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葡萄避雨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都区联城镇凤鸣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葡萄生产专业村,从1990年起开始种植葡萄,现有栽培面积667hm2多,是丽水水果市场葡萄供应的主要来源村。全村共有农户370户,总人口数1100人,在家务农的农户几乎家家户户都栽植葡萄,平均每户2000m2左右,  相似文献   

2.
罗明  曾素养 《广西园艺》2009,20(3):27-28
成团镇是广西柳江县的葡萄主产区,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栽培巨峰葡萄,栽培面积现已发展到667hm^2。近年来,该镇利用当地热量资源丰富、雨水充足、光照强、降温晚等有利条件,引进葡萄一年二次结果栽培技术,该技术现已示范推广27hm^2,增收效益显著,平均每667m^2。产一季葡萄1500~2000kg,二季葡萄600~800kg,总产值达8000元,最高产值超过10000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常年栽培面积达666.7多hm^2,平均667m^2产值2万元以上,利润1.2万元左右,栽培方式主要有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大棚栽培葡萄较露地栽培具有上市早、产量高、品质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现将大棚葡萄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维多利亚是罗马尼亚德哥沙尼葡萄试验站用绯红和保尔加尔杂交育成的早熟葡萄品种。2008年在宁夏银湖公司进行沙地温室栽培试验。栽植第2年667m2产量达1200kg,第3年产量达2000kg,经济效益显著。现将维多  相似文献   

5.
侯旭锋 《现代园艺》2012,(21):24-25
<正>1适用范围吐鲁番、鄯善县和托克逊县是新疆葡萄主产地,有悠久葡萄栽培历史,特别适合葡萄生长,使用温室大棚技术进行反季节栽培,能调节葡萄上市时间,提高种植效益。温室大棚适用于葡萄立体栽培。2上市时间及产量指标温室大棚葡萄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上市,一般吐鲁番地区露地葡萄在8月上市,比露地栽培提早50~60天;667m2产量可达1500~2000kg。3温室要求温室设计符合高效节能的要求,具有良好的采光、  相似文献   

6.
姜翔鹤 《浙江柑橘》2011,28(2):38-41
2000年常山县开始引进葡萄种植,总面积不到2hm^2,之后一直没有得到发展,2006年同弓乡引进3个品种试种,取得成功,2009年发展面积25.3hm^2,成为目前衢州市最大的葡萄(提子)避雨、促成栽培示范基地之一和小水果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县级重点现代农业精品园建设示范园。  相似文献   

7.
浙东美人指葡萄大棚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春,我们引进美人指葡萄,栽植在慈溪市浒山街道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园区葡萄基地。基地面积67hm^2,土地平整,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达2%~3%,pH值7.0左右,基础设施条件好。年均气温16℃,≥10℃年积温5872.8℃,年日照2038.44,时,年降雨量1272.8mm,无霜期244天。2000年每667m^2产量700kg,2001—2003年每667m^2。产量稳定在1250~1400kg,667m^2产值达10000-14000元,已推广种植20hm^2。综合5年栽培实践,美人指葡萄丰产优质栽培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葡萄设施延迟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延迟栽培是具有我国特色的一种葡萄设施栽培新形式.它和促成栽培恰恰相反。它以生长后期覆盖防寒。尽量推迟和延长葡萄果实生长期为目的.延迟葡萄的成熟和采收时期.从而在隆冬季节采收新鲜葡萄供应市场.用延迟采收代替保鲜贮藏.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葡萄设施延迟栽培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0年,河北怀来县侯文海等利用塑料大棚进行防寒,将白牛奶葡萄推迟到11月底采收.显著提高了葡萄栽培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晋南地区,葡萄栽培起步于80年代中后期,现有栽培面积五万余亩,主栽品种为巨峰系,是山西省葡萄重点新产区之一。但由于品种单一,供应期短,667m~2收入徘徊在2000~3000元。为了走出巨峰高产低效低谷,实现优质高效之目的,本所从1993~1999年,从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改变栽培方式方法入手,从事大量的生产实践与试验研究,积极摸索推广葡萄周年优质高效栽培新模式,现将四种新模式经济效益、关键技术与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葡萄斑叶蝉属于同翅目叶蝉科.其别名有葡萄二星叶蝉、葡萄二点叶蝉、葡萄二点浮尘子。20世纪90年代中期,伽师县葡萄品种以马奶子、和田红、无核白等本地品种为主,外引少量巨峰葡萄。2000年以来引进木纳格、红提、黑提。随着葡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葡萄斑叶蝉也随之侵入本县,自2003年开始有逐年加重趋势.其危害特点是以成虫或若虫在葡萄叶片上刺吸汁液.受害叶片先出现失绿小白点,后连成自斑,致使叶片苍白早期脱落。目前已发展成为葡萄害虫优势群体.给葡萄产业造成严重威胁。为此,2003~2005年,县农技中心植保站对葡萄斑叶蝉进行了系统调查。并掌握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自1997年开始,我市进行了温室葡萄连年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边试验,边推广,至2000年全市温室葡萄面积达到133hm~2,其中冬暖式温室80hm~2,春暖式温室53hm~2。取得了春、夏定植,当年扣棚666.7m~2产量1500kg、第2~4年666.7m~2年均产量1825kg的效果。平均价格25元/kg,666.7m~2年均产量1743kg,收入43590元,扣除每年折旧及农药、肥料等费用4250元,  相似文献   

