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112例结症马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30W CO_2激光器烧灼脾俞、关元俞、大肠俞、气海俞、通肠等穴位进行治疗,对照组用加减槟榔散进行治疗。两组治愈率(实验组为87.32%,对照组为90.2496)相差不显著。CO_2激光烧灼穴位治疗马骡结症,具有攻而不过,泻而不烈,无泄泻不止、严重脱水等副作用的优点,对气滞型小结肠结症、虚寒型盲肠或胃状膨大部等单纯性结症效果较好,对急起急卧、腹痛剧烈的小结肠、骨盆曲等部位的结症,经激光穴位烧灼后,腹痛逐渐减轻,停止起卧,随着全身状况的改善而好转;但对多处结症的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2.
马骡结症俗称肠便秘、肠阻塞、肠秘结.是马骡消化系统常发而急剧的疾病,因胃肠内容物积聚、停而不动、料塞不通而疼痛.马骡结症根据阻塞部位不同分为前结,主要部位小肠;中结,主要部位小结肠、大结肠、胃状膨大部、盲肠;后结,骨盆曲、直肠.  相似文献   

3.
马骡结症是常见多发病,对农牧业生产有较大影响。我院1.956—1959年,用中西药物和针灸治疗马骡结症202例,治愈126例,治愈率达62%。1960—1964年共诊治马骡12897头,其中结症病畜2020头,占发病马骡的15%。治愈1688头,治愈率达83.6%。我院为进一步探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采用激光烧灼脾俞大观察几项血液指标变化和保定宁麻醉下测定部分穴位电阻值的两种方法,从穴位局部对全身的影响与全身机能变化为穴位所感受两个角度证实了梅花鹿穴位有灵敏的感应性。用CO_2激光以16.98瓦/平方厘米的功率密度和101,86焦耳/平方厘米的刺激剂量烧灼脾俞穴,使梅花鹿静脉血中T淋巴细胞比值和嗜中性白细胞噬菌率及其吞噬指数均明显升高。在保定宁麻醉下,所观察的梅花鹿血针穴位电阻值均显著降低;其他穴位则因部位不同而异,抢风穴电阻值升高,肺俞穴则降低,百会穴无显著变化、非穴位电阻值变化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结症是马骡常发的疾病,其中以中结(左、右大结肠和骨盆弯曲阻塞)、后结(小结肠和直肠阻塞)和板肠结(盲肠阻塞)最为常见,治疗不当常会化机能,引起死亡。1957年我们查考了9种兽医和农学古籍中关于诊断、治疗结症的资料,同时搜集、分析和整理了我国14个省市民间兽医治疗结症的验方验法,经过中西兽医的共同研究,提出了着重进行“加味承气汤”,从1958年6月起至1959年7月止,共治疗了结症马骡194例。  相似文献   

6.
结症又称肠阻塞,是马骡胃肠运化机能减退粪便积滞于某一肠段,引起肠道阻塞不通的一种腹痛起卧疾病。结症的发生与饲养管理不善及使役不当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病因亦与饮水不足、老龄、气候突变等因素有关。笔者自1995年迄今共诊治马骡结症226例。其中单纯用捶结术  相似文献   

7.
马的结症即肠阻塞,是家畜在各种病因的作用下,其肠管运动机能和分泌机能紊乱,粪便停滞于肠管内致使肠腔阻塞的一种腹痛性疾病,多发于马属动物。完全阻塞性结症主要发生于小肠、小结肠、骨盆曲或左上大结肠等部;不完全阻塞主要发生于盲肠左下大结肠及胃状膨大部。该病若治疗失时或不当,则因腹痛而继发胃扩张、胃破裂、肠臌气和肠变位等导致酸中毒、脱水和心力衰竭而死亡。该病治疗应做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准确的判别结症类型,结粪部位;灵活运用以通(疏通)为本,综合“静(镇静)、减(减压)、补(补液和强心)、护(护理)”的治疗原则。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马结症一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在古代有这样的俗语,即"会看结症等于半个兽医"。就今天而言,马骡的胃肠道疾病也是最难治的病症,其中主要是急性肠炎和结症,治疗不及时,马骡可能很快就会死亡。马骡结症分类很细,已故北京著名中兽医张占元先生,以中兽医治疗马的结症而闻名全国,尤其是其使  相似文献   

9.
马骡结症是家畜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粪便阻塞肠管不能移动,致使气脉不宣,遂发生腹痛之症。故《元享疗马集》说:结症者,实症也,停而不动也,止  相似文献   

