用较大强度pn=50%进行间伐,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生长量下降9.7m3,减少15.57%。(2)抚育间伐过的林分(间伐强度pn=25%,33%,50%)与对照林分相比,单位面积保留木平均生长率分别提高1.34%,2.00%,1.97%。(3)抚育间伐的林分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总产值和利润分别增加6278,5784元,增长7.7%,9.5%。  相似文献   

3.
对华山松中龄林进行的3种不同抚育间伐强度试验表明,下层中度间伐和下层强度间伐可促进保留木树高、胸径、蓄积的生长和林分总材积的提高,其中下层强度间伐效果最好,平均年高生长量0.5m,胸径年生长量0.59cm,蓄积年生长量13.6m3/hm2,林分材积总产量2073709m3/hm2,分别是对照林分的196倍、1.26倍、1.14倍和1.09倍,且林分规格材总产量和大径级材总产量均有较显著提高,间伐效果居各措施之首。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35种激素处理和不同喷施次数对苗木生长的影响,选择出春季根外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以A3、B4两种处理效果好,平均苗高生长量、平均地径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1.1%和14.9%;夏季以A4、E2两种处理为好,当年苗高、地径、次年苗高生长量、次年地径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0.3%和35.5%、25.3%和6.5%、39.3%和23.0%、31.9%和19.1%;秋季以A3、B4两种处理为好,平均苗高生长量、平均地径生长量分别提高32.8%和19.1%。育苗成本比普通容器苗提高0.5%~4.0%,不同季节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根外施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年连续对21种不同施肥配比浓度及不同喷施时间的根外施肥试验,筛选出最佳喷施肥处理:夏季为C3、A3,其苗高、地径、次年高、地径生长量比对照分别提高33.9%~37.1%、8.2%~18.2%、29.5%~31.1%和23.4%~31.9%;春、秋季为C4、A4,苗高、地径生长量较对照提高29.5%~31.1%和12.8%~27.7%。育苗成本比普通容器育苗提高1.0%~2.0%。试验表明掌握好时机的秋季施肥育苗措施是可行的,同时改变了传统秋季不予施肥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油松穴面覆盖塑膜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穴面覆盖塑膜,可以明显地提高土壤温度,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造林当年4~5月份覆膜处理者,5~20cm的土壤温度平均可以提高3℃,以表层的增温幅度最大。4月下旬~10月份0~20cm的土壤含水率,相对提高9.4%~16.9%。造林第3年秋季,保存率比对照高46.2%,幼苗高生长量高20.9%,地径生长量高29.0%,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林区正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即主伐资源接近枯竭,森林质量急剧下降,相对幼中龄林面积不断增加,不少企业局已把重点转移到后备资源培育工作上来。但由于基本建设投资不足,修建营林道路受限,影响了抚育间伐工作的正常进行。试想,能否利用幼中林抚育间伐材所获得的收益来补偿道路投资的不足?依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1992年统计资料表明,全年企业局共抚育间伐木材140万m ̄3,总销售木材80万m ̄3,纯收益9000万元,按照四级道路每公里造价12万元计算,可修建750km道路;促进林木生长,平均每公顷年生长量提高2.0-3.5m ̄3;提高木材质量,调整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8.
云南松优树半同胞子代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46株云南松优树种子,以优树林分的一般林木种子、商品种子和扭松种子作对照,开展了子代测定,综合评选出优良家系14个。测算出树高、胸径、材积、直纹株率、木纹理扭转度的遗传力分别为0,6381、0.7192、0.6657、0.7910、0.9524。用中选的优良家系(入选率30%)估算遗传增益,材积生长量比亲代群体提高10%以上,比商品种子子代提高20%以上;直纹株率比亲代提高81.18%,比商品种子提高64.26%。云南松的早期选择可在3~5年生时进行。子代的材积生长与亲本无关。  相似文献   

9.
云杉引种及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长达14~15a的云杉引种和红皮云杉种源试验研究表明:青海云杉从西北引入齐齐哈尔北部克拜地区造林是成功的,生长良好,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比对照大4.1%、15.0%和19.8%;红皮云杉美溪种源在该地区生长量高,生长稳定,为最佳种源,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比对照大5.0%、11.9%和27.1%;云杉早期选择是可行的,5~6a可作为早期选择的初选年龄。  相似文献   

10.
日本落叶松苗根化苗木造林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接有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和彩色豆马勃3种外生菌根真菌纯培养接种体的2年生日本落叶松移植苗木,进行大面积山地人工造林。结果表明,不同菌根化苗木造林成活率,树高年生长量等各项生长指标,均比对照有大幅度提高,其造林成活率为92.6% ̄98.7%,比对照提高6.2% ̄9.0%,保存率提高6.3% ̄9.9%,树高、地径年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0% ̄35.3%和2.1% ̄33.5%。  相似文献   

