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研究以10个高品质棉品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8个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和配合力的分析。结果表明:长度整齐度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其余性状均达极显著,大部分纤维品质性状受加性效应的影响,以H140301、H141177、H140445的纤维品质配合力较好,可作为骨干亲本。  相似文献   

2.
高强优质棉花品质选育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四倍体陆地棉达棉二号与二倍体棉晋县中棉作为亲本 ,采用人工去雄杂交的方法进行种间远缘杂交 ,再经染色体加倍 ,后代进行姊妹株互交 ,单株选择和自交保纯 ,逐步提高纤维综合品质 ,稳定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通过 2 0多年的努力 ,于“八五”期间获得高强度优异种质 I471系等优异材料。在此基础上 ,加强纤维比强度与纤维细度相结合的选育 ,同时兼顾丰产性和抗病性。利用 HVI90 0型纤维品质检测仪 ,每年选择大量单株材料进行纤维品质分析 ,以及多点比较试验和生产示范 ,选出了以 N932、M52 9、N962、N1 0 33、N1 0 35等为代表的一批适…  相似文献   

3.
高品质棉主要经济性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陆地棉与中棉和陆地棉与海岛棉杂交培育的高品质棉品系为材料,分析了不同远缘亲本育成的高品质棉主要经济性状特点以及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与纤维性状的关系;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了各纤维性状与环缕纱强和气纺品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彩色杂交棉的选育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陆海三系杂交选育出的彩色棉杂交组合 ,同时具有彩色棉的絮色基因和海岛棉的纤维品质性状。可有效地提高彩色棉的纤维品质和单位面积产量 ,使棉纱的档次和品质得以提高。对所配制杂交彩色棉组合及其亲本进行了连续多年的试验和观察 ,对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期望对今后彩色杂交棉的生产应用能够有所指导。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 2 0 0 1 - 2 0 0 3年进行 ,用本所回交转育的1 3个彩色棉雄性不育系为母本 ,3个海岛棉恢复系为父本 ,进行杂交 ,收获 35个杂种 F1 ,2 0 0 3年对杂种材料进行比较试验和数据分析。以其中的 1 …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宜赣北植棉区直播的矮化早熟棉新品种(系),本研究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圩区州地、丘陵、水改旱三个典型的棉田进行了6个矮化早熟棉新品种(系)的直播比较试验,观察各材料的田间抗逆性、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品系15AZ313,前期长势旺,后期不早衰,第一果枝着生节位高,结铃性强,产量较高,纤维品质最好,但植株略高,适宜作常规早熟棉花新品种直播和机收种植;品种荆早1号,生育期短,植株矮小,早发性好,上桃快,开花结铃集中,适合密植,产量较高,衣分高,纤维品质一般,适宜作间套种棉花早熟直播棉新品种在赣北地区进行推广应用,其他品种不建议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近年来国内各育种单位选育、从国外引进以及从长江流域地方品种中选出的主要亲本材料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根据这些性状的表型、遗传型方差与协方差,估算了各数量性状的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遗传进度、相对遗传进度和遗传相关系数,并进行了遗传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黄麻长果种亲本材料自然群体中,纤维强力、株高、分枝高等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力,并具有中等大小的遗传进度,当代选择效果较好。而株高、分枝高与单株干皮重的遗传相关系数较大,因此根据株高、分枝高选择在下代的预期效果较明显。通径分析表明,对单株干皮产量直接影响能力最大的是株高,其次是分枝高、茎粗,其它性状影响较小。主成分分析则认为第一主成分的特征向量主要由纤维细度因子提供,第一主成分越大,株高、茎粗皮厚值亦越大,单株干皮重值就越高。聚类分析将44份品种分为七大类群。