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黄文渊 《绿色科技》2019,(17):87-88,91
通过尾巨桉二代萌芽林套种30%的卷荚相思形成复层混交林,对6a生混交林的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表明:尾巨桉二代萌芽更新套种30%比例的卷荚相思,林分生产力明显提高,土壤理化性状有所改善。6年生混交林中桉树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比桉树萌芽纯林提高了8.94%、14.42%和41.59%,套种的卷荚相思生长也较好,达到南亚热带同等立地条件的速生丰产林水准,套种后混交林分蓄积量比桉树萌芽纯林提高了23.51%。桉树二代萌芽更新套种一定比例的卷荚相思是可行的,在闽南山地可进一步中试推广。  相似文献   

2.
对闽南丘陵山地桉树二次择伐后林下套种米老排培育混交林与桉树纯林的生长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的桉树生长效果较为显著,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增幅较大,有利于培育桉树大径材;混交林中的米老排生长良好,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表现显著;桉树和米老排的后两年的生长量较前两年为佳,有利于提高林分总蓄积量。  相似文献   

3.
桉树与卷荚相思人工混交经营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闽南山地开展桉树与卷荚相思不同混交比例和混交方式的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桉树与卷荚相思可采用星状或行带状混交,较好的混交方式为:星状混交的卷荚相思株数比例控制占整个林分的30%~50%,行带状混交以3行相思2行桉树为宜。这2种混交模式不但能有效促进林木生长、避免相思被压、维持林分稳产,尤其对提高规格材出材量有利。与桉树纯林相比,该混交林分中桉树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可分别提高3.75%~11.25%、6.04%~10.74%和18.77%~36.97%,同时林分蓄积也比较高,可与桉树纯林相当;而且,该2种混交模式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维护地力,可作为闽南山地中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持续经营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4.
沿海木麻黄基干防护林带多树种配置改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木麻黄分别与刚果 12号桉树、厚荚相思单行配置 ,木麻黄纯林为对照 ;湿地松分别与刚果 12号桉树、厚荚相思单行配置 ,湿地松纯林为对照进行木麻黄基干林带改造试验。对 2年生幼林观测表明 ,防风固沙能力大小依次为木麻黄与刚果 12号桉树混交林 >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林 >木麻黄纯林 ;湿地松与刚果 12号桉树混交林 >湿地松与厚荚相思混交林 >湿地松纯林。木麻黄的生长量表现为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 >木麻黄与刚果 12号桉树混交 >木麻黄纯林 ;湿地松的生长量表现为湿地松与厚荚相思混交 >湿地松纯林 >湿地松与刚果 12号桉树混交。湿地松与刚果 12号桉树单行配置受到刚果 12号桉树的挤压  相似文献   

5.
为了调整树种结构,克服桉树纯林的负面影响以及发展我国珍贵树种的需要,本文选择广西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连山4林班第2代桉树萌芽林进行改造试验,套种灰木莲、顶果木、望天树、观光木、红锥、降香黄檀6种不同混交模式,调查了种植后2015年年底的生长量。结果显示:不同混交模式对桉树林木生长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桉树套种珍贵树种对珍贵树种生长量的影响:灰木莲顶果木望天树红锥观光木降香黄檀。桉树套种灰木莲混交模式比其它混交模式平均胸径提高了1.83~3.18cm、平均树高提高了1.31~2.77m、平均单株材积提高了0.004~0.0055m3,由此可见最佳套种模式为桉树套种灰木莲。  相似文献   

6.
以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2种广西乡土阔叶树种为混交树种,对不同混交模式下桉树与红锥、米老排的林木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桉树与米老排(3∶1)混交模式下,桉树树高、胸径生长量明显高于桉树纯林。而混交模式下,红锥生长量增加,而米老排生长量降低。初步认为,混交能促进桉树生长,但最佳混交造林模式因混交树种而异。  相似文献   

