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黄刺玫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刺玫的嫩叶为材料,比较了改良SDS法、CTAB法和陈大明法等3种方法对其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裂解前加入不含SDS的缓冲液,提取过程中用4%β-巯基乙醇的改良SDS法,可有效地控制材料的褐变及DNA污染。提取的DNA纯度和产率均较高,可完全满足RAPD扩增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采用常规CTAB法、CTAB硅珠法、核分离法、二次抽提法、改良CTAB法对富含多糖的西南桦干叶进行DNA提取,并将DNA进行电泳检测及RAPD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结果差异较大,CTAB硅珠法得率最低,为0.4~11.6μg/g;核分离法和二次抽提法较常规法去除多糖效果好,得率高;改良CTAB法得率最高,为171.2~364.8μg/g,电泳条带最清晰,RAPD扩增结果最好,适合干叶西南桦基因组DNA提取。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测定葡萄中低分子量酚类物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水—甲醇洗脱系统,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低分子量酚类物质的方法,用乙酸乙酯提取葡萄中的低分子量酚类物质。第一步pH= 7.0,分离提取出中性酚(儿茶素、芳香醇);第二步pH= 2.0,分离提取出酸性酚;梯度洗脱,一次分析在70 m in 内完成。新鲜葡萄样品经预处理,各种酚类物质回收率为65% ~95% 。  相似文献   

4.
玉米花粉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和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玉米花粉为材料,借鉴其他植物RNA的提取方法,比较了利用Trizol法、酸性酚—异硫氰酸胍法和CTAB改进法提取玉米花粉RNA的效果,利用普通琼脂糖凝胶代替甲醛变性胶电泳分析3种不同方法所提取的RNA的完整性,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RNA的纯度。结果表明,CTAB改进法为其中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取高质量的紫叶酢浆草DNA,以紫叶酢浆草茎段及叶片为材料,比较了5种方法对其DNA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用SDS法、改良CTAB法和核DNA法提取出的酢浆草DNA质量和得率都优于高盐低pH法和CTAB区室法,从酢浆草叶片中提取的DNA质量和得率优于从茎段中提取的。综合分析可知,以紫叶酢浆草叶片为材料,采用核DNA法提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三种方法提取不同品种梨叶片总R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出提取梨叶片总RNA的最佳方法,以梨极矮化突变体和苹果梨为材料,采用柱式植物RNAout试剂盒、SDS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其叶片总RNA并比较提取效果.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能有效抑制酚类物质和多糖对总RNA提取的影响,获得纯度高、完整性好的总RNA,其28 S rRNA条带亮度高于18 S rRNA,所提取...  相似文献   

7.
绣线菊属植物的DNA提取和RAPD引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0种绣线菊属植物资源为材料,分别用SDS法、高盐低pH法及改良的CTAB法对幼嫩叶片进行DNA提取并进检测比较,利用经过检测的模板对RAPD引物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DNA可以用于RAPD分析。对200条10碱基的RAPD引物进行了初筛和复筛,筛出了30条扩增多态性强、稳定性好的引物,作为全部基因组的扩增引物。  相似文献   

