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池塘条件池塘为近正方形,面积在0.67hm2以上,塘深3~3.5m,水深保持在2.5~2.8m,水源水质良好,注排水设施齐全,塘内设2t渔船一条,用于投饵、施肥和管理。池塘内侧用密眼乙烯网布埋入土中作护坡和防逃网,池塘牢固,不漏不渗。一个养殖周期开始时,池塘经清淤修补,用生石灰等药物严  相似文献   

2.
一、做好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清除淤泥.根据池塘的产量水平,养殖2~3年应排干池水彻底清除淤泥一次.方法是:年底捕完鱼后,排干池水晒塘,待淤泥晒干后,用挖掘机或推土机把淤泥全部清除到塘基上,挖深池塘,使池塘深达3~3.5米,保持池塘水深2.5~2.8米.对无法晒塘的池塘,使用污水泵或水下清淤机清除淤泥.  相似文献   

3.
1.池塘改造利用冬闲时节,将小塘改大塘,浅水塘改深水塘,死水塘改活水塘,漏水塘改保水塘。条件好的池塘也要进行修整,放干塘水,挖去过多的淤泥,铲除杂草,加高加固塘埂。2.池塘消毒消毒一般选择晴天进行。干法消毒,每667平方米水深5~10厘米,用生石灰50~80千克,调成糊状后均匀泼  相似文献   

4.
一、池塘要求池塘须有充足水源,良好水质,进排水方便,面积一般为0.32~0.54hm2。池埂要做成宽1.5m、高2.5m、坡度1∶3。为防止龙虾逃出,池埂拐角要圆弧形,埂内壁做成高0.5m的陡坡,并用较厚的光滑塑料皮覆盖。进排水用PVC管伸出埂坡,管口用铁网罩住。塘中做2~3条宽1m、高1m、长为池长4/5的泥埂(不能与池埂相接),为龙虾创造打洞穴居的条件。池塘做好后按照池面30%的比例栽种茭白、苦草、轮  相似文献   

5.
循环流水池塘养殖系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循环流水池塘养殖系统和静态池塘养殖系统中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和生物量、多样性特征及群落相似性等,结果表明:养殖初期(6月),循环流水系统中池塘(循环塘)和静态养殖系统中池塘(对照塘)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没有明显差异,均以盘星藻、直链藻占优势,种类相似性水平较高,Jaccard指数在71.2%~83.3%之间变化,生物量在35.3~51.4 mg/L之间变动.但在养殖中后期(7~10月),两者差异明显:(1)优势藻类不同,循环塘以小环藻、衣藻、隐藻和裸藻等占优势,而对照塘则以微囊藻、席藻等占优势,种类相似性水平较低,Jaccard指数在40.3%~62.1%之间变化;(2)两者浮游植物数量也存在差异,对照塘波动变化大,循环塘相对较小;(3)循环塘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均大于对照塘.聚类分析表明对照塘和循环塘群落相似性水平较低.表明该系统能够改变藻类组成,抑制微囊藻水华暴发,并能调控藻类数量,防止其过度繁殖,保持浮游植物多样性,使池塘生态系统更趋稳定,有利于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6.
1池塘清整 池塘面积0.33~0.53公顷,水深1.5~2米为宜.冬天鱼种并塘或出池后,排干池水,清理塘底淤泥,并曝晒塘底.开春后,清整塘基,每公顷用2 250~3000千克生石灰化成浆全池均匀泼洒,清塘消毒.第2天加注水至池水深1.5米.第3~4天每公顷施放4 500~6 000千克发酵腐熟的有机肥,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7~10天后,待生石灰毒性完全消失后便可投放鱼种.  相似文献   

7.
现将青虾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一般成鱼池和鱼种池均可养虾,要求池塘呈长方形,面积5~10亩,水深1.5~2m,池塘埂坡比1:3,不渗漏,要有充足、良好的水源。池底淤泥深20~30cm。池底中间开一条集虾沟,宽3~4m,向排水口倾斜,浅水处深40cm,便于干塘时捕虾。  相似文献   

