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茄子黄萎病品种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茄子品种抗黄萎病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研究茄子黄萎病抗性鉴定方法,明确了茄子黄萎病抗性鉴定的接菌方法、接菌量、接菌时期以及抗性型划分标准。结果表明,将黄萎病菌培养制成2×107.mL-1的孢子悬浮液,在茄苗3~4片真叶移栽时伤根接菌,按每株10 mL的量施用孢子悬浮液接种黄萎病菌,接菌后60 d,按5级法分级调查各品种的黄萎病发生情况,根据病情指数可以确定品种的抗性型。利用该方法对31个品种进行鉴定,不同抗性反应型品种的病情指数差异显著,鉴定结果与多年生产上的抗病性表现一致,表明该方法鉴定结果准确可靠,能客观反映茄子品种的抗病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抗黄萎病茄子种质资源、对比野生茄或近缘野生茄与栽培茄对黄萎病抗性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利用苗期人工接种技术对15份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和285份栽培茄种质资源的抗黄萎病性进行鉴定。结果共筛选获得抗病材料11份,占种质资源比例为3.67%,表明茄子种质资源整体对黄萎病抗性水平较差。野生或近缘野生茄资源中有10份材料表现抗病,占野生或近缘野生茄资源比例为66.67%,表明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对黄萎病整体抗性较好。栽培茄资源中有1份材料表现抗病,占栽培茄资源比例为0.35%,表明栽培茄对黄萎病整体抗性较差。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和栽培茄中抗性种质资源占所有鉴定材料的比例分别为3.33%和0.33%,表明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对黄萎病的抗性水平远高于栽培茄。  相似文献   

4.
茄子种质资源抗黄萎病鉴定结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重茬3 a的露地上,对43份分离提纯的茄子种质材料进行黄萎病抗性鉴定的结果表明,有1份野生材料表现高抗,3份表现中抗,6份表现耐病,25份表现中感,8份表现感病.对高抗和中抗材料可作为茄子抗黄萎病育种的抗源加以利用,对其它材料可通过农艺性状的筛选和改良,提供生产利用或作为遗传资源改良的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人工接菌法测定苜蓿主要地方品种和外引品种对苜蓿黄萎病(Verticiliumalbo-atrum苜蓿菌系)英国菌系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在供试25个品种中,河西苜蓿表现高抗,陇中苜蓿、陕北苜蓿和肇东苜蓿等11个品种表现抗病。  相似文献   

6.
茄子是上海郊区夏季的主栽蔬菜之一。近年来受病毒病危害,损失较严重。我们通过鉴别寄主、体外物理抗性、蚜虫传毒、琼脂糖凝胶双扩散和免疫电镜观察等方法,发现黄瓜花叶病毒是为害茄子的主要病毒种类。在抗性研究试验中,采用温室和大田相结合的方法,对13份茄子品系或品种的抗病能力进行了评价。同时利用指示植物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人工接种后未表现症状的单株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茄子品种资源黄萎病抗性鉴定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开展茄子品种资源黄萎病抗性的田间鉴定研究,为茄子抗病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供试茄子材料为2001年以来从四川省各地收集到的35份茄子资源。从田间采集黄萎病病株,从中分离纯化出茄子黄萎病菌,经鉴定,引起茄子发生黄萎病的病原菌为大丽轮枝孢。选择生长旺盛、产孢量大的茄子黄萎病菌株V6作供试病原菌。采用伤根接菌法对茄子品种资源进行统一标准的抗黄萎病性鉴定。在黄萎病发病盛期,调查各茄子品种资源材料的黄萎病发病植株症状,记载病株显症叶片数、病斑颜色、叶片是否有脱落、卷枯等。当感病对照的病情指数达40左右时,调查各茄子品种资源材料的发病情况,并计算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以确定各材料的抗性型。[结果]收集到的四川茄子品种资源对黄萎病具有较好的抗病性。在35份茄子品种资源中,属于抗黄萎病的有242-90P、41—1和35-R5等10份,黄萎病病情指数介于15.71~19.59,占总鉴定材料的28.57%;属于耐黄萎病的有68×47、紫早茄和32—1等23份,病情指数介于21.15-33.18,占总鉴定材料的65.71%;属于感黄萎病类型的有2份,占总数的5.71%。通过鉴定评价,推荐了41—1、35-R5和47-R11等5个抗病材料以及EF5、EF62个耐病高产材料,被育种单位利用后已转育出EF991等抗病品种。[结论]通过分析品种资源的抗病性,明确了四川省茄子资源的抗性水平和今后抗病育种方向,为茄子抗病育种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茄子种质资源抗黄萎病性评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1998、1999两年度对266份茄子种质资源及杂交组合进行了抗黄萎病田间自然鉴定,另对44份品种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未筛选到抗病品种(DI≤15.0);仅E9731、E9009×9206、E9206×9718、E9508×9212-1等4份达到中抗水平(15.0<DI≤30.0);其余耐病材料24份(30.0<DI≤50.0);中感病材料15份(50.0<DI≤70.0);高感材料1份(DI>70.0).  相似文献   

