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气,有多种含义。我这里主要是指构成物质的神采。一切艺术品都讲“气”。盆景当然也不例外。我们观赏某些盆景作品,总觉得别扭、拘谨,不够味,关键就在于忽视了“气”在盆景中的作用。以笔者之见,所谓盆景的“气”,主要表现在气势和气韵生动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气”是抽象的,但却是客观存在,它是制作者发现、  相似文献   

2.
气韵生动,这一画法原则,在中国传统画论及盆景理论中,意义重大,为历代画家和盆景家所推崇。它既稍带神秘色彩,又较难以理解。它是盆景创作的首要目的,同时,又是对作品评价的标准。但这一法要较抽象,难以言传。五代杰出山水画家荆浩,对于“气韵”解释道:“图画之要,与子备言: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遗不俗……”这几句话简洁地阐述了自己的情感、气  相似文献   

3.
一中远山水盆景布局,是一种介于高远与平远之间的构图方式。其以中景为主体,远景为呼应,强调整体的协调,而非一味追求盆石的姿态奇异。它既可反映高山大川,也可表现岭脉逶迤。尤以刻画江南山水风情最为适宜。石法处理多用披麻皴,以反映当地山形特点及加强山石的质感。目前,苏南一带特别是无锡地区的山水盆景布局上用此法渐多。二江南山水,天真幽淡,明净清新,非有心之人,其生动之气韵,难以管窥一斑。北宋文豪欧阳修曾说过:“萧条淡泊,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盆景创作此题材,也意与此  相似文献   

4.
九寨启示录     
我们常说:盆景艺术是大自然的缩影。但究竟如何以大自然为蓝本,并从中汲取营养来构思、创作盆景作品呢?张夷同志的《九寨启示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例,可资学习借鉴。本期先发“引言”。正文共四篇(《长海气韵生动说》、《盆景滩中话章法》、《芦苇海里题材多》、《宝镜岩边谈传神》),将陆续发表,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5.
盆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融生物特性和造型技艺于一体,占有限空间展现出艺术形象气韵,对此历有“立体之画、无声之诗”的美称。人们在观赏时,由于各自在盆景审美知识和视觉方法上的差异,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观赏效果和心里感受。我国民间历来有一通俗词语曰  相似文献   

6.
优秀的盆景艺术作品,不仅要富有诗情,也应具有画意,盆景与中国画关系至为密切。盆景的造型原理同中国传统的山水画的原理是一致的。许多画论几乎都适用于盆景艺术。如中国画提倡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形,经营位置,  相似文献   

7.
古人认为,石是“天地至精之器”,“石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对于盆景制作者来说,石不可少。树桩盆景的配石(或称点石),犹如美人簪花,古松挺立,幽岩相伴,则愈显精神;树桩盆景的配石更似一幅书画中的款识,书画有款丽妙,亦有款而败,得者能天然生色,失者则有伤布局。配石应力求自然,构图也要浑然一体,避免矫揉造作,顾子而失  相似文献   

8.
《中国花卉盆景》九四年十二期30页上刊登了黄金甫先生的一件盆景作品照片《反悬崖榕树盆景》。笔者审视良久,思考再三,竟弄不清个所以然来。首先,“反悬崖”一词令人费解。众所周知,悬崖式盆景源自大自然中生长在悬崖陡壁上的树姿,配以高筒盆,即为悬崖之意。此式形象生动、符合自然之理,早有定论,这何能取“反”之?又如何反之?  相似文献   

9.
我国盆景现行分为树桩盆景与山水盆景两大类,这意味着用树桩盆景去包括其他植物盆景。植物是母项,树桩是子项,怎能把母项归纳到于项里边去?是纲目颠倒,不科学不可取的。“树”是万木之总名;“桩”乃树木之残余。它表明树桩盆景应有树景与桩景之区分。更有甚者将“树桩盆景简称桩景”,这是不妥的。山水盆景,有人称山石盆景,又有人称水石盆景。其实它们之间各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含义,“水石”与“山石”两词较实,比较而言,山水盆景这个名称为好,好在它能引导欣赏者联想到山水画和自然景色中的山山水水之美。以我浅见,中国盆景分类按造景材料应分为植物盆景、山水盆景和树石盆景三大类。植物盆景,即使配有拳石之类,仅属烘托、陪衬;山水盆景,也有植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有幸对温州盆景作了一次“走马看花”似的观赏,发现温州盆景普遍重视了时代性、现实性、自然性,许多艺术家突出了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特别是胡乐国、刘荣森等诸名家的作品所反映出的造型技巧和观察微力令人惊喜异常。这是多方涉猎、勤奋耕耘的佐证。特别是胡乐国大师的五针松作品,不仅气韵高雅,枝干苍劲,情景交融,更具师法自然之美,充分显示出:中国盆景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现实中仍有强劲的生命力。这是贵在吸取民族传统艺术精华,拓宽表现语言,勇于创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我们总喜欢谈中国盆景的悠久历史,谈发展成就,谈惯了“大好形势”。其实,对艺术的探讨不能总讲长处,揭一点短抑或有益。中国盆景在历史长河中步履蹒跚地徘徊了千余年,目前的景况实在让人不敢乐观。同是华夏国粹,书法、国画、京剧倾倒了多少洋人。而称与书画同源的中国盆景跟这“三件宝”对照,未免相形见绌了。日本盆栽在国际上占着主导地位,台湾地区、美国、韩国……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我国在盆景出口方面,以简易小盆栽为大宗,而日本却出口高档盆栽,我们无形中更抬高了日本盆栽的声誉。  相似文献   

