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用玻板直立发芽法测得的芥菜种子发芽指数,用PEG高渗发芽法测得的发芽率,用热浸法测得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玻板直立发芽法测得的活力指数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种子浸提液导电率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负相关,并建立了相应的直线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
三种蔬菜种子贮存时间与发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年度采收的白菜、萝卜、尖椒种子采用吸湿培养法、玻板直立发芽法、盆栽出苗法测试了发芽率、生活力和出苗状况,结果表明:白菜、萝卜、尖椒种子贮存时间和长短与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成反相关。白菜、萝卜种子存放5年虽然仍有80%的发芽率,但是正常菌数已大幅度下降,出苗率<40%;存放5年的椒种子发芽率只有20%多,出苗率仅为20%。  相似文献   

3.
几种处理对厚朴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氢氧化钠浸泡、温水浸泡、研磨3种方式处理厚朴种子,研究不同处理对厚朴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 mol/L NaOH浸种2、3h处理对厚朴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影响极显著,1 mol/L NaOH浸种1h对厚朴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无显著影响,而1 mol/L NaOH浸种4h对厚朴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有极显著影响(P0.01)。50℃温水及研磨处理使厚朴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有所提高。1 mol/L NaOH浸种4h是最佳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大豆钟子贮藏期间活力变化规律及PEG处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正规的仓贮条件下,经不同年限贮藏的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萌动过程中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和ATP水平下降,与种子活力呈正相关;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有所升高,与种子活力呈负相关。证明膜及线粒体等发生了生理上的改变,最终表现为田间出苗率及整齐度降低。隔年贮藏的大豆种子田间出苗率与新种子的差异达到极显著。隔年贮藏的大豆种子用浓度为20%的PEG水溶液在15℃条件下处理48小时,活力明显提高,表现为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酸性磷酸醋酶活性、ATF水平提高,电导率下降:田间出苗率显著增加,后者与隔一年后收获的种子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5个杂交玉米品种种子活力的差异,探讨杂交玉米种子活力测定的适宜方法.[方法]以“新鲁单9002”等5个杂交玉米品种种子为材料,采用幼苗生长测定、模拟田间出苗率测定、加速老化试验、电导率测定、酶活性测定5种方法测定种子活力.[结果]不同杂交玉米品种种子活力存在明显差异,加速老化试验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均与模拟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平均发芽日数与模拟田间出苗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加速老化试验可作为杂交玉米种子活力测定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10个大豆品种新种子和相应人工老化种子为材料,进行半粒种子发芽试验,测量胚根长度,并将胚根长度划分为4个范围,即<1cm、1~2cm、2~3cm和≥3cm。同时进行标准发芽试验,并将半粒种子发芽试验、标准发芽试验结果与田间出苗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新种子胚根长度≥3cm的种子百分数与田间出苗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胚根长度<1cm的种子百分数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负相关;大豆老化种子胚根长度在1~2cm内的种子百分数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新种子、老化种子的发芽势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而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的相关性则未达到显著水平。可见,半粒种子发芽法稍优于标准发芽法,因此,初步认为,半粒种子发芽法作为大豆种子活力测定的一种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浓硫酸处理、45℃温水浸种以及75℃热水处理,然后用冷冻的变温催芽处理方法,同时设置对照,通过统计不同大小种子处理后其发芽率、出苗率、苗高、地径等指标,筛选文冠果种子的最佳快速催芽处理方法。结果表明:45℃温水浸种效果最佳,种子发芽率以及播种后的出苗率、苗高、地径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且长势也优于其他处理,是文冠果种子快速催芽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浸种温度、浸种时间、发芽床对紫羊茅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床对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极显著,对发芽指数的影响显著;浸种温度对发芽率的影响显著,对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不显著;浸种时间对紫羊茅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了暴马丁香和红丁香种子在20℃、30℃4、0℃、50℃温水中浸种的吸水规律,以及在恒温25℃无光条件下,浸种温度对暴马丁香和红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采用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始发芽天数、发芽天数等指标对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暴马丁香和红丁香种子的吸水量在20℃~50℃浸种水温范围内,随浸种水温的升高和浸种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并分别在浸种12h和24h后吸水量基本不变;在25℃无光照条件下,20℃、30℃、40℃浸种水温处理下的两种丁香种子,随温度的升高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率均呈上升趋势,始发芽天数和发芽天数缩短,出芽整齐,并以40℃浸种水温的种子萌发最好;50℃浸种水温处理下的两种丁香种子萌发质量降低。对不同浸种水温下两种丁香种子萌发情况进行综合分析,40℃浸种水温条件下,12h和24h分别为暴马丁香和红丁香种子的最适宜浸种时间。  相似文献   

10.
