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村科技协调员由北京市首创,目的是解决农村基层科技力量不足与科技服务缺失的问题.针对京承高速路旁的农业走廊建设中的科技协调员队伍进行科技需求调研,建议构建科技协调员科技服务体系、服务组织体系、提高科技协调员素质和服务能力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王彦峰  亢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341-10343
以北京农村科技协调员体系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农村科技协调员体系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农村科技协调员体系建设的主要优势是创新资源丰富、发展基础好、政策推动导向;主要劣势是相关管理制度和协调机制缺乏、基层经费不足、协调员素质偏低;主要机遇是"科技北京"行动计划的实施、现代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农业科技需求旺盛;面临的挑战是发展低碳农业和金融危机的后发影响。应用SWOT分析矩阵,列出了北京农村科技协调员体系建设的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决策和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以协调员为核心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科技资源下乡、科技知识下乡、科技成果下乡"的"三下乡"活动,科技人员与农户签订协议一对一帮扶,实现了农民素质提升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农村科技协调员制度是北京市在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它确立了以乡土人才为核心的科技协调员在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他们将政府推广体系与农村社区推广体系相对接,实现了科技推广资源在农村社区的有效分配.本文在深入分析制度建设背景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2007年北京市开展农村科技协调员工作的实践成果,并指出该制度在挖掘农村人力资源、连接农村社区推广体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进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科技支撑和引领,针对吉林省新农村建设中科技支撑力设置了调研指标,对吉林省8个地区和1个州进行了调研,从影响科技贡献率的五个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对进一步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赴日考察交流,分析和总结了日本农业推广体系特点和研究合作员制度,提出北京市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应有效借鉴日本科技推广模式,强化政府技术公益性推广力度,引导农民参与科技创新与推广过程,加大实用、适用化技术的集成式推广.建议创新农村科技协调员工作方式,建立完善的科技协调员管理制度,加强组织引导和典型总结,注重培养和发挥农民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创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健全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新体系,振兴京郊农业和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7.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种子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和农民的利益.本研究对北京市种业协调员工作站种子检测现状进行了系统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以及检测需求,提出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农田环境检测与可视化技术以及畜禽遗传缺陷基因检测技术来加强协调员工作站检测装备能力的技术选择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为进一步创新机制、整合资源、辐射示范,使基地建设融合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近日启动实施了"五个二工程"。这项工作的开展将大力推进农村科技协调员工作的逐渐深入。  相似文献   

9.
基于农户科技需求的北京农村科技协调员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彦峰  袁汝兵  李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193-18196
总结分析了北京农村科技协调员体系发展现状,以农户的科技需求为视角,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农村科技服务供给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服务渠道、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农村科技协调员体系的改进措施,将为北京及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农民素质状况调查及农民培训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依然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国问题根本就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而农民收入又与农民自身素质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农民问题在本质上依然是农民素质问题。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当务之急。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站在战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深入调研,摸清现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分析广西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研究提出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为制定广西“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在总结广西“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取得成效、经验做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广西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结果]广西“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实施、科技兴县(市)和基层科技能力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科技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但仍存在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农业科技投入保持增长不足、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发展滞后、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农村的经营机制面临来自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挑战等问题.[建议]应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和现代育种创新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实施一批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加强基层科技能力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以促进“十三五”广西农业科技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全乐  杨韵龙 《农学学报》2014,4(8):118-124
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是指具备评价资质和业务能力、能独立有偿提供评价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依据相关法规规章、评价程序和评价标准,从科学性、创造性以及产业化前景等方面,对科技成果的水平或价值进行的综合评判。当前,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评价还存在成果鉴定与第三方评价并存、以市场交易和产业化为目的评价较少、第三方评价报告的法律效力尚不明确、分类评价的指标体系还不健全、咨询专家的评价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经过科技部5年试点,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工作已积累大量经验,构建农业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制度的政策环境日趋成熟,建议从加强行业管理、实行分类评价、进行评价机构资质认定、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建立社会监督机制等5个方面全面构建中国农业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阐释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结构与特点,分析了当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产学研缺乏必要的协作、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运行乏力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构筑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如对省、市(地)、县三级农业科研机构进行职能定位、加强"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转换科技运行机制、增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等。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近年来,中国步入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快车道,为探寻建立健全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路径与方法,对美国、英国、德国与中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决定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殊性,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应用、农业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相互作用,构成完整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②产学研紧密结合是美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突出特点,英国则是注重政府引导、信息共享与知识服务,德国是信息化生态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代表,注重信息引领与绿色、可持续发展。③与欧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未来可从协调统筹、规划建设、队伍与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5.
特色农业发展中的科技服务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中,科技服务是至关重要的机制。文章以宁夏为例,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改革的进展和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已形成一个“U”型科技服务体系的雏形,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特别是科技服务配套制度存在短缺问题,提出了建立6种配套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科研实力不匹配,造成科技成果大量闲置,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成为当务之急。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创新是加快农业科技转化的关键。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本文从科技和推广人员需求角度,采取专家座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和制约因素,指出转化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完善激励机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激励机制不健全是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而激励政策不明确、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激励目标失当和激励手段缺位是其主要表现;现阶段,应按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继续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创新和改革。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近年来,中国步入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快车道,为探寻建立健全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路径与方法,对美国、英国、德国与中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决定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殊性,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应用、农业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相互作用,构成完整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②产学研紧密结合是美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突出特点,英国则是注重政府引导、信息共享与知识服务,德国是信息化生态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代表,注重信息引领与绿色、可持续发展。③与欧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未来可从协调统筹、规划建设、队伍与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共建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对于加速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与建立农业科技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省级农业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雄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73-5374,5387
介绍了广东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基于此,认为广东省应构建政府和市场"双主体"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梅州农业科技创新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梅州市农业科技体系、项目管理、成果转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本地农业科技的需求特点,提出了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项目组织领导、构筑科技示范培训平台、培育农业科技企业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