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掌握当前滇池流域整体化肥施用水平和施肥现状,结合当前农业种植结构,对滇池流域839户农户开展主要农作物栽培模式、施肥方式调查和总体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滇池流域施肥量较大的作物为花卉和蔬菜,平均施肥量达876 kg/hm2和651 kg/hm2,粮食作物较低,平均施肥量为268 kg/hm2;不同作物磷、钾肥施用在各地差异较大;在氮、磷、钾施肥比例上,粮食作物偏施氮、磷肥,经济作物磷肥用量占比较大,大部分作物有机肥施用量不足。滇池流域平均施肥量大于国家化肥使用环境安全阀值,有效削减氮、磷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是滇池流域农业生产能够实现绿色、生态、长足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州市香蕉施肥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研究高州市香蕉施肥状况,分析当地香蕉生产中施肥状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指导高州市的香蕉施肥、提高香蕉产量、改善香蕉品质提供参考依据。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州地区香蕉平均产量约为2 134.6kg/667m2,当地蕉农施用有机肥的比例约为91.3%,主要以干鸡粪为主,但是有机肥的施用量相对较低,有机肥氮、磷、钾的投入量为0.254、0.226、0.205kg(/株·a),化肥施用比例为100%,其中当地蕉农重施氮肥和磷肥,约2/3的农户钾肥施用量不足,个体之间施肥量及产量均存在较大差异,化肥氮、磷、钾的平均投入量为0.433、0.224、0.508kg(/株·a)。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视化肥施用,有机肥的施用量不足,且肥料养分比例欠合理,建议增施钾肥,将氮、钾比例调整至1∶(1.2~1.3),同时注重有机肥与化肥的配合施用,发挥当地有机肥资源优势建立绿色香蕉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小麦施肥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3—2015年对湖北省1 218个农户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施肥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施肥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小麦种植中施用有机肥的农户仅占6.24%;化肥品种中,施用尿素、碳铵和复合肥的农户比例分别为73.89%、53.12%和62.32%,而施用单质磷、钾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农户比例较低;全省小麦氮(N)、磷(P_2O_5)、钾(K_2O)平均施用量分别为136.5、54.7和41.3 kg/hm2,N∶P2O5∶K2O为1∶0.40∶0.30,化学氮、磷、钾肥投入量分别占养分投入总量的96.26%、95.98%和95.64%。施肥量分级结果显示,氮、磷、钾施用量不足的农户比例分别为25.29%、34.32%和43.02%,未施用钾肥的农户约占1/3;随施肥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呈现增加趋势;肥料一次性基施的比例超过1/3,基施氮肥用量平均占总氮量的3/4左右。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湖北省小麦产量水平及肥料利用效率,需加大有机肥投入,扩大秸秆还田面积;重视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增加施肥次数,调整基肥与追肥的比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提倡机械施肥,基肥由撒施浅施改为深施。  相似文献   

4.
秦巴山区主要农作物肥料投入现状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秦巴山区主要农作物肥料投入现状及存在问题,加强秦巴山区农业面源污染管理、指导农户科学合理施肥。连续3年在秦巴山区对该区域主要农作物的施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秦巴山区主要农作物平均化肥氮投入量为173.9kg/hm2,通过有机肥投入的氮远远小于化肥氮,仅为7.2kg/hm2。平均化肥磷投入量为67.8kg/hm2,通过有机肥投入的磷为0.9kg/hm2。化学钾肥平均投入量为30.9kg/hm2,有机肥提供的钾养分为4.3kg/hm2。其主要农作物氮、磷、钾肥养分总投入量中,N∶P2O5∶K2O为1∶0.38∶0.20。不同作物比较,油菜平均产量为2 440.5kg/hm2;其氮磷钾化肥平均投入量分别为153.2、50.2和18.6kg/hm2;有机肥提供的氮磷钾养分分别为6.7、0.8和6.8kg/hm2。水稻平均产量为8 424.4kg/hm2;其氮磷钾化肥平均投入量分别为194.6、60.2和27.8kg/hm2;有机肥提供的氮磷钾养分分别为7.6、1.1和1.5kg/hm2。  相似文献   

