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从选放优质种苗、营造优良环境、肥水巧防青苔、其他管理技术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蟹池春季管理技术,以期为河蟹养殖业的高效、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一、加强水质管理 在炎热的盛夏季节,蟹池表层水温可达30 ℃,对河蟹生长有不利影响,一般认为水温22~25℃最适宜河蟹生长.水温太高,水质易恶化,造成水体溶氧不足,河蟹纷纷离开水面,爬到池坡上,摄食量明显下降,影响生长.夏季应加深池水,保持在1.5米左右,降低池水低层温度.同时,还要增加换水次数,5~7天换水1次.水温35℃左右的酷暑季节,可缩短换水间隔时间,2~3天就要换水1次.每次换去池水的1/3,先排出部分池水,再补充新水,水源一定要清洁卫生,无污无毒.换水时间以傍晚为宜,中午不能换水,以防热水灼伤蟹体.定期施用生石灰,补充钙质,每隔15~20天泼洒1次石灰水,每亩每次用量为15千克,保持pH值为7.5~8.5.  相似文献   

4.
蟹池日常管理,主要是巡塘检查,观察河蟹活动吃食情况,有无残剩饵料,有无死蟹、病蟹情况发生,有无敌害,是否有河蟹逃逸迹象。看池塘水质的肥瘦及混浊度,要及时检查防逃设施的完好程度和防逃效果,上述情况,如发现问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调节水质夏季气温高,蟹池应经常换新水,换水时间一般在早晚进行,中午不宜换水。换水时,将原池底水抽出 1/3左右再注入新水。温度高的表层水和温度低的井水都不宜直接换入池内,以免冷热不均,蟹体染病。平时换水可隔天一次,若水温超过 30℃时,最好每天换一次水,换水量一般不得超过原池水的 1/3。   加深水位当气温超过 35℃时,应将池水加至全年最深,三伏季节 (7月中旬至 8月中旬 )水位应保持在 1.5米~ 1.8米之间。   合理投喂在早晨和傍晚河蟹出来活动时投喂,保证充足的饵料供应,并坚持动植物性饵料合理搭配,切忌品种单一…  相似文献   

6.
7.
<正>河蟹和青虾均具有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是人们喜食的名贵水产品,市场价格一直坚挺,具有较好的养殖前景。在蟹池内套养青虾,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提高蟹池的综合养殖效益。现将其养殖技术方法介绍如下。一、养殖条件1.池塘条件。池塘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安静、无污染的环境。池埂宽实,池底平坦,土质为偏碱  相似文献   

8.
蟹池适量套养鳜鱼,可以解决野杂鱼类与河蟹争食、争溶氧的问题,更有利于河蟹的生长。只需增加鳜鱼苗种的投入,而不需增加饵料及其他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净化水质,是一种很好的养殖模式。据初步测算,按现在的市场行情,每667m2蟹池套养20尾鳜鱼,收入可增加300~350元左右,是值得大力推广的生态养殖方式。1. 改善池塘生态条件。(1)套养塘口的准备。套养鳜鱼的池塘一般选择面积在0.67hm2以上,进排水方便,溶氧丰富的塘口。池塘经过整修后,即进行消毒杀菌,采用生石灰加水稀释,全池泼洒,效果较好。每667m2用生石灰150~250kg。(2)种植…  相似文献   

9.
唐玉华 《农家致富》2013,(12):38-39
青苔是丝状藻类的统称,是水体中藻类过度繁殖的产物,是河蟹养殖中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敌害生物,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对河蟹成活率、规格、产量和效益的提高极为有利。江苏省金湖县渔业科技入户专家组根据当地养蟹实践,提出如下防除方法。一、青苔产生的原因1.清塘不彻底若前1年发生过严  相似文献   

10.
河蟹历来都是我国的优质水产品之一,但由于近年来养殖环境的破坏,养殖者追求数量不注重质量意识的存在,河蟹的品质已不如以前.因此,增强养殖者无公害意识,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已势在必行.实践证明,在蟹池中栽培水草是达到此途径的最简便方法之一.现以伊乐藻为例,简介这一技术,供各地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蟹池适量套养鳜鱼,可以解决野杂鱼类与河蟹争食、争氧的问题,更有利于河蟹的生长。只需增加鳜鱼苗种的投入,而不需增加饵料及其他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净化水质,是一种很好的养殖模式。按现在的市场行情,每667平方米蟹池套养20克鳜鱼,收入可增加300-35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2.
13.
14.
创造适合的池塘条件池塘水源要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灌排水方便。土质最好为粘土。池塘面积不宜太小.太小水质不宜控制,最好不能小于2000平方米。池中要设有滩面,供河蟹在上面栖息觅食,占池塘面积的三分之一。池中还要移植一定数量的水生植物.为河蟹藏身避敌、蜕壳提供安静的环境,还可作为河蟹的补充饲料,同时又可改善水质,防止池水过肥。池底淤泥不能过多,淤泥过多耗氧量大,水质易变坏,一般要求淤泥厚度以15厘米为好。  相似文献   

15.
唐玉华 《农家致富》2012,(22):38-39
一、抓紧捕捞对少量剩余河蟹应采取干塘捕捉,不要为了等后期蟹价上涨而延长河蟹的存塘时间。如果确定需要推迟销售河蟹,可以规划小塘口,对河蟹进行集中囤养,空出大塘,以便为来年的河蟹养殖准备增加空隙时间。二、清淤灭菌通过近1年时间的养殖,大量的饲料残渣、养殖品的排泄物以及水草枯萎腐败后产生的有机质等全部沉积到蟹池底部,排干池水后,淤泥又黑  相似文献   

16.
1.调节水质夏季气温高,蟹池应经常换新水,换水时间一般在早晚进行,中午不宜换水,将原池底水抽出1/3左右再注入新水。温度高的表层水和温度低的井水都不宜直接换入池内,以免冷热不均,蟹体染病。平时换水可隔天1次,若水温超过30%时,最好每天换1次水,换水量一般不得超过原池水的1/3。  相似文献   

17.
今年幼蟹培育成本总体上比往年低,且目前规格及成活率还较为理想,这为今年幼蟹培育户获得好收成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幼蟹必须顺利销售才能获得效益.为促进幼蟹销售,希望广大养殖户抓好幼蟹培育的后期管理,生产高质量的幼蟹,确保购苗户满意,并愿意购买.  相似文献   

18.
蟹池春季水质调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河蟹对水质的要求。河蟹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澈透明、水草茂盛、微碱性的水域中。酸性水质不利河蟹对钙的吸收,因此养蟹池水最适的pH值为7.5~8.5,池水溶氧需保持在每升5毫克以上,透明  相似文献   

19.
一、池塘条件选择靠近水源、水质清新、排灌方便、环境安静、电力配套、交通便利的地方建池。池塘东西向,呈长方形,面积以3~5亩为宜,池埂坚固,池底平坦,土质为黏壤土,水深为0.8~1.2米。在池埂四周内侧用塑料薄膜作防逃墙,墙高50~60厘米,底部埋入土下10~15厘米。  相似文献   

20.
牧业产业化建设中的几个重要技术环节赵玉民吕礼良(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毫无疑问,科学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牧业产业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实现牧业现代化的最佳途径,它不仅涉及畜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