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哈尔滨市区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植物富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哈尔滨市区不同绿地功能区土壤重金属( Zn,Cu,Cd,Pb) 污染状况和重金属在旱柳等 7 种植物体内富集特征,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哈尔滨市区绿地土壤 4 种重金属存在不同程度污染,其中以镉污染最为严重,达到了重污染。工业区排放的含锌、铜、镉、铅的废弃物,机动车辆尾气的排放以及轮胎橡胶的磨损等是造成哈尔滨市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哈尔滨市区不同绿地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由重到轻的顺序为工业区绿地 > 市区公路两旁绿地 > 松花江沿岸绿地 > 城市公园绿地 > 农业用地 > 森林与苗圃绿地; 哈尔滨市区主要绿化树种中,小叶杨对锌、铜、镉 3 种重金属富集系数较大,可作为哈尔滨市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重点选用树种,红松、旱柳、花盖梨对锌、铜、镉 3 种重金属富集系数其次,可作为备选树种。  相似文献   

2.
杜仲对重金属元素富集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药用物种杜仲对重金属元素富集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邛崃境内杜仲叶和皮的Pb元素含量均超出林业行业卫生标准,其对五种重金属元素(As、Pb、Hg、Cd、Al)的综合富集能力的高低也存在差异,高富集器官主要是叶和根,其次是皮,最低的则是枝条和树干.  相似文献   

3.
文章重点论述了重金属在森林植被中富集的特点以及植物遭受重金属污染后的生理变化及生长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野外试验,评价栓皮栎家系在铅锌尾矿环境中的生长响应、重金属积累能力及土壤修复潜力。 方法 在杭州市富阳区废弃的铅锌尾矿库进行人工植被恢复试验,分析比较4个栓皮栎家系(泰山3号、泰山7号、泰山8号和徂徕山5号)在铅锌矿砂中生长3 a的生物量及其对营养元素和重金属的吸收及转移特征。 结果 4个栓皮栎家系在矿砂环境中均能生长,未表现出毒害效应。重金属胁迫下,栓皮栎家系各器官营养元素浓度表现出一定差异,且各家系均有较高的氮磷利用效率。研究表明参试栓皮栎家系体内重金属浓度较低,且各家系重金属生物富集系数(BCF)均小于0.100。除铅外,各家系重金属转移系数(TF)均大于0.50,表现出一定的重金属转移能力。泰山8号家系平均BCF和TF值均低于其它家系。 结论 3 a的长期试验表明,参试栓皮栎家系耐性较高、重金属生物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较低,可作为有潜力的污染土壤修复树种。  相似文献   

5.
泥炭土改良铅锌矿渣下植物修复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铅锌矿渣物理结构差、毒性高、植物成活率低的问题,研究了湖南郴州资兴铅锌矿渣在泥炭土改良下的植物修复效果。以泡桐Paulownia fortunei、夹竹桃Nerium oleander和苎麻Boehmeria nivea为材料,在不同泥炭土浓度(梯度为:CK:0、A1:10%、A2:20%、A3:30%)改良铅锌渣下进行盆栽实验,测定了植物根、茎、叶生物量,根系构型指标、植物与矿渣铅锌含量、矿渣根际土壤pH值、有机质(OM)。研究结果如下:1)随改良剂浓度的增加,3种植物总生物量增量均呈现改良A3> A2> A1> CK的增长趋势,但各部位生物量增长有差异。2)3种植物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都随改良剂浓度增加而增加显著(P <0.05),但根系构型有差异。3)3种植物体内Pb、Zn含量总体上都呈现侧根>主根>茎>叶的分布规律,其中0 夹竹桃>苎麻,Zn减少量排序苎麻>泡桐>夹竹桃。4)随着处理浓度增加,土壤有机质(OM)增加显著, pH降低显著(P <0.05),种植植物后OM含量和pH值增加显著(P <0.05),OM含量增加排序:苎麻>泡桐>夹竹桃,pH值增加排序:夹竹桃>泡桐>苎麻。5)从细根生长和土壤性质相关性来看,泡桐细根根长、体积、表面积、苎麻细根表面积都和根际OM相关性显著,泡桐细根体积、表面积、夹竹桃体积及根尖数和根际pH负相关显著,其他相关性强但不显著。6)3种植物Pb、Zn总累积量基本随着改良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加,但植物转移量系数有差异,泡桐和苎麻转移量系数总体上随改良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加,而夹竹桃转移量最优的处理为10%泥炭土。  相似文献   

