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参主产于我国,为东北“三宝”之首,驰名中外。人参中含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重要保健医疗功效和营养成份,是名贵药食同源植物。 我国明代以前山参蕴藏量十分丰富。至清代,因保护措施不力,掠夺性采挖,山参资源破坏严重,山参供不应求。于清代末年始现伐林栽参。 解放后,人参发展迅速。特别是进入80年代,人参作为主要致富经济作物栽培,仅吉林省自1980年至1988年,栽培面积增加近4倍,产量增加5倍多。由于人参产量的剧增,供大于求,导致参价暴跌,使人参生产陷于空前未有的困境。 为使参业生产尽快走出低谷,研究和探讨我国参业发展战略,对促进参业发展,当有重要现实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2.
参业 ,是集安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也是农民增收、财政增强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 ,长期以来 ,我国的参业生产是以砍树为主的栽参模式 ,可以说是以牺牲生态平衡为代价的。所以 ,在如何保护好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搞好集安参业生产 ,是参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集安市委、市政府早在 1 999年《关于参业发展的意见》中就明确了我市参业发展要坚持“逐步压缩园参面积、适度发展西洋参、大力发展山参”的方针 ,实施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巩固参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同时 ,安排部署科研部门积极开展农田栽参、老参地再利用等试验研…  相似文献   

3.
山参内在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测定山参、移山参、山参原料货、趴货、池底参中,人参皂苷含量及薄层鉴别达到对山参的内在质量控制。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山参的有效成分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山参的人参皂苷Re、RR1进行含量测定。结果:30年以上的山参,人参皂苷Re RR1含量达到0.90%;山参原料货人参皂苷Re RR1含量达到0.31%;池底参人皂苷R RR1含量0.99%;移山参参皂苷Rr RR1含量达到0.4%。薄层鉴别:山参、移山参薄层图中除与对照品、对照药材有相同的斑点外,山参、移山参薄层前沿各有一个斑点,而人参对照药材薄层前沿没有些斑点。结论:本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可作为山参质挝控制用。  相似文献   

4.
自然资源是参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条件,如果自然资源遭到破坏,人参的发展就失去后劲和依托。吉林省人参栽培仍采用伐林栽参和参后还林的方式,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综合效益并不高。建议积极发展农田栽参、参粮轮作和林下育参,开辟参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东北三省积极发展林下参,目前已大量应市。这类半野生半栽培人参品种繁多,栽培方式各异,在我国至少有1700年历史。怎么鉴别?由于涉及丰厚的商业利益,一直秘而不宣,使得本草学毫无记载,现代中药鉴定学有进步,但表述欠佳。本人有一些见识,抛砖引玉,请各位专家指正。1野山参概念野生人参和各种半野生、半栽培的人参广称为"野山参",行内常称"山参",泛指山林所生的各种人参。项下包含三大类:纯货、籽货、趴货。其中纯货包含纯山参、艼变山参;籽货包含野籽、籽海、池底籽、基地  相似文献   

6.
1 编制目的 山参主产于我国的长白山、张广才岭、小兴安岭以及俄罗斯远东、朝鲜也有小量分布。由于山参价值昂贵,采挖山参的人一但发现,无论大小,一律挖掉,所以山参数量逐年减少,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远在清朝,由于满族视长白山为神山,严禁上山采挖人参,所以才开始人工种植,在人工种植品种选育上,栽培方法上逐渐形成了类似山参的品系——石柱参,销售价格仅次于山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省人参业发展很快,毁林种参使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的破坏,为解决参业与林业争地的矛盾,吉林省气象研究所利用我省东部山区风化沙资源进行了人参育苗的研究。经三年多的实验研究已培植成风化沙一年生和二年生的人参育苗。本文应用  相似文献   

8.
非林地人参种植基地建设的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非林地人参种植基地建设模式的多方面优势进行了分析,强调了非林地种植人参模式具有保护生态环境、解决宜参地资源枯竭;深化农业产业化调整,确保人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参产业的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管理,改善生产条件、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经济效益;推广GAP规范化管理,保证原药材质量,增加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填补我国参业生产技术空白的多方面积极作用,强调了非林地种植人参的基地建设模式是提升人参种植的整体水平,从传统生产模式向现代新型生产模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是我国农业经济中一大优势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参业有了长足发展.人参栽培区域、栽培面积、单产及质量均有明显变化。但参业内部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参是长白山区特产之一,也是我国传统名贵药材。由于参业的发展,近年来采用不同方法加工的人参制品不断增加,其中活性参和烫参就是近几年生产的人参新制品。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人参制品的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参皂甙方而。随着现代分析仪器的发展,人们  相似文献   

11.
于春刚  郑殿家  钱少军 《人参研究》2002,14(2):16-16,29
集安市位于吉林省的东南部 ,是人参、西洋参主要产区之一 ,种植人参有几百年的历史 ,种植西洋参也有近 30年了 ,还未发生过较严重的冻害。但去年冬季的异常气候 ,造成今年集安市人参、西洋参冻害的大面积发生。就此我们对这次人参、西洋参冻害的基本情况及冻害原因 ,作了具体的调查 ,为广大参农发展参业提供一些技术资料。集安人参研究所于 2 0 0 2年 4月 5日至 4月 2 8日先后 5次对集安市人参、西洋参冻害情况进行了调查 ,现就对冻害的调查和观察结果作一初步报道。1 冻害的基本情况 (分布、数量、损失程度、环境条件 )据调查 ,冻害在全市…  相似文献   

