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盲肠肝炎又叫黑头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Histomonasmeleagridis)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引起的以盲肠病变和肝表面形成特征性坏死灶为特征。火鸡雏、鸡雏,野鸡、孔雀、珠鸡、鹌鹑等都有发生。鸽发生此病报道较少。98年4月,如东县一...  相似文献   

2.
<正>鸭盲肠肝炎是鸭组织滴虫病,也称黑头病或盲肠肝炎,是由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引起的疾病。本病是由组织滴虫侵入盲肠壁繁殖后进入血液和寄生于肝脏引起的。鸡常常做为组织滴虫的隐性宿主,可以散播给其他易感禽类,雏火鸡易感性最强,也常发于雏鸭,成鸭也可感染发病。该病病变主要在盲肠和肝脏,引起盲肠炎和肝炎。进入夏季,开放式的鸭场感染率更高,防治尤为重要,就近期的一例鸭盲肠肝炎的诊治做以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孔雀组织滴虫病是由组织滴虫(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以肝脏坏死、盲肠溃疡,出血为特征。近些年来,各地动物园、养殖场均不断发生该病。孔雀组织滴虫病已成为孔雀饲养的主要预防病之一。一、发病原因组织滴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内。虫体多随粪便排出体外,被孔雀食入即可感染。但更多见的形式是组织滴虫被寄生于孔雀盲肠内的异刺线虫吞食,在其体内循环。最终带滴虫的线虫随粪便排出体外。孔雀吃了这种带组织滴虫的线虫卵或吃了带滴虫的线虫卵的蚯蚓,线虫的卵壳被消化,线虫幼虫和组织滴出共同移行至盲肠部…  相似文献   

4.
鸡组织滴虫病是禽类动物中最容易产生的一种原虫病,这种病也被叫作鸡盲肠肝炎或者鸡黑头病,其发病的原因是鸡等禽类的盲肠及肝脏被一种叫做变形鞭毛虫科的黑头组织滴虫寄生,从而产生这种病状,如果鸡的内脏被寄生虫寄生那么鸡的整个状态都是不对的,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这种病就会传染,所以为了避免对饲养人员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定要在饲养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措施,让鸡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组织滴虫主要寄生在禽类的肝脏和盲肠中,引起传染性盲肠肝炎。滴虫寄生在输卵管中较为少见,并且死亡率极低,往往容易被忽视造成经济严重损失。2006年11月,辽宁省某肉种鸡养殖场发生滴虫  相似文献   

6.
组织滴虫病又名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的一种急性寄生虫病。本病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通常多发生于火鸡,对其危害性也最大。但鸡、鹌鹑、孔雀、野鸡等也可感染发病。笔者曾收检某养殖场正在发病的9只小鹌鹑,经过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剖检及病原体检查,确诊为组织滴虫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鸡异刺线虫又名鸡盲肠线虫,是由盲肠线虫寄生于鸡的盲肠内引起的疾病,在鸡群中普遍存在,分布于世界各地。是组织滴虫的传播者,当鸡体内同时寄生有这两种虫体时,组织滴虫可侵入异刺线虫的卵内,并随卵排出体外,鸡在啄食这种虫卵时,可同时感染两种寄生虫。发病率、死亡率较高,鸡的死亡率虽比火鸡低,但有时也超过30%。鸡感染这两种寄生虫可导致生长迟缓,产蛋下降,阻碍养禽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组织滴虫主要寄生在禽类的肝脏和盲肠中,引起传染性盲肠炎、肝炎。该病主要发生在育成前期,发病率较低。而组织滴虫寄生在产蛋种鸡输卵管中较为少见,并且死亡率极低,往往容易被忽视而造成经济损失。2010年,笔者对辽宁省辖区内肉种鸡养殖场发生的滴虫性输卵管炎进行了调查。现对发病情况、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该病  相似文献   

9.
组织滴虫病又称传染性盲肠肝炎或单胞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的肝脏和盲肠内,引起的以肝脏特征性坏死和盲肠发炎、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原虫病。主要论述了白孔雀组织滴虫病的发病情况、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组织滴虫常寄生禽类肝脏和盲肠,并导致组织溃疡,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传播快,为了详细观察雏鸡组织滴虫病的病理变化,笔者将病死鸡、病鸡和相对健康鸡分组进行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雏鸡组织滴虫主要侵害雏鸡盲肠和肝脏,对盲肠和肝脏损害严重,建议冬季要做好育雏舍防寒保暖工作,饲喂营养成分全的饲料增强抗病力,一旦发病,及时隔离,防止传染和蔓延。  相似文献   

11.
鸡组织滴虫病是由鸡滴虫引起盲肠和肝脏机能紊乱的急性原虫病,该病原主要侵害肝和盲肠,又名盲肠肝炎。因发病后期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头部颜色发紫,因而又称黑头病。1病原介绍组织滴虫寄生于鸡的盲肠和肝脏,其形状有2种,1种寄生在盲肠与肝脏细胞内,呈圆形、卵圆形,大小为2~21微米,没有带鞭毛.  相似文献   

