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我国地方猪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宝荣  宋言 《猪业科学》2007,24(6):86-88
我国是养猪大国,养猪数量和头数均居世界第一位.品种有上百个,目前仍有72个地方猪种,列入《中国猪品种志》有48个.这些地方猪种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不仅如此,我国地方猪种对世界优良猪种的选育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就目前来说,在PIC配套系选育中,其母系中就有我国梅山猪血统.梅山猪和东北民猪被国外引入后,许多国家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研究.法国农业科学院目前用梅山猪经过一系列的杂交选育后,正在培育"中欧猪".  相似文献   

2.
制订地方猪种保种方案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云 《猪业科学》2011,28(12):124-125
1我国地方猪种的现状 根据2006-2010年农业部组织的全国第2次大规模的畜禽遗传资源的调查,我国目前有猪地方品种资源76个(有的品种内还包含有多个类群,如淮猪、两广小花猪、华中两头乌、乌金猪、湖川山地猪、藏猪等),是世界上地方猪品种资源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方猪种资源丰富拥有许多突出特性的品种,受到国内外养猪业者的重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猪种濒临绝种生物技术的发展给地方猪种种质资源长期保存带来了希望。本文概述了我国地方猪种资源概况及保种的迫切性.冷冻保种研究现状及地方猪种种质资源长期保存的主要技术包括猪种配子和胚胎冷冻技术.基因组DNA库.猪EG细胞.猪体细胞克隆技术及其在长期保存种质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是世界上猪种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随着近几十年的国外大量引种,对我国优秀地方猪种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文内就我国现阶段地方猪种遗传资源现状,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方猪种的策略,以保护我国珍贵的猪种资源。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方猪种资源最新状况与保护利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方猪种资源丰富,具有繁殖力强,肉质鲜美,适应性强等种质特性。我国政府重视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在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能力建设、推进开发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由于国外优良品种在生长速度、瘦肉率等方面的优势,当前我国猪肉供给主要依靠国外品种及其与地方猪种的经济杂交,导致地方猪种的饲养范围逐步缩小。为了保证我国乃至全世界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应加强我国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肉制品的食品安全、风味与口感、营养与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大量试验研究表明,我国地方猪种的肉品质相比长白猪、大约克猪、杜洛克猪、杜长大猪等国外品种品系,有着明显优势。文章对我国地方品种猪肉品质的优势特点及其膳食营养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中法科技交流,1979年11月我国赠送法国梅山猪、嘉兴黑猪、金华猪3个地方品种9头种猪,每个品种1公2母。法国充分利用了我国猪种高产仔数的基因,培育出性能优秀的法系大白猪、法系长白猪。据中国种猪信息网资料,2008—2016年我国从国外引进种猪中法系种猪占比14.16%,近几年法系种猪引进较多。  相似文献   

8.
全国的土猪品种较多,青峪猪是国家优秀地方猪种,为盆周山地猪种之一,1978年,经省、地考察鉴定正式定名,是川北边缘山区和大巴山地区的代表猪种,以原产通江县青峪等乡镇的猪只最佳,故此得名。记者此行前往四川省通江县调研,正是源于巴山土猪——青峪猪的保种及产业化开发项目成功落户通江。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方猪种在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连生 《中国畜牧兽医》2007,34(10):151-15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猪业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发展,并逐步实现猪业产业化,我国地方猪种在我国猪业产业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地方猪种资源非常丰富,地方猪种以繁殖力高、抗逆性强、产仔数多、适应性能强等优点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作者对我国地方猪种的分类、地方猪种的遗传优势及在猪业产业化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上养猪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养猪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养猪历史过程中,我国劳动人民培育了许多优良的地方品种。这些地方猪种对我国养猪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我国许多优良的地方猪种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遗传资源宝库。我国的优良地方猪种应该得到保护和开发。  相似文献   

