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哺乳动物的母性行为主要包括做窝行为、哺乳行为、护仔和抚育行为。在畜牧生产中,母性行为的好坏会影响母猪对仔猪的哺育和母仔之间的交流,对母猪的生理、心理健康和仔猪的生长发育都有直接影响,进而影响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随着现代集约化养猪的兴起,养猪业发展迅速,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但是,现代集约化饲养对于母猪表达其母性行为,以及仔猪学习如何正常表达行为产生了诸多限制因素。综述了现代集约化饲养和开放式饲养模式对母猪母性行为的影响,以及给养猪生产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梅花鹿全身是宝,鹿茸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滋补功能,是中药之王,补品中的上品;鹿肾更有壮阳补虚功能,被国内外医药界视为强阳补精、提高性  相似文献   

3.
圈养条件下梅花鹿初夏昼间行为节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4月3日至5月27日,以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景区平山堂养殖场圈养梅花鹿(sika deer)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取样法(Scan sampling)和全事件记录方法(All-occurrence recording),研究了34只梅花鹿行为节律.结果表明:初夏昼间梅花鹿取食、卧息、观望、反刍、移动、修饰行为频次依次减少,取食和卧息行为频次占昼间行为的68%.昼活动节律中,取食频次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在7:30和17:30左右.而反刍和卧息行为频次高峰期在11:00~14:00之间.对公鹿、母鹿和幼鹿群体取食和卧息行为频次分析表明,在11:30~12:30、13:30~14:30和15:30~16:30三个时间段内,公鹿取食频次和母鹿、幼鹿取食频次差异显著,在8:30~9:30和11:30~12:30及15:30~17:30连续时间段内,公鹿的卧息行为频次与母鹿和幼鹿卧息行为频次差异显著.本结论可为梅花鹿饲养管理和遗传选育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6年4月3日至5月27日,以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景区平山堂养殖场圈养梅花鹿(sikadeer)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取样法(Scansampling)和全事件记录方法(All-occurrence recording),研究了34只梅花鹿行为节律。结果表明:初夏昼间梅花鹿取食、卧息、观望、反刍、移动、修饰行为频次依次减少,取食和卧息行为频次占昼间行为的68%。昼活动节律中,取食频次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在7:30和17:30左右。而反刍和卧息行为频次高峰期在11:00~14:00之间。对公鹿、母鹿和幼鹿群体取食和卧息行为频次分析表明,在11:30~12:30、13:30~14:30和15:30~16:30三个时间段内,公鹿取食频次和母鹿、幼鹿取食频次差异显著,在8:30~9:30和11:30~12:30及15:30~17:30连续时间段内,公鹿的卧息行为频次与母鹿和幼鹿卧息行为频次差异显著。本结论可为梅花鹿饲养管理和遗传选育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母猪母性行为及其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畜生产中,母性行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性状。母猪选择中都注重其产仔数的提高,在提高产仔数同时,还要求它们能够成功喂养所产后代,因此改善提高母猪母性行为性状对仔猪的成活及生长至关重要。母猪的母性行为性状主要是指对仔猪尖叫反应、恐惧行为、攻击行为、育幼行为等,这些性状一般部分地受遗传控制,故可选择提高母性行为性状以改善母猪性能。本文综述了母猪母性行为性状及其遗传研究进展,讨论了母性行为与仔猪成活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选择、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并对母性行为遗传研究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对国内家畜行为遗传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圈养梅花鹿的人工饲养管理技术进行总结,阐述梅花鹿在圈养条件下日常管理、饲料配比、疫病防治等饲养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7.
梅花鹿的药用价值极高,近几年,我国兴起对梅花鹿养殖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南方的梅花鹿饲养技术,本文通过实验的方式来研究梅花鹿在我国南方的生长习性,从而更好地优化饲养技术。  相似文献   

8.
梅花鹿是偶蹄目鹿科中型食草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有6个亚种,山西梅花鹿、华南梅花鹿、华北梅花鹿、东北梅花鹿、四川梅花鹿和台湾梅花鹿,其中华北、山西和台湾3个亚种在野外已经灭绝。梅花鹿的饲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将鹿产品用于食药、保健与旅游等方面最早的国家,故发展梅花鹿的饲养及生态产业有着深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麝鼠的母性行为和围产期管理李萍萍,张丽梅(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哈尔滨150080)麝鼠(Ondatrazibethica)俗称水耗子,是啮齿目,仓鼠科、田鼠亚科、麝鼠属的一种水陆两栖的草食性毛皮动物。原产于北美洲。目前我国凡能适合于麝鼠栖息的水域均有分...  相似文献   