9.
茄子品种资源抗黄萎病性鉴定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茄子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孢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严重影响了茄子的产量和品质,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茄子黄萎病的经济有效措施之一。本文采用伤根接菌法对茄子品种资源进行了统一标准的抗黄萎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茄子品种资源对黄萎病具有较好的抗病性,在35个参试的茄子品种中,属于抗黄萎病的有242-90P、41-1和35-R5等10个,耐茄子黄萎病的有23个。通过鉴定评价,推荐了41—1、35-R5和47-R1等一批抗黄萎病资源,被育种单位利用后已转育出EF9910等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0.
兰州地区茄子黄萎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从嫁接茄子砧木(日本赤茄)和自根茄子(北京六叶茄)上分别分离到轮枝菌(Verticillium)。经鉴定,日本赤茄上分离到的为 Verticillium dahliae, 分生孢子大小为 2.4~7.2×1.7~3.9μm,轮枝长度为 8.5~24.2μm;菌丝生长发育最适温度范围 25~28 ℃,30℃下培养生长较好;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 55℃ 10 min;病菌对碳源的利用以蔗糖最佳,氮源的利用以蛋白胨最佳;菌丝生长发育最适 pH 值范围为 5.0~5.5, pH 3.6 下培养生长状况较好;接种北京六叶茄发病较轻。从北京六叶茄自根苗上分离到的为Verticillium albo-atrum,该菌分生孢子大小为 2.4~10.9×1.9~4.8 μm,轮枝长度为 6.1~42.4 μm;菌丝生长发育最适温度范围为 23~26 ℃,30 ℃下生长一般;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 50 ℃ 10 min;对碳源利用以果糖最佳,氮源以硝酸钾为佳;菌丝生长发育最适pH 值范围为 7.0~7.5, pH 3.6 以下生长一般;该菌接种北京六叶茄后,发病较重,能引起枯死症状。  相似文献   

