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探究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及规律,为以沉降控制的高填方堤坝下复合地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以某路堤下复合地基为例,通过在桩土之间设置接触单元来考虑桩土间的相对位移,用“单元生死”技术模拟复合地基施工过程,运用ADINA软件对复合地基进行了沉降特性有限元分析。在不加载情况下,将数值计算的沉降结果与实际测量的沉降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预测了加载情况下,地基沉降的进一步发展规律,考虑了桩土模量比、垫层和基础、施工工序对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运行荷裁下地基沉降规律与不加栽时基本一致;垫层有协调桩土沉降的作用;不同施工工序下地基沉降规律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对于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应设置0.2~0.3m的垫层,使桩体模量比n为10~50,采用“先土后桩”的施工工序以满足沉降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平面应变有限单元法对海堤位移(沉降)和地基强度的发展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海堤地基固结过程中,随着土体有效应力的提高,海堤地基土体抗剪强度相应增大,且上覆土层越厚,土体抗剪强度增长越大。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较为接近,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及参数的合理性,对海堤地基评价具有显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研究土工格栅在加高培厚堤防工程中的加固作用,以松花江干流第九标段典型堤防断面为例,运用有限元法对加高培厚堤防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的开挖和加筋形式对堤防稳定性和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提出的加高培厚堤防的优化方案,经过加筋处理后,堤防坡比优化为1∶1.37,安全系数从1.08提升至1.63,土地使用面积减小了36.9%,单位长度加高培厚工程所需土方量减少约20 m3;开挖台阶和加筋都可减小沉降,加筋相比开挖台阶作用更明显,共同使用效果最好;加筋位置越靠近堤防底部,降低堤防差异沉降的效果越明显,加筋层数多比加筋层数少的效果好,在实际工程中,并不是越多越好,应综合考虑经济及工程效益,合理选择加筋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4.
坝基处理措施及坝体结构特性是深覆盖层上修建闸坝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大渡河沙湾水电站为研究背景,利用ANSYS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根据基础处理时清挖深度以及回填料的不同,分三种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了计算,研究不同方案下闸坝坝体结构及坝基在完建工况、正常运行工况以及校核洪水位工况的受力特性和应力分布规律,通过对比分析坝体不均匀沉降、应力特征以及坝基承载力,处理方案三的闸室不均匀沉降最小,坝体和坝基特征部位的应力集中程度最弱,受力特性良好,而且满足坝基承载力要求,优化了闸基与纵向防渗墙的接触模式,因此选择此方案为本工程基础处理的推荐方案,为工程实际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筱溪水电站坝基受顺河向区域性大断层和两个背斜构造以及数条次生断层的影响,河床中部破碎区宽度达180m,且地层岩性多变,力学强度极不均一.通过大量的现场岩基试验、原位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试验、声波检测对比、锚筋桩抗拔与抗剪的试验研究,结构体型优化和施工工艺探索,以及有限元计算分析,最终采用并实施了体型调整、坝段间并缝与塑性链接、坝基灌浆加固和锚筋桩抗剪、防渗帷幕加强和坝基渗水抽排等综合性的地基处理措施,经济有效地解决了坝基抗滑稳定、不均匀沉降变形和渗透变形问题,取得了区域大断层上筑坝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胶凝砂砾石坝的典型剖面是上、下游坝坡对称的梯形,断面大,应力水平低,经济环保,安全性高,对地基适应性强。目前,对软岩基上修建胶凝砂砾石坝的研究较多,而对于修建于覆盖层上的情况十分少见。贵州省惠水拦河坝工程为修建于覆盖层上的胶凝砂砾石坝。本文以此为例,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防渗帷幕方案和截水墙方案的渗流场,坝基和坝体的应力变形特征及滑动面抗滑稳定性,进而探讨覆盖层上修建胶凝砂砾石坝的可行性。计算分析得出:两种方案的防渗效果良好,满足渗透稳定性要求,覆盖层坝基的沉降、应力都较小,变化均匀,满足承载力要求,坝体应力水平低,滑动面满足抗滑稳定要求。因此,覆盖层上修建胶凝砂砾石坝具有一定可行性,且综合考虑安全性和经济因素,防渗帷幕方案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