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不同土壤类型对毛竹林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福建省常见的7种土壤类型(红壤、黄红壤、黄壤、紫色土、红土、黄泥土、水稻土)对毛竹林出笋数、新竹成竹率和新竹胸径的影响。结果显示,毛竹林出笋数及新竹胸径在不同土壤类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新竹成竹率在不同土壤类型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认为,在毛竹造林时应优先选择退耕的农地,即耕作土壤黄泥土和红土。  相似文献   

2.
笋用良种黄甜竹引种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甜竹(Acidosasa edulis Wen)原产福建,野生。笋期晚、发笋率高、可食率57.53%、笋味甜、松脆可口,水分高、灰分低,赖氨酸、组氨酸、谷氨酸含量高,而酪氨酸又很低。竹秆挺拔,枝叶浓密,株型优美,又是材用、观赏的好竹种。 1984年本所列题对黄甜竹引种研究,经过六年的栽培试验,在浙江以及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最低气温不超过-10℃,土壤立地条件适合的地区发展黄甜竹是可行的。试验成功地把黄甜竹由野生型变为栽培型,新竹胸径由母竹的2.4厘米增长到3.7厘米。亩产鲜笋419公斤。新竹一万余株。推广种植2000余株。黄甜竹的竞争潜力已崭露头角。出笋期天数、笋期积温与出笋量呈正相关,r复=0.984,方程:y=444.9245·log x_2-211.8405·log x_1-701.9835。地径与笋重:r=0.989,方程:y=0.3794·x-0.5749。高生长天数、林内积温与高生长紧密相关:r复=0.073~0.994。笋期初期出土的竹笋,完成高生长过程需要40天,盛期初出土的需30天,盛期末出土的只需25天。  相似文献   

3.
临安县在七十年代营造的大批杉木林基地陆续进入采伐期,杉木采伐后发展什么?玲珑林场给我们作出了回答。玲珑林场在1979年营造的杉木林中,重伐70%后栽种毛竹,五年成林,效果很好,值得推广。坐落在场部边3.l亩杉木林,1992年2月,重伐70%后,栽培毛竹95株,1993年留新竹155株,挖笋120斤,1994年留新竹246株,挖笋245斤,1995年留新竹276株,挖笋465斤,1996年留新竹321株,挖笋605斤,最大的新竹已达8寸,四年合计留新竹989株,挖笋1435斤,五年成林。主要经验是:重伐后,全垦整地,2月种植,种时每株施磷肥半斤,种后年抚育2次,6…  相似文献   

4.
试验于2014年11月至2017年6月上旬期间,对毛竹林采用不同抚育技术措施(A:全面锄草清杂+翻垦+施肥;B:全面锄草清杂+翻垦;C:全面锄草清杂;CK:不抚育)进行出笋成竹及新竹生长效果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抚育技术措施对毛竹的出笋成竹及新竹生长具有极显著影响,以处理A的出笋成竹量及新竹生长量最高,平均春笋出笋数达965个/hm~2,平均成竹数达922株/hm~2、平均成竹率达95.5%,平均胸径达11.6cm、平均高达12.8m。  相似文献   

5.
一、合理留养母竹:在出笋高峰期留养新竹为50株-60株/亩,竹林老化的适当多留新竹。通过2个-3个大年逐步调整立竹度为150株-180株/亩,且分布均匀。 二、逐年进行竹龄结构调  相似文献   

