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麻(Gastrodia elata)是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入药部分为其地下块茎。为名贵短缺药材。天麻的传统栽培方法是利用野生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菌索和木材培养菌材,进行菌材伴栽。这不仅消耗木材量大、又因菌材培养和天麻栽培过程中蜜环菌素的形成和萌  相似文献   

2.
5 菌枝的培养蜜环菌枝是人工栽培猪苓 (直接伴栽 )和天麻培养菌材最好的菌种。用树枝杆中较幼嫩的枝段培养而成。5 .1 菌种准备 培养菌枝所采用的菌种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蜜环菌纯菌种。也可选用野生的蜜环菌菌种。若选用野生蜜环菌时 ,应挖取无杂菌污染 ,带有生长旺盛粗壮的蜜  相似文献   

3.
探究核桃壳与棉籽壳对蜜环菌菌索生长的影响。在瓶栽和袋栽栽培过程中,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统计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栽培原料的栽培效果。实验表明,菌索平均生长速度在核桃壳与麦麸培养料处理中生长最快;核桃壳与棉籽壳组合次之;棉籽壳与麦麸组合最慢。在蜜环菌培养过程中,进一步采用核桃壳与麦麸为主要原料,且比例为4:6时,可以明显促进蜜环菌菌索生长,而且可以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新的培养方法可用于蜜环菌菌索生产,为天麻和猪苓提供优质伴栽材料。  相似文献   

4.
冯保山 《食用菌》2002,24(5):14-14
天麻是名贵的中药材,栽培简单,价格昂贵,是广大城乡人民庭院致富的好门路。可现在天麻栽培成功率低,产量不高,麻质差。笔者通过几年的栽培和试验,总结出现有天麻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1 存在问题①蜜环菌衰退。大多栽培者都是连年用老菌材传新菌材,致使蜜环菌退化,生命力降低,菌索分枝能力弱,生长慢,扁形,易断等,对天麻营养供应减弱。②天麻种多代无性繁殖,产量下降,甚致失败。③密集深层栽培,造成缺氧而减产。2 改进措施①采取孢子分离或菌索分离更新复壮蜜环菌,用短枝条蜜环菌菌种繁殖菌材,伴栽天麻,同时下种。②天麻  相似文献   

5.
天麻是一种较贵重的中药,历来靠挖野生天麻供药用,人工栽培还是近十年来的事,一般多是采用室外无性繁殖。由于无性繁殖系数较低,室外栽培又常受旱、涝、风、虫等影响,种麻产量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进行了多年室内有性繁殖天麻的探索。现将一些做法介绍于下。一、蜜环菌的培养有性繁殖的关键,在于蜜环菌的纯度,菌丝、菌索生长的密度。蜜环菌的菌丝和菌索健壮旺盛、稠密,易于促进天麻种子  相似文献   

6.
利用枝条段和传统粗木段进行蜜环菌菌材培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枝条段(直径5 cm以下)制作蜜环菌菌材,菌锁粗壮、浓密、分枝多,生长速度快,污染率低,且培养时间短,生产的菌材伴栽天麻,不但天麻产量较粗木段蜜环菌菌材高,且商品麻个数多,天麻出品率高。  相似文献   

7.
周光龙 《食用菌》1994,(3):23-23
天麻是异养型植物,其营养来源依赖于侵入块茎内的蜜环菌苗丝。这种蜜环菌Avmillaria mellea是担子菌纲,白蘑科,蜜环菌属的一种兼性寄生的腐生性真菌,在通常情况下,蜜环菌腐生在植物残体上,以分解植物残体获得营养而生长发育。正在发育中的天麻,其块茎内的蜜环菌通过菌索与腐生在菌材或培养料中的蜜环菌相联,此时菌材或培养料中的蜜环菌把菌材或培养料分解为可吸收的养料,通过菌索供天麻块茎中的菌丝或天麻生长发育之需。可见,蜜环菌是天麻赖以生存的支柱,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天麻产量。侵入块茎中的蜜环菌,在天麻衰老或者菌材、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耗尽失去营养来源时,就利用天麻块茎中的营养物质维持自身的生存或生长,甚至在衰老天麻块茎中腐生直至天麻块茎解体。所以,选择好培养料和菌材,培养数量较多的蜜环菌并使它在较长的时间内有充足的腐生营养源,就成为天麻栽培速生、丰产的关键。 (一)选地挖坑 露地栽天麻,应选富含有机质、土质疏松的荒地或林间空地,坡度小于25°,pH值4.5~6.0,海拔800~1700m。4~5月整地,清除树根、石块,然后隔50~80cm间距挖一个50×80cm的培养坑(又称窖),深度视生育期内气温而定,一般在45~60cm。 (二)培养蜜环菌 ①菌种来源:从林间采集,进行培养扩大繁殖。如果菌丝长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天麻一直靠采挖野生资源,产量很少,供不应求。近年来,通过我国科技工作者和广大药农的共同努力,研究成功了天麻的人工栽培,使天麻生产成倍增长,质量也有了提高。下面谈谈天麻人工栽培的主要技术环节。 (一)培育优质健壮菌材天麻是一种无根、无绿叶的植物,不能吸收和制造营养,它通过蜜环菌输送营养,生长、发育和繁衍后代。因此,人工栽培天麻,必须选用优质、健壮的蜜环菌,才能夺取高产。培养菌材的段木以青杠、檞栎、麻  相似文献   

