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则“良种快速提纯复壮” 提纯复壮是使品种保持高纯度,防止混杂退化而普遍采用的一项措施。提纯复壮一直是我国良种繁育的基本理论,其含义是通过选择和比较的方法来提高品种的纯度,保持和恢复优良品种的种性。提纯复壮,去杂去劣是关键。去杂主要指去掉异品种的植株,去劣是指去掉感染病虫害、生长不良的植株和穗粒。严格去杂去劣,才能保证提纯复壮的质量。种子通过提纯复壮,一般可以增产8%左右。对小麦良种进行提纯复壮是一项方法简便、行之有效的增产手段。具体提纯复壮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麦选种工作较早时提倡除杂去劣,块选、片选和穗选,以后发展到利用穗(株)行、系圃法繁育原种。此法提纯作用明显,但对克服退化、复壮增产的效果认识不一,具体做法也不同。有的认为提纯复壮是发挥良种增产潜力的一项有效措施;有的说稻麦良种不那么容易退化,复壮增产的效果也不大;还有的主张用一圃制代替三圃制繁殖原  相似文献   

3.
五河县土地可耕地面积145万亩,冬小麦年种植面积110万亩左右。提纯复壮繁育小麦良种是增加产量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去杂去劣,保持和恢复优良品种的种性,可使单产增加10%左右。本文通过对小麦品种退化的原因分析,找出合理提纯复壮方法、有效解决良种供种不纯的问题,在大田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种子年年选,认真抓好提存复壮工作,才能够保持小麦良种的高纯度和优良种性,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南海大顶苦瓜提纯复壮与良种繁育技术操作规程,包括留种地选择、育苗、保纯繁育、人工授粉、种子采收、种子质量检验等技术措施,以提高良种的纯度和种性,防止混杂退化,充分发挥良种增产的巨大潜力,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五圃”法与宁春4号小麦提纯复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创建的“五圃”提纯复壮的新方法,使小麦良种宁春4号在宁夏乃至西北、华北春麦区连续大面积种植24年,经久不衰。提纯复壮的6个优系平均产量为9019.5kg/hm^2,比ck增产348kg,增产4%;其中5号优系产量为9259.5kg/hm^2,比ck增产6.8%。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发挥小麦良种的作用,应重视提纯复壮工作,保持小麦良种的高纯度和优良种性。本文分析了小麦品种退化的原因,介绍小麦品种提纯复壮的方法和原种生产的技术措施,以期有效解决良种供种不纯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甘薯是仙游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县常年栽种甘薯6.45万亩,因苗农长期使用老蔓育苗,造成品种混杂、种性退化,单产下降。为了改变不利的甘薯生产现状,农技部门采取了建立薯苗生产基地、引进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提纯复壮当家品种等措施,每年繁育良种壮苗3亿多株,实现良种薯苗自给有余,每亩增产鲜薯600-1000kg,农民可增收600—800元。介绍了甘薯提纯复壮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开云 《河南农业》2013,(21):48-48
一、选用优良种子 选用近几年来在濮阳县表现突出,高产抗倒,抗逆性强,一般每667m2产量在千斤以上且具有增产潜力的小麦品种。必须注意种子质量,要使用经过提纯复壮的良种,确保纯度。统一机收,提高品质等级。  相似文献   

9.
笔者依据多年实践经验证实,大豆良种提纯复壮节支增收费省效宏。论文介绍了大豆良种提纯复壮的两种具体作法以及大豆间套轮带状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无公害辣椒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用抗病抗虫良种 搞好常规品种提纯复壮与新品种培育,选用抗病虫良种,从无病健壮株上采种。  相似文献   

11.
作物全息定域选种是根据全息生物学原理,在作物具有强遗传势的部位进行选种的一种新方法。这种选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农作物,并且在品种的提纯复壮、防止种性退化、提高良种种性和花卉草木无病系繁殖中,有着广泛的作用,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农业增产新技术。1. 玉米。中部优势作物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证彩色小麦良种的质量,促进彩色专用小麦产业健康发展,从品种选择,种子繁殖田的选择,播前整地施肥,播种技术,肥水管理,病虫草鸟害防治,去杂去劣,收获、晾晒、贮藏,提纯复壮等方面的总结了彩色小麦良种繁育及提纯复壮技术。  相似文献   

13.
福安竹姜是福建省福安市的特色蔬菜品种,因长年种植,出现了品种退化、产量下降等问题.为此,对福安竹姜进行了3年的提纯复壮工作,从而有效保护了福安竹姜种质资源,恢复了福安竹姜的特征特性.现对福安竹姜提纯复壮及良种繁育技术进行总结介绍,以促进福安市生姜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提纯复壮是使品种保持高纯度,防止混杂退化而普遍采用的一项措施。提纯复壮一直是我国良种繁育的基本理论,其含义是通过选择和比较的方法来提高品种的纯度,保持和恢复优良品种的种性。提纯复壮,去杂去劣是关键。去杂主要指去掉异品种的植株,去劣是指去掉感染病虫害、生长不良的  相似文献   

15.
花生提纯复壮技术山东莒南县农业局农技站陈效东,王聿秋花生在播种、收获、摊晒、贮藏等过程中,往往易造成人为地混杂,导致良种退化。同时,随着良种使用年限的延长,造成了生长不整齐、成熟不一致、种性衰退、产量降低。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提纯复壮是应用于生产上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三麦良种繁育技术,主要是“提纯复壮”.过去,由于技术人员忽视了品种群体的遗传稳定性和数量性状表现的基本特点,混淆了基因型变异和环境变异的区别,过分强调了人工选择的作用,因而在良种繁育工作中一直采用“优中选优”的方法作为提高种  相似文献   

17.
花生是山东省邹城市东部山区主要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约2万hm2,每年用种量在600万kg(皮果)以上.由于用种量大,成本高,且种子繁殖系数低等,花生新品种推广速度缓慢,造成品种单一,老化退化严重,限制了花生产量的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良种产业化开发项目,应用良种快繁与提纯复壮技术,先后快速繁育推广了鲁花14号、丰花一号、花育16号及花育17号等一批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实现了本区域范围内花生良种自繁自用,加快了新品种的推广步伐.花生新品种的繁殖系数由过去的12倍左右,提高到现在的30倍以上,品种纯度达到96%以上,全市花生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8%,花生良种的快繁及提纯复壮技术也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农作物良种繁育体制和技术的改革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我国农作物良种繁育工作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农作物良种繁育工作大体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第 1阶段是前 3 0年 ,我国执行的是“自繁、自选、自留、自用 ,辅之以必要调剂”的种子工作方针 ,建立了以县农场为中心 ,公社为桥梁 ,队有种子田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在良种繁育技术上 ,学习前苏联 ,特别注意提纯复壮 ,推行了株行 (穗行 )、株系 (穗系 )、原种系列的三年三圃制。第 2阶段是后 2 0年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 ,在种子工作上执行的是“四化一供”的方向目标 ,即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质量标准化 ,种子加工机械化 ,品种布局区…  相似文献   

19.
南山白毛茶是广西历史名茶,是中国最早在国际上获奖的地方品牌.为更好地开发这一宝贵资源,本文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提出了茶园低改,提纯复壮,良种繁育,无性系良种种植,挖掘创新工艺、新产品开发及品牌运作等开发利用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大豆是白花授粉作物,由于机械混杂、不良的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以及天然杂交等原因,常常造成种性变劣。所以,不能长期使用自交种子,应每三年更换一次种子。因此,必须坚持提纯复壮,搞好良种繁育工作,才能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