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牧草种类的多样性和传统育种手段的局限性,牧草遗传改良一直进展缓慢。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已经被证明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作物新品种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牧草品质和抗逆性两个方面,概述了转基因技术在牧草遗传改良中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该技术在牧草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中国牧草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牧草在家畜业、环境保护和土壤保持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比其他的农作物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由于牧草种类的复杂性和传统牧草育种遇到的困难,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生物技术手段在发展改良牧草品种中的巨大潜力。近来我国在应用生物技术进行牧草遗传改良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这为遗传育种的成功提供了有效的策略。本文就近年来生物技术在牧草遗传改良方面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进行全面的综述,内容包括组织培养、细胞工程、分子标记、基因工程和遗传转化系统;提出了目前我国牧草生物技术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和进一步发展方向,如提高牧草的抗性和品质,建立高效的转化系统,功能基因克隆,转基因牧草风险评价等。  相似文献   

3.
达娃东周  范月君 《青海草业》2006,15(3):24-26,40
简要概述了牧草遗传转化方向及牧草转基因所取得的主要贡献,介绍了牧草遗传转化三种方法,并就今后的发展前景和转基因育种生物安全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多年生黑麦草转基因育种及其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多年生黑麦草是适应性很强的牧草和草坪草种,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其育种研究的重要途径.为此,概述了多年生黑麦草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首次探讨了转基因多年生黑麦草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三叶草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三叶草作为优良的牧草,具有营养丰富、品质优良、适口性好等特点。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三叶草育种和种质创新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笔者从三叶草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转基因三叶草在品质改良、抗病性、抗虫性、抗逆性及作为植物反应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分析了三叶草基因工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吴关庭  陈锦清 《草业科学》2006,23(12):51-55
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是一种在世界温带地区广泛种植的很重要的多年生冷季型牧草和草坪草,长期以来其品种改良主要依靠常规育种方法。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高羊茅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一种很有潜力的手段,目前国內外的许多公司和实验室都在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谊草种的耐逆性、病虫害和除草剂抗性以及品质等性状。本文从受体材料、转化方法、目标基因、影响因素、转基因遗传等多个方面综述了迄今为止高羊茅遗传转化研究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具有适应性强、蛋白含量高、适口性好和营养价值丰富等特点,是全球栽培面积最大的优良牧草。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基因工程改良紫花苜蓿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紫花苜蓿载体介导法、DNA直接导入法和种质系统介导法三类转化方法和抗生物胁迫、抗非生物胁迫、抗除草剂、品质改良及生物反应器开发五方面的转基因与遗传改良研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与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及相关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紫花苜蓿基因工程改良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日本结缕草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对日本结缕草离体植株再生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简要讨论了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日本结缕草新品种的育种方向。  相似文献   

9.
紫花苜蓿是重要的牧草作物,培育优质苜蓿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紫花苜蓿进行遗传改良已成为培育优良品种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苜蓿品质改良、提高抗逆性、抗病虫害、抗除草剂及转抗原基因等方面对基因工程在紫花苜蓿遗传改良研究中的应用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阐述了基因工程在紫花苜蓿遗传改良中应用的优缺点并就紫花苜蓿基因工程遗传改良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转基因动物技术一直是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在改良动物生产性状、提高畜禽抗病力以及生产人药用蛋白等非常规畜牧产品等方面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动物转基因的效率很低、难以控制转基因在宿主染色体中的行为、无法控制转基因表达的频率和水平等,转基因的稳定遗传问题也未能解决,以致难以形成转基因畜禽品种或品系,因而转基因动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广泛应用尚需时日。随着动物基因组计划的深入进行,转基因技术将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从而在未来的动物育种中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技术在草坪草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齐春辉  韩烈保 《中国草地》2002,24(6):47-54,60
在参阅大量国内外草坪草育种中转基因技术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草坪草组培再生体系的建立和遗传转化方法,并结合国际草坪草育种研究动态简要讨论了草坪草育种中应用转基因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12.
生物技术在紫花苜蓿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重要的豆科牧草,具有品质优良、易于栽培等特点,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在分子水平上对紫花苜蓿进行遗传改良的研究已取得了部分成果。介绍了紫花苜蓿组织培养的种类及影响因素,综述了近年来遗传转化和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在紫花苜蓿研究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紫花苜蓿基因工程在今后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前景。  相似文献   