11.
随着茄子保护地栽培面积的日益扩大,以黄萎病为主的土传病害的危害也日益严重。据北京十八里店乡标准化菜田统计,大棚春早熟茄子受黄萎病危害导致的减  相似文献   

12.
茄子近缘种黄萎病抗性鉴定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茄子近缘种对黄萎病的抗性和遗传特性,本研究对6个茄子近缘种的黄萎病抗性进行了人工鉴定.结果表明,野生茄Solanum linnaeanum对黄萎病表现为抗病.以S.linnaeanum和紫长茄感病自交系06035为亲本,构建了P1、P2、F1、B1、B2 和F2 6个家系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黄萎病抗性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抗性的遗传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B1、B2和F2群体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5.80%、95.62%和95.85%.以上结果表明,S. linnaeanum可作为茄子抗黄萎病遗传育种研究的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13.
不同砧木嫁接茄子抗黄萎病特性及其与根系分泌物关系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采用4种不同砧木,研究了茄子嫁接后防黄萎病(Verticilliam wilt)增产效果及其茄株根系分泌物与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ndahliae Kleb)引起的黄萎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嫁接后的抗病增产效果依次是:托鲁巴绿-CK>CRPC-CK>赤茄-CK>刚果茄-CK>CK。各砧木根系分泌物对大丽轮枝菌孢子萌发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而CK自根苗根系分泌物对孢子的萌发有显的促进作用。嫁接后根 分泌物中的氨基酸组成和总糖都发生的很大变化,特别是对孢子萌发作用最大的蛋氨酸,苏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酷氨酸的含量明显降低,制约了孢子萌发,为茄子生长创造了一个不利于黄萎病菌发生的根际环境。  相似文献   

14.
诱抗剂处理时期对茄子黄萎病化学诱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诱抗剂的科学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辽茄5号为材料,使用氟乐灵、过氧乙酸、草酸钾及水杨酸在不同生育期进行处理,调查对黄萎病的防效。[结果]种子和幼苗处理诱抗效果优于始花期处理,但苗期和始花期诱导处理持效期较长,对后期的保护效果较好。[结论]不同时期多次使用诱抗剂可以提高诱抗剂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嫁接茄子苗期黄萎病抗性生理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在接种条件下,以“托鲁巴姆”为砧木,“墨茄”为接穗的嫁接茄子和自根茄子(CK)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的相对渗出率、丙二醛(MDA)含量以及CAT、POD、PPO活性的变化与黄萎病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嫁接茄子抗黄萎病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的相对渗出率、丙二醛(MDA)含量依次为砧木<嫁接株<对照;CAT、POD、PPO的活性依次为砧木>嫁接株>对照。说明丙二醛(MDA)含量的降低和CAT、POD、PPO活性的提高是嫁接茄子获得抗病性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茄子黄萎病在田间症状、病原菌"种"和致病类型分化、病菌致机理、抗病性机制、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并提出对茄子黄萎病进行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试验证明分别用瓜类炭疽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大丽菊轮枝菌(Veriticillium dahliae),枸杞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ium f·sp,cucumertum)在茄苗第二片真叶上诱发接种后,不经强化接种没有明显的免疫效果。用大丽菊轮枝菌和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在第三片真叶上诱发接种(V_3,F_3),再在第4片真叶上强化接种一次,有明显的免疫效果,免疫效果均为71.4%。用瓜类刺盘孢菌,枸杞炭疽病菌和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在第2片真叶上诱发接种(C_2,G_2,F_2),再在第3片真叶上强化接种一次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免疫效果分别为66.7%,60%,58.3%。用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蘸根诱发接种的处理(Fr)免疫效果为60.8%。  相似文献   

18.
利用野生茄提取物控制栽培茄子黄萎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茄子连作病害中黄萎病,选用野生茄子提取物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刺茄(CRP)、刚果茄(Solanum sisymbriiflium)、赤茄(Solanum integriflium)等植物材料提取物对黄萎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田间试验也证明:在连作土壤中喷施提取物后,茄子黄萎病病情指数明显下降,生长发育状况得到改善。其中托鲁巴姆叶片提取物防病效果显著,可用于栽培茄子黄萎病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茄黄萎病化学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是我区露地和保护地茄子的主要病害,由于发生普遍和损失严重,目前成为限制茄子生产的重要影响因子。1987年8~10月,室内对8种杀菌剂毒力测定,证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白霜净胶悬剂、Busan 乳油有很好的抑菌效果.1988年5~8月通过大田防治和测产试验,发现用多苗灵与白霜净交替定植前的苗期喷雾,有防病和增产的作用;定植后用多菌灵或白霜净分别加1%平平加茎杆涂药或稀释灌根,亦有防病和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