农林业的发展与种子生理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优良种子的检验标准除了种子含水量、发芽率、净度和纯度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生理指标就是种子的活力。在生产中,常用标准发芽法测定发芽率或发芽势作为种子的好坏的指标,在多数情况下它与田间出苗率存在正相关,而且发芽率总要高于田间出苗率,这是由于标准发芽  相似文献   

11.
外源ABA和GA_3对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以及胚根长和鲜重均显著下降,且随NaCl浓度的增加下降的幅度增大.外源ABA和GA3浸种处理均能显著缓解不同浓度NaCl对黄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1×10-6mol/L ABA和25 mg/L GA3处理可使75 mmol/L NaCl胁迫下黄瓜种子发芽指数比对照分别提高81.67%和77.78%;同时外源ABA和GA3浸种处理还可不同程度地缓解NaCl胁迫对黄瓜种子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提高黄瓜幼苗子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南益丽  陈利  刘鹏  张文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788-5789,5827
以荞麦品种东阳荞麦、高荞三号、内蒙古产小白花、沈阳荞麦和依额苦荞为研究材料,设置5个不同铝处理浓度,研究铝对荞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铝处理能够促进荞麦种子萌发,增大荞麦的鲜重、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降低荞麦的质膜透性;5个荞麦品种对铝的敏感度以及耐铝性不同,其中东阳荞麦和高荞三号是为较耐铝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人工老化对扁蓿豆种子活力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份扁蓿豆种子在老化过程中的种子活力与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扁蓿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简易活力指数,均随老化时间的延长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扁蓿豆种子老化6min后,其生活力比对照高;种子浸出液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和可溶性含糖量均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与种子的各项活力指标呈负相关(P〈0.05);来自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扁蓿豆材料生理指标与各项活力指标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浓度赤霉素包衣对芹菜种子萌发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天津科润蔬菜所芹菜品种‘优文图斯’种子为材料,应用不同浓度的GA3包衣,分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对包衣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子基本芽率较高的情况下,不同浓度的GA3包衣芹菜种子对发芽率没有影响,一定浓度范围内GA3包衣处理芹菜种子对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有促进作用,包衣处理芹菜种子最佳GA3浓度为200mg·L-1时,芹菜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15.