12.
烟台号称是“葡萄、葡萄酒城”,是中国酿酒葡萄发祥地。从自然条件、栽培历史、种植技术看,也是国内少有适宜种植葡萄的地区之一。发展葡萄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烟台市现有加工型葡萄栽培面积0.67万hm^2,随着葡萄酒加工企业的兴起,加工型葡萄供不应求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发展加工型葡萄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为此,深入研究加工型葡萄早产优质栽培技术,对促进加工型葡萄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何水涛 《果农之友》2013,(10):42-42
日本葡萄真正栽培是明治和大正时代(1911-1912年).当时各地积极引进国外品种并形成了产区。随着品种的改良.现在栽培以欧美杂种为主的四倍体葡萄品种.并确立了设施栽培、利用赤霉素进行无核化栽培的技术.形成了葡萄产业,2008年日本葡萄的产值为76亿元人民币(下同),其栽培面积仅次于柑橘和苹果位于第3位。日本葡萄生产的目标主要利用果实的高品质占领市场.目前出口的国家(地区)主要是台湾和东盟。  相似文献   

14.
甘肃敦煌具有悠久的葡萄栽培历史,截至2003年累计发展葡萄2000hm^2其中挂果面积667hm^2,年产量20000t,总产值2000多万元。近几年来,敦煌地区出现了多年少见的冬季低温和早霜冻害天气,如2002年冬季至2003年春季的持续低温及2004年早霜冻害,使大面积新植幼龄葡萄遭受严重冻害。对此,笔者进行了连续3年的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大棚葡萄生产效益 ,实行一年两熟栽培 ,已在生产实践中证明是完全可能的。在廊坊地区第 1茬葡萄于 6月中旬前后上市 ,或 6月下旬至 7月上旬上市。第 2茬葡萄的成熟期最好安排在国庆节和中秋节前后上市 ,因为露地生产的葡萄旺季已过 ,正是保护地第 2茬葡萄上市的黄金季节。同时 ,第 2茬葡萄下树以后 ,棚内的葡萄植株还有一段恢复树势的时间 ,有利于葡萄植株翌年的生长和结果。如果还想推迟上市 ,也可让葡萄在树上再挂一段时间 ,但最晚不要晚于 10月底采收 ,以免影响下一年的正常生长和结果。具体方法 :如果计划利用夏芽副梢结第 2次…  相似文献   

16.
‘无核白鸡心’葡萄为欧亚种。原产美国,2000年引入新疆哈密市。经过12年的种植。现有栽培面积400hm^2。除鲜食外,由于其果刷短、易掉粒,很适合制葡萄干.有天然的清香味.很受东南亚及新疆周边国家消费者的喜爱,市场销售前景很好,栽培面积每年都在增加,已经成为哈密市制大粒、无核、有香味葡萄干的最佳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鲜食葡萄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葡萄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葡萄栽培面积18.4万公顷,年产葡萄234.7万吨,其中鲜食葡萄占65%,主栽品种以巨峰系为主。栽培地域遍及全国各地,但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地区、以辽宁为主的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各省、市。由于受传统栽培方式的影响,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栽培品种滞后,适栽品种不对路20世纪80年代的巨峰热,全国遍地栽巨峰,90年代的藤稔热,大江南北都栽藤稔,造成鲜食葡萄栽培品种单调,且又忽…  相似文献   

18.
京秀葡萄又称中国红提,是由北京植物园杂交育成的优良鲜食葡萄品种。该品种以其粒大、肉硬、味美、色艳、早熟而颇受消费者青睐。烟台市福山区绿苑科研有限公司1998年引种栽植,第2年扣棚,经过精心管理,2000年667m2产达到2500kg,纯收入1万多元,2001……  相似文献   

19.
果树的设施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葡萄的设施栽培1.1果树设施栽培的进展日本经营性果树设施栽培始于温室葡萄栽培,明治19年(1886)在冈山县建立了单屋面玻璃温室,被认为是温室葡萄栽培的开始,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目前,其它果树类型温室栽培很少,多为露地栽培,其原因是日本果树是...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孙兆军)据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消息,目前我国葡萄栽培面积达5512万hm2,总产量达843万t,葡萄面积年均增加2万hm2。以现有的发展势头,再过7—10年,中国葡萄面积将达到66.67万hm2,产量将突破1000万t,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葡萄生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