5.
对建水县肥料施用现状进行调查,并结合当地农业局提供的数据资料,分析该县主要农作物的农田施肥状况和养分结构。结果表明:建水县农田养分补充主要依赖化学肥料,有机肥施用量较少;化肥施用上存在重氮轻磷现象,氮、磷比例有所失衡,钾素、中微量元素养分供应不足。为提高肥料利用率,今后应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控制化学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适当补施微肥。  相似文献   

6.
调查了我国广东、广西中晚熟荔枝肥料施用种类、施肥量、施肥方法,并计算其纯N、P2O5、K2O施用量及其比例。结果表明:①我国中晚熟荔枝施肥种类包括单质肥料、复合肥、有机肥料,以复合肥为主。有机肥施用量(N+P2O5+K2O)占总施用量的比例为0~42.5%,平均为19.6%;②在施肥方式上,撒施、沟施、穴施、淋施、叶面喷施并存;③施用纯氮、磷、钾量为244.3~1 300.5 kg/hm2,平均为753.5 kg/hm2;④氮、磷、钾施用比例平均值为N∶P2O5∶K2O=1∶0.76∶1.28,与植株吸收氮、磷、钾的比例并不匹配,普遍存在磷、钾比例过高的现象,大量施用磷酸二氢钾、氯化钾和高磷、高钾复合肥是造成磷、钾施用量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水稻施肥现状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009和2010年湖北省水稻主产县(市)的1 027个农户水稻施肥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水稻养分施用量、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现状、与2003年湖北省农户水稻施肥状况作了比较,基于现有的文献资料对该省施肥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化肥养分投入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所有种植水稻的田块均施用了氮肥,只有极少数农户施用有机肥和微肥.全省水稻氮(N)、磷(P2O5)和钾(K2O)平均使用量分别为184.0、63.8和67.4 kg/hm2,N∶P2O5∶K2O的比例为1.00∶0.35∶0.37.水稻氮肥施用量偏高;晚稻施磷肥不足与中稻施磷肥过量的现象较为突出;施钾肥不足的现象很普遍.具体表现为有机肥与无机肥比例严重失衡;氮肥施用量偏高,绝大多数农户将氮肥以基肥或基肥与分蘖肥施入;钾肥施用量普遍不足,有相当多的农户不施用钾肥;氮、磷、钾比例以及基肥追肥比例不协调;同一地区内农户之间肥料施用不平衡;施肥不合理以及施肥方法不当导致肥料利用率较低,水稻单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建立和推广湖北省水稻最佳养分管理技术体系,对实现该地水稻高产和养分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华北沙质潮土夏玉米“3414”肥效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沙质潮土条件下,采用"3414"肥效试验设计,通过不同方法对玉米产量结果与肥料施用量的回归拟合,建立不同施肥因子组合的施肥效应模型。单因子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料的增产效应表现为氮〉磷〉钾;夏玉米对钾肥的忍耐度低于磷和氮,表现为过量施用会引起产量快速降低。3种肥料因子间均存在正向交互作用,但交互作用的大小和程度在不同的模型上特点不同。通过对模型寻优分析,确定沙质潮土夏玉米N、P2O5、K2O最高产量施肥量分别为164 kg/hm2、93 kg/hm2和57 kg/hm2,投入比例为1.0∶0.6∶0.4;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96 kg/hm2、78 kg/hm2和38 kg/hm2,投入比例为1.0∶0.8∶0.4。  相似文献   

9.
夏谷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明夏谷生产中氮、磷、钾肥效应和最优施肥参数,本试验采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对夏谷高产新品种济谷16的氮、磷、钾肥料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增产效果显著,最高可达32.8%。氮、磷、钾肥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平衡施肥能显著提高谷子的产量和肥效,氮、磷、钾肥对产量的影响为氮钾磷。氮、磷、钾肥的偏生产力随着用量的提高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平均偏生产力钾磷氮。通过建立肥料与产量的三元二次施肥模型得出谷子氮、磷、钾最佳施用量为N 68.53 kg/hm2、P2O5160.62 kg/hm2、K2O 8.96 kg/hm2。因此,济谷16生产中应重视磷肥,适配氮、钾肥。  相似文献   