6.
以城市景观绿化红竹林为对象,对立地条件、初植密度相同,不实施人工干扰,高密度全梢竹一次成景栽植的2种造林年份(2003年、2005年11月)红竹林2007-2009年的新竹数、新竹胸径和枝下高、全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造林后前3个出笋成竹年新竹数无显著差异,第4个出笋成竹年新竹数显著下降,并呈逐年降低趋势;随着造林年限的延长,新竹胸径逐年增大,相邻年际间新竹胸径增幅降低。造林后前3个出笋成竹年新竹胸径差异显著,从造林后第4个出笋成竹年开始,新竹胸径趋于相对稳定;立竹枝下高、全高是立竹胸径的从属因子,不同造林年份试验林不同年度相同胸径的立竹枝下高无显著差异,立竹全高总体上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以23种箬竹属植物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在成都平原的引种成活率、笋期节律和新竹生长情况,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其引种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除粽巴箬竹引种成活率为66.67%外,其余22种箬竹成活率均为100%;23种箬竹在成都平原的笋期节律可以划分为早笋型(出笋盛期2—3月)、中笋型(出笋盛期3—4月)和晚笋型(出笋盛期3—5月)3种类型。(2)引种翌年23种箬竹的出笋率、新竹率均值为78.34%、67.35%,不同竹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引种初期繁殖能力最强的是金平箬竹(出笋率171.34%、新竹率155.82%),最差的是胜利箬竹(出笋率5.79%、新竹率5.79%)。(3)23种箬竹引种翌年新竹平均株高、地径、单叶面积和竹丛的平均叶面积指数分别为40.59 cm、0.46 cm、79.99 cm2、3.63,对23种箬竹的单叶面积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其划分为大型叶、大中型叶、中小型叶、小型叶4种类型。(4)23种箬竹新竹的净光合速率均值为12.55μmol CO2·m-2·s-1,最高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观赏竹种小佛肚竹抽枝长叶和竹叶凋落规律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8月中旬前出笋新竹当年完成抽枝,平均抽枝持续期25 d,以后出笋新竹至翌年4月下旬完成抽枝,抽枝持续期12~171 d。各出笋时期的新竹从竹笋出土至始抽枝的时间差异明显。8月下旬前、8月下旬~9月上旬、9月上旬后出笋新竹,抽枝持续期在时间阶段间差异显著,而时间阶段内差异不显著;8月中旬前出笋新竹当年完成长叶,其后出笋新竹至翌年5月上旬完成长叶,各时期出笋新竹长叶持续期无显著差异,平均12 d;抽枝长叶期23~182 d,总体呈迟出竹笋抽枝长叶期短的规律;不同季节间竹叶凋落量差异显著,以10~12月份最多,4~6月份最少,新叶抽发量以4~6月份最多。  相似文献   

9.
优良笋用新竹种——奉化水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奉化水竹是新发掘的乡土竹种,适应性强,耐水湿,耐干旱瘠薄。出笋季节迟,笋期5月初至6月上旬。笋产量平均30718.4kg/hm2,最高为60875kg/hm2。留养新竹8285株/hm2,平均笋产值65424.87元/hm2,竹材产值8285元/hm2,最高产值达140533.75元/hm2。它繁殖容易,当年造林,当年出笋,3年成林,4年丰产。  相似文献   

10.
毛竹林BNP竹腔施肥增效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毛竹标准样地,开展了毛竹林不同施肥处理试验,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毛竹林不同施肥处理对出笋数、挖笋量、新竹株数均产生极显著影响,对新竹胸径产生显著影响,竹腔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单位面积出笋数、挖笋量、新竹株数、新竹胸径、经济效益分别增加23.3%、51.9%、26.3%、21.2%、65.6%。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提高黄甜竹经济效益的施肥模式,采用了随机区组设计,设施用尿素5kg/亩、10kg/亩、复合肥15kg/亩、22.5kg/亩、30kg/亩五个处理,分两次施肥:第1次施肥在出笋前一年11月施孕笋肥,第2次在出笋当年施催笋肥。结果表明:黄甜竹笋产量高,达11229~17263kg/hm2,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不同施肥方法的效果明显,达到极显著水平,出笋数量和笋产量依次为施用复合肥30kg/亩尿素10kg/亩复合肥22.5kg/亩尿素5kg/亩复合肥15kg/亩。新竹生长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连续4年的监测结果表明,贵州省荔波县引种的撑×绿杂交竹即撑绿竹竹林,在造林当年其竹笋的出土萌发经历了初期、盛期和末期3个阶段.6月为其出笋初期,出笋数占总出笋数的12.8 %,7、8月为出笋盛期,出笋数占总出笋数的79.5 %,9月为出笋末期,出笋数占总出笋数的7.7 %.撑绿竹林经营至第3年,每丛竹平均有新竹1~9秆,其平均胸径为3.49 cm,平均竹高6.2 m,新竹胸径大于3 cm小于等于4 cm的株数占44.61 %,此时竹林的结构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3.
采用4种不同抚育措施开展黄甜竹笋用林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出笋量以处理Ⅱ效果最好,分别比处理Ⅰ、处理Ⅲ、CK高出21.0%、52.8%、75.2%,新竹成竹率分别比处理Ⅰ、处理Ⅲ、CK高出2.0%,3.3%,4.5%。新竹平均眉围处理Ⅱ分别比处理Ⅰ、处理Ⅲ、CK高出6.3%、24%、28%。新竹平均高处理Ⅱ分别比处理Ⅰ、处理Ⅲ、CK高出9%、24%、35.8%。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抚育措施处理对黄甜竹出笋量和新竹平均眉围均有极显著影响,对新竹成竹率没有显著影响。多重比较表明:处理Ⅱ增产效果最好,处理Ⅰ次之,处理Ⅳ增产效果最差。经济效益以处理Ⅱ的纯收入最高达8.112 5万元/hm2。  相似文献   

