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高度 传染性、致死性疾病,是公认对养猪业危害最严重的病毒性疾病之一。自 1810 年首次报告 CSF 疫情至今,CSF 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持续威胁着全球猪肉生产和人类的食品安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 CSF 列 为最重要的法定报告传染病之一,在我国被列为一类传染病。现阶段 CSF 临床表现形式复杂多变,有死亡率很 高的急性型或死亡率变化不定的亚急性型、慢性型、隐性型及持续感染型等,且常与多种疫病混合感染。目前, 疫苗免疫接种仍然是全球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防控 CSF 的主要手段, CSFV 抗原 / 抗体试验室诊断和临 床检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于 CSF 防控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的 CSFV 抗原 / 抗体检测技术和新型疫苗被开发和批准使用。综述 CSFV 抗原和抗体检测技术、CSFV 减毒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 载体疫苗等新型疫苗开发进展等,以期为更好地防控 CSF 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猪瘟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猪瘟(Hog cholera,HC 或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对养猪业威胁最大的烈性传染病[1,2],我国每年因猪瘟死亡的猪占病死猪的1/3以上;1993年后,一些已宣布消灭了猪瘟的国家和地区,如荷兰、瑞士、比利时、瑞典、德国、西班牙、英国等,又先后出现了猪瘟的复发。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猪瘟在临床与流行病学特点上均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世界性的,并不局限于一时一地。此外,迄今为止虽然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或Hog Cholera Virus,HCV)还只有一个血清型,但用单克隆抗体(MAb)可以将CSFV区分为不同的毒株,而应用基因分析方法可将CSFV分为2个基因群5个亚群。  相似文献   

3.
大剂量猪瘟弱毒疫苗对猪瘟的治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 ,对养猪业危害极大。猪瘟弱毒疫苗的研制成功使猪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疫苗的保存、运输和使用方法不当 ,免疫程序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 ,猪瘟还时有发生 ,特别是慢性猪瘟。非典型猪瘟的出现则加大了治疗的困难。自 2 0世纪 5 0年代有人报道使用大剂量猪瘟弱毒疫苗对猪瘟治疗以来 ,很多工作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但究竟用多大剂量 ,怎样注射效果较好 ,目前尚无定论。为此 ,我们特进行此项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猪瘟弱毒疫苗 ,郑州生物药品厂生产。试验猪来自学校动物医院收治…  相似文献   

4.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半个世纪的回顾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猪瘟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毁灭性传染病。20世纪50年代中国首创了举世闻名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即C株),随后创制了不同的疫苗制造工艺,如细胞培养苗、乳兔组织苗和牛体反应组织苗等。C株是一株非常安全的弱毒疫苗,对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猪都没有副作用,并且有良好的免疫效力,它能同时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对不同基因型的猪瘟病毒株均能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免疫母猪通过母乳可对仔猪提供被动免疫保护,但过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会影响仔猪对C株疫苗的主动免疫应答。目前已经完成了包括C株及其亲本株在内的几十株猪瘟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注释,建立了猪瘟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初步解析了猪瘟病毒主要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并构建了不同的反向遗传操作标记疫苗,赋予了C株疫苗新的生命和内涵。C株疫苗可以用于猪瘟的控制和根除,借助于C株疫苗密集接种和综合控制措施,有关国家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甚至消灭了猪瘟。尽管如此,要在全球范围内根除猪瘟,今后依然有漫长的路要走,这可能有赖于对C株进行进一步改造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在对猪瘟病猪进行确诊后,抑制病情发展和治疗的手段通常是紧急接种免疫和消毒清栏等,而通过猪瘟疫苗来对猪瘟病例进行治疗的情况虽然有,但其应用并不广泛,实际效果褒贬不一.基于此,开展弱毒疫苗治疗猪瘟试验,探讨大剂量疫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福建农业》2012,(4):30-31
一、要使用猪瘟兔化弱毒单苗疫苗包括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和猪瘟兔化弱毒兔脾淋组织苗,不要使用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防猪瘟。重要的是用猪瘟单苗防好猪瘟,猪丹毒可以不防。在怀疑有猪肺疫的猪场,可用猪巴氏杆菌A型及B型(E0630)单苗联用,且应于猪瘟单苗免疫间隔7天后使用。另外,对猪瘟单苗的选择也有讲究,最好能选用两个不同知名品牌的产品,这叫双保险。  相似文献   