8.
以菊芋叶片为材料,通过比较提取其叶绿体DNA的5种方法(改良高盐-低pH法、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GENMED试剂盒物理法、GENMED试剂盒化学法及DNaseⅠ差速离心分离法),筛选出适合菊芋叶绿体NDA的提取方法。利用显微镜、核酸蛋白测定仪、琼脂糖凝胶电泳及菊芋基因特异引物RAPD检测。结果显示:改良高盐-低pH法分离得到的叶绿体在40×物镜下其数目多,浓度高,背景清晰,提取菊芋叶片cpDNA的OD_(260)/OD_(280)为1.926,质量浓度为295.63μg/μL。经10 g/L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发现,cpDNA条带清晰整齐,无核DNA污染;且提取的cpDNA通过4对引物均能扩增到片段。结果表明,改良高盐-低pH法能够快速获得菊芋高质量的叶绿体DNA。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附子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附子的遗传多样性、种质鉴定和指纹图谱的构建提供基本保证。[方法]以中药材附子药源植物的幼嫩叶片和块根为试材,分别采用SDS法、CTAB法和改良CTAB法从中药材附子药源植物中提取基因组DNA,比较不同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对于新鲜叶子,采用SDS法提取DNA的A260/A280值最接近1.80,其次为改良CTAB。采用改良CTAB法从新鲜附子提取DNA的A260/A280值最接近1.80,表明改良CTAB法的除杂效果优于SDS法。SDS法适于杂质含量较低的试材。采用SDS法提取的DNA浓度最高,改良CTAB法次之,CTAB法最低;从鲜材料提取基因组DNA浓度比干材料高。[结论]3种方法均能提取到中药材附子药源植物的基因组DNA,SDS法对新鲜叶子提取的基因组DNA效果最佳,改良CTAB法对新鲜附子进行DNA提取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以4个不同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采用6种不同的单一组分和复合组分的醇溶蛋白提取剂,在同一条件下提取水稻种子的醇溶蛋白。通过比较SDS—PAGE电泳图谱发现:单一组分提取剂中100%乙二醇效果最好,用此提取剂提取的醇溶蛋白经SDS-PAGE电泳后,图谱中带型清晰,分辨率高,条带位置准确,是水稻醇溶蛋白理想的提取剂;5%2-巯基乙醇提取效果最差。此外,还用得出的最佳提取剂提取了另外36个水稻品系的醇溶蛋白,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和SDS—PAGE比较分析了醇溶蛋白的总含量和组成的多态性。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系在醇溶蛋白总量、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等上表现出一定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部分小麦新品系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APAGE)对 2 0 0 1年参加四川省区试的 2 0个小麦新品系和 2个对照品种进行了醇溶蛋白基因位点的特异性检测 ,分析了不同品系 (种 )间醇溶蛋白带型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 ,2 2个小麦品系(种 )具有 2 2种带型 ,每个材料分离出 18~ 2 9条带 ,2 2个材料共分离出 5 6条带 ,其中 4 9条具有多态性 ,占 87 5 %。2 0个新品系中具有 1RS/ 1BL易位系标记性位点Gli B1l的有 11个 ,占供试新品系的 5 5 %。 2 2个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在 0 0 4 3~ 1 0 0间 ,平均值为 0 4 4 4 ;1RS/ 1BL易位系与非 1RS/ 1BL易位系间的遗传距离较大。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表明 :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 0 5 0水平上明显聚为 4类。分析表明 ,供试四川小麦新品系具有较为广泛的基于醇溶蛋白带谱的遗传多样性。同时还探讨了供试材料中Gli B1l位点高频率存在的原因及进一步合理利用1B/ 1R易位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在蛋白质水平上对多个亲本及其杂交获得的正反交F1代杂交籽粒进行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分析,研究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具有品种特性,表达受遗传控制, 不受环境影响;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在F1代有些组合呈共显性,有些组合呈倾母性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13.
3 个6x 小黑麦品种和2 个普通小麦品种杂交回交,选育出NR9892 等11 个系群216 个株系,其中大部份抗条锈病或( 和) 白粉病。应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 分析了NR9892 系群的64 个株系及其亲本Currency、小偃6 号和川育12 号的醇溶蛋白。结果表明:17-19 % 的株系含有黑麦1RS所特有的Gld1B3 位点,57-81 % 的株系在G1i- 2 位点发生了普通小麦与6x 小黑麦遗传物质重组;64 个株系中出现了1 种亲本类型,3 种重组类型和3 种突变重组类型,突变率17-19% 。文中还讨论了6x 小黑麦向普通小麦导入有用遗传物质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利用醇溶蛋白凝胶电泳方法对陕西关中地区的33个小麦品种进行电泳分析,得出的各品种的电泳图谱及电泳模式证明,小麦种子醇溶蛋白凝胶电泳图谱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多态性和特异性,是用作品种鉴定的好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33个小麦品种的电泳图谱和电泳模式,制出了小麦品种鉴定检索表。与同工酶法相比,该方法所需仪器设备少,简便易行,不损伤种子发芽力。对大麦的初步研究表明,该方法用于大麦品种鉴定也是可行的。文中对该方法在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两个小麦-黑麦远缘杂交高代抗病株系的贮藏蛋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SDS PAGE、A PAGE方法对两个小麦 -黑麦远缘杂交高代抗病株系 98- 110 4、98- 917共 2 6个材料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醇溶蛋白Gli B1l特异位点的有无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这 2 6个材料的Glu A1、Glu B1、Glu D1位点上分别检测到了 2、3、2个等位基因 ,在每个位点上 ,出现频率最高的等位基因分别为Glu A1a(96 15 % )、Glu B1b(92 30 % )、Glu D1d(84 6 2 % )。Nei’s遗传变异系数H分析表明 :供试材料在Glu D1位点上变异最大 ,其次是Glu B1、Glu A1;其中株系 98- 110 4在Glu A1、Glu B1、Glu D1位点上的遗传变异系数H分别为 0、0 180、0 180 ,株系 98- 917在这 3个位点上的遗传变异系数H相应为 0 117、0 117、0 30 5。从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可知 ,此高代抗病株系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合方式共有 5种 :(1、7+8、5 +10 )、(1、7+9、2 +12 )、(1、7+8、2 +12 )、(N、7+8、5 +10 )、(1、14 +15、5 +10 ) ;其中亲本A4 2 912类型 (1、7+8、5 +10 )所占比例最多 ,为80 77%。另外通过A PAGE方法检测出 4个具有亚基组成变异的材料 98- 110 4 - 9(1、7+9、2 +12 )、98- 917- 15(1、7+8、2 +12 )、98- 917- 2 7(N、7+8、5 +10 )、98- 917- 2 9(1、14 +15、5 +10 )均为 1RS/ 1BL易  相似文献   