11.
利用血清蛋白多态性探索江西地方猪种的系统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血清蛋白多态性探索江西地方猪种的系统分类罗明,林树茂,黄路生(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李玉谷(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江西地方猪种资源丰富。1964年江西农业厅等单位编写的江西地方畜禽品种志中,把地方猪种(包括赣州白猪)划分为13类型共47个猪...  相似文献   

12.
<正>据1986年《中国猪品种志》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中国现有地方猪种48个,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占全球猪种的34%。民猪是我国土著品种,属于华北猪系统,在世界地方猪种排行榜中占据重要位置,是我国宝贵的猪种资源。民猪具有繁殖力高、抗逆性强、肉质优良等特性。民猪在东北三省乃至全国养猪生产中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民猪存在生长缓慢、瘦肉率低的缺点,以及从国外引进猪种进行杂交,使民猪纯种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面对人畜争粮矛盾的突出,猪对日粮纤维利用的研究成为动物营养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集中在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行为等方面。论文综述了各国利用地方猪种和外来猪种开展利用纤维的差异及差异的潜在机制,以及围绕猪生理阶段、品种、纤维来源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趋势,为进一步开展外来猪种充分利用日粮纤维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生物信息学及其在猪业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猪种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在20世纪50-80年代初经多次普查,对原有的100多个地方猪种经整理归纳,目前有76个地方猪种[1],其中已列入<中国猪种品种志>的有48个[2].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却不是第一养猪强国,中国拥有世界上公认的最好品种猪--太湖猪[3],但同时每年都有些地方优良猪种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15.
泛农花猪是河南省黄泛区农场沈志奎、冯令本、聂德富、赖盛荣、张应离、王世纯、周宪钧等极其珍贵的资源财富,是我国地方猪种遗传多样性十分重要的拼图。然而,30年过去了,泛农花猪经历了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综述泛农花猪的兴衰史,借以提出我国地方猪品种资源保护之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东北民猪的优良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民猪起源于东北的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是我国华北型地方猪种的主要代表。东北民猪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具有繁殖性能高、产仔数多、泌乳量大,适应性强、肉质坚实、肌肉颜色鲜红、肌间脂肪含量高、大理石花纹分布均匀等优良特点,无PSE肉发生。其良好的生产性能、较强的适应性、优良的肉脂品质是其他品种猪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地方猪种开发利用的研究情况,结合国外地方猪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提出加强地方猪种开发利用的研究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品种资源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丰富,它们在畜牧生产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保护和利用我国优良地方猪种,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一些优良地方猪品种建立了保种场,每年拨付一定的经费开展保种选育,各地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我国瘦肉猪生产中不能持续合理利用地方猪种的问题,以山东莱芜猪为例,提出一种能够持续利用地方品种猪的终端一轮回杂交繁育体系。该杂交体系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由莱芜猪、大约克、长白猪三品种组成的轮回杂交体系,用于繁育杂交母猪;二是杂交母猪与终端公猪组成的终端杂交体系,用于生产杂优商品猪。并从生产实践和理论角度分析了该杂交繁育体系的利弊、对莱芜猪保种的影响以及繁育体系建立和运行中的相关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该终端一轮回杂交繁育体系具有简便高效的特点,总体优于土洋品种猪多元经济杂交,繁殖性能和肉质等方面优于洋三元猪生产模式,并有利于地方猪种合理持续利用,适合在我国农村建立的瘦肉猪繁育体系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养节粮型地方猪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尽管我国地方猪品种资源受到了各地政府以及一些养猪企业的重视,但养猪业过度依赖"洋"品种、忽视了许多有优良特性的地方猪品种的现状依然存在。其实,与"洋"品种猪而言,我国地方猪种特点各异,有繁殖性能高的、有肉质好的,都有很强耐粗饲能力、抗逆性和适应性强,且饲养成本又明显低于国外猪品种。时下,在高成本、高风险的养猪时代,另辟蹊径,养地方猪品种无疑是一个优势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