7.
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6~10头份,在猪后海穴(尾根下方,肛门口上方的凹窝中)内1次注射即可。(李兴如)""""后海穴大剂量注射猪瘟疫苗治猪瘟@李兴如  相似文献   

8.
袁永海 《河南农业》2016,(17):99-100
猪瘟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接触性的传染病,是猪瘟病毒所诱发的,对于养猪业有着十分严重的危害.在对猪瘟病猪进行确诊后,抑制病情发展和治疗的手段通常是紧急接种免疫和消毒清栏等,而通过猪瘟疫苗来对猪瘟病例进行治疗的情况虽然有,但其应用并不广泛,实际效果褒贬不一.基于此,开展弱毒疫苗治疗猪瘟试验,探讨大剂量疫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猪瘟(CSF)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古老传染病之一,其流行范围几乎遍布世界各地.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国际上称C株)对猪瘟预防有着显著地作用,有些国家已经利用此疫苗消灭了猪瘟,因此本文通过对猪瘟新型疫苗、免疫注射方法以及使用误区上进行综述,目的是为生产实践上猪瘟免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rus,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也是世界粮农组织和各国政府密切关注的主要传染病之一,OIE国际委员会《国际卫生法典》(2002版)中,猪瘟被列为A类15种法定传染病之一。在我国也被列为一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猪瘟病毒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RT-PCR快速鉴别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36株猪瘟病毒(CSFV)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针对CSFV强毒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能区分CSFV强毒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RT-PCR检测方法。【结果】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可以从CSFV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中分别扩增出大小为187和492 bp的特异性片段,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等猪源性病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10份疑似猪瘟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后发现,利用该方法可以从中分别检测出CSFV强毒和疫苗毒。【结论】建立了可鉴别检测CSFV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RT-PCR方法,为猪瘟的早期诊断及疫苗免疫猪和野毒感染猪的鉴别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地检测猪瘟病毒野毒的一步TaqMan-MGB 荧光定量PCR方法,为临床鉴别猪瘟野毒和HCLV疫苗毒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工具。【方法】在猪瘟病毒基因组5′端非编码保守区设计一对猪瘟病毒通用引物和一条特异性MGB探针,通过优化,得到最佳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和临床样本符合检验。【结果】该方法在100~10-7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检测极限达5.3×10-2pg 病毒核酸;对24个质控样本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检测除猪瘟兔化弱毒疫苗(HCLV)以外的猪瘟流野毒株,其它猪相关致病病原检测阴性;对122份疑似猪瘟样本检测的结果与本实验室建立的RT-nPCR方法的符合率为94.3%(115/122),阳性和阴性符合率分别为86.4%(38/44)和98.7%(77/78),Kappa值为0.87>0.75。【结论】建立的一步TaqMan-MGB 荧光定量PCR方法能鉴别猪瘟野毒和HCLV疫苗毒,且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与笔者先前建立的RT-nPCR方法对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猪瘟兔化弱毒疫苗(HCLV)的荧光定量PCR方法(FQ-PCR),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效力检验提供一替代方法。【方法】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基因组3′非编码区设计一对针对猪瘟兔化弱毒株的特异性引物和一条MGB探针,并进行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优化,以及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及符合性试验。将此方法用于部分批次疫苗厂疫苗半成品的定量检验,与兔热反应进行比较,寻求两方法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结果证实,CT值与模板之间呈现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98,扩增效率为101.14%;该方法仅扩增HCLV,不扩增HCLV以外的其它病原,显示良好的特异性;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检测模板中4.35个cDNA拷贝量,比CSFV-RT-nPCR高1个数量级。将此方法应用于4个厂家17个批次的34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效力检验,两只兔子均无热反应(不合格)样品共11份,FQ-PCR CT值为21.15—27.30;两只兔子一只呈现定型热,一只无热反应的样品12份,CT值为17.47—23.70;两只兔子都呈现定型热或者一只呈现定型热一只呈现轻热反应(合格品)样品共11份,CT值为17.10—20.8。【结论】建立的HCLV-FQ-PCR方法能特异性的检测疫苗核酸含量,与家兔热反应测定结果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可以用于猪瘟疫苗半成品中HCLV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4.
1 防疫不当 1.1 不按程序防疫.需要严加控制的传染病主要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常用的疫苗是猪瘟疫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弱毒冻干苗.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猪瘟(CSF)常规免疫的仔猪CSF抗体水平进行检测。试验分A、B两组,A组首免注射4头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B组首免注射2头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二免两组均注射2头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试验结果表明,注射疫苗后10d,开始产生抗体,20~30d抗体达到峰值,二免后抗体峰值维持40d以上。首免4头份的仔猪比首免2头份的仔猪CSF抗体峰值出现的早,维持的时间长。  相似文献   