14.
阿帕斯竹出笋期5月中旬~10月中旬,7月上旬~8月中旬为出笋盛期;单株埋秆育苗的出笋数、成竹数分别是单株埋蔸育苗的3.9倍、3.8倍,而新竹径级较埋蔸的下降43.5%,两种育苗方法可结合应用;竹丛结构调控可显著提高竹丛出笋数(21.9%)和新竹地径(84.1%),退笋率降低36.9%;综合出笋成竹数、新竹地径的季节性施肥效果,以6月最佳,其次为3月。  相似文献   

15.
经对天目早竹梅雨季节造林试验和笋期观测3年调查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梅雨季节移栽天目早竹,成活率高,发笋成竹快,3年即可满园。天目早竹自然出笋期在3月26日~4月12日,分为初期、盛期、后期,各期成竹率和早期退笋率以及新竹质量有明显差异;母竹系统质量和距母竹远近对新造竹林的出笋成竹能力有一定影响;笋竹高生长服从S型曲线增长规律。  相似文献   

16.
遵照毛主席“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和“竹子要大发展”的教导,我们在水库建成的同时,大搞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在1970年至1973年四年内共发展毛竹2000多亩,保存率达95%,目前已普遍出笋长竹。1970年栽植的108亩,现已满园成林,每亩蓄积量160—180株,多数达260多株,平均胸围10厘米左右,最粗的达24厘米。据在166亩竹园内的调查,1971年至1973年共出新竹3239株,每亩平均株数已达195株,新竹胸围已达12.8厘米,新竹数量和质量逐年上升(表一)。  相似文献   

17.
经对天目翠竹季节造林试验和笋和笋期观测3年调查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梅雨季节移栽天目早竹,成活率高,发笋成竹快,3年即中满园。天目早竹自然出笋期注3月26日-4月12日,分为初期、盛期、后期、各期成率和早期退经以及新竹表明显差异,母竹系统质量和距母竹远近对新造竹林的出笋成竹能力有一定影响,笋竹高了从S型曲线增长规律。  相似文献   

18.
新余市1987年,拨了2万元专款引进浙江8个优良笋用竹种,计1622株,面积22亩,88年又拨专款9万元,建立母竹基地。共引进母竹1.4万株。建立高标准母竹园250亩。从1989年春,沙土林场首批2.36亩母竹林中发笋成竹情况看,当年新竹859株,原植母竹188株,成竹母竹143株。  相似文献   

19.
2001年2月我市从广东省英德市沙坝镇引种麻竹。引种当年造林成活率达91%.保存率达88%。结果表明:①2001年新竹平均胸径为3.4cm,平均株高为3.9cm。2002年新竹平均胸径为5.6cm,平均株高为5.9cm。2003年新竹平均胸径为7.8cm,平均株高为9.5cm。②经三年培育,2003年每公顷平均产笋量达22.5吨,产值达3.6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生产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一年栽竹,三年成林,五年取材,十年高产”的毛竹速生丰产技术措施,我场于1958年12月9日选定蒿山工区一块土层深60公分以上、排水良好、PH6.5、砂质壤士的丘陵平山熟荒地,面积1.78亩,栽竹98株,成活率达98%,栽后三年累计出笋成竹741株(即1959年为142株,1960年为261株,1961年为338株),基本上新竹满园。从第五年林地清理开始到目前为止已经取材达1693株。我们在1970年12月18日进行了林分调查,当时宅竹蓄积保存766株,其中1966年新竹最粗围度12寸,折算总产量为22513市斤,亩产12647.7市斤。在1974年11月24日又进行了林分调查,现在毛竹蓄积保存985株(其中一伐竹444株,二伐竹29株,三伐竹374株,四伐竹12株,五伐以上的156株),折算总产量为38131市斤,亩产14117市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