10.
四川丘陵蚕桑主产区桑园养分管理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地处四川丘陵蚕桑主产区——南充市的桑园养分管理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市桑园氮(N)、磷(P2O5)和钾(K2O)肥的平均施用量分别为598.5、146.3和122.0 kg/hm2。其中由有机肥提供的氮、磷、钾分别占肥料总投入的24.1%、32.4%、83.3%,说明桑园氮、磷肥主要来源于化肥,而钾肥主要来源于有机肥。主产区桑园施用有机肥的比例为88.2%,所有桑园均施用化肥。桑园N∶P2O5∶K2O养分的施用比例为100∶24.5∶20.4,存在氮磷钾施用不平衡,氮肥投入过量、磷钾肥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不同钾肥施用水平对木薯产量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钾肥施用水平对木薯产量的影响,笔者在藤县进行同量基肥、不同量钾肥追肥施用的研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追施不同量的钾肥均能增加木薯的产量,但对作物的农艺性状基本无影响;从综合效益出发,以追施氯化钾225kg/hm^2产生的综合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2.
在宁南山区半干旱区老牙村淤绵土上进行了施用不同肥料对玉米耗水量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基施农家肥30000kg/hm^2基础上,单施尿素300kg/hm^2、碳酸氢铵900kg/hm^2的水分生产率最高,其次是施用过磷酸钙、磷酸二铵、有机肥和硫酸钾,不同肥料施用对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大。今后旱作节水农业应采用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合使用,以肥调水,可有效提高水分生产率。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3414+1”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省金沙县,以马铃薯品种会-2为试材,肥料种类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和有机肥(牛圈肥),设置"3414+1"肥效试验(化肥施用设计为3414设计、有机肥施用为基施15 000 kg/hm2,其中尿素80%作基肥、10%在齐苗期作第1次追肥、10%在现蕾期作第2次追肥,磷肥、钾肥和有机肥全部作基肥),研究不同施肥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旨为确定该区马铃薯的需肥规律、施肥量和施肥时期。结果表明:施肥后推迟了马铃薯生育时期,能够提高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施尿素391.35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和氯化钾660 kg/hm2效果最好,马铃薯产量最高(13 873.5 kg/hm2,较CK增产95.6%)且单位面积纯收益最大(28 417.5元/hm2)。  相似文献   

14.
长期定位施肥对紫色土磷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6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紫色土不施磷或单施猪粪土壤磷亏缺,单施猪粪不能维持土壤磷素平衡。而每年施150 kg/hm2 P2O5(66 kg/hm2 P)土壤磷累积盈余191.3 kg/hm2,速效磷增加9.2 mg/kg,全磷增加111.2 mg/kg。且以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的处理增加积累的最多。  相似文献   

15.
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箭筈豌豆的高产优质栽培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2505、2556和2560箭筈豌豆(Vicia sativa.L)牧草新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磷钾肥配施对3个箭筈豌豆牧草新品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kg/hm~2磷肥和50kg/hm~2钾肥配施下,2505、2556和2560箭筈豌豆牧草的产量均最高,分别为7 352kg/hm~2、8 578kg/hm~2和8 574kg/hm~2,比对照分别增产28.49%、14.27%和39.96%。增施磷钾肥对3个箭筈豌豆牧草品系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较小,但对其可溶性糖和粗脂肪含量的影响均达显著(P0.05)水平。其中,2505品系的可溶性糖含量以不施钾肥和施磷肥225kg/hm~2处理最高,为10.56%;2556和2560品系均以不施磷肥和施钾肥100kg/hm~2处理最高,分别为10.48%和10.62%,且均与CK差异达显著(P0.05)水平。2505品系的粗蛋白含量以施磷肥225kg/hm~2和钾肥100kg/hm~2处理最高,为1.64%;2556和2560品系均以施磷肥150kg/hm~2和钾肥100kg/hm~2处理最高,分别为1.47%和1.57%,且均与CK差异达显著(P0.05)水平。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建议栽培3种箭筈豌豆牧草的磷肥施用量为150~225kg/hm~2,钾肥为50~100kg/hm~2。  相似文献   