11.
根据错海林木良种基地小区试验和中试结果认为:喷施稀土、满果粉对提高球果、种子产量和种子质量均有明显的效果;在小试的4种剂型和中试的3种剂型中,均以满果粉和农乐效果最好,产种量比对照有提高:樟子松22.1%~47.0%、长白落叶松13.4%~50.5%;在樟子松种子园中,出种率、千粒重、发芽率及发芽势分别比对照提高8.7%、13.9%、27.0%、30.3%;在长白落叶松种子园中,出种率、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分别比对照提高2.4%、28.3%、7.7%和6.3%;在促进结实提高产种量上,最佳浓度均为0.05%。经测算,樟子松种子园和长白落叶松种子园中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4和1∶8,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杉木林抚育间伐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时进行杉木幼林抚育间伐能显著促进胸径生长。间伐强度为45%的7年生杉木幼林,间伐时可收回全部造林投资。间伐后6年,林分平均胸径16.7cm,比对照增加3.7cm,从而明显提高了经济效益。13年生时主伐,每亩出材11.1m3,收入7748元,比对照增加1858元,增幅31.5%,每m3木材销售价698元,比对照增加137元。搞好杉木幼、中龄抚育间伐是一项促进林木生长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人工杂交,选育出苏桐3号无性系,生长量显著超过对照兰考桐及苏桐70无性系,4年生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比兰考桐增产10.6%,16.5%,56.7%;比苏桐70无性系增产5.6%,9.2%,38%。胶合板栽培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值分别增加61.4%和41.0%。丛枝病发病率与感病指数也显著低于对照。并具有一定的抗风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子代测定的基础上筛选出优良单亲家系进行中试造林,探讨了各家系相互间在有无竞争的条件下其生长量的差异。在家系间相互存在竞争的情况下,10年生国产湿地松单亲家系比对照(进口商品种子)材积生长增产24.5%,最优家系0-1027材积增产达70.3%;在没有竞争的条件下,6年生家系试验林比对照林分增产75.38%,其中最优家系0-1027比对照林分增产120%,家系示范林比对照林分增产83.08%。  相似文献   

15.
杉木光皮桦混交林优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杉木光皮桦混交林,具有针阔叶常绿落叶混交、复层林冠、根系成层分布、林分群体结构稳定等优点,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比杉木纯林增产5.8%,能改良林地土壤,0~60cm土层内有机质年均积累率达0.07%,是杉木纯林土壤的2.35倍。采用梅花状混交方式、7:1混交比例,是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的优化模式。全面整地、挖大穴造林,埋青抚育,首次抚育间伐时间定为7年生,(但光皮桦原则不间伐)等,是培育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6.
在子代测定的基础上筛选出优良单亲家系进行中试造林,探讨了各家系相互间在有无竞争的条件下其生长量的差异。在家系间相互存在竞争的情况下,10年生国产湿地松单亲家系比对照(进口商品种子)材积生长增产24.5%,最优家系0-1027材积增产达70.3%;在没有竞争的条件下,6年生家系试验林比对照林分增产75.38%,其中最优家系0-1027比对照林分增产120%,家系示范林比对照林分增产83.08%。  相似文献   

17.
七里峪林场1982年在树林背进行了华北落叶松天然林抚育试验。我们1994年进行了复查和分析。经抚育后复查分析,抚育效果明显,生长量提高4.5%~10.4%,生长率提高35.5%,出材率提高2.7~4.5个百分点。从试验结果分析,华北落叶松天然林要及时抚育,强度以中度为宜,间隔期以5~10a或10a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8.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效果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药乡林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内设置固定标准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第1次间伐强度分别为12.2%、23.6%、34.2%,第2次间伐强度依次为23.0%、15.1%和10.4%。间伐能显著地促进林木生长,第1次间伐3年后林分蓄积量增长率比对照高5.8%~38.4%。第2次间伐2年后,不同间伐强度间林分生长差异不显著。认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初植密度可较大,第1次间伐宜采用中、强度间伐,第2次再采用较小强度的间伐。  相似文献   

19.
连续两个夏季,在位于中北亚热带地区的中国浙江省富阳市和临安县的桃茶间作园和纯茶园内布置采茶试验,并同步进行小气候测定。结果表明,间作园比纯茶园光强减弱10~60klx,气温降低0.3~2.1℃,空气湿度提高1%~5%,风速减小0.1~0.3m·s-1。间作园内采茶工的衣服温度降低0.5~1.5℃,并以着白色衣料者降低最多;劳动者的实感温度降低0.3~0.8℃,在1d中感到“极度不舒适”的时间减少2.5h;不舒适指数减少1~3,人体感到“很不舒适”的时间减少1h。由于在间作园林下劳动感到舒适,因而劳动生产率提高22.6%~29.5%。  相似文献   

20.
红松插穗的条件与生根能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红松穗条类型和着生部位、采条时期、插条粗细和长度、母树年龄等与生根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萌芽枝插穗比一般枝插条的生根率提高39.3%;节间的插穗生根率比节上、节下提高17%~60%;北方最佳的扦插时间为5月1日之前;5年生红松插穗适宜的规格是粗细为0.4cm~0.6cm,长短为3cm~5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