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3.
1品种来源皖麦38系涡阳县农科所培育的高产、优质、多抗、强筋小麦新品种。1994年育成并参试,1997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命名为皖麦38,1999年通过国审(国审麦990006)。该成果于1999年先后获得国家“九五”第二批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和优质及专用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又荣获1999年 相似文献
4.
5.
6.
7.
皖麦38-96是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由皖麦38系统选育而成,一般产量7500~9000kg/hm2,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改善了皖麦38后期落黄性差和早衰现象,产量和品质明显优于皖麦38。该品种适宜在淮北地区及苏北、鲁南、豫东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根据皖麦 19的生理特性 ,针对该品种抗倒性能的不足 ,在栽培上从耕层、播期、密度、施肥、化控、病虫防治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高产抗倒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小麦新品种皖麦18号系杂交选育而成,集高产优质于一体,本文介绍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和品质性状,提出适宜推广地区及配套关键栽培技术,即精心整地,适时精量播种,肥水调控和病虫草害防治。 相似文献
10.
皖麦18号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新品种皖麦18 号系杂交选育而成,集高产优质于一体。本文介绍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和品质性状,提出适宜推广地区及配套关键栽培技术,即精心整地、适时精量播种、肥水调控和病虫草害防治。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皖麦50的特征特性,并从整地、消灭地下害虫、配方施肥、做好发芽试验、适期精播、开沟防渍、加强田管、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总结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13.
高产、 多抗、 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皖麦 38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证明,小麦的产量与品质呈显著的负相关。在杂交育种中,为了克服这一矛盾,主要采取了优质品种与高产品种相杂交,并结合冬春性、硬软质和地理远缘品种间杂交的混合模式。选性状差异大的推广品种配组合,使其后代含有丰富的基因型,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用冬性、矮秆、株型... 相似文献
14.
高产优质小麦皖麦38-96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皖麦38-96是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原涡阳县农科所)最新育成的半冬性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一般产量500-600kg/667m^2,属大穗品种,分蘖多发于年前,年后分蘖少,成穗率高,穗大、籽粒大、品质好。栽培时要良种良法配套,根据该品种生长发育特点,施足基肥,追施拔节肥攻大穗,做好叶面喷肥攻粒重,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皖麦54的特征特性,同时总结出该品种获得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为该品种的进一步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范围、产量指标与产量结构、主要生育指标、土壤条件、种子质量、底墒、整地、施肥、播种、田管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皖麦52高产攻关栽培技术规程,以供该品种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正> 涉县地处冀南太行山区,境内漳河两岸河滩地适合稻麦两熟种植。但多年来亩产一直在500公斤上下徘徊。1986年以来,河北农大邯郸分校稻麦两熟课题组与涉县农业局协作,以胡峪村为基点,以点带面,综合运用已有科研成果,在选定品种,早收抢种,培育壮秧,确定合理密度和肥水管理措施等方面,采用了一整套高产栽培技术,使全县1986—1988年三年稻麦两作平均亩产达到602.5公斤,较三年前平均亩产增产12.6%。1988年胡峪村百亩示范田平均亩产850公斤,其中贾福顺家的示范田亩产1025公斤(小麦400公斤、水稻625公斤)。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一、选用配套良种。为解决稻麦两熟成熟晚、接茬紧的问题,应选择丰产性好、抗倒、晚播不晚熟的小麦良种及高产、抗倒、抗病的水稻良种。通过试验示范,摸索出“早接早、早接晚、晚接早” 相似文献
19.
皖麦19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播期、密度、氮肥、磷肥进行4 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析出影响皖麦19 产量的主导因素。利用微机进行模拟寻优,找出单产高于8 250kg/hm 2 的最佳栽培方案。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