10.
母性行为(maternal behavior)属于一种本能行为,主要表现为做窝、哺乳、抚育及分娩前后的一系列对幼崽的关爱和保护行为[1].当前人们研究的猪母性行为主要有做窝行为、育幼行为、护仔行为等.母性行为建立了亲代与子代的亲子关系,但不同动物哺育后代的方式不同.现将猪母性行为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生茸期梅花鹿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呼吸测热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等方法 ,就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梅花鹿生茸期能量转化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日粮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能量代谢率和甲烷能产量。高蛋白质水平日粮可使能量代谢率和甲烷能产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梅花鹿茸血中胆固醇的含量与梅花鹿血、猪血和鸡血进行了比较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 ,梅花鹿茸血含胆固醇 0 0 9mg/mL ,明显低于其他 3种对照品  相似文献   

13.
梅花鹿是我国极度濒危的鹿科动物,目前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四川、江西等省狭窄的区域内。文章主要对梅花鹿的种群数量、行为生态学及保护遗传学研究等进行了概述,并指出目前国内学者对梅花鹿行为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为节律和栖息地的研究,为了更准确地反映梅花鹿系统进化关系,必须结合形态学、动物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及古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梯度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及呼吸测热试验等方法 ,对成年梅花鹿生茸期能量代谢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能量进食水平的提高 ,梅花鹿体沉积能显著增加 ;梅花鹿日产热量与进食能量水平呈强直线相关 ;甲烷能产生量随能量进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旨在探究梅花鹿鹿茸不同生长时期小分子代谢物表达差异变化,为鹿茸快速生长与骨化分子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选取体况良好的4岁龄雄性东北梅花鹿,收取生长25、45、65、100、130 d的鹿茸作为试验样品,每个时期3个生物学重复。利用UHPLC-TOF-MS技术对样品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样品主成分分析与层次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个生长时期可分为鹿茸生长期(25、45与65 d)与鹿茸骨化期(100与130 d)两个阶段。筛选、鉴定到171种显著差异表达代谢物(VIP>1,P<0.05,|fold change|>2),比对到HMDB数据库的112种代谢物,分为7大类;其中L-焦谷氨酸、L-组氨酸、L-肌肽与阿坎酸等有机酸类化合物在100 d含量最高,15-脱氧-Δ12,14-前列腺素J2、前列腺素H2、前列腺素I2在130 d显著上调,而其他氨基酸及有机酸类化合物均在生长期表达上调。差异代谢物显著富集到氨酰-tRNA生物合成、组氨酸代谢等13种KEGG代谢通路。本研究从代谢组水平为鹿茸快速生长与骨化分子机制的探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某鹿场梅花鹿种群退化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查了 1988~ 2 0 0 1年间黑龙江省平山养鹿场梅花鹿种群生物学特性变化特点。结果表明 ,仔鹿病死率增加 12 4 6 6 % ,成年鹿病死率增加 12 3 12 % ;母鹿产仔率减少 10 0 4 % ,2 0d仔鹿成活率减少 8 5 7% ;公鹿鹿茸平均单产降低 2 8 5 7% ,一等品率降低 5 2 2 3% ,等外品率增加 12 5 14 %。分析该结果原因为近亲繁殖所致。  相似文献   

17.
旨在从基因组层面揭示梅花鹿与欧洲马鹿的起源进化,找到与进化过程相关的信号通路并与表型进行关联.本试验以成年雌性梅花鹿与成年雄性欧洲马鹿染色体水平基因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对梅花鹿和欧洲马鹿基因组进行染色体共线性分析,获得两个物种间基因组序列的同源关系和基因组发生的染色体倒位现象,并对被倒位截断和在倒位内...  相似文献   

18.
在粗蛋白水平一致的前提下,研究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TMR)对2岁雄性梅花鹿消化代谢的影响。采用4×4拉丁方设计,全混合日粮精粗比分别是A组65∶35;B组55∶45;C组45∶55;D组35∶65。结果表明,A、B组在干物质(DM)表观消化率、粗蛋白(CP)表观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NDF)采食量、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钙吸收率、磷吸收率等方面与C、D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处理组A、B间除磷吸收率外其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处理组B磷吸收率显著高于处理组A(P<0.05);B处理组的钙吸收率高于A处理组(P=0.05);不同处理组在蛋白质日沉积量和蛋白质日均代谢率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9.
圈养优良梅花鹿经济效益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饲养成本、产品价格和有关生产技术参数 ,对优良梅花鹿的仔鹿保底价、自繁仔自留和自繁仔外销、外购仔外销、自繁茸外销和外购茸外销 5种生产类型优良梅花鹿的回本期及其创净利进行了统计与讨论 ,其结果可为指导养殖企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饲喂频率对梅花鹿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选用 4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 ,采用 3种饲喂频率 ,按 4× 3拉丁方试验设计 ,对瘤胃内pH值、氨态氮 (NH3 N)和总挥发性脂肪酸 (TVFA)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其动态变化规律以及VFA组分百分率。试验结果表明 ,增加饲喂次数 ,可以极显著地提高梅花鹿对粗饲料的采食量和瘤胃内pH值(P <0 0 1 )。不同饲喂次数 ,对瘤胃内NH3 N浓度、TVFA浓度没有显著的影响 (P >0 0 5)。瘤胃内主要代谢参数均随进食而呈现一定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