16.
小麦热激蛋白60(HSP60)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摘要)(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小麦热激蛋白60(HSP60)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中进行高效表达。[方法]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小麦HSP60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P1/P2,利用RT-PCR方法从小麦RNA中扩增小麦HSP60基因,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GEX-4T-1-HSP60表达载体,将构建好的小麦HSP60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HSP60转化至大肠杆菌表达菌株E.coliBL21感受态细胞。[结果]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鉴定正确后,与GenBank中收录的小麦HSP60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同源性达100%。在IPTG诱导下获得了目的蛋白,所表达的GST-HSP60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90kD。蛋白质电泳(SDS-PAGE)结果表明,表达的蛋白条带与预期大小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pGEX-4T-1-HSP60的原核表达载体,在E.coliBL21中高效表达了HSP60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形成一套适合实际情况的小麦醇溶蛋白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方法和谱带分析技术;依据国际种子检验协会1986年公布的标准小麦醇溶蛋白A-PAGE方法,结合国内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了适合中国试剂和仪器的小麦醇溶蛋白A-PAGE的改良方法.该方法克服了标准方法中的胶韧性差、剥胶困难、分辨率不高、谱带识别繁琐、实验效率较低的限制.该方法适合中国小麦品种纯度的快速鉴定、血缘关系分析、遗传育种种质材料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18.
SDS—PAGE鉴定小麦品种纯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物品种纯度鉴定是当前国内外种子检验的一大难题。本文以小麦为材料,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分析了10个品种种子的醇溶蛋白图谱。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贮藏年限种子的醇溶蛋白组分没有发生变化,电泳图谱基本一致;而不同品种种子的醇溶蛋白条带差异明显,B区和C区的主带数目是品种的“指纹”特征,可用于品种鉴定。本文还对几项电泳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应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陕优225等16个品种及3个组合杂种后代分离材料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与面包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普通小麦中罕见的Glu-B1编码来基14+15象Glu-D1编码亚基5+10一样,对面包品质有重要贡献,存在于陕优225、小偃6号等优质品种中。  相似文献   

20.
醇溶蛋白酸性电泳及其在种质资源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 1个新的醇溶蛋白酸性电泳方法 ,并用此方法对不同倍性小麦品种及黑麦、小黑麦品种的醇溶蛋白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此方法不仅适用于小麦醇溶蛋白分析 ,而且也适用于黑麦和小黑麦种质资源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