16.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CSF)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古老传染病之一,其流行范围之广,几乎世界各地都有发生。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国际上称C株),为我国CSF防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在世界上目前也是最好的猪瘟疫苗,有的国家利用此疫苗已经消灭了CSF。但是我国CSF免疫却常常出现免疫失败的现象,这除与CSF本身的发病特点有关外,还与现在人们对猪瘟疫苗的认识不够有关。因此,本文对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的猪瘟淋脾苗和细胞苗的使用特点作了介绍,以使广大养猪户更好的使用它们,以减少CSF的发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苜蓿多糖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苜蓿多糖作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强化剂对60日龄体重18~20 kg的仔猪进行免疫试验研究.B淋巴细胞和抗体水平监测结果表明,苜蓿多糖可使猪外周血液的B淋巴细胞增多,血清抗体水平提高.攻毒试验表明,参试的2批猪,试验组潜伏期(34~72 h和36~68 h),明显长于对照组(12~48 h和14~48 h),发热温度试验组为(40.5~40.9℃和40.6~40.8℃)低于对照组(41.4~42.0℃和41.2~41.7℃),高热期试验组为(30~96 h和46~98 h)低于对照组(72~148 h和72~146h).说明苜蓿多糖对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属于一类动物疫病。由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研制和应用,猪瘟一度受到控制。但由于养猪以散养、中小型猪场居多,综合防疫做得不够,使得猪瘟的发生率又有所抬头,再度成为威胁养猪业的大敌。我们通过近三年的时间,在猪瘟防控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愿与各位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9.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古老传染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我国也广为流行,成为养猪业的一大天敌。不过自从我国的方世杰、周太冲和李继庚等老一辈科学家,通过将CSF石门系强毒在兔体上传几百代后,培育成功了1株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国际上称C株),为我国CSF防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猪瘟疫苗在我国的应用已经快50年了,但是,由于猪瘟疫苗的使用不当和猪场规范程度差,使得猪瘟免疫常常出现免疫失败的现象,形成了CSF带毒母猪持续感染,产下经胎盘感染的仔猪,使得仔猪形成免疫耐受,这除与CSF本身的发病特点有关外,还与现在人们对猪瘟疫苗的认识不够有关。因此,本文对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的猪瘟淋脾苗和细胞苗的再认识,提出猪瘟免疫的注意事项,目的是使广大养猪户更好地使用它们,以减少CSF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李道龙 《农技服务》2014,(10):132-132
<正>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俗称"烂肠瘟"。以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从而引起泛发性小点状出血,梗死和坏死为特征。本病可感染各种年龄的猪只,一年四季流行,传染性极强,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危害极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本病列入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并规定为国际重要检疫对象。我国于1954年成功研制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HCLV),推广应用至今,取得显著效果,该疫苗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