12.
<正>嘉善春鹃盆景造型是以毛鹃或夏鹃老桩为砧木,以春鹃为接穗,采用盆景造型手法,完美结合中国传统盆景与嘉善春鹃特色,作品将扬派盆景"云片"造型手法和岭南盆景"蓄枝截干"修剪艺术融为一体,并传承浙派盆景"重风骨、尚气韵"的艺术风格,逐步形成缩龙成寸的大树风貌,尽显严谨、稳健、端庄之美和雄迈、洒脱、奔放之气,盆景体量不求大,重在追求整体美感,兼具花的绚烂夺目和盆景的人文意境,尤其体现观花盛况,表现深远的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13.
我本以绘画为专业,公余之暇,雅爱拳术、书画和堆置盆景。书画和拳术乃体脑并用,而盆景的创作则是二者有机的结合。盆景创作,别具高雅的艺术境界。我虽不希从事于书画而踪从获得长寿的前辈名家,但体健身轻却应归功于上述的艺术修养。这也许是一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一景二盆三几架”不仅是人们品评盆景的序列,同时也成了盆景品评的范围。然而,所谓盆景,顾名思义就是盆中之景。“一景二盆”自然在盆景二字之内。那么几架,是否也应列在盆景品评的范围之内呢? 毫不否认,几架对于提高盆景的观赏价值关系很大。“精隽之盆栽,如不配合几座,则如同一个人衣冠齐整,而不穿鞋”(《盆景艺术  相似文献   

15.
制作盆景的树桩,当然是树龄越长越好。可对于一般盆景爱好者来说,老桩并不是人人都有的。尽管树龄会使树桩体现出苍老的气韵,但体现树桩苍老与稚嫩并不完全靠树龄,正确掌握老与嫩之间的辨证关系,对于制作树桩盆,无疑  相似文献   

16.
盆景旧时也称盆玩或盆栽,它包括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遗弃“盆玩”一词,无疑是明智的。因为“盆玩”总有点玩物丧志之嫌。不用“盆栽”一词,也有其一定道理,因为盆景栽培手法与盆栽花卉的栽培手法大相径庭,用盆景一词加以区别也合乎情理。随着盆景艺术的日益普及以及对盆景理论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盆景”一词不能很好地概括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的艺术本质。一般认为,盆景是“活的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盆景界也吹起了一股“争鸣”之风,这是一种喜人之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艺术事业的发展应该是十分有利的。当然,同其他艺术门类相比,中国盆景艺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还处于一个幼稚的阶段。例如“盆景与盆栽”之争。明眼人都看得出,海外盆栽的艺术含量、技术含量均远远胜过大陆盆景,而有人偏搬  相似文献   

18.
近期有关盆景刊物屡有文章讨论文人树盆景,表现出盆景界学术气氛的活跃和人们对盆景艺术的关注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鉴于艺友们对有的著文谈及文人树盆景造型时,要求把树桩制成“中上部呈软弯蛇曲翻卷扭动……”,以及又有的著文说要“采用多干式”等有不同意见,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也想和大家一起切磋讨论。“文人盆景”本是早期盆景的总称。因为是文人雅士早在汉代之前,从简化和缩制园林中,推出了盆栽这一“活的艺术”雏形,并历经多年使之逐步成为盆景。仍然是文人雅士约于明代偶有摹拟古诗、画的意境,创作出简约、瘦高式细桩盆景,用以象征文人节操,而成为“文人树盆景”,可视为盆景的一个分支。它又历经多年,约于清代使之逐步  相似文献   

19.
盆景与书法     
将书法艺术原理溶入盆景艺术领域,不失为一种新的探索。潘氏有意将书法艺术原理引入盆景造型。他作的圆柏盆景《垂云》、黑松盆景《草书》,正是用行草的意趣营造了盆景艺象。那毫无拘谨、活泼而洒脱、富有情感的动态造型带着浓浓的东方情调,让人咀嚼回味。这不仅佐证了书法艺术亦对盆景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表露了潘氏从盆景角度对书法艺术的见解。他曾给友人回信写道:“以木为笔盆为砚,任尔挥洒咫尺天。”那是主张用书画的意趣强化盆景创作。他在总结松柏类盆景造型时说:“它的变化法则乃是层出不穷,‘反反得正’,就像游鱼调头、蝙蝠在飞翔中倏忽转向,它的意趣与行  相似文献   

20.
一个梦,在海峡两岸盆景艺术家心底里编织了很久很久……“何年何月祖国大地升起的盆景艺术之星更耀眼,更明亮,更和谐和更温馨……“何年何月连接两岸的江海齐声鸣唱一曲同心协力、情意浓浓的合作之歌?”花儿是和平的象征,盆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