12.
山参在我国应用最早,而且记载较为详尽,始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并对具药性及普效有较详细记载:“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走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其人参疗效又作了进一步叙述。当时这些记载,均指山参而言。列清朝视长白山为满族发湖地,为神山,禁止随便上山采挖山参,再加上人参 用也越来越多,供不应求,才开始采收山参种籽进行人工载培,开始出现了园参与山参的区别。所以园参的栽培历史也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山参价格昂贵,园参产量大,价格便宜,所以山参逐…  相似文献   

13.
正人参产业是吉林省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是东部山区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张重要名片。作为吉林省的特色产业,长久以来,人参栽培主要采用伐林栽参模式,每年都有不少的森林资源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显而易见,伐林栽参模式下的参业发展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当下,伐林栽参的适参地资源已面临枯竭,而且每年政策允许伐林栽参的适参地指标又极为  相似文献   

14.
<正>全国参茸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新修订的《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标准将播种后,自然生长于深山密林15年以上的人参定义为野山参;中国药典2010年版将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人参称为林下山参。桓仁县政府将本地产的林下山参称之为桓仁山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8年第65号公告对桓仁山参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桓仁县地理环境优越,具有适合林下山参生长所需要的森林生态系统。桓仁山参历史悠久,五形好、有效成分丰富、含量高,质量上乘,桓仁县于2012年12月被中国经济林学会授予"中国山参之乡"称  相似文献   

15.
方土福 《人参研究》2006,18(1):21-23,F0003
人参系列有许多种产品,移山参是其中一种,在山参市场流通已有400多年历史,就数量而言约占市场五成以上。可是各地中医药院校缺乏标准样品,对它少有研究,在中药材商品学上留有缺憾。2005年药典取消“山参”项,新增“林下参”项,所谓林下参,实指林下人工撒播园参种子,自然生长,让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参业自1989年价格大幅度下跌至今有六年.六年来,人参的栽培面积较1989年高峰期下降了55%,做货面积减少37%,水参总产量减少30%.1994年我国的人参业开始复苏,95年水参和成品参价格均已大幅度上涨,水参价格超过1988年高峰期,从而使我国人参业有大病初愈之感觉.在人参栽培业滑坡的同时,西洋参的栽培业却生机蓬蓬地发展起来,自1990年开始,栽培面积以很快的速度发展,有栽培人参的地方均有西洋参,并大有取代人参之势.我国人参主产区的吉林省集安市部分村屯人参就已绝种,全部用西洋参取而代之.然而在西洋参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的同时,其市场价格却成倍地下降.所以,我国的西洋参业亦有重蹈人参覆辙之忧.我们认为产生上述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1989年人参价格大幅度下跌是生产过剩造成的.我国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各行各业都迅猛地发展.各级政府为尽快地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在贷款、参业用地,栽培技术等方面都积极地扶持参农大量栽培人参加之高额利润的刺激,参农栽培人参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栽培面积成倍地增长,从而造成了产大于销,价格下跌的局面.二、五年时间方有起色,这是由人参生  相似文献   

17.
人参、鹿茸为我省特产,产量占全国80%和60%以上。人参、鹿茸为常用中药材。中国药曲1995年人参产品收载的有生晒山、生晒参和红参。鹿产品有鹿茸和鹿角与鹿角霜。改革开放后,参茸产品专业商店、摊床应而升,据不完全统计,长春市专业参茸商品有30多家,参茸摊床上面家。吉林市、通化市、白山市、梅河口市、辽源市、延吉市也同样。参茸产品就全国来看,几乎都在药店中销售或者专设参茸柜台,只有吉林省特殊,也可能是吉林省的特色。根据目前我省实际情况来看,参茸商店、参茸摊床经销的产品有以下几种:人参产品及制品有红参、生晒参、山参…  相似文献   

18.
特大山参     
人参之乡吉林省抚松县在长白山区原始森林中挖到一苗特大山参,这苗参重量为305克,身长975mm,芦长180mm,具有明显的紧皮细纹,皮条有明显的珍珠疙瘩,属凤凰形态。它比1981年挖到的现藏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吉林厅的那苗山参还重20克,据专家鉴定,这苗特大山参生长了500年,在它周围还挖到16苗山参。8月26日,吉林省抚松县药材公司以人民币35万元收购了这苗山参,这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收购山参史上最重的一苗特大山参。  相似文献   

19.
谈发展人参生产与保护森林资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人参自古生存在地球北温带的茂密森林中。森林的生态环境养育着人参。我国人参栽培始于唐代,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史。而人工植参自古以来为毁林植参。所以一直存在着参与林之间的矛盾。近年来由于人参生产的迅速发展,这个矛盾显得更为突出.如不及早解决这个问题,将后患无穷.由于林毁了,森林之生态环境破坏了,不仅毁了参区的林业,也毁了参业,同时也给参区其它种植业和养殖业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白浆土农田地种植人参土壤改良培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田土种参是参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势在必行。靖宇县人参种植历史悠久,是吉林长白山人参的重点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林业政策的调整,毁林栽参模式已得到有效遏制,为保证参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人员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不断加大农田土种参的研发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今农田土栽培人参已取得成功,推广面积逐年扩大。土壤是人参赖以生长的物质基础,人参对土壤条件要求非常严格,适宜种参土壤要求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