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超高产小麦新品种临麦4号系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白度)、超高产、广适型小麦新品种,其杂交组合为鲁麦23×临9015,2006年8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农审2006046号,2006年1月1日通过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公告号为CNA002514E。  相似文献   

2.
甘薯淀粉白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石灰水调整磨浆液pH值至7.5~8.5,(3000-4000r/min)离心分离和沉淀,能有效改善甘薯淀粉白度。  相似文献   

3.
皖麦55是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属高自然白度的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可以不添加增白剂直接生产高白度的优质中筋粉。通过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大面积示范种植,一般产量在6 000~7 500kg/hm2,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临麦4号是临沂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06年8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丰产稳产、抗逆性强、面粉白度高,栽培过程中适宜大肥大水,注意生育后期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影响小麦面粉白度的品质指标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系统研究影响小麦面粉白度的品质指标,对于作物遗传育种筛选高白度优质资源,为工业化面制食品加工提供优质原粮信息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对黄淮冬麦区56个小麦品种的白度、破损淀粉、黄色素、PPO活性、面团流变学特性、蛋白质品质等指标系统测定的基础上,以基因环境互作软件对影响小麦面粉白度的品质指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面粉白度与蛋白质含量、破损淀粉含量、吸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488、-0.673、-0.732),与面粉溶涨体积呈极显著正相关(r=0.762),与PPO活性和黄色素含量关系不显著。【结论】经过软件分析,筛选出白度高且面粉溶涨体积大的品种有绵阳31、绵阳26、西农2611、陕农757、中原98-68;白度高且破损淀粉少的品种有绵阳25、安农9866、绵阳26、绵阳31、滨麦3号;白度高且吸水率高的品种有绵阳26、滨麦3号、高优511、新麦9-988、绵阳31;白度高且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有高优511、内乡118、郑麦002、山农664、西杂5号;白度高且谷蛋白含量高的品种有高优511、西农2611、西杂5号、陕农757、中原98-68;白度高且多酚氧化酶活性低的品种有绵阳26、亿高1号、高优511、中原98-68、绵阳25等,这些品种可以作为高白度小麦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6.
“山农优麦3号”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审定并获得国家品种保护权的天然高白度优质小麦新品种。用“山农优麦3号”磨制的面粉不使用增白剂,白度提高4~8个百分点,用其制作的馒头、面条、水饺好看又好吃。  相似文献   

7.
高白度低PPO活性小麦种质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对142份小麦种质资源的面粉白度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面粉白度值高于国家一级粉标准的有73份,占样本总数的51.4%;样本PPO活性低于100 AU.min-1.g-1有41份,占供试样本的28.9%;筛选出9份面粉白度值高于80%,且同时具有较低PPO活性(〈100 AU.min-1.g-1)的小麦种质,可作为小麦白度性状改良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8.
山农8355是山东农业大学培育的一个专用高白度优质高产超级小麦新品种,20005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山农8355o冬性、中早熟、大穗型品种,幼苗匍伏,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株高82cm左右,茎秆粗壮,抗倒伏,高抗条、叶锈病,中抗白粉病和纹枯病,抗逆性突  相似文献   

9.
高白度小麦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影响小麦白度的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高白度小麦育种及其遗传改良研究进展,并对高白度小麦育种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发酵酸浆用于马铃薯淀粉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20%豌豆的自然发酵酸浆处理打浆过滤后的马铃薯浆液,淀粉沉淀时间缩短6倍,淀粉收率(30min内)增加31.1%,淀粉白度提高16.6%,劣质淀粉比例减少10.9%,若纯培养酸浆分离的淀粉凝集菌并采用合理方法制备成高凝集活性的菌壁,可作为一种更好的生物制剂而应用于马铃薯淀粉生产。  相似文献   