9.
蜜环菌不同菌株对天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不同菌株与天麻(Gastrodia elata)进行伴栽试验,研究蜜环菌不同菌株对天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蜜环菌不同菌株对天麻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蜜环菌菌株M1能显著提高天麻产量,室内瓶栽和室内地栽(室内地面覆土栽培)试验均表现出良好的伴栽效果,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0.
廖昌国 《食用菌》2004,26(2):17-17
蜜环菌,又名榛菇,分布很广,用于伴栽天麻和猪苓的蜜环菌菌种,主要从高海拔天麻和猪苓产区采种分离培育,从低海拔采种培育蜜环菌并应用于生产中报道较少。笔者于1999年4月,在山峡电站配套工程的鲤鱼塘水库脚下,树林中发现一片萤光闪亮蜜环菌。经采集菌索和子实体组织分离进行连  相似文献   

11.
以分离筛选后的昭通乌天麻野生蜜环菌为试材,以PDA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NAA对昭通乌天麻野生蜜环菌菌丝出现时间、菌索出现时间、菌索长度、生物量以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4(5.0μg/mL)的菌丝、菌索出现最快;处理1~5(0.5、1.0、2.5、5.0、10.0 μg/mL)菌索长度明显大于对照,处理6~9(25、50、100、250 μg/mL)菌索生长明显小于对照;最终的生物量以处理4(5.0 μg/mL)为最大;处理3(2.5μg/mL)和处理4(5.0 μg/mL)蜜环菌生长状况最好.综合比较来看,以处理4(5.0 μg/mL)为蜜环菌生长的最佳浓度.该研究为后续蜜环菌的培养、菌包生产以及研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蜜环菌的培养I.菌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喜范  李军等 《食用菌》2002,24(2):35-36
蜜环菌 (Armillaria mellea)是一种兼性寄生菌 ,以腐生为主 ,兼营寄生生活。其子实体是一种美味可口的食用菌。蜜环菌可在60 0多种树上生存 ,在自然界多生长在树根和枯木桩上。当它侵染在活树上时常引起根腐病。与此相反 ,有些植物被蜜环菌侵染后生长旺盛 ,例如天麻 (Gastrodia elata )及猪苓 (Grifolaumbellata)必须靠蜜环菌侵染提供营养才能生长繁殖。因此为了推广、发展天麻和猪苓生产提供优良的菌种及菌材。本文就蜜环菌的人工培养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1 菌种的分离蜜环菌菌种是在自然界中从长有蜜环菌索的树根中将其分离下来或用野生…  相似文献   

13.
廖昌国 《食用菌》2004,26(2):17-17
蜜环菌,又名榛菇,分布很广,用于伴栽天麻和猪苓的蜜环菌菌种,主要从高海拔天麻和猪苓产区采种分离培育,从低海拔采种培育蜜环菌并应用于生产中报道较少。笔者于1999年4月,在山峡电站配套工程的鲤鱼塘水库脚下,树林中发现一片萤光闪亮蜜环菌。经采集菌索和子实体组织分离进行连锁驯化培育成峡渝01蜜环菌种。经多次对比实验证明,该菌  相似文献   

14.
天麻是无根无茎叶的兰科植物,不能自己制造营养,它必须与蜜环菌生活在一起,依靠蜜环菌供给营养。蜜环菌与天麻的伴栽方法有: (一)固定菌床栽培法 固定菌床培养的菌材发好后,移去覆盖土,掀去上层菌材,拨开间隙把天麻种顶芽向上紧靠菌材摆放,大白麻12~15cm放一个,小白  相似文献   

15.
天麻是中药材中常用的中药,需求量较大,目前主要靠人工栽培来供应市场。人工栽培天麻首先要培养大量的蜜环菌,而常规培养菌棒需要3~5个月。为了加速天麻生产,我所采用桑枝、苹果枝、法国梧桐枝来培养菌棒,一般只需1个月。因为这些树枝幼嫩,营养丰富,蜜环菌易定植,长得快,能控制杂菌污染。这些柱条不但可用来培养菌材和做菌床,栽天麻时还可在蜜环菌长得差的地方补充菌种,并在菌材没有培养之前种天麻。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一)树枝的处理 凡阔叶树枝,或伐棒材时截下的枝条,都可以刚来培养菌枝。烟台地区冬季剪下的苹果枝、梨枝、桃树枝等都是很好的菌枝培养料。树枝在培养前,最好先用0.25%的硝酸铵溶液浸泡(50kg水中加入硝酸铵125g,配制时先用少量热水将硝酸铵化开后再加足水)3~5分钟。如果没有硝酸铵,也可用白糖500g、硫酸镁150g、磷酸二氢钾250g、过磷酸钙1kg溶于50kg水中,将树枝浸泡8~12小时后捞出。 (二)培养时间 一年四季部可培养,但以3~8月为好,此时气温较高、湿度大,蜜环菌索生长快,北方地区在4月中下旬至6月初培养为好。如急需时,冬季可  相似文献   

