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鬼屎”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考证了中国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鬼屎”(Kwei hi.i.e.Demon′s droppings)即是粘菌,其最早记载出自唐代陈藏器所撰《本草拾遗》(公元739年左右)一书中,而非其后段成式所撰的《酉阳杂俎》(公元860年左右)一书。  相似文献   

2.
《尚书》顾命篇所写为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临终的遗嘱和祭祀情景,该文第三段有“乃受同瑁、王三宿、三祭、三咤、上宗日飨……”原文中词义,综合《说文解字》、《尚书译注》、《书经集传》等古今释意:同:酒杯(郑玄释)。瑁:天子所执玉,以合诸侯之圭者之,因冒于其上故称瑁。《周礼》:天子执瑁四寸。宿:读s,徐行向前日宿(肃)。祭:祭洒酒至地。上宗:太保之助手。太保即庙祝(官名)。咤:读zh,向后退日咤(郑玄释)。《说文解字》释“奠酒爵也”。全名译释:王(康王——成王之子)接受酒杯和瑁,慢慢向前三次,奠酒三次,…  相似文献   

3.
一、《茶经》成书应是761年这一成书年分是陆羽在他的自传(《陆文学自传》)中说的,他的自传写于唐肃宗上元辛丑年,即公元761年。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自禄山乱中原,为《四悲诗》,刘展窥江淮,作《天之未明赋》,皆见感激,当时行哭涕泅。著《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卜卷,《茶经》三卷,《占梦》上、中、下三卷,并贮于揭布囊。”29岁的年青陆羽,一下写了8部书,61卷,真了不起。而《茶经》是8部书中的一部,这是明摆着的,岂能不承…  相似文献   

4.
张泉鑫 《农业考古》2000,(1):271-272
鸬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 sinensis )别名水老鸦、鱼鹰、 (音意)、乌鬼。属鸟纲、鹈形目,鸬鹚科。分布于中国、日本、西伯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善于潜水捕鱼,我国南方渔户多驯养此鸟,驱使捕鱼。据畜牧史学家张仲葛先生考证,把野生鸬鹚加以驯化,用来捕鱼,以中国为最早。早在秦、汉时代(公元前221一公元220年)的《尔雅》(大约是秦汉时人所作,晋郭模注)一书中以及东汉(公元25-220年)杨孚撰写的《异物志》里,均有鸬鹚能入深水捕鱼而湖沼近旁之居民多养之使捕鱼的记载。《郸县出土东汉画像石棺图象略说》…  相似文献   

5.
周志刚 《农业考古》2007,(5):187-192
前记:本文对陆羽撰著、编述、诗文、碑碣的所有著作,作一考察,记录存佚、卷次、版本,对各书内容不作详细介绍。因各书历代版本源流繁多,所记版本卷次仅以文后参考书目为准。《茶经》三卷存。有宋咸淳九年(1273年)左圭原刊百川学海本和明刻本等多种版本。原书三卷,据(唐)皮日休《茶中杂咏.序》:“自周以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季疵始为三卷《茶经》,由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饮之者,除而疬去,虽疾医之,不若也。”所言与今本《茶经》内容次第相同,今本都作三卷十篇。至宋以后,《茶经》卷本渐有歧异。(宋)…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羊文化试探湖北襄阳师专附中郭孔秀一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在其“羊部”中,收集有关羊的字28个;北宋李日方主编的《太平御览》,在其“羊目”中引用56种书,收集78条有关羊的史事;清初编纂的《康熙字典》,在其“羊部”中,收集有关羊的字157个,...  相似文献   

7.
“婺绿”茶史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婺绿”的溯源婺源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著名的茶叶专家陆羽(公元733~804年)所著的《茶经》一书中,就有“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记载。《茶经》成书的年代为肃宗乾元年间,那时,婺源已建县治于清华。诗人白居易于公元816年写的长诗《琵琶行》中“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句,可以看出浮梁已经成为茶叶的集散地。那时的县城清华至毗邻的浮梁只有一百五十华里,婺源茶叶,绝大部分运到浮梁销售是有理可据的。从有关史料中,还可得到证实,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从浮梁运销西北,华北各地的茶叶就有几十万驮之多。这说明唐代的婺源已是著名的茶区了。  相似文献   

8.
卢仝生于唐德宗(李适)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卒于唐文宗(李昂)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唐朝诗人,自号玉川子,今河南省济源市(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县)武山镇(今思礼村)人。  相似文献   

9.
位于江西中部、泰和县境内、 水上游的槎滩陂,始建于公元937年。该陂的创筑人为南唐周矩。陂志、县志、府志,以及《江西要鉴》上都有记载。周矩(公元895-976,字必至,号云峰),原籍金陵(今南京),南唐天成二年进士,任金陵监察御史.为避唐末之乱,于天成末年(930)随子婿古州刺史杨大中徙居泰和之万岁(后改为信实,今螺溪乡)。他寓居农村,体察民情,深知群众受旱欠收之苦。约在937年,他经过周密筹备后,选择 水上游的槎滩村畔,以木桩、竹 压力大陂,长一百余丈,横遏江水,开洪旁注,故名槎滩陂。又于滩下…  相似文献   

10.
正嫘祖,亦作雷祖、累祖,传说为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因居轩辕之丘而名)正妃。据《史记·五帝本纪》《后汉书·礼仪志》《路史后纪》《轩辕本纪》等书记载,嫘祖为西陵氏之女,是黄帝正妃。传说嫘祖在5000年以前,出生于西阴之地(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北),她是古代最早养蚕缫丝的发明创造者。反映夏代物候情况的《夏小正》中可以看到"三月摄桑,妾子始蚕",即当时于阳历四月采伐桑叶开始养蚕,表明那时北方的养蚕比现在要早45 d,  相似文献   