8.
加洲鲈又名大口黑鲈 ,原产于北美洲淡水水域 ,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适温性肉食性淡水养殖品种。现将加洲鲈成鱼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养殖1.池塘条件 :面积一般1~10亩 ,水深1.5m左右 ,水源方便 ,池底淤泥少。放养鱼苗前用生石灰、漂白粉等带水清塘消毒 ,后抽干原塘水 ,注  相似文献   

9.
马爱华  郑孝海 《新农业》2006,(10):40-41
池塘水产养殖放养种苗是关键,而彻底清整池塘又是苗种放养前的关键环节。清塘工作宜早不宜迟,主要工作包括清淤和毒塘。一、池塘清淤池塘清淤包括冲洗、曝晒、锄泥与翻耕、搬运、整塘5个步骤。1.冲洗淡水池塘可用水泵冲洗,冲洗后再用吸浆泵将淤泥清除。2.曝晒冲洗后排空池水,封  相似文献   

10.
鲮鱼体形修长,鳍条柔软,生长迅速,是鳜鱼的适口饲料。鲮鱼养得好,鳜鱼的饵料得到解决,也能提高养鱼的经济效益。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5~8亩为宜,水深l.2~l.5米,池塘淤泥在20厘米左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二、清塘消毒鱼苗放养前3天需做好干塘、晒池,然后每亩用漂白粉2.5公斤清塘消毒。三、水质管理鱼苗下塘后5~7天以清水为主,不能用肥水,水位控制在0.6~0.8米,5~7天后可适当施肥,一般鸡粪颗粒5~7.5公斤/亩,全池均匀投放,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正常塘在7~10天内加水1次,水位控制在1.2~1.5米。四、夏花发塘鲮鱼苗首先是…  相似文献   

11.
以池塘主养、河蟹塘不同密度混养、河道混养及其它品种池塘混养几种模式研究黄尾密鲴的养殖技术。主养的黄尾密鲴鱼种投放密度为1200尾/667m2;河蟹塘混养密度分别为每667m240尾、80尾、120尾、160尾和200尾;河道混养和其它品种池塘混养的密度分别为每667m240尾。通过投喂自行研制的配合饲料,结合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等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养池主体鱼平均单产为284.6kg/667m2,饲料系数为1.72,平均成活率93%,每667m2纯利超过2000元;黄尾密鲴作为河蟹塘混养品种时,平均起捕规格为0.25~0.35kg/尾,平均成活率为95%,经济效益良好。河道混养和其他品种池塘混养经济效益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李东 《北京农业》2003,(2):23-23
春季水温逐渐回升,是夺取养鱼高产的第一步,在措施上应该抓住"六早". 一、早清塘消毒池塘清理整修包括:清除过多淤泥,浅塘改深塘,小塘改大塘,漏水改保水,建防逃设施,疏通进排水渠等.在放养鱼种前7~10天用生石灰化浆后全池遍洒杀菌消毒,每667米2用量干池按75公斤,水深1米的池塘则按150公斤;消毒也可用漂白粉化水全池均匀泼洒,用量是每667米2(平均水深1米)13.5公斤.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滨海县坎南镇养鱼农户采用养鱼新技术,在同一池塘内一年饲养两季鱼,即上半年饲养成鱼,下半年培育鱼种,有效地提高了池塘利用率和养鱼的经济效益,养鱼收入每亩比过去增加了千元左右.现将他们的双季鱼饲养技术介绍如下. 1池塘条件 要求池塘面积适宜,深浅适当.为方便网捕和干塘捕鱼,一般选择面积3~15亩,水深1.5~3m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一年养两季鱼,因鱼种、饵料、成鱼进出频繁,劳动强度大,交通便利很重要.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的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池塘清整池塘面积0.33~0.53公顷,水深1.5~2米为宜。冬天鱼种并塘或出池后,排干池水,清理塘底淤泥,并曝晒塘底。开春后,清整塘基,每公顷用2250~3000千克生石灰化成浆全池均匀泼洒,清塘消毒。第2天加注水至池水深1.5米。第3~4天每公顷施放4500~6000千克发酵腐熟的有机肥,以  相似文献   