化学药剂和吸湿-回干处理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NaCl胁迫、GA3+Ca2+混合处理和吸湿-回干处理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20~80 mmol/LNaCl胁迫处理辣椒种子,能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但对发芽率影响不大;NaCl浓度超过80 mmol/L,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各发芽指标值均呈下降趋势。200 mg/L GA3+20 mmol/L Ca2+混合液浸种,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辣椒种子吸湿-回干处理24 h,种子开始发芽的时间提前,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玉米种子活力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玉米种子活力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为通过改良种子活力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7个玉米自交系为母本,5个自交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组配了35个杂交组合,田间和室内测定种子活力相关性状出苗势、发芽率和产量等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田间活力指数与室内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室内活力指数等指标显著正相关。田间测定活力指数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室内发芽活力指数与产量显著正相关,其他种子活力指标与产量相关不显著。[结论]室内发芽试验各指标与田间活力指数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室内发芽试验可以预测田间成苗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人工老化对向日葵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SunM 20’、‘民乐深紫葵’、‘大山葵花4’和‘吉葵24’4份向日葵种质为材料,研究了高温高湿人工老化(100%RH,45℃)处理不同时间(0、2、4、6、8、10d)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向日葵种子老化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POD和SOD活性逐渐下降,MDA含量逐渐增加;不同种质的抗老化能力存在差异,其中‘SunM 20’比其他3份种质的抗老化能力强,在相同条件下,其种子活力和保护酶活性最高,MDA含量最低,并且在老化过程中,其种子活力变化及保护酶活性变化最慢。[结论]老化过程中保护酶POD、SOD活性的显著降低可能是导致种子活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少量MDA的逐渐积累促进了种子的老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疆梭梭种子活力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筛选影响其活力的主导因子。【方法】以新疆梭梭种子为材料,通过理化分析检测土壤因子(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应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梭梭种子鲜重、干重、幼苗高、发芽势和发芽率与种子活力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性,不同地区种子幼苗性状及种子活力的比较发现托克逊县种源发芽势与发芽率优于其他种子来源地;不同地区梭梭土壤养分含量和ph均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不同种源种子幼苗性状及种子活力的比较发现托克逊县种源发芽势与发芽率优于其他种子来源地。2)土壤因子中的pH对种子鲜重、干重、发芽率、活力指数Ⅰ、活力指数Ⅱ和活力指数Ⅲ的关联度系数相对较高,同时也是影响活力指数Ⅲ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不同绿豆品种萌发期的自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晋绿2号、豫绿2号、郑绿5号、中绿8号等4个绿豆品种的幼苗植株浸提液浸种处理后进行种子发芽试验,通过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的测定,比较了不同绿豆品种萌发期的自毒作用.结果显示:与用蒸馏水浸种培养处理相比,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变化不明显,种子活力指数、发芽势、叶绿素含量、POD活性和苗高下降,而幼苗根系活力升高,说明4个绿豆品种均有自毒作用;测定结果还表明,4个绿豆品种的自毒作用强弱有差异,自毒效应大小顺序为:晋绿2号>郑绿5号>中绿8号>豫绿2号.  相似文献   

20.
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活力及生理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在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的生活力及生理变化规律,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的耐贮性做出客观评价,为玉米种子耐贮性生理生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目前主栽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农大108、先玉335、正大619、京科968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供试材料的初始含水量、活力水平及相关生理指标。将供试材料的种子含水量回湿至14%,在种子含水量14%和贮藏温度35℃(14% & 35℃)的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贮藏一年时间,每月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电导率、MDA浓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脱氢酶活性。采用砂培法进行发芽试验,用DDS-ⅡA型电导率仪测定种子电导率,利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利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利用蒽酮比色法,脱氢酶活性的测定采用氮蓝四唑(TTC)染色法。比较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在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的活力及生理指标变化。【结果】在同一贮藏条件下,基因型是影响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决定性因素。参试玉米种子的初始含水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为7.39%-8.71%。在初始状态下,各基因型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均在90%以上,具有较强的萌发能力。贮藏一年后,京科968发芽率、发芽势为50%-60%,发芽指数为25%,种子活力指数为0.3;农大108、先玉335、正大619发芽率、发芽势为15%-25%,发芽指数8%-25%,活力指数0-0.08;郑单958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在贮藏1年后均下降为0。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脱氢酶活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与种子活力的变化关系密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变化趋势及规律基本一致,但变幅差异较大,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因发芽速率不同发芽指数差异较大,而种子活力指数的降低总是先于种子发芽率的下降,可以真实体现种子的老化及劣变程度。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膜透性变差,种子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高,其变化趋势及种子生活力变化呈负相关关系(R2=0.752),各基因型间细胞膜系统功能存在差异。在本试验中,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活力与丙二醛含量无显著相关性(R2=-0.171--0.094),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脱氢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2=0.284-0.517),但各基因型间玉米种子生理变化机制复杂,差距较大。【结论】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对临界胁迫贮藏条件表现均较敏感,但基因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郑单958的活力下降最快,京科968活力及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相对稳定,表现出较强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