16.
望宏端 《食用菌》2000,22(4):36-37,39
天麻是一种无根、无绿色叶片的奇特药用植物,自身制造营养的器官已经退化,其生长、繁育所需营养主要靠蜜环菌输供。因此,要使天麻栽培成功,并获得高产,首先必须培养好蜜环菌材。现将天麻仿野生栽培所需蜜环菌材的培养技术和方法介绍如下:1季节 蜜环菌材一年四季都可培养。但由于是野外进行培养,既要考虑蜜环菌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又要考虑与天麻收获播种期相吻合,同时要考虑尽量不与农活争劳,不与粮、油、茶、桑等作物争地,还要考虑菌材埋于土中其营养损耗后的补充问题,故天麻仿野生栽培所需的蜜环菌材培养季节,一般选择早春…  相似文献   

17.
“陕蜜2009”是通过对在秦巴山区收集的18个蜜环菌菌株特征特性进行鉴定评价,并对其在天麻有性繁殖及商品麻栽培中对天麻产量影响进行比较研究,选育出的蜜环菌新品种。其菌丝体生长旺盛,生活力强,伴生栽培天麻产量高。2年6点次区域比较试验,伴栽天麻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35.24%,生产试验中伴栽天麻产量较对照蜜环菌品种增产28.39%,有性繁殖天麻增产29.18%。“陕蜜2009”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可在秦巴山区天麻栽培中作为伴生菌应用。  相似文献   

18.
人工栽培天麻的成败,产量的高低与蜜环菌菌索生长情况密切相关,掌握蜜环菌菌索的生物学特性和侵染原理,以使在生产中造成利于菌索生长的环境条件。蜜环菌的菌丝形成很粗的索状物,菌丝之间分泌有由α1—4葡聚糖,β1—4葡聚糖组成的粘液,这些物质在菌索表面受氧化颜色变深,形成坚固外层一“皮层”。菌丝的“分生组织”代替菌丝正常地顶端生长。蜜环菌菌索的生长点在呈根冠状结构尖端后25  相似文献   

19.
陈明县  周明钟 《食用菌》1994,16(5):33-34
人工栽培天麻,大多数采用先提前培养蜜环菌菌床而后再栽种天麻,不但生产工序繁琐,费时、费力,而且栽培周期长。针对这一缺点,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种麻、菌材、新材“三下窝”栽培天麻新技术(注:所谓种麻,是指白麻和米麻:菌材,是带有蜜环菌的菌棒;新材,是指刚砍下未经发菌的木段),获得较好效果,现将其栽培方法介绍给同行。 (一)确定栽培时间 天麻的栽培时间,一般可分冬栽(11~12月左右)和春栽(3月左右),无论冬栽还是春栽,栽种时最好结合翻挖,边挖边下种,这样可保证种麻的质量。实践证明,冬栽比春栽产量高,质量好。 (二)场地选择和整理 天麻栽培场应根据天麻的生态要求,并结合当地自然气候因素来确定。在低海拔地区(800m以下)可利用民房、防空洞、庭院等场所种植;在高海拔地区(800m以上),一般选择朝向东南,地势缓坡,近水源,排水方便,土层深厚,土壤含沙性重,通气性好,pH4.8~6.5的阔叶树林间或竹林间可挖坑种植。室内种植应进行全面消毒,做栽培池或制木箱栽  相似文献   

20.
黄宝富 《食用菌》2003,25(1):34-35
用塑料袋栽天麻能较好利用空间 ,节约费用和提高单位产量 ,同时蜜环菌生长处于密封环境 ,栽培前又经有效杀菌能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发生。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 栽培季节 常法栽种天麻一般宜选择当年 11~ 12月和来年 3~ 4月 ,在年底栽种可让天麻在沙土中度过 2个月的休眠期 ,以减少保藏的麻烦。袋栽天麻宜在 3~ 4月栽种 ,开春后蜜环菌在适温下快速生长 ,天麻可直接放菌索上 ,蜜环菌能很快在种麻上着生 ,提高种麻的接种率 ,促进天麻早期生长 ,此时栽种产量高。2 生产种的制备 主料碎木屑 84 % ,米糠 10 % ,石膏 1% ,土豆 3% ,蔗糖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