11.
2004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对哲稻2号进行审定时.由于垩白粒率、垩白度超标没有通过。本人认为本品种经过2001-2002年内蒙古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抗瘟性鉴定、稻谷米质检验。在生产示范时,农户普遍反映增产,且哲稻2号适口性好.在当地农贸市场销售受到欢迎.为降低哲福2号垩白粒率.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郑农16是郑州市农科所1992年以郑农7号(豫麦34)为母本,小偃6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白度、优质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1997年育成。2001年开始参加河南省区试和黄淮区试。2003年8月通过河南省审定,2003年7月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004年8月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3.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邮编:310029,电话:0571-86971201)选育的水稻新品种“汕优06”.前不久通过了国家审定.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2.6天。株型适中,株高117.1厘米.穗长22.2厘米.每667平方米)1亩)有效穗数17.2万穗.每穗总粒数163.3粒,结实率81-3%.千粒重27.2克。整精米率61.6%.垩白粒率80%.垩白度19.8%.胶稠度5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6。4%。  相似文献   

14.
针对增白剂新标准用量对面粉质量指标及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方法:实验室配制各种不同浓度的面粉样品,进行面粉质量指标的检测。结果:1.增白剂新标准用量对面粉的白度有较大的影响。2.增白剂新标准用量对面粉的灰分、面筋、含砂量影响不大。3.长期食用添加稀释过氧化苯甲酰(俗称:面粉增白剂)的面粉对人体的健康是不利的。结论:增白剂新标准用量对面粉的白度有明显提高,且对面粉质量指标及品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籽粒形成灌浆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戊聚糖含量动态变化,以及二者在籽粒中分布及其与面粉白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中PPO主要分布在籽粒外层,面粉白度和籽粒中PPO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面粉中PPO活性与面粉白度呈负相关,但不显著;籽粒形成与充实过程中,PPO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开花至花后21 d左右时,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花后21 d PPO活性迅速上升,至成熟期达最大值;戊聚糖在小麦籽粒中的分布具有由内到外逐渐增加的特性,面粉和麸皮中戊聚糖含量与白度呈显著负相关,随着戊聚糖含量的增加,面粉白度逐渐降低,不同小麦品种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表现较为一致,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淮麦20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化平 《农家致富》2007,(14):25-25
一、品种来源 淮麦20号为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200201),被评定为优质强筋小麦;2003年3月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020014.3),2003年11月通过国家审定(国审麦2003030)。适宜黄淮南片中、高肥力早、中茬口种植,如河南中、北部,江苏.安徽淮北地区等地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7.
对4个灿粳交组合P,F1,F2世代米粒垩白度的遗传研究表明,垩白度在杂交F1代多偏向小植亲本,F2出现大量超低新和超高亲分离,呈连续的多峰分布,广义遗传力49.6%-61.8%。米粒垩白度与主要产量性状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说明通过籼粳杂交改良稻米垩白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杂交稻与常规稻产量和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1~2005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晚熟组的36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对杂交稻和常规稻在区域试验中的平均产量和主要稻谷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稻平均产量648.49kg/667m^2,比常规稻高6.87%,达显著水平。杂交稻糙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的优质达标率与常规稻相当,虽然杂交稻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优质达标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稻,但常规稻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优质达标率也较低,所以杂交稻和常规稻都以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为品质改良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金稻优998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1025
  品种名称:金稻优998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金稻13A×广恢998
  省级审定情况:2010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华南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5.9天,比对照博优998长0.3天。株高111.9cm,穗长23.1cm,每667m2有效穗数17.8万穗,每穗总粒数157.1粒,结实率85.9%,千粒重23.3g。株型适中,群体整齐,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抗倒性一般。(1)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7.0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2)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3%,长宽比2.7,垩白粒率32%,垩白度6.4%,胶稠度52mm,直链淀粉含量21.2%。  相似文献   

20.
徐涛 《农村百事通》2009,(24):31-31
“鄂玉25”是湖北省十堰市农科院玉米育种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0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审定号:鄂审玉2005004).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国审玉2006048)。该品种适宜在湖北、湖南、贵州和重庆等山区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