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β-葡聚糖酶(β-glucanase)是一种水解酶类,包括内β-1,3葡聚糖酶、内β-1,4葡聚糖酶和外β-1,3葡聚糖酶、外β—1,4葡聚糖酶,能够水解如大麦、小麦和黑麦等谷物中的β-葡聚糖,催化裂解β-葡聚糖分子中β-1,3和β-1,4糖苷键,降解生成小分子寡糖和葡萄糖。β-葡聚糖酶广泛应用于饲料、现代白酒、啤酒的酿造、制糖、食品、日化工业等。饲用β-葡聚糖酶应  相似文献   

2.
β-葡聚糖酶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允超  范志恒 《饲料工业》2007,28(20):42-43
<正>β-葡聚糖酶是一类能降解谷物中β-葡聚糖的水解酶类的总称,β-葡聚糖酶属于半纤维素酶类,是采用枯草杆菌经过液体深层发酵制得。β-葡聚糖酶包括内切和外切β-1,3-葡聚糖酶、内切和外切β-1,4-葡聚糖酶。内切β-1,4-葡聚糖酶是饲用β-葡聚糖酶的有效成分。β-葡聚糖酶能降解β-葡聚糖分子中的β-1,3和β-1,4糖苷键,使之降解为小分子,失去亲水性和粘性,改变单胃动物肠道内容物的特性、消化酶的活性、肠道微生物的作用环境等,从而有利于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提高生长性能和饲料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3.
细菌产β-1,3-1,4-葡聚糖酶的结构、功能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细菌所产的β-1,3-1,4-葡聚糖酶(EC3.2.1.73)能有效降解谷物中的β-葡聚糖,但它在结构上不同于植物所产酶,它属于糖苷水解酶16家族,具有一个环状的β-三明治结构。本文将就细菌所产的β-葡聚糖酶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详尽的阐述,并对酶活测定方法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关键词β-葡聚糖;β-1,3-1,4-葡聚糖酶;结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外尤其是北美、欧洲等国家对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用作畜禽饲料添加剂作了大量研究,证实酶制剂在一定条件下确实能促进动物的生长。 木聚糖酶:水解木糖苷键,可分为β-1,4木聚糖酶与β-1,3木聚糖酶两类。陆上植物的木聚糖均属β-1,4键木聚糖,海藻木聚糖为β-1,3木聚糖。β-1,3木聚糖酶大都存在于海藻及海洋生物中。木聚糖酶还有内切与外切之别,一般以内切型为主。 β-葡聚糖酶:β-葡聚糖酶可能是饲料工业中首次广泛使用的一种酶。虽然β-葡聚糖降解酶多由真菌合成,但许多其它微生物也可以合成此类酶。已经证实,β-葡聚糖酶,尤其是内环形式酶的部分水解,不仅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纤维素的利用率,寻找到安全性能好、产酶效率高的菌株添加剂添加到饲料中,以提升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从牦牛瘤胃中分离高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16S rDNA的鉴定,并探究其在不同温度、pH、接种量和发酵阶段产内切型-β-葡聚糖酶、外切型-β-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的特性。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鉴定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最终确定高产菌株M1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M1产内切型-β-葡聚糖酶活性大于外切型-β-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M1在35℃、pH为7、接种量为2%的条件下产内切型-β-葡聚糖酶的效率最高,在30℃、pH为6、接种量为2%的条件下产外切型-β-葡聚糖酶的效率最高,在30℃、pH为6、接种量为1%条件下产β-葡萄糖苷酶的效率最高;在M1生长过程中,先产生了β-葡萄糖苷酶,其次是外切型-β-葡聚糖酶、内切型-β-葡聚糖酶,并且外切酶活性远远大于内切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摘 为了弄清枇杷根系对有益菌及致病菌的生理响应差异。本文以枇杷内生木霉P3.9菌株及3株枇杷根腐病病菌P3.1、P3.5、P3.6为研究对象,将其活体接种于健康枇杷根部,设单独接种木霉P3.9,木霉P3.9分别与3株病原菌同时接种处理,不接种菌体的植株为空白对照。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枇杷根中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纤维素酶(CL)、几丁质酶(Ch)、β-1,3-葡聚糖酶(β-1,3-GA)、内切β-1,4-葡聚糖酶(β-1,4-Cx)、外切β-1,4-葡聚糖酶(β-1,4-Cl)、α-淀粉酶(α-AL)8种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木霉P3.9菌株促使枇杷根部POD和CL活性增加,Ch、β-1,4-Cx和α-AL活性降低,PAL、β-1,3-GA和β-1,4-Cl活性不受影响。木霉P3.9菌株与病原菌P3.1菌株互作,促使枇杷根部POD、PAL、β-1,3-GA、β-1,4-Cx、β-1,4-Cl和α-AL活性增加,CL和Ch活性不受影响;木霉P3.9菌株与病原菌P3.5菌株互作,促使枇杷根部POD、PAL、Ch和β-1,3-GA活性增加,β-1,4-Cx和α-AL活性降低,CL和β-1,4-Cl活性不受影响;木霉P3.9菌株与病原菌P3.6菌株互作,促使枇杷根部POD、PAL、β-1,4-Cx、和β-1,4-Cl活性增加,Ch和β-1,3-GA活性降低,CL和α-AL活性不受影响。木霉P3.9菌株与枇杷根腐病菌互作,促使枇杷根部POD和PAL活性增加;木霉P3.9菌株分别与病原菌P3.5和P3.6互作,Ch和β-1,3-GA活性变化不一致,前者增加,后者降低。木霉P3.9与病原菌P3.1互作,β-1,3-GA活性增加,Ch活性不受影响。上述结果一方面说明枇杷内生木霉P3.9菌株能成功定殖于枇杷根部,对枇杷根部有诱导抗性作用。另一方面说明病原菌P3.1、P3.5和P3.6菌株致病性存在差异,P3.6菌株最强,P3.5菌株最弱,P3.1菌株居中。  相似文献   