10.
结症又称肠阻塞,是由于肠管运动机能紊乱、粪便停滞,而使某段肠管发生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一种急性腹痛病,常发生于马。完全阻塞性结症主要发生于小肠、小结肠、骨盆曲或左上大结肠等部;不完全阻塞主要发生于盲肠、左下大结肠及胃状膨大部。  相似文献   

11.
<正>马属动物结症属于腹痛性疾病,是腹腔和盆腔各组织器官内感受器疼痛性刺激发生反应所表现的综合征,中兽医学称之为"起卧症",又名肠阻塞、便秘、秘结。多是因为肠道机能紊乱,粪便积滞不能运转,使某段肠道内发生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急性腹痛病。这类疾病起病急、发展快、症状重剧复杂,故在诊断上,既要全面系统,又要快速准确。此病常见于马骡、少见于驴[1-2]。发病常以大肠秘结较为常见,占腹痛的 80% 以上。发病部位常在小结肠、骨盆弯曲部、左下大结肠和胃状  相似文献   

12.
军马卫生科学研究所一室结症治疗研究组,经三年多时间,研制出治疗马骡肠便秘的“调压灌肠器”。其特点是流量大,灌肠水能够通过小结肠结粪;并有测压装置,能直观地反映出肠内压力变化,可控制肠破裂的发生。通过300多例肠便秘病马的治疗试验,证明适用于治疗小结肠、胃状膨大部、骨盆曲、左下大结肠等部位的肠便秘。尤其  相似文献   

13.
马骡结症又叫肠便秘或肠阻塞,是马骡肠管内粪便停滞而引起的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疾病。发病急,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较高。在临床上,中兽医学分为前、中、后三结;现代医学分为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结肠、盲肠)、直肠结三个部分。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与摸索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碳激光运用于中兽医临床穴位烧灼,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从现有为数很少的报道来看,激光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但是,目前还存在着许多极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如最佳刺激量、穴位的选择以及作用机理等。我们在二氧化碳激光烧灼仔猪后海穴治疗仔猪白痢报导的启发下,用10匹成年健马初步试验了二氧化碳激光对马穴位的烧灼刺激量,为临床医疗提供一些数据。  相似文献   

15.
肠结症又称肠阻塞、肠便秘,临床上马属动物较常见,常因肠管蠕动机能和分泌机能紊乱,粪便积滞不能后移,致使某段或某几段肠腔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一种急性疝痛病,中兽医称之为结症。此病为马骡驴常见多发的一种急性腹痛病。笔者多年来在兽医临床上治疗骡马肠结症多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探索对高脂血症疗效确切、副反应小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入选社区38岁-70岁中老年肥胖型高脂血症病人26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将病人分为穴位埋线治疗组和中成药血脂康对照组.每组13例,治疗组给予中脘、心俞、膈俞、肝俞、足三里穴埋线治疗,1星期埋线1次;对照组服用血脂康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8星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为8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星期后对照组中3%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治疗组未发现转氨酶升高.治疗后8星期对照组相关观察指标升高,治疗组仍较稳定.结论:穴位埋线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作用持久,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獾油治疗结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6—1987年笔者于本所门诊用獾油治疗马属动物结症51例,除2例为初诊病例外,其余49洲均经治疗未能疏通顽固性结症,而且有10例是经开腹破结未能成功的病例,阻塞的肠段有小结肠、胃状膨大部、骨盆曲、盲肠、下行结肠或全部结肠。发病至用本法  相似文献   

18.
结症是马骡肠管内粪便停滞而引起的一种死亡率较高的常见病。在临床上,中兽医将结症分为前、中、后三结。现代医学认为,结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为前结;结在大肠(包括结肠、盲肠)为中结;结在直肠为后结,这样区分比较科学。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对马骡结症初中期的治疗采用以掏、捶结为主,配合药物泻下、强心补液手术等因畜制宜、因症施术的综合治疗措施,治愈率不断提高。现将治疗过程报告如下:1马骡结症初中期的综合治疗在发病初期可选掏、捶结疗法,  相似文献   

20.
笔者对祁连县八宝地区四年门诊马骡结症病例,从畜别,年龄,性别,病因,阻塞部位,发病季节等6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一.219例结症占门诊总病例的9.14%,胃肠性腹痛病的46.3%,二、马、骡、驴发病比例为马占55.25%,骡占25.57%,驴占19.18%,三、马属动物结症发病年龄以10岁以上者居多,占54.34%,3至9岁次之为33.79%,1至2岁最低占11.87%,四、性别上以多母次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