16.
侯勇  高志岭  马文奇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1,(7):1043-1045,1070
[目的]评价北京市顺义区主要作物生产系统的磷素养分平衡状况。[方法]采用农田养分平衡模型,针对北京市顺义区主要作物生产系统(大田作物、果园和露地蔬菜)的磷素养分平衡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农田磷盈余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3种作物生产系统内均出现农田磷盈余现象,蔬菜生产系统农田磷盈余量[491.8 kg/(hm2·a)]显著高于大田作物[82.7 kg/(hm2·a)]和果园[129.5 kg/(hm2·a)]生产系统农田磷盈余量(P〈0.05),然而后两者之间农田磷盈余量无显著差异(P〉0.05)。大田作物和蔬菜生产系统农田磷盈余量分别与化肥和有机肥磷输入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987 7、0.970 1),果园生产系统化肥和有机肥磷输入量与农田磷盈余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836 3、0.625 2),但是各系统内作物收获磷养分量与农田磷盈余量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顺义区蔬菜生产系统磷素污染潜力较大;大田作物和蔬菜生产系统农田磷盈余量分别主要来源于化肥和有机肥的投入,而化肥和有机肥的投入均显著影响果园生产系统农田磷盈余量。  相似文献   

17.
氮磷钾肥料用量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田间塑料薄膜隔离的试验方式,研究了氮、磷、钾肥料用量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肥料处理产量较高的用量为:氮肥240 kg/hm2(经济施肥量为160 kg/hm2);磷肥(P2O5)150 kg/hm2;钾肥(K2O)120 kg/hm2。氮肥用量增加,可以显著提高产量、糙米率、长/宽比、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降低垩白率、垩白度。磷肥用量增加,垩白率、垩白度明显降低,但是也会导致整精米率下降。钾肥用量增加虽然能使青米率下降,但是也会导致直链淀粉增加,从提高品质的角度看,各有利弊。氮肥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主要营养元素,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二者可以兼顾。  相似文献   

18.
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周转及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管理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显著,进而制约土壤肥力、农业生产及粮食安全,影响气候变化和环境健康。本文综述了不同农田管理措施(施肥方式、种植制度、耕作模式)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含碳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发现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情景下土壤有机碳增速最快,且施肥量与土壤碳库存在阈值效应;有机肥的施用增加了土壤中CO2排放通量,磷、钾两种肥料的施用与施用氮肥相比更能降低农田土壤排放温室气体产生的全球增温潜势;提高有机肥和磷肥的施用比例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丰富度的提高和微生物量碳的积累。种植结构和种植密度均会影响农田土壤的碳储量,种植结构对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显著,轮作和间作的种植模式与传统单一作物种植相比可有效减少农田含碳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轮作与连作相比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保护性耕作措施有利于农田土壤固碳效率的提高,可降低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且对微生物活性、多样性、群落结构以及碳源利用情况均有积极影响。最后总结了国际主流碳模型在农田生态系统的应用概况,并提出了未来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9.
利用建立于1980年的砂壤质潮土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对30年的肥效演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小麦、玉米历年产量顺序基本趋势为NPK> NP>N>CK;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均高于相对应的化肥,且稳产性好.单施化肥前3年,氮肥养分效率明显,磷、钾肥效果不明显,3年后氮效下降,而磷、钾效上升;磷肥连续施用有明显的残效迭加效应,比一次足量施用具有更好的增产效果,且小麦的磷肥肥效高于玉米;砂壤质潮土增施钾肥有明显和稳定的增产效果,配施有机肥后肥效明显下降.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有机肥肥效随N、P、K配合比例的增加而降低,有机肥长期施用有明显的后效.养分供应不协调会引起作物缺素而严重影响生长发育,以致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