12.
组织滴虫病又叫传染性盲肠肝炎,俗称“黑头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原虫病,它寄生于盲肠和肝脏内,病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虫体,污染饲料、饮水及土壤,通过消化道感染发病,多发生于高温潮湿多雨的夏季。如果病禽同时感染了异刺线虫  相似文献   

13.
组织滴虫病又称黑头病、盲肠肝炎,它是由原虫(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引起的急性寄生虫病。组织滴虫大部分时间寄生在盲肠,当被同时寄生在盲肠内的异刺线虫吞食后,移转到卵内,在卵细胞内增殖,然后包被在异刺线虫的卵巢内,随粪便排出体外。场地中的组织滴虫由于有异刺线虫卵的保护,故能较长时间的生存。黑头病发生于鸡和火鸡,其它禽类(如鹧鸪、鸽)也会发生。2005年8月,本市某养鸽户饲养的3500余只肉鸽,47日龄时陆续发病。求诊前畜主使用多种药物均未奏效(如土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至60日龄共发病400余只,死亡243只…  相似文献   

14.
一起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禽类盲肠和肝脏寄生虫性机能紊乱的疾病,病变以肝脏坏死和盲肠内栓塞白色干酪样肠芯为特征,亦称为传染性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本病一般呈地区性、散发性发病,其发病率、死亡率与饲养环境以及感染组织滴虫虫株毒力强弱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某农场饲养12000只蛋鸡、80头种猪、250头育肥猪,该场鸡只发生腹泻,仔猪中也出现长时间腹泻。猪、鸡粪便中均未分离出沙门氏菌、鸡败血支原体、滑膜支原体、禽流感血清抗体检查阴性。寄生虫检查发现鸡肠道有中度蛔虫寄生,疑为猪和鸡的共同病因。检查猪、鸡粪便,在鸡粪涂片检查中  相似文献   

16.
张鹏 《山东家禽》2012,(2):29-30
鸡组织滴虫病又称鸡盲肠肝炎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俗称黑头病。其主要特征是盲肠发炎和肝脏表面纽扣状溃疡。鸡异刺线虫病又称盲肠线虫病,是异刺线虫科异刺线虫属的线虫寄生于鸡的盲肠而引发的寄生虫病。这两种寄生虫病可单独发病亦可混合感染.常发于雏鸡,  相似文献   

17.
江赵兴  蔡艳 《水禽世界》2006,(11):33-33,43
1流行病学 鸡组织滴虫病又叫传染性盲肠炎,俗称“黑头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鸡的盲肠和肝脏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本病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主要传播方式是以异刺线虫为媒介通过消化道感染发病,主要感染火鸡,家鸡30~60日龄时最为容易感染:有时也感染成年鸡,但症状不太明显。此病多发生于高温潮湿多雨的夏季,发病的雏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虫体。 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通过鸡吞食异刺线虫和蚯蚓传播。寄生于盲肠内的组织滴虫,被盲肠内异刺线虫吞食,进入其卵巢中,转入其虫卵内,当异刺线虫排卵时,组织滴虫即存在卯中。当鸡吞食异刺线虫卵时,同时也感染了组织滴虫病。病鸡的粪便中含有原虫,被易感性的鸡食到后也可感染。  相似文献   

18.
组织滴虫病是以禽类盲肠和肝脏形成坏死性炎症为特征的一种原虫性传染病。该病在家禽发病较普遍,但有关稀有珍禽孔雀感染组织滴虫后的病理变化研究报道较少。作者通过发病孔雀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组织学观察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确诊为组织滴虫病,并从病理学方面描述了孔雀组织滴虫病的病变特征。  相似文献   

19.
正组织滴虫病是火鸡和鸡组织滴虫寄生在盲肠和肝脏所引起的一种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的寄生虫疾病,对其他禽类如孔雀、野鸡、鹌鹑也易感。本病又称传染性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雏禽和青年禽比较常见的寄生虫病,在脏乱潮湿的  相似文献   

20.
鸡组织滴虫病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盲肠和肝脏引起,以肝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由于鸡组织滴虫病症状不典型常被养殖户忽视,导致家禽生长发育迟缓,产蛋量下降,给畜牧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1病原病原为火鸡组织滴虫,为多样性虫体。火鸡组织滴虫的生活史与异刺线虫和存在于鸡场土壤中的蚯蚓关系密切。鸡盲肠内同时寄生着组织滴虫和异刺线虫,组织滴虫可钻入异刺线虫体内,在其卵巢中繁殖,异刺线虫卵可随鸡粪排到外界,土壤中的蚯蚓吞食异刺线虫卵后,组织滴虫可随虫卵进入蚯蚓体内。当鸡食入这种蚯蚓后便可感染组织滴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