11.
大辽物产论     
白光 《农业考古》2004,(1):179-187
一契丹贵族首领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0 7年称帝,公元916年建国,号契丹,至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大辽以来,计2 18年。其疆域,《辽史·地理志》载:“东至於海,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 ,暨於流沙,北至胪朐河(今克鲁伦河) ,南至白沟,幅员万里。”即东至鸭绿江以东和邻国高丽接壤,东北越过黑龙江外兴安岭直到海上,北边包括了现在国境线迤北很大一部分地方,西经山西北部至陕西,和当时的西夏相邻,南以白沟(今河北省拒马河南支,向东沿塘泺从沧州以北至海)界河,恒山分脊与北宋接壤。所辖行政区域,“总京五,府六,州、军、城百五十有六,县二百有九。”(《辽史…  相似文献   

12.
宋应星(公元1587年——?)字长庚,江西奉新县人,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任江西分宜教谕,《天工开物》一书即在任分宜县教谕时写的;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任汀州府推官,十四年(公元1641年)任亳州知州。明亡不仕,死于清顺治年间。《天工开物》一书原尚有《观象》、《乐律》两卷,后经作者删去,其原因宋氏自序说是“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临梓删去”。《天工开物》一书初刊于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就是序中所说的涂伯聚原刊本,序  相似文献   

13.
《沈氏农书》和《补农书》是反映浙江嘉兴、湖州地区明末清初地主经营情况,总结前人和当时农业生产技术、经验的综合性农学著作。《沈氏农书》为浙江归安(今属吴兴)侠名的沈氏所撰,成书于明代崇祯之末(从书中记载的灾情、物价、生产情况并与沈氏《奇荒纪事》相印证,推定约在公元1640年或稍前),经张履祥的录辑及其弟子的刊印而得以保存至今。全书为:一、“逐月事宜”,相当一篇农家月令提纲,详列各月“天晴”、“阴雨”的农务和“杂作”、“置备”事项。对农业生产经营、家庭副业和生活日用安排得井井有条,张履祥说它是“首列月令,深得授时、赴功之义”。二、“运  相似文献   

14.
蜀,蚕耶?非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蜀”字在甲骨文中写作“■”,此外还有“■”、“■”、“■”等写法共12字。在古文献中,“蜀”字作何解?许慎《说文解字》中这样写“■”“葵中蚕也”。《说文》解“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勹谓象其身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我国最早的字典,汉代许慎编著的的《说文解字》对“谚”字作了注解,说“谚”,传言也。《汉书·五行志》颜注亦说,“谚”,俗所传言也。据此可推知,“农谚”也就是农家流传的语言的意思。或者说是一种农家流传的“行话”。  相似文献   

16.
《秧马歌》碑及秧马的流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轼贬官惠州(今广东惠阳)。南迁时途经庐陵太和(今江西泰和县),见宣德郎曾安止(1048——1098年,江西泰和人)。安止出所作《禾谱》,轼美其“文既温雅,事亦详实”,然惜其不谱农器。因此,作了一首《秧马歌》(见附录)赠安止附《禾谱》之末。《秧马歌》今存《苏轼诗集》中。《文献通考·经济考·农家类》曾引陈振孙略记此事。陆游为曾之谨(曾安止侄孙)题诗有云:“曾侯奋笔谱多稼,谵州读罢深咨嗟。一篇秧马传海内,农器名数方萌芽。”可见此歌颇为宋人所传诵。但《秧马歌》碑刻尚未见有著  相似文献   

17.
貂貂是一种小型珍贵毛皮兽。常见的有水貂(Mustdsvison)和紫貂(Martesdsilina),均属哺乳纲,食肉目,融科。《本草纲目》称"貂鼠",日:"貂亦作鼯。罗愿云:此鼠好食栗及松皮,夷人呼为栗鼠、松狗。按许慎说文云:貂,鼠属,大而黄黑色,出了零国。今辽东、高丽及女直、鞑靶诸胡皆有之。其鼠大如獭而尾粗。其毛深寸许,紫黑色,蔚而不耀。用皮为裘、帽、风领,寒月服之,得风更暖,着水不濡,得雪即消,拂面如焰,拭眯即出,亦奇物也。惟近火则毛易脱。汉制侍中冠,金挡饰首,前插貂尾,加以附蝉,取其内劲而外温。毛带黄色者,为黄貂…  相似文献   

18.
由张学军、孙炳芳共同完成的《直隶商会与乡村社会经济(1903—1937)》一书,2010年2月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继《直隶商会与直隶社会变迁(1903—1928)》(张学军等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之后有关直隶商会研究的又一力作。应该说作者穷十年之功,  相似文献   

19.
贾思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他的生平事绩,史书没有记载,我们只能从他所撰的《齐民要术》得知一些。他是北魏末、东魏时(公元六世纪)人,曾任北魏高阳郡(今山东境內)太守。他主要活动于今天的山东、河北、山西一带。大约在公元533—544年间,写成《齐民要术》一书。  相似文献   

20.
《葛洪肘后备急方》是一本著名的古医书,原为葛洪(公元281~341年)所撰。葛洪是东晋朝代(公元317~420年)著名的医药学家、道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本书初名《肘后卒救方》;其“肘后”,即便于携带取用之意。后由梁人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增补缺佚,得一百一首,因名为《补厥肘后百一方》。后又经金人杨用道摘取宋《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的附方,随证类附于后,名为《附广肘后方》。现行各本,书中的葛、陶部分已混淆一起,但杨的增补部分,因列为“附方”,易于辨出。所载的兽医方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