7.
饲用复合酶固态发酵生产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态发酵生产饲用酶的原料一般是廉价的农副产品,如各种草粉、糠麸、豆粕、杂粕及食品工业下脚料等,这些原料中含有纤维素、木聚糖、果胶、β-1,3-1,4葡聚糖、蛋白质、淀粉等,其发酵产物是多种酶(乌敏辰,2003)。该酶系组成很适合对各种饲料的降解。当以草粉为主,其他原料为辅生产纤维素酶时,除纤维素酶外,还生产木聚糖酶、果胶酶、β-1,3-1,4葡聚糖酶、蛋白酶等;当以麸皮、豆粕为主,其他原料为辅生产蛋白酶时,除蛋白酶外还产生果胶酶、木聚糖酶、β-1,3-1,4葡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糖化酶、纤维素酶,且大部分酶活力都能达到饲用酶标准,只…  相似文献   

8.
国外     
正欧盟批准两种里氏木霉产酶作为猪饲料添加剂据欧盟网站消息,6月2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EU)2016/997条例,批准两种里氏木霉产酶作为猪饲料添加剂,新条例自发布后20日起生效。(EU)2015/1043:批准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产生的内切1,4-β-木聚糖酶(EC3.2.1.8)、内切-1,3(4)-β-葡聚糖酶(EC3.2.1.6)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泌乳母猪以及稀有猪种。用于泌乳母猪(包括稀有猪种)使用  相似文献   

9.
β-葡聚糖酶活力测定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β-葡聚糖是由葡萄糖单体通过β-1,3和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D型葡萄糖聚合物,它主要存在于单子叶禾本科谷实中的糊粉层和胚乳细胞壁中。β-葡聚糖酶属于水解酶类,能有效地降解β-葡聚糖分子中的β-1,3和β-1,4糖苷键,使之降解为小分子。由于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β-1,3-1,4葡聚糖酶双拷贝基因毕赤酵母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发酵。首先,通过对质粒pGAP-glu-opt进行PCR扩增获得密码子优化的β-1,3-1,4葡聚糖酶基因glu-opt,用EcoR I和Not I双酶切后与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9K-glu-opt。该重组质粒经Sac I线性化后转化毕赤酵母GS115菌株,利用不含组氨酸的MDS平板和摇瓶培养,筛选重组菌株,命名为GS115/9K-glu-opt。制备GS115/9K-glu-opt感受态细胞,再用线性化的重组质粒pPIC-glu-opt二次转化,在含有抗生素Zeocin的YPDS平板上筛选glu-opt基因双拷贝重组菌株GS115/2xglu-opt。双拷贝重组菌在10 L发酵罐中进行高密度发酵培养及甲醇诱导表达,β-1,3-1,4葡聚糖酶最高酶活达到21 600 U/mL,约为单拷贝工程菌株X33/pPIC-glu-opt发酵活力的1.44倍;蛋白表达量达8.4 g/L,约为X33/pPIC-glu-opt的1.68倍。  相似文献   

11.
与其他谷类相比,大麦对鸡的代谢能较低。大麦(15%粗蛋白)的表观代谢能是2750大卡/千克,而玉米和小麦分别为3370大卡/千克和3250大卡/千克。大麦代谢能低的主要原因是含有较多β-葡聚糖。β-葡聚糖是一种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属可溶性纤维,大麦胚乳细胞壁的75%由它组成。胚乳是谷物含淀粉的部分,谷物的大部分能量储存在这里。β-葡聚糖由β-1,3和β-1,4键与葡萄糖结合而成,它不能被动物的酶所消化。而且家禽的肠道微生物极少,很难提供足够的酶来降解  相似文献   

