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薯192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苏薯5号为母本、苏薯4号为父本杂交后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属高产烘烤食用型甘薯品种。该品种于2003年和2004年先后通过江苏省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2.
双低油菜新品种苏油4号主要性状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推广双低油菜新品种"苏油4号"。[方法]比较分析了苏油4号与当地主栽品种的主要性状,并介绍了苏油4号的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苏油4号具有高产与双低品质相结合,成熟期适中,抗逆性较好等特点;2007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结论]苏油4号适于江苏省及相邻地区采用育苗移栽和稻茬浅耕晚直播种植。  相似文献   

3.
"苏B9607"是扬州大学农学院从"Q318/S191∥苏引麦2号"的杂交组合中选育而成.1997~1999年参加江苏省大麦区试,本年度参加江苏大麦生产试验,产量均位居各参试品种(系)之首.该品系表现丰产性好,耐肥抗倒,成穗数多,千粒重高,已报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杂交棉新品种——苏杂20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杂201(原名NZ203)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2003~2004年参加江苏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5年参加生产试验,2006年2月9日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苏审棉200603。1选育过程2000年以母本宁212与父本苏9701杂交配组。2001~2002年在江苏  相似文献   

5.
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选育的江苏省第一个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苏杂3号,不久前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苏豇5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豇豆新品种,具有中熟、高产、抗病等优点,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作一阐述,供广大蔬菜研究单位及农技推广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该品种原名91号甜椒,于1999年春季配组,2000年春季至2004年春季进行大棚品种比较试验,2005年参加江苏省青椒新品种区域试验,2006年提前进入生产试验,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苏椒13号。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双价抗虫杂交棉新品种--苏杂3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苏杂3号于2005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国审棉2005015。苏杂3号(原名:宁杂602、SGKz9),集高品质、高产、抗虫于一体,是江苏省通过国家审定的第一个双价抗虫杂交棉。1产量表现苏杂3号2002~20  相似文献   

9.
绿苋新品种苏苋2号的选育及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苋2号是苏州市农业科学院于2015年从广东白苋农家品种中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苋菜新品种。该品种参加了江苏省苋菜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综合表现突出。2015年底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鉴苋菜201502)。对苏苋2号的选育过程、选育结果、品种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期获得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苏薯11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用苏薯1号为母本选育而成的一个高淀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薯块干物率和淀粉率高、抗根腐病等特点,2006年1月通过了江苏省甘薯新品种审定,2007年3月通过了国家甘薯新品种审定。文章介绍了苏薯11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通联信息     
“苏禽青壳蛋鸡”通过省级品种审定2006年7月22日,来自江苏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专家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会议,对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扬州翔龙禽业发展有限公司培育的“苏禽青壳蛋鸡”进行品种审定。专家们在审议申报材料和现场评定的基础上,对“苏禽青壳蛋鸡”的培育结果进行了评定,专家们对“苏禽青壳蛋鸡”的培育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充分肯定了培育人员的工作成绩,并对其市场推广和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又指出了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如对鸡的羽毛、胫部颜色的选育工作还要继续下去等,经过热烈的讨论,专家们达成了一致意见,同意…  相似文献   

12.
苏薯3号是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选用高产抗病品种徐薯18为母本,中产高干品种群力2号为父本,通过诱导亲本开花、人工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原系号83-1-289),1990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苏薯3号。  相似文献   

13.
"粤优938"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与粮食作物研究所合作,采用三系法以优质不育系"粤泰"与优质恢复系"R938"(中籼93-11辐照诱变改良系)配组而成的杂交籼稻组合,2000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该品种于2000年开始在南方单季稻地区试种,2002年在苏、皖、豫、鄂、川等11省市种植,推广面积达1.33×104 hm2.  相似文献   

14.
一、苏玉29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16。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苏95-1×JS0451。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中南部、安徽南部等地春播种植,注意防止倒伏和防治玉米螟,矮花叶病重发区慎用。  相似文献   

15.
苏薯15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徐薯22×苏薯9号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兼用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鲜薯产量高、抗根腐病、中抗黑斑病等特点,2011年3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鉴定.通过采用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可进一步提高苏薯15号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苏粳815(试验名迟815)是江苏中江种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选育成功的迟熟中粳新品种,2014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高产、优质、稳产、抗病等特点,介绍苏粳815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主要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一、苏豆8号审定编号:国审豆2010014。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品种来源:苏85-53-1/宁镇3号。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浙江杭州、江西南昌、重庆三峡、湖南长沙、江苏南京和安徽芜湖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8.
食用型甘薯宁薯19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宁薯192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苏薯5号×苏薯4号的杂交组合中选育而成的食用甘薯新品种,2003年和2004年先后通过了国家和江苏省的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鲜薯产量高,适应性广,抗根腐病,结薯早,属高产食用型甘薯品种,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邮编:210014,电话:025—84390267)选育的早熟灯笼型甜椒新品种“苏椒13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汀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科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盐粳10号”、“盐粳11号”日前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从而使该所育成的水稻品种数增至17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