7.
以桉树(Eucalyptus spp.)混交林和纯林为研究对象,集成树种选择和林分结构调控等定向培育技术,构建桉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混交可促进桉树生长,提高林分生物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桉树×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混交林的营林效果最好.在不同间伐强度桉树纯林林下套种米老排(Myti...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米老排在海南文昌沿海区域不同森林内混交种植的适应性,2014年9月分别在文昌沿海地区的岛东林场公坡作业区文造村、昌洒作业区63小班和文昌市龙楼镇航天城核心区鲁山村不同树种林下混交种植米老排;2015年9月对造林成活率、苗高和地径生长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米老排适宜在郁闭度在0.7以上的林内且土壤较肥沃的立地生长,混交林下1年生米老排平均树高达1.1m,平均地径0.45cm,最大树高达1.3m,最大地径0.68cm。不同森林类型内套种米老排进行比较可知,混交林下套种米老排较木麻黄纯林、椰子纯林下生长效果好,但整体试验结果表明米老排在文昌沿海一带不宜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9.
对桉树二代萌芽更新套种30%黑木相思的混交林进行调查,对比3 a林龄的混交林与桉树二代萌芽纯林的林分生长、林分结构及抗风性差异。混交林可以有效促进林木生长,提高生长量,改善林分结构,提升抗风性。混交林中桉树树高、胸径、冠幅、材积显著大于桉树纯林,蓄积量比二代萌芽纯林高12.56%,林中黑木相思也生长良好。纯林的林木径阶已偏离正态分布,林木生长分化明显,而混交林中桉树的林木径阶基本服从正态分布,林分质量明显优于纯林。混交林中桉树风折木比例显著低于纯林。桉树二代萌芽套种黑木相思更新成混交林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湿地松厚荚相思混交林生长特性与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较为贫瘠的迹地上开展湿地松与厚荚相思单行、带状混交及湿地松纯林造林对比试验 ,对 10年生试验林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湿地松与厚荚相思带状混交 ,各个树种保存率高、生长量大 ,与湿地松纯林相比较 ,带状混交林中湿地松生长状况表现出明显优势 ,混交林林内小气候条件适宜 ,土壤理化性质良好 ,改善土壤肥力效果明显。湿地松与厚荚相思单行混交 ,湿地松受压严重 ,保存率、生长量低 ,应及时对厚荚相思进行适度修枝 ,增加林内透光度 ,促进湿地松生长。  相似文献   

11.
以大花序桉茎段芽诱导后的继代增殖苗为材料,探讨最适壮苗、生根培养基及炼苗移栽技术。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获得其最佳的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 MS+IBA 0.5 mg·L-1+NAA 0.6 mg·L-1+IAA 0.1 mg·L-1,生根率可达86.9%以上,且主根发达,侧根较多,枝叶长势较好。采用不同方式炼苗试验和不同移栽基质移栽试验表明,闭瓶锻炼3 d或6 d,开瓶锻炼6 d,其炼苗成活率最高,达到95%以上;加入钾肥等混合基质的花土(T_3)作为移栽基质,其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6%以上,且木质化程度高,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棕榈油以及福建14个地方的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并研究在油茶籽油中掺入不同比例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棕榈油后掺伪油样中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可作为鉴别油茶籽油的特征脂肪酸,通过分析掺伪油样中特征脂肪酸含量的变化趋势,可以定性定量地鉴别油茶籽油的掺伪情况。该研究结果可为福建地区油茶籽油真伪的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于2015—2017年在福建省永安市上坪乡和洪田镇,对3~5 a的毛竹纯林采伐后的伐桩进行灌水、灌水+施肥、施肥等处理,以不灌水也不施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毛竹林出笋成竹数量、新竹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伐桩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冬笋产量,有效降低春笋的退笋率,提高其新竹生长量,有利于毛竹林生产力的提高。其中:灌水+施肥、灌水、施肥处理的冬笋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2.2%、3.9%、6.2%;退笋率分别为27.2%、24.8%、23.1%,均低于对照毛竹林的34.3%;平均春笋出笋数分别达到830、700、720个·hm-2,分别比对照高84.4%、55.6%、60.0%。此外,不同伐桩处理的春笋平均出笋数、平均成竹数和平均成竹率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伐桩处理的新竹生长量大小为灌水+施肥>施肥>灌水>对照。表明本研究中,对毛竹纯林采伐桩进行灌水+施肥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杉木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在木材安全重大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株型是决定杉木产量的核心要素,掌握理想株型的性状组成对提高杉木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来自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的14个杉木组培无性系造林后3 a内生长量和造林后第2年的形态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试验林分郁闭前幼树阶段的形态与和生长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杉木理想型无性系的选择和不同株型的定向培育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造林后1至3年林分树高的平均值分别为1.00、2.52和3.87 m,第3年的胸径平均值为4.76 cm,无性系的树高生长变异系数随着生长时间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不同无性系的生长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中除020在高生长上优势明显外,054、061、063和023在3 a内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均具有较大的优势。2)造林后第2年坐生密度、冠幅、枝盘数、当年生节间距离、一级侧枝数和年盘二级分枝数的平均值分别为63.58片、176.1 cm、6.11、21.76 cm、21.02和19.88,且不同无性系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说明杉木株型之间的差异较大。3)通过聚类分析将无性系063、054及061归为浓密型杉木,无性系047、148、023及049归为稀疏型。4)生长与形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浓密型杉木的生长量更大,根据以上的分析初步认定,在生长初期,杉木的理想株型具有枝条浓密和冠幅宽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以福建省东山县海岸沙地4种人工林分(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卷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尾巨桉Eucalyptus grandis×E. urophylla及天然次生林Secondary Forest)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研究了南亚热带海岸沙地表层(0~10 cm)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及多样性特征,分析了不同树种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差异及相关性。结表果明:1)不同林分对土理化性质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 <0.05),与人工林分相比,天然次生林土壤有效磷、全碳、速效钾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均较高,而4种人工林分之间差异不明显;2)主成分分析(PCA)表明,与人工林分相比,天然次生林有较独特的碳源利用方式和较高的活性;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胺类是滨海沙土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3)土壤微生物功能指数与土壤pH、有效磷、有机碳含量显著正相关,较低的有机碳、有效磷含量可能是限制滨海沙土微生物功能发挥的关键制约因素。4)在防护林更新改造过程中可通过套种乡土阔叶树种、增施磷肥等措施,调节土壤pH值,提高土壤有机碳及有效磷含量,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从而促进沙土质量的持续改良。  相似文献   

