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辉  刘占良 《农机化研究》2013,35(5):249-252
介绍了国内外农机合作组织的各种组织模式,并在组织主体、联结机制、经营风险以及运行机制、政策支持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农业生产者参与的组织模式可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政府要在财政补贴上向农机合作组织倾斜,并利用财政、金融、保险等多种措施对其给予扶持;合作组织还应拓宽经营业务范围,以降低其经营风险、提高其影响力和获利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已经普遍接受并采用机械化的生产模式,文章就农业机械化发展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在我国进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较快,特别是农业机械化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尽管我国整体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为部分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也暴露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是丘陵地区机械化程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较于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受地理条件限制,使得农机技术推广受到了一定程度制约。基于此,文章结合丘陵地区(重庆)农机化发展现状对相关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举措,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上分析了描述机械化农业系统的演化模式的基本方程-逻辑斯梯方程,并对其轨线依参数变化的情况做了分析,结果表明逻辑斯梯方程所包含的演化形态,不仅有传统的收敛于均衡和稳定的周期振荡,还有混沌但有界,发散并导致结构解体,结论丰富了数理科学描述真实机构化农业系统的能力,也增强了其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5.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为此,旨在运用当代社会学理论,在新兴的技术社会学视角下,考察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与基层农业机械合作组织的关系,寻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与基层社会结构结合的内在机制,讨论通过基层农村社会整合促进农机化建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响应。2012中国农业机械化论坛将以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探索与创新为主题,有利于通过学术交流加深对中央精神的理解和努力推进深入贯彻实施。因此,我们也对模式探索研究问题进行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华北地区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大部分省份都在极力推进规模化生产,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正在加快,已经逐步成为农业经济稳步迈进、粮食产量大幅提升的关键要素。华北地区由于其本身自然地势及历史农业发展传承的优厚条件,在现有农业生产力不断革新的背景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之路已经成型。文章针对华北地区及山东省的发展模式展开研究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改进的思路。文章中选取了山东省的近些年的农机统计数据,分析山东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农机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8.
9.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分析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和广东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广东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模式及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为了适应我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服务现代都市农业,我们积极建立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扶持农机作业大户,引导农机服务向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至2008年,全区现有农机专业户2132个,农机大户69个,农机专业服务组织20个,农机生产服务从业人员达7000人。全区主要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为62%。  相似文献   

11.
定量分析是认识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基础,应从不同的侧面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为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在充分认识发展农业机械化所涉及的基本问题与模式求解过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定量分析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问题结构和模型体系;分析了模型体系的结构关系和各个模型的作用及其数学方法;阐明了模型体系运行调试的基本方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概述国外不同国度不同区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模式,在比较分析我国与世界各国农机发展模式差异的同时,找出我国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农机化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技术,提出新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思路,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考波特教授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明确提出了农业国际竞争力要具有“更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要求,将影响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归纳为竞争能力(内因)和竞争环境(外因)两大方面,并得出农业生产要素状况是影响农业国际竞争力强弱的根本原因的结论。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阶段,机械性的劳动资料(农业机械)又是农业生产要素中影响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提出农业机械化过程是技术进步和新陈代谢过程,对农业机械化投入将产生内生增长的良性循环效应,产生收益递增,从而提高农业的竞争能力。中国应走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有效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农业机械化道路,突出多样化、综合性、优质高效性,选择技术进步与发挥劳动资源优势相结合的组合型农业机械化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实现农业机械化。为此,通过分析中国农机化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积极进行农机化结构调整、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推动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向规模化发展、建立健全农机质量与服务体系”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4R理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污染现状,以及十七大报告中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较大规模循环经济的要求,分析了世界各国农机化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在分析了我国农机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以循环经济的概念为引,从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再制造角度,提出了基于4R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为缓解我国资源和能源不足的现状下农机化进程相对落后的问题,有效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推广,为我国农业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6.
耕地细碎化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以来,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形式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制度特征,随着耕地的减少,耕地细碎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户作为农业机械化的投资主体,必然受其影响.本文基于以往的研究和经验,设置变量构建模型进行定量研究,分析了耕地细碎化给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的影响,对政策制订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农村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抑制农村人口增长、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效益、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并加快城市化进程,同时指出农业机械化必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才能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主要受到3次产业的就业结构转换和政府支持的双重影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的持续下降和财政支援共同推动了农业机械化.同时,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推进提高了单个农业劳动力所能负担的播种面积,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作用.为此,对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旨在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坚定不移地促进农村过剩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要继续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现代农业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机械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在研究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农业机械化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并针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