15.
于2016年9—11月对比观测2个鲤养殖池塘藻华动态,并结合池塘藻类组成、水华营养因子分析水环境特征。结果显示,1#、2#池塘的藻华优势种整体为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密度范围分别为1. 03×106~3. 20×106cells/m L、0. 72×105~7. 54×105cells/m L,均值分别占各池塘藻类总量的88. 15%、56. 22%。1#池塘蓝藻一直占优势,而2#池塘在10月中下旬硅藻占据最大比重。2个池塘在p H值、温度、电导率、盐度、碱度、平均总氮浓度等水环境指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而磷酸盐浓度等指标差异明显。营养因子与藻类CCA分析结果显示,养殖池塘秋季藻类动态主要与总氮(TN)、总磷(TP)、活性磷(PO4-P)、氨态氮(NH3-N)、硝态氮(NO3-N)浓度相关,其中活性磷(PO4-P)浓度是主要影响因子,有必要在养殖中后期从内源和外源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6.
一、池塘选择.选择面积0.67公顷(10亩)以上的方形池塘,四周沟宽8米,深0.6~0.8米,池底为沙质土壤,淤泥较少,蓄水深1.5米以上.要求水质良好,进排水设施齐全.塘内设小木船1条,用于投饵、施肥和管理.塘堤内侧用密眼聚乙烯网布埋入土中,以防鳝、鳅、小龙虾、蟹等钻洞外逃.池埂牢固,不漏不渗,用石棉瓦作防逃墙.养殖开始前,池塘要清淤修补,用生石灰、茶籽饼等严格消毒,经过滤、注水后,施足基肥,培养天然饵料,并栽种水花生、蒿草、苦草等水生植物,清明节前后大量投入活螺蛳,让其自然繁殖.  相似文献   

17.
<正> 1.池塘条件。池塘为近正方形,四周沟宽8米,深0.6~0.8米,滩面可提水至1.2米,池底为沙质土壤,淤泥较少,水源水质良好,注排水设施齐全,塘内设2吨水泥船一条,用于投饵、施肥和管理。池塘内侧用密眼聚乙烯网布埋入土中作护坡和防鳝、  相似文献   

18.
一、池塘的合理选择与设施建设1.池塘选择与建设鸭-鱼-蚌混养的池塘要求水质良好,水源充足,交通方便。养殖塘为东西走向的长方形,长宽比为2~3∶1,池基内坡比为1∶2~2.5,以延长日照时间,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增加水温。塘底要求平坦,  相似文献   

19.
应用种群生长与密度关系的规律,对文蛤池塘养殖密度、产量和产品规格的关系进行了比较试验,依据密度制约方程,当养殖密度随个体增长而增大至一定程度并抑制生长速度时,分塘疏养。结果揭示在单位面积毛产量、净产量、总产值、净利润、产量/投放量比等方面,以放养密度8 840粒/m2(680 g/m2)组最好。分塘疏养以放养密度1 253粒/m2(1 724 g/m2)组为好。密度低的池塘内文蛤平均壳长、壳高、壳宽,增重量和增长率均比高密度组大。对文蛤池塘养殖产量、产品规格和产值进行比较分析,对养殖密度调控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 1.池塘条件。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的场所建鳜鱼塘,要求壤土底质淤泥较少或新开挖的池塘较为理想。面积600~3000米~2、水深2米左右为宜。配备增氧机和饵料鱼培育塘,在池塘四周种植一些沉水性高等水生植物,如鸭舌草、轮叶黑藻等,既可作鳜鱼的隐蔽场所,又能吸收塘中过多的肥料。 2.放养规格。鳜鱼种规格以5~6厘米为宜。由于鳜鱼有相互残食的习性,要求放养的鱼种规格整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