16.
杉木种子园无人机辅助授粉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六轴旋翼无人机(型号SH-X6-10B)进行杉木种子园辅助授粉试验,比较不同飞行高度、飞行速度、授粉介质、花粉与介质配比、不同授粉方法的杉木座果率及作业效率。结果表明:无人机距树梢6~8 m飞行高度授粉的杉木座果率最高,达65.0%;飞行速度2~3 m·s^-1授粉的杉木座果率最高,达67.2%;以滑石粉为授粉介质的杉木座果率最高,达66.0%;花粉与介质(滑石粉)配比1∶50授粉的杉木座果率最高,达66.1%;无人机辅助授粉的杉木座果率比人工辅助授粉提高46.0%,比自然授粉提高117.5%;无人机辅助授粉的山地作业效率是人工辅助授粉的33倍。  相似文献   

17.
鳞苞锥是宁化县的乡土阔叶树种,是福建省省级珍稀濒危植物,为了更好地繁育和发展鳞苞锥,笔者对鳞苞锥的人工育苗及在杉木林采伐迹地栽植技术进行了初步试验,对栽植的初期成效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鳞苞锥可以进行人工育苗,种子经过处理后用无纺布营养袋育苗,成活率可达95%,出圃率可达80%以上。鳞苞锥适宜当地杉木林采伐迹地人工栽植,用无纺布营养袋人工繁育的苗木栽植成活率可达96%以上;不同坡位对鳞苞锥生长有一定影响,中、下坡好于上坡,但鳞苞锥在上坡、中坡、下坡均生长良好。鳞苞锥可以作为与杉木、马尾松混交栽植的优良阔叶树种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以木荷种源商品种为对照,利用来自木荷无性系种子园子代34个自由授粉家系,开展轻基质容器苗培育试验,研究其主要生长性状家系遗传变异并开展优良家系早期初选。结果表明:木荷无性系种子园子代自由授粉家系间的苗高、地径、叶下高、叶片总数、最大叶片的长和宽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且具有较高的家系遗传力;以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同时大于全部参试家系和当地普通商品种平均值为标准,初选出10个速生的半同胞家系,选择强度达28%,入选速生优良家系群体苗高和地径均值为38.04cm和5.19cm,分别超过参试家系总体平均值的6.33%和3.42%;各木荷家系苗高和地径呈现出相对一致的生长规律,即苗木于7月初实施分盘分隔培育后,8—10月快速生长,随后放缓;而地径生长量在9—10月达到了一个生长高峰,且在苗木分盘培育之前,家系间幼苗生长已出现明显分化。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套种对尾巨桉人工林及林下植被生长的影响,于2011—2014年在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西陂国有林场开展尾巨桉人工林林下套种(扁豆、乌绿豆×印度豇豆)试验。结果表明:套种豆科植物可促进尾巨桉人工林林分生长,生长量大小依次表现为:套种乌绿豆×印度豇豆>套种扁豆>对照。套种后3 a,套种乌绿豆×印度豇豆、套种扁豆的尾巨桉林分树高、胸径、材积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提高23.10%、20.35%,8.97%、5.08%,49.32%、36.32%;套种豆科植物的林下植被种类、丰富度均优于对照,其中套种扁豆处理在增加林下植被种类上有较大优势。表明尾巨桉人工林下套种乌绿豆×印度豇豆、套种扁豆既对尾巨桉人工林林分生长有促进作用,又有利于保护林地植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2015年在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采用1年生南方红豆杉营养袋苗开展杉木人工林林下不同坡位、坡向、杉木保留株数套种南方红豆杉试验,对套种3 a后的南方红豆杉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经多次间伐后的杉木人工林林下套种红豆杉,红豆杉幼林生长良好,其中以阴坡、下坡地块或小班生长较好,不同坡位、坡向间树高生长差异显著,树高生长阴坡比阳坡增加17.1%,下坡比上坡增加了16.6%~19.4%;30年生杉木保留密度在900株·hm-2内比较适合南方红豆杉生长。说明杉木人工林林下套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