12.
国外     
欧盟修订蛋鸡饲料添加剂含量标准
  2014年10月,欧盟发布法规(EU)No1070/2014,修订黑曲霉(CBS109.713)生产的内型-1,4-β-木聚糖酶和黑曲霉(DSM18404)生产的内型-1,4-β-葡聚糖酶的制备物作为蛋鸡的饲料添加剂使用时的最低含量。  相似文献   

13.
纤维素酶在鸡猪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玉米、糠麸、饼粕等植物性饲料为主配制的鸡猪日粮中,不可避免地会含有一定量的纤维素,一般含量约5%,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骨架,直接影响鸡猪对植物细胞内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是一种重要的抗营养因子。自Seilliere(1906)从蜗牛消化液中发现纤维素酶后,受到动物营养界的普遍关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对纤维素酶生产和应用的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现在已知,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由外切β-1,4-葡聚糖酶(C1)、内切β-1,4-葡聚糖酶(Cx)和β-葡聚糖苷酶组成,能将植物纤维分解为葡萄糖,破坏植物细胞壁,释放…  相似文献   

14.
<正>纤维素是高等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地球上最大量的可再生性碳源物质。纤维素酶是一种多组分复合酶,一般认为它包括3种成分:内切β-1,4-葡聚糖酶,即内切酶,也称Cx酶;外切β-1,4-葡聚糖酶,也称C1酶、外切酶;β-1,4-葡萄糖酶即纤维二糖酶。纤维素的降解必须依靠3种组分的协同作用才能完成。酶发挥作用主要取决于其活力的大小,而多种因素可影响酶的活力,如温度、pH值、激活剂、抑制剂等。另外,酶制剂生产厂家为提高酶制剂的稳定性,常使用  相似文献   

15.
复合酶制剂是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选用特殊微生物菌株经发酵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化学产品,是多组酶种的复配产物,含有多种活性。其成分包含有细菌内切木聚糖酶,细菌内切β-葡聚糖酶,蛋白酶,α-淀粉酶及纤维素酶等。由于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后提高了饲料的消化能值,释放出  相似文献   

16.
<正>β-葡聚糖是一类非淀粉性多糖(NSP),作为谷物类植物细胞壁成分之一,在大麦、燕麦、小麦等胚乳细胞壁中含量尤为丰富。因为畜禽体内缺乏分解由β-葡聚糖的酶,β-葡聚糖在消化道中吸水膨胀,变得黏稠,使其难以被单胃动物消化利用,对饲料中各种养分的消化利用具有明显的干扰和抑制作用,成为麦类饲料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而β-葡聚糖酶属于外源性酶,虽然  相似文献   

17.
l禾谷籽实中的抗营养因子及其危害谷物饲料的抗营养特性不仅与木聚糖和β-葡聚糖含量有关,还与水溶性木聚糖和水溶性β-葡聚糖含量相关,因为抗营养性主要是因为水溶性木聚糖与水溶性β-葡聚糖具有高度的系水力,从而增加了动物肠道内食糜的粘稠度,使消化道内源酶对养分的作用降低,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下降。对比主要谷物饲料中木聚糖和β-葡聚糖含量发现大麦和燕麦中的非淀粉多聚糖以β-葡聚糖为主,而黑麦、小黑麦和小麦中以木聚糖为主。谷物饲料中除含有这两种主要抗营养因子外,还有植酸和单宁等抗营养因子。植酸只在成熟的种子中才出现,且以小…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酶的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燕  张宏福  孙哲 《饲料工业》2007,28(18):11-14
<正>1纤维素酶系纤维素酶系是指能降解纤维素产生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大量试验研究表明,纤维素完全降解至少需3类酶系:内切葡聚糖酶(endo-1,4-β-D-glucanase,EC 3.2.1.4),来自真菌的简称为EG,来自细菌的简称为Cen;外切葡聚糖酶(exo-1,4-β-D-glucanase,EC 3.2.1.91),来自真菌的简称为CBH,来自细菌的简称为Cex;β-葡萄糖苷酶(β-1,4-glucosidase,EC 3.2.1.21),简称BG。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是这3个组分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国外     
苗妙 《中国畜牧业》2014,(22):15-15
<正>欧盟修订蛋鸡饲料添加剂含量标准2014年10月,欧盟发布法规(EU)No1070/2014,修订黑曲霉(CBS109.713)生产的内型-1,4-β-木聚糖酶和黑曲霉(DSM18404)生产的内型-1,4-β-葡聚糖酶的制备物作为蛋鸡的饲料添加剂使用时的最低含量。欧盟之前已批准该制备物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断奶仔猪、猪育肥、蛋鸡、火鸡育肥、鸭子育肥等。修订后,这两个制备物用于蛋鸡的最低含量分别从560TXU降低至  相似文献   

20.
高活力纤维素酶生产技术纤维素酶是一种重要的酶产品,是一种复合酶,主要由外切β-葡聚糖酶、内切β-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等组成,还有很高活力的木聚糖酶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