这种主要亲本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与分析为长果种黄麻系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了主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海岛棉与陆地棉杂交育成的优质中间材料作亲本,与陆地棉抗病品种杂交,经过连续多代的选择培育,育成了高品质棉花新品种蜀棉2号,表明利用海岛棉及其质源作亲本,改良陆地棉的纤维品质,是完全可行的。同时,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对高品质棉纤维性状的影响,表明为了充分发挥高品质棉的优良特性,高品质棉应当安排在温、光条件好的宜棉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8.
采用双列杂交遗传设计和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了7个红麻杂交亲本和21个F1组合的11个产量与品质性状,结果表明(1)株高、鲜皮厚、千粒重、纤维支数同时受到加性和显性效应的控制;而茎粗、单株干皮重、单株干茎重、皮骨比、出麻率、单株纤维重、精洗率、纤维强力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2)对红麻亲本遗传效应估测结果表明,各亲本不同性状的遗传效应不同.可根据亲本对每个性状的不同遗传效应表现,在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上加以选择利用.综合分析表明,福红2号、福红992和非洲裂叶3个亲本具有提高株高、茎粗、鲜皮厚、单株干皮重、单株干茎重、出麻率、皮骨比、精洗率、单株纤维重的正向遗传效应;福红2号和福红992 2个亲本还具有提高纤维强力与纤维支数的遗传效应.上述结果可为红麻遗传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7×3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法,对新转育的哈克尼西棉不育系、恢复系的纤维品质性状和产量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籽棉产量、断裂比强度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铃重主要受非加性效应影响,衣分、皮棉产量、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马克隆值、伸长率、黄度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以加性效应为主;籽棉产量、皮棉产量、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整齐度、马克隆值、伸长率、黄度中母本基因型贡献率高。不育系选育应从提高衣分、品质性状着手合理配组,实现育种目标。亲本A1、R3的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高,A1×R3的组配品质性状特殊配合力效应较好,产量性状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0.
红麻亲本与杂交组合产量、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双列杂交遗传设计和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了7个红麻杂交亲本和21个F1组合的11个产量与品质性状,结果表明:(1)株高、鲜皮厚、千粒重、纤维支数同时受到加性和显性效应的控制;而茎粗、单株干皮重、单株干茎重、皮骨比、出麻率、单株纤维重、精洗率、纤维强力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2)对红麻亲本遗传效应估测结果表明,各亲本不同性状的遗传效应不同。可根据亲本对每个性状的不同遗传效应表现,在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上加以选择利用。综合分析表明,福红2号、福红992和非洲裂叶3个亲本具有提高株高、茎粗、鲜皮厚、单株干皮重、单株干茎重、出麻率、皮骨比、精洗率、单株纤维重的正向遗传效应:福红2号和福红9922个亲本还具有提高纤维强力与纤维支数的遗传效应。上述结果可为红麻遗传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花苞叶基因型遗传性状转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夫安 《中国棉花》2001,28(3):29-30
当前在棉花育种上运用最多和最普遍的方法仍然是杂交育种 ,回交法是从杂交育种方法中派生出来的 ,对改良某单一性状有明显的效果。花苞棉Frego( fg)性状育种研究 ,始于 1 967年 ,引自临沂地区农科所张志东的种质资源 ,超鸡脚叶花苞棉 ,即超鸡脚叶窄卷苞叶棉 ( Okara Frego) ,经过 30多年选择优良亲本 ,进行杂交和回交连续转育 ,培育出目前的 W系列花苞棉基因型性状的新品系 ,不仅改良成为正常株叶片的花苞叶型、生育特性、产量构成、还增加了新的病虫害抗性、显著提高了纤维内在品质 ,从而获得诸多性状的同步改良和提高 ,为棉花育种开拓新…  相似文献   

