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红花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分析了红花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探讨了有效提取其抗氧化成分的方法,旨在为红花的保健效用及其开发利用提供基本资料。以红花为试材,通过超声波、过滤、离心等方式,采用水、50%乙醇、70%乙醇、90%乙醇、95%乙醇、无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溶剂提取抗氧化成分,应用水杨酸法测定其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应用光照核黄素法测定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通过超声波和离心结合的方式,利用95%乙醇对红花进行提取,提取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最佳,清除率(98.31%)高于绿茶(81.85%)和VE(57.17%),与VC(99.60%)相当。同时,红花提取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也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以70%乙醇对红花进行提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2.
桔皮中黄酮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不同浓度的甲醇和乙醇做溶剂,提取桔皮中的黄酮化合物,对黄酮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效果做了研究。结果表明,80%甲醇和70%乙醇提取的黄酮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效果最好。它们的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是36.50%和36.40%。  相似文献   

3.
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hydrazyl即DPPH)酶标仪法,对几种地被植物鲜叶的甲醇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进行了比较,发现酢浆草等地被植物鲜叶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都较弱,其IC50一般都在5.O μg/mL以上;同时发现所有鲜叶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都随着其浓度的增加和随着37℃下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不同种地被植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不同,同一种地被植物因为生长状况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其自由基清除活性也不同,其中感病的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表现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北海道、美国甜荞、北早生3个荞麦品种中黄酮含量及清除自由基活性。结果表明,北海道黄酮含量(0.652%)略高于美国甜荞(0.626%),北早生黄酮含量最低(0.568%)。DPPH是常用的检测清除自由基活性的方法,3种荞麦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北海道清除率最高(54.7%),其次是美国甜荞(52.6%),最低的是北早生(41.6%)。  相似文献   

5.
采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邻苯三酚自氧化和ABTS法,分别测定野菊花总黄酮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ABTS自由基正离子(ABTS+·)的清除率。结果表明,野菊花总黄酮清除·OH、O-2·和ABTS+·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值)分别为0.016 mg/mL、0.012 mg/mL、6.95μg/mL,优越于常规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柠檬酸,证明野菊花具有良好的还原能力和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从药用植物葛的内生真菌中寻找天然抗氧化剂,在葛(Pueraria lobata)的根、茎、叶以及果实中分离出128株内生真菌,并采用DPPH(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酶标仪法对其清除自由基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有多株内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自由基活性,且不同产地以及不同部位分离出的内生真菌活性不同;同种菌株清除自由基活性与提取液浓度、反应时间成正比关系,即样品浓度增加活性增强,反应时间增长其活性也增强。其中菌株10y-4在浓度2.5 mg.mL-1、反应时间为20 min时,其清除自由基活性达到92.3%。表明葛内生真菌可作为天然的高效抗氧化剂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以竹黄无性型菌株ZHLS-03为材料,采用单因子和六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以高生物量为前提,筛选优化高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较理想的培养基组成为K2HPO4 0.3%,KCl 0.15%,MgSO4·7H2O 0.1%,FeSO4·7H2O 0.05%,酵母浸出粉1.5 %,葡萄糖3%;最佳发酵条件是pH值7.0,培养温度30℃。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广宁红花油茶花芽分化特征,以广宁红花油茶为研究对象,对其花芽分化过程的解剖形态变化、外观形态变化和含水率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广宁红花油茶花芽分化期可分为前分化期、萼片形成期、花瓣形成期、雌雄蕊形成期、子房与花药形成期、雌雄蕊成熟期6个时期,不同时期内部形态特征变化明显;(2)广宁红花油茶花芽于4月下旬开始进入分化阶段,于9月下旬完成分化,历时150 d左右;(3)花芽长宽比大小变化特征与不同分化期存在一定对应联系,在整体上是先由大变小,再变大;而花芽含水率则在分化期内整体上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红花种子超干期间自由基和水分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不同超干度的红花种子自由基和水分状态,结果显示,自由水/束缚水比例随着超干种子内含水量的降低而减小,超干引起内,外种皮自由基急剧增加,而胚中自由基的上升发生在超干种子的老化期间,超干或超干后又经老化的种子在高湿度的环境中经回水处理能使胚中自由基水平急剧下降到相当的水平,超干轻微地降低种子萌发率和种子活力,但大大地增进了种子抗老化的能力,本还对干种子老化过程中,胚中高水平自由基的情况下仍保持  相似文献   