6.
对苏州市七子山垃圾填埋场所生长的龙葵、商陆、繁缕、无芒稗、千里光、绿穗苋和山莴苣等7种植物吸收和积累Mn,Zn,Pb,Cd,Cr和Ni等6种重金属元素的研究发现,千里光、绿穗苋、繁缕、龙葵和山莴苣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能力较大,可确定为重金属元素的耐性植物,可聚为一类,因此可以考虑将这5种植物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重金属污染冶理中。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湖南省资兴市某已闭库并实施生态修复的铅锌尾矿库及周边受污染土壤和植物的采样分析,以ICP—ASE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杉木、杨树、栾树、泡桐、香樟和乌桕等6种木本植物中Pb、Zn、Cu和Cd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运用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分析了植物相应的富集能力与转运特征。结果表明:6种植物中,对Pb富集系数最大的为乌桕,达到0.029;对Zn富集系数最大的为泡桐,达到0.374;栾树对Pb的转运系数达到1.314;泡桐对于Zn的转运系数达到1.452。6种植物均能适应铅锌重度污染的生长环境,其中乌桕、泡桐、栾树富集和转运Pb、Zn能力突出,适宜作为铅锌矿区植物修复的主要木本树种。  相似文献   

8.
宋学华 《绿色科技》2019,(16):184-185
指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正逐渐被社会所重视,以某铜矿尾矿库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筛选几种优势树种对尾矿库重金属积累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可知,在重金属富集方面,侧柏对重金属Cu、Pb和Cd富集能力最好,杨树对重金属Cu富集能力最好,刺槐和榆树对重金属Zn富集能力最好;而重金迁移集变化则与富集变化不同,除了杨树外,每个树种对特定的重金属都有较好的迁移能力。考虑到铜矿的特点,可以以多栽培杨树和侧柏,以提高重金属的富集量。  相似文献   

9.
资兴市铅锌尾矿库区植物资源调查及耐性植物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资兴铅锌尾矿区植物季节变化的调查,以及对该区植物重金属含量与分布特征的分析,初步筛选了适合于Pb、Zn尾矿库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植物种质资源。该区共记录高等植物81种,分属34科,其中自然定居62种,人工引种木本植物19种。重金属累积及转运特性分析表明,这些物种均对复合重金属污染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其中,优势自然定居植物和人工栽种的木本植物对Pb、Zn富集能力均未达到超富集植物的临界阈值,一年蓬和青蒿对Cd的富集量分别达107 mg/kg和136 mg/kg,具有Cd超富集植物的基本特征,野菊花、酸模、青蒿、女贞和桂花树均具备超富集植物特征。研究结果为铅锌矿区及其污染场地生态修复提供了先锋植物和生态经济树种资源。  相似文献   

10.
《福建林业科技》2022,(1):40-45
为筛选绿竹林下重金属富集植物,于2020年以福建省尤溪县梅仙镇绿竹林为研究对象,采集林下13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和土壤样品,测定主要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不同植物及器官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4个采样点土壤Cu、Pb、Cd平均含量分别为54.7、466.1、0.47 mg·kg(-1),均超出风险值。所有植物均表现为地下部器官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强于地上部,其中棕叶狗尾草整株对主要重金属富集能力最强,是一种优良的重金属富集植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b含量与植物Zn和Pb含量之间以及土壤Cd与植物Cu含量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土壤Cu与植物Zn之间、土壤Cr与植物Pb之间、土壤Cd与植物Cr、Zn、Pb之间以及土壤As与植物Cu、Zn、Pb之间均具有显著性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