12.
哈克尼西棉细胞质对陆海种间杂种优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哈克尼西棉细胞质不育系和陆地棉保持系细胞质为亲本配制 A× R、 B× R的 2 1种基因型 42个组合 ,研究了两种细胞质、不同亲本基因型对杂种 F1 的产量、产量组成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细胞质对 F1 产量等经济性状的表现有一定差异 ,哈克尼西棉的胞质效应广泛存在 ,主要对F1 单株成铃数、皮棉产量、2 .5 %跨长、麦克隆值有显著负效应 ,但不同的亲本基因型对 F1 表现各不相同 ,胞质效应与母本基因型密切相关 ,差异显著。若要配置产量纤维品质优异的陆海三系组合 ,在陆地棉亲本上的选择是首要关键 ,其次是海岛棉恢复系亲本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杜成功 《中国棉花》2011,38(1):18-20
 对海岛棉亲本及F1不同开花时期棉铃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时期F1产量、品质性状优于亲本,7月18日左右形成的棉铃最多,7月中下旬形成的棉铃铃重较高。棉铃纤维长度和纤维强度前期好于后期,7月下旬以后随开花日期的推后麦克隆值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将多个不同的抗病亲本及优良农艺亲本进行复合杂交,选育出抗病且农艺性状较好的小麦新品系观4.为了明确观4的抗病性及品质状况,对该品系的抗病基因及品质性状进行分子标记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观4兼抗白粉病和条锈病,其白粉病抗性主要来自亲本92R179中的Pm21基因,而条锈病抗性则主要源于YW243中的抗条锈病基因YrX;辽春10号中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优质亚基7+8也遗传到新品系观4中.因此,观4可作为优良小麦亲本应用于小麦品质和白粉病、条锈病抗性的改良.  相似文献   

15.
苎麻主要品质性状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苎麻纤维细度、细度均匀度、断裂强力、强度、伸长率及结晶度等品质性状是影响苎麻品质及其可纺性的几项主要因素。本文对30个苎麻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断裂强力与纤维直径之间的极显著相关性,建立断裂强力依直径的回归方程:y=-1.887+1.756x。  相似文献   

16.
有色棉杂交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个棕色纤维和4个绿色纤维的有色棉品种与5个常规白色棉配制11个杂交组合,研究有色棉的遗传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陆地棉有色纤维性状受不完全显性单基因控制.有色棉的绒长、衣分、铃重性状的遗传趋向亲本.色泽纤维颜色越深,越趋向有色棉亲本,反之,纤维颜色越浅,越趋向普通白色棉亲本.  相似文献   

17.
筛选优良亲本及强优势杂交组合,以期为杂交种选育奠定基础。选用不同来源的适于新疆北部植棉区的早熟陆地棉材料16份,按照6×10的NCⅡ设计组配不完全双列杂交,得到60个杂交组合,分析F1产量和纤维品质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配合力方差分析显示,60个组合的株高、单株果枝数、单株结铃数无显著差异,纤维马克隆值有显著差异,其他11个性状均呈极显著差异。一般配合力分析显示,产量性状上表现最好的亲本材料为新M606,品质性状表现最好的为18-45李。特殊配合力分析显示,A10×B5 (新石K38×金垦1645)、A10×B4 (新石K38×WN1020)、A4×B2 (九棉104×18-45李)、A2×B6(五师1629×早74)、A3×B5(H5281×金垦1645)的特殊配合力较高。  相似文献   

18.
参试品种3个,分别为邯抗2 5 8、s GK中394、鲁890 ,对照品种为中棉所30。试验设计为拉丁方排列,小区面积2 0 m2。试验期间在三、四代棉铃虫发生期可根据虫情适时进行防治,其它棉虫按常规方法防治。纤维品质90 0系列测定由农业部纤维品质检测中心负责,各项纤维品质指标采用HVICC标准。抗病、虫性鉴定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植保室负责。根据各品种的丰产性、早熟性、抗病性、纤维品质指标和出苗性状,选出能体现品种综合性状优劣的1 6个性状,用加权平均进行综合评判,结果优劣顺序为:s GK中394→鲁890→邯抗2 5 8→中棉所30 ( CK)。1邯抗2…  相似文献   

19.
南疆海岛棉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我校新育成品系的9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岛棉在以纤维比强度、皮棉产量为主要育种目标兼顾其他性状的情况下,98-10、97-24、97-29综合性状好,表现出产量水平高、品质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各育种单位选用具有海岛棉、陆地棉及野生棉遗传基础的丰产、抗病品种冀棉20为母本,进行品种改良与抗虫性状的转育,经过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先后培育出20多个抗虫棉品种。其中纤维品质Ⅰ型品种1个,Ⅱ型品种2个,兼抗枯、黄萎病品种2个。冀棉20育种利用效果分析启示棉花育种工作者:亲本优良、遗传基础丰富,选育优良品种多;准确选择可有效实现性状突破;逐步改良亦可实现主要性状的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