13.
《农业新技术》2001,19(2):43
芜菁花叶病毒病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白菜、甘蓝、花椰菜、芥菜、萝卜等)最严重的病毒病原,就大白菜而言,我国北方冬季大白菜平均每年因此病而减产5%。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曹鸣庆研究员等科技人员首次培育出抗芜菁花叶病毒转基因白菜,目前这种转基因白菜已应用于白菜育种。他们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及分子克隆技术,获得了对芜菁花叶病具有高抗性的转基因白菜株系,为白菜育种工作提供了新抗源材料。然后运用真空渗透原位转化技术,将病毒基因整合到白菜基因组。由于外源基因的导入,严重干扰破坏了的病毒正常生活史,从而使转基因植株获得了对病毒的抗性。经过几年的抗病性鉴定,证明白菜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毒能力普遍提高,还为离体培养再生能力差的农作物或优良品种的遗传转化,开辟了一条新的转基因技术途径,且抗病性能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4.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重要的豆科牧草,培养优质苜蓿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紫花苜蓿的生长特性和光合特性受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基于这些因素对苜蓿进行性状及品质的改良是关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分子水平上对紫花苜蓿进行遗传改良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文章归纳了各种生物技术在紫花苜蓿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对基因工程在不同性状改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紫花苜蓿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基因工程在牧草培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基因工程已涉足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研究领域。近年,由于环境的日趋恶化,极端气候频繁出现,社会对牧草抗逆新品种的需求日渐迫切,这也加速了基因工程在牧草培育中的应用与推广。本研究对过去20多年来基因工程在近30种主要牧草遗传转化、品质改良、抗病虫、抗除草剂、抗逆性、可饲用疫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综述,分析了目前牧草基因工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就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何平  韦正乙  孙卉  邢少辰 《草业科学》2013,30(4):627-637
作为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转基因技术已在多种植物上取得重大进展。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公认的优质牧草,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其遗传性状,提高其产量、抗性、品质等重要农艺性状已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围绕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非生物胁迫、生物胁迫、除草剂抗性、品质改良和生物反应器5个方面,归纳总结了近期紫花苜蓿转基因研究进展,并根据转基因紫花苜蓿的生物安全性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并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以期为我国紫花苜蓿的转基因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17.
<正>分子育种技术是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遗传学为依据,在DNA分子水平上对家畜品种进行的改良,包括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胚胎生物技术和分子遗传标记。分子育种技术加快了动物育种速度,改良了动物品种。1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1.1在产毛(绒)性状上的应用羊产毛(绒)性状评定指标主要包括剪毛量、毛(绒)的品质、净毛率等。IGF-1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羊毛囊形成和发育,增加纤维直径,研究者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IGF-1的转基因绵羊和转基因绒山羊,IGF-1转基因绵羊F1代的净毛量比非转基因绵羊高6.2%,IGF-1转基因绒山羊能够显  相似文献   

18.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科牧草之一,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近年来,苜蓿抗逆性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苜蓿抗逆性是目前苜蓿育种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苜蓿遗传转化技术方法、苜蓿抗旱、耐盐、抗寒性等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苜蓿基因工程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植物基因工程是近30年来随着DNA重组技术、基因遗传转化技术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现代生物技术,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植物基因工程发展日新月异,主要形成抗虫、抗病、抗逆、品质改良、控制发育和利用植物生产药物等6大类,并在农业、医药、食品和环保等领域取得了巨大发展。利用植物基因工程可以从分子水平上对桑树优良性状进行基因分析、定位、克隆和转化,有利于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增强桑树的抗病性及抗逆性,还可将桑树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类所需的特殊蛋白质以及药物或食品。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草坪草的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通过转基因技术在草坪草改良中应用的介绍,得出:采用现代基因工程来改良草坪草有巨大的商业潜力,草坪植物的组织培养和再生系统的建立为DNA的直接转移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提供了条件;遗传修饰的草坪草改善了其抗旱、抗高(低)温、抗病、抗除草剂和耐践踏的特性;携带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的草坪草表现出分蘖力加强,严冬绿期延长;在期望利益的同时,应注意评估转基因草坪的生物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