10.
沙枣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方法]以沙枣果实为材料,通过超声波、离心等方式,采用水、50%乙醇、70%乙醇、90%乙醇、95%乙醇、无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溶剂提取清除自由基成分,应用水杨酸法和光照核黄素法分别测定其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结果]通过超声波和离心结合的方式,采用70%乙醇对沙枣果肉进行提取,所得到的提取液对羟自由基及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最佳,其中,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河北大枣和维生素E。[结论]该研究为沙枣的保健作用机理研究提供了参考,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11.
核磁共振法测定广宁红花油茶含油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种仁含水量、颗粒大小和样品量对核磁共振法测定广宁红花油茶种仁含油率结果的影响,并与索氏抽提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同时讨论了核磁共振法的精密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种仁含水量、颗粒大小和样品量对种仁含油率测定有一定影响,测定时样品需烘至恒重,如无特殊要求,样品不需要粉碎,样品量范围为8~11 g;同一样品核磁共振法得到的含油率高于索氏抽提法,但两种方法间的绝对偏差小于2%;核磁共振法的测定精密度和稳定性好,可用于广宁红花油茶种仁含油率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2.
以贵州恕江山茶为原料,采用液压榨油技术,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含壳率、蒸胚时间、压榨时间和压榨温度对茶籽油出油率的影响,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液压榨油技术榨取油茶籽油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产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液压法榨取油茶籽油最佳工艺条件为:含壳率7%、蒸胚时间5 min、压榨时间23min、压榨温度65℃,在最优条件下油茶籽油的得油率为84.61%。经检测,所得毛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6.51%,过氧化值低达2.11mmol/kg,毛油色泽呈浅黄色并有极少沉淀,苯并(琢)芘含量远低于螺旋压榨法所得毛油。  相似文献   

13.
酢浆草清除DPPH有机自由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薄层实验法(DPPH-TIC-ASSAY)和DPPH-Titerplate Assay的方法,对不同环境、不同生长势、不同种的酢浆草上不同部位鲜叶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酢浆草鲜叶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样品浓度呈正相关关系,样品浓度越高,其自由基消除率越高;同时发现不同种的酢浆草的自由基清除活性不同,其中红花酢浆草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较强,同一种酢浆草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其自由基清除活性也不同,试验发现盆栽样品的活性较强.薄层图谱中还可看到同一种的DPPH-HPTLC图谱较类似,而不同种的DPPH-HPTLC图谱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以野葛的根样为试材,依次通过总黄酮提取、有机溶剂分级分离和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获得4种异黄酮糖苷组分,依据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分析结果分别鉴定为葛根素、大豆苷、芒柄花苷和染料木苷。采用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的有机自由基体系和超氧阴离子(O2-·)的无机活性氧自由基体系,对上述4种异黄酮糖苷化合物的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个异黄酮糖苷组分对DPPH·自由基和O2-·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活性,清除能力的大小与处理浓度均成正相关关系,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染料木苷、大豆苷、葛根素和芒柄花苷,抑制O2-·自由基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葛根素、大豆苷、染料木苷和芒柄花苷。  相似文献   

15.
杨梅汁清除自由基及抑制油脂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考查杨梅汁的抗氧化能力,选用浙江宁波产的4个杨梅品种为主要研究材料,比较了杨梅汁与橙汁、苹果汁、菠萝汁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对比了杨梅汁提取物与茶多酚、抗坏血酸和芦丁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测定了杨梅汁提取物对油脂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杨梅汁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明显强于另外3种果汁,杨梅汁提取物具备一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半数清除浓度(IC50)为20.2 mg·mL-1,4个品种的杨梅汁提取物对油脂的氧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总酚含量最高的迟大种对油脂氧化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6.
17.
依据油茶籽油与菜籽油亲水性不同的特点,通过震荡观察法观察纯油茶籽油、纯菜籽油以及混合标准油(油茶籽油中掺入5%菜籽油)与水混合震荡后所呈现的特征现象,以期鉴别油茶籽油中是否掺有菜籽油,并与电子鼻和醋酸酐-浓硫酸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只需使用水、亚甲基蓝及试管等廉价材料即可在16 min内完成对油茶籽油是否掺伪的鉴别,其灵敏度可满足人们日常检测的需要;另外,此法对商品油掺杂鉴定的结果与电子鼻法和醋酸酐-浓硫酸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此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用化学分析法测定红花油茶果的果皮、茶籽壳、茶籽仁中的主要成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红花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并对茶籽仁的子叶细胞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红花油茶籽仁(干基)中粗脂肪含量为60.3%,粗蛋白质含量为8.8%,茶皂素含量为10.34%;红花油茶籽壳(干基)中粗蛋白质含量为2.5%,粗纤维为73.4%,茶皂素含量为4.08%;红花油茶果的果皮(干基)中粗蛋白质含量为4.0%,粗纤维为31.1%,茶皂素含量为20.05%;红花油茶果子叶细胞平均大小为64.2 μm×60.8 μm,细胞壁平均厚度为3.03 μm,细胞壁厚度与细胞大小的比值为7.76×10-4,细胞内脂体为椭圆形,大小为1.0~1.3 μm.以上数据表明,红花油茶果可用作食品、化工和化妆品工业原料.对油脂的脂肪酸组成测定表明,红花油茶籽油属油酸型油,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4.83%,其脂肪酸组成符合现代保健油脂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CO_2萃取油茶籽油的工艺及其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油茶籽进行萃取,提取油茶籽油。考察了油茶籽平均粒径、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对油茶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了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并对试验得到的油茶籽油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超临界CO2萃取油茶籽油的最佳实际工艺条件为:油茶籽平均粒径0.605mm、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0℃、CO2流量30L·h-1和萃取时间90min,最佳实际工艺条件下油茶籽油萃取率为91.17%。气相色谱分析表